这是一幅中书协会员的草书作品,您认识书作的内容与题款吗,你觉得水平怎么样?

落月湾中垂钓客


这幅作品猛的看上去还可以,写的内容是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里的一段内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乍一看上去用笔比较老道,章法错落有致,还有什么虚实对比啊之类的。

但是仔细看来,却又觉得写的一踏糊涂,东缠西绕,写的不清楚、不清晰、不自然。

不清楚,是指的笔画的交代不清晰,草书的写法交代的也不清晰,就比如落霞两个字明显写的就是错字,草法不正确,霞字做了一个上下夸张的空间处理,但是下面写的堆积到了一块,也不清楚。

惊字下面的鸟字交代的也不清楚,还有第三行最后一个字天字写的也不清楚,下面的用笔堆积到一块。

中间还出现了一个形书“长”字,秋水的水也是一个行书,在一幅整体都是草书的作品里出现一个行书也是不行的,这明显是一幅草书作品,而不是行草作品。

草书并不是潦草,草法写的不清楚,用笔交代不清晰就是错字。

(手机草书集字作品)

上图是我用手机集字出来的一幅作品,上面的草字全部出自古代人的字帖,虽然没有行气和书写的气息,但是你会发现,古人的草书虽然写法很草,但是他们的用笔都非常的清晰,每一笔怎么转的、怎么折的都交代的非常的清晰。你看了以后就会觉得,对,就是这个字,不用让别人去猜。

另外整体给人的感觉也不自然,流而不畅,形式的夸张并不能掩盖作者功力的不足,中间还透露着一种老干部题的呆板,可能是作者想加入一些章草的笔法,可惜弄巧成拙。

好的作品总是清新自然的,即使用笔老辣也应该给人畅达的感觉,尤其是狂草书,这一点,我们看古代人的字帖就知道了,很明显这幅作品没有做到。


不二斋


这幅作品,应该说是很好的作品。

如若说说毛病,我这里指出一点,如若错了,算我没说。如若有点道理,书者可以参考。

落霞两字,拆成三字,当然可以。但是,两部分应该都需成字,对否?霞字上面的雨免强可以,但是将雨字的两横移下,与段合在一起,那就不念字了。所以说,严格的说,这个霞,加了两横,反而错了。


和平两字,严格说也是错的,古人常将两字,合为一字。但前题是点画有呼应和借代,如果没有,不能生硬合并。比如王羲之顿首,羲之二字合并,是之字借了羲字的最后一笔。而首字呢,他借用了顿字第一笔,这一笔首尾都是点法,同时也借用了,顿字的最后一笔。这样顿首两字,就合为一字。而和平二字并没有任何借笔,还把十字拉开。



秩和律师147753


草圣张旭教徒弟颜真卿:书法之妙在于笔势自然巧妙,结构反而不太重要。

这幅草书最大的毛病是不自然,死板无气韵,布局刻意,用笔呆板,看似有点传统功底,但是落了下乘。

章法带了明显的中书协短期培训落下的内伤,造作,刻意,不自然。

单个字貌似一心求高古,但是功底不够,临摹的古贴太少,因此,显得生硬江湖气重

这种书法都是功底不踏实的人花钱短期培训出来的,培训期间学了一点章法,用的死板生硬。

这种字外行看不上眼,高手更看不上眼,但是一知半解的半吊子却视为至宝。。。


字画娱乐圈


我很反对那种不识草法而简单把草书划入丑书之列的说法和做法!喜欢不喜欢书法!愿不愿意为书法的宣传!继承!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纯属个人行为!理当不应该受到指责和否定!但面对我们不识不懂的东西我们有保持沉默和静默的自由!否则难逃不懂装懂瞎点评之嫌!这又犹如来悟空问答答题一样!面对众多五花八门的问题我们没有个个回答一个都不能少地回答的必要!熟悉就可以牛刀小试或尝试着回答!不熟悉或一窍不通完全可以绕道走开!无论是发问者还是其他回答者以及悟空问答的官方都不会责难谁褒贬谁!凡事实事求是正确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最积极的态度!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留给他人没有什么不可以!毕竟个人能力水平有限!万金油式的答题者不是没有只是很少很少!每个问题都去回答能力所限!精力也不允许!精力可以时间也难保证!还是量力而行最好!



书法是国粹!也是一种技艺!我们无权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去熟悉它和掌握它!把这些任务交给那些专业书法家和专科学校和专业学生去研究和创作没有什么不好!我们要做的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日益蓬勃兴起的书法这座艺术宝库和殿堂添砖加瓦添柴助燃罢了不要自责!也不要瞎参与滥点评这样就很好!


冀之笔


您好!这里面的主要内容是一句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但是落款我只能辨识一部分!每个人写草书都有各自的风格,没有固定的形式!

但是就主题内容而言,我只能给一个9分(100分制)。。。

至于为什么,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的草书作品再说原因!

