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之后再无“BAT”?

先提出两个问题:独角兽公司是真正的独角兽吗? 目前的共享模式是共享经济吗?

BAT各自通过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了人与信息的问题,人与商品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问题。目前他们统治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至少十年之久,为什么现在很难形成对他们突破的公司。

最近的美团、滴滴、头条、京东等发展起来了,但个人认为有些公司形成的是伪垄断(美团可以进入滴滴的行业、滴滴可以进入美团的行业、就连地图公司也可以搞打车,给人看起来的感觉,就是只要你有足够的资本,你也可以做。)。美团解决外卖、滴滴解决出行、京东同样也是解决商品,但它们单单只是在平台商业模式进行了一些改进,或者是把商业模式应用到某个行业中,当那个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形成这种公司的存在,这些都是可以复制的,缺乏颠覆性的创新。

一方面,让人看到的是互联网公司融资能力的强大(今天10亿美元,明天20亿美元),其实形成了资本的泛滥,但另一方面,在高科技核心能力上我们投入那么少,资本缺失。拿所谓的“共享”单车来说,融资能力超强,一辆单车,能有多少的研发,大部分的钱拿去搞所谓的战略,先占领市场,目前的资本运作跟炒股没什么两样。真正没有梦想的不是腾讯,而是大众。

最有突破的出现,个人认为在物联网(IoT),这个解决的是人与物的关系,第一:这个领域是对互联网范围的突破,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互联网;第二:虽然这个领域讨论了好几年,而没有出现垄断性的公司,在于它与互联网不同的是,需要有实体场景与应用,需要解决物联网的通信与芯片等问题,这个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最后谈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大部分的人都认为SANY、格力、华为等这些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企业,这些企业才是国家的希望,而认为BAT这类型的企业是玩虚拟经济的,无关紧要。我们先抛开这些概念(一切的概念都是让我们更加好的理解现象),人类的活动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促进生产率提高的方式与方法,这些才能加速经济的增长,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