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乙肝患者结婚会不会交叉感染?

水西散人


这个问题,不管是对乙肝患者、乙肝携带者还是其他人来说,都是非常容易误解的,不能真正正确理解乙肝,有可能会导致很多家庭,甚至社会问题发生!



误区之一: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以及没有抗体,这三类人是同一种人!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人体感染乙肝病毒之后,身体没有出现明显的免疫清除,也没有一些肝病的症状,肝功能以及肝胆彩超等指标都是正常的,但注意:其可能存在一定的传染性,传染性相对较低。临床上,把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几乎没有肝病相关的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称为乙肝携带者
乙肝患者:是指乙肝已进入活动期,意思就是说乙肝病毒已对人体肝脏发生炎症损伤,如肝功能中转氨酶的升高,肝脏已出现慢性化的表现,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进一步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生肝癌。其传染性比较强!
没有抗体:其实很多时候只是指的是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体内没有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但并不表示其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且最主要的是:它没有传染性,只是相对有抗体人群易感!


因此,你必须先搞明白你是属于哪一类?

误区之二:认为乙肝一定会传染,谈乙肝色变!

不管是乙肝携带者还是乙肝患者,没错,都可能就有传染性,但注意:只是说有传染风险,而且风险高低问题,不是说一定会传染别人!而且最主要是乙肝病毒传染是有条件的:

乙肝病毒必须是比较活跃的,而且是达到一定量的乙肝病毒,就是说乙肝载毒量要够大,可以通过乙肝病毒定量检测到,载毒量小,传染自然就小,甚至不传染,载毒量大,传染性就强!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传播。一般不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日常生活、工作是不会传染的!


易感人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容易被感染,尤其是有一定量乙肝抗体的,可以对入侵的乙肝病毒进行消灭,防止进一步感染,但没有抗体的、年老体弱的等就相对容易被传染。

乙肝患者之间会不会相互传染?

夫妻双方均有乙肝,没有什么传染被传染问题,除非一方有病毒变异!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夫妻双方都要进行定期体检,进行肝功能、肝脏B超、乙肝两对半、乙肝DNA等检查,及时了解病情,进行积极护肝、抗病毒治疗。只有控制住症状和病毒数量、活跃度以后,才可以考虑生小孩,同时平时要注意夫妻生活保护,防止小孩感染乙肝,一般要求生下来12小时之内注射乙肝疫苗及免疫球蛋白!


医学小侦探


人类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地球五大洲居住着不同的人种。乙肝病毒也是一样,目前已经发现它有9个基因型,就像9个民族。为了辨认,人们用英文字母给它们编排成A、B、C、D、E、F、G、H、I——9个基因型。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中,C基因型为占60%,B基因型约30%;南方以B基因型为主,北方以C基因型为主,另有少数为D基因型和B+C混合基因型感染。既然有B+C型混合基因型感染,从理论上讲一个人应该有可能同时或先后感染两种基因型的乙肝病毒。但是,有研究显示,这种混合基因型感染者仅占1.2%。说明这种混合感染情况是很少见的。而我国在1992年前是乙肝高流行国家,10人中就有1人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相互结婚的情况很常见。如果结婚有可能导致两种基因型的乙肝病毒混合感染,那么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应该有很多混合感染者。因此,可以肯定,结婚导致两种不同基因的乙肝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很小或几乎没有。

现在,我们再说说两种基因型混合感染对治疗或乙肝病毒的清除会不会有影响。不同基因型的乙肝病毒只对干扰素的治疗有一定影响。A基因型疗效最好,其次是D基因型,然后是B基因型,最难治疗的是C基因型。但干扰素对乙肝病毒清除率并不高,国外对A基因型乙肝病毒感染者清除乙肝病毒的效果最高也就是8%左右。而目前治疗乙肝的口服抗病毒药治疗这几种基因型的效果是相同的,绝对不会因混合基因型感染而变得更难治疗。

我的病人中,两口子都是乙肝的很多。我还给乙肝感染者间做过红娘,帮他们拉线结婚。有的一方是乙肝小三阳,一方是乙肝大三阳,但结婚后很多年,还都是这样,有的一方还自愈。事实告诉我们,别把乙肝想得那么可怕,尤其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别自己歧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