草书作品▼

我们看到,所谓的草书,虽然凌乱,但是布局严谨,张弛有度,婉转柔美却又笔画很有力,就像是很有弹性的钢筋!

可是题主给的作品。。。我看不到力量在哪。。。布局在哪。。有很多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为了草(潦草)而草。。。

所以,我给个9分吧!😂😂😂不好意思啊!


万物皆明



释文:春来空谷水潺潺,的白梅花草棘间。昨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

此作虽然短短三十二字,但是极尽丰富的变化,从起首的低沉到最后的飞扬,宛如惊涛骇浪从千山大壑间顷刻奔泻而出,在绝响后戛然而止于风平浪静的海面,不禁使人“抵掌激昂,有击楫中流之心”。作为书法家的苏轼,手中的毛笔一定也被自己的诗情所感染而生发出苍凉之意,于是乎不再计较于结体的严整与端庄,而是任笔驰骋,笔落纸上便似生出无数虬龙,飞入云霄,刹那间奇象万千。


喜爱书法



说真的,这类风格的作品我还是有些欣赏的,但不是这副作品。附图一作品感觉是习作,而且太过随意,法度欠缺,草法不够严谨,整体有些散了。下面这几副类似风格作品感觉比上面的这一作品较好。






翰墨书道


这种字,说有韵味的人,不知道是装还是捧。逸兴遄飞,还是逸兴闯飞?说好的人,把他的妙处说说给大家科普一下。

这么明显的错字,如果是一个有羞耻感的人,当时就会撕掉重写。但是,他没有。并且还认为写的很美很有味 。当然,一个大脑健全的人,他要去做的事,肯定都是认为是正确的,美的,有味的,有深度的。这个是旁人管不了的事。如果这句子是他自己写的,别人更不能知对错。很遗憾,偏偏他写的内容是别人的。别人的文章大家都知道 你写的是对还是错,一目了然。



字写歪了,你说有味道,咱是味盲,味觉失灵,品不出味来,也就认了。句子写歪了,总不能说王勃的逸兴遄飞,不如逸兴闯飞吧!


其实,最让人佩服的,便是对着一堆垃圾,偏能看出艺术美感来的人。真心的佩服他们的艺术细胞。


子衿tjk


先说优点,此人于汉字结构之学的领悟还是值得称道的。其中霞字看似不美,仔细端详还是有味道的。水,共,一色,详细推究,也很好。特别是一色两字,简约而有趣。大体上看,字的重心都掌握得较好。布局别出心裁,值得玩味。下面说缺点。首先草书必须得按规矩来,这就是自从王羲之以来形成的固定的结体之法。乍看起来都是环环套环环,圈圈连圈圈,但是却不能随便乱套,你必须按前人的路数来,否则就是错字。为什么要这样因循守旧?因为草书不管怎样草,它必定是书,必须要使人看了能够认识才行。要做到这点,大家务必要遵循一个统一的规定,要按照王羲之以来历代草书大家的路子,一点不能马虎自造,不这样你写的字就是错字。先说第一个字落,末笔拐的那几拐不是这样的拐法,作者这种处理就是错的。飞字,繁体楷书是上下两个简写的飞字,中间套一个升字。草书是上面是个简写的飞,下面是个风,当然它们都是连笔的,还要连起来。作者自己的这种处理方法也是错的。还有秋天的秋,草书右边是个连笔的火字,作者将右边弄成人字上头两横,这样便成了丈夫的夫。这又是一个错字。短短的两句诗,你先写了三个错字,这还了得?字写不好不要紧,千万不能写错,一错则不能表情达意,则是犯了大忌。也许作者会说,他这样处理并没有错。但是草书你必须得按规矩来,犯了规,便是百口莫辩。再还有一条,这位先生受当代流行书风影响较大,写字一位追求造险,造奇,造异,可是就是不造美。书法艺术也是美的艺术,不美写来作甚,不美为何要拿出来示人?当代书风是一股妖风歪风,绝对不得长久。要写好草书,前人草书名家就是最好范例。他们只追求美,并不追求怪,险,奇。


东望长安1



这个还真真是草书,是潦草的‘草’,而不是草书的‘草’。

作者对草书还是有一些常识的,知道草书要讲究疏密变化,墨的浓淡变化,甚至知道错位,倾斜。这都没问题,作者似乎都做到了。

可是,在这里作者本末倒置了。

首先,草书是以使转为特征。可是,我实在看不出这个作品的使转在哪里?‘孤鹜齐飞’之间没有使转,‘秋水共长天一色’没有使转。

点画更是一无是处,没有顿挫,更看不出作者有什么性情。‘落霞’,‘鹜齐飞’根本不是写出来的,像是小孩子搭在一起的拙劣的积木,而且,那字应该是作者自创的,只有他自己认识的汉字,简直是‘糟蹋’中华文化。

题款就别说了吧,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