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这么好,为什么卖不过大众?

幸福给我拥抱


李老猫说车为你非专业解答各种选车用车问题

日系车整体的品质和经济性确实不错,家庭使用非常合适,省心,省油,可靠性高,大部分消费者选择日系也基本上是被这些点打动。不过市场上还没有一台十全十美的车,有优点那肯定也会有缺点,购车的参考维度也会有很多,像外观,品牌,空间,内饰,操控,动力等等,每个人的需求和用途都不同,那选择也必然会有所不同。

单就国内市场的销量情况来看,大众车确实占据了压倒性优势,2017年大众全年共售出新车317万辆,丰田车只卖出了132万辆,不及大众的二分之一,可以用吊打形容。再看单一车型销量,2017年十大热销车型丰田仅有卡罗拉一家入围,共售出33.35万辆,排在第四位,反观大众竟然有五款车上榜,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朗逸以51.27万辆排名第一,同时速腾,捷达,桑塔纳,宝来也有优异表现。2018年上半年大众优势更加明显,销量榜前十车型大众有六款,除了17年的五位之外,迈腾也不甘寂寞排在第十位,而丰田依然只有卡罗拉一款。在国内市场上,丰田基本无力和大众对抗。

再把目光放倒全球,2017年丰田全球销量1035万辆,排在第三位,大众则以1070万辆的好成绩连续锁定第一宝座,不过这次两者的差距并不大,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再看单一车型,2017年全球十大热销车型中,丰田卡罗拉排在第一位,同时丰田rav4和凯美瑞分居第五和第十位。大众系高尔夫,途观及polo入围,排名分别为第三,第七和第九位,在这项数据中丰田终于打了一个翻身仗。在全球范围内看丰田和大众无论体量,实力,还是销量都旗鼓相当,难分胜负。

大众能在国内呼风唤雨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品牌能力更强,“这车比较高级”是不少人的共同认知,看牌子买车加上从众心理都使得买大众的人越来越多。第二是外观,大众的外观比较大气,车身造型中庸简约耐看,在这方面更符合国人审美。第三大众的底盘调教更为扎实厚重,质感更加,高速稳健,操控感更好。第四,动力表现更突出,大众还是以涡轮增压加双离合的动力总成为主,加速有激情,开起来更爽快。

丰田车耐用是出了名的,有句话叫车到山前必有路,走路就有丰田车,足见其稳定的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丰田在底盘和动力上就要差一些了,自吸为主的发动机和较软的底盘开起来总觉得缺少点乐趣。另外,丰田的车漆较软,很容易就被刮花了。最后抛开车辆本身的产品力,丰田作为日系品牌天然不具备国人的好感,民族情绪也会影响其销量。

事实上两个品牌都拥有很强的实力,各有各的优势,丰田省心耐用,大众动力更强,底盘更稳,所以还要看个人具体需求了,不论买哪个,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对此问题的观点【李老猫说车】


李老猫说车


60秒懂车回答你的汽车问题。

告诉,大家,在中国比较早的合资的车型之一,而德国车

大众和奥迪,分别占领了高端和中国终端的市场,成为公务用车的,十年,让中国人对德国车比较钟情。

因为中国人喜欢,这个模仿比自己高的人和上级,而政府官员大多开奥迪和大众,所以中国老百姓们也逐渐的认可了这两个品牌的车型。

再加上,大众,和奥迪对技术的描绘,给人一种错觉,就是德系车的技术含量特别高

这个真真儿的是一种错觉

纵观发达国家市场,比如说美国日系车占主导大众,德系车非常小众,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都是日系车,非常风靡。

妈妈在说东南亚,那些国家都是以日系车为主的,

嗯,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也是大家非常认可日系车。

至少说明一些问题,很多日系车的,不一定是把最先进的技术用到了投产的车型,但一定是最可靠的技术,进而会造成,日系车的故障率很低,而德系车呢,因为有时候基础过于激进,所以不成熟的技术也用到车型上,所以对品牌伤害很大。

随着国人对车型的认识的,越来越成熟,现在在中国,日系车已经逐渐开始主导市场,超载,很多地区已经超越德国车,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在南方城市就更明显一些

这是小编所阐述的现状,具体你怎么看?


60秒懂车



日系车也好、德系车也罢,在我国汽车业发展中它们都曾有过各自的强势期,号称永远开不坏、油耗低的日系车其实指的的是2000年前的日系车,可日系的强势增速却随着各路合资车厂的建立而终结:

1.一汽丰田:2000年建厂。

2.广汽丰田:2004年建厂。

3.广汽本田:1998年建厂。

4.东风本田:2003年建厂。

5.东风日产:2003年建厂。

看到了么,日系车给我国消费留下皮实耐用的印象其实就是指2000年前的的进口车,不可否认那个时代的进口日系车在品质方面的确高的离谱,这个时期的日系车销量增速要高于大众车,虽然总销量不如大众,但相差不多,远没有现在巨大!那个时代的雅阁、马6曾一度成为销量冠军。。。而那个时代的大众虽然销量依然很高,却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小毛病不少,技术老旧等!虽然大众那个时期并没有现在这么强势,但更无奈的是在2000—2008年这个时间段内,国产化的日系车问题不断,从三菱的刹车油管问题开始,经历了无数个问题比如本田底盘断裂、丰田真空助力泵密封胶圈漏气、本田气囊问题、铃木空调口进水问题、日产电线线束变形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日系在全球范围内处置都是非常及时的,大规模的召回,可是不包括中国,2008年从最早的帕杰罗刹车油管开始,日系车的哪次召回包含了中国?也就是从2000年开始道2008年这小十年间耗尽了日系车的口碑。。。耗尽了国内消费者对日系车的情感!



2008年是大众历史性的转折!在民用车上大胆使用T+DSG无疑令众人耳目一新,这种做法的确背负了很大的风险,但也同时将家用车的性能提高了一大块!2008年我国北京举办奥运会,知道奥运会指定用车是什么吗?奥迪、大众、斯科达!大众就是在2008年完成了对日系车的绝对碾压,彻底拉开了与日系车的销量差距,当然大众出的问题也不少,但德国人永远比日本人要诚恳、质朴,可能因为是世界的丰田吧,丰田太忙了,会照顾不到我国,所以不召回国内车辆!中国的大众嘛,所以大众很把中国消费者当回事,所以即使当年的干7速死亡闪烁问题闹的那么大,却也换来了消费者的谅解,没对大众的强势期造成严重的影响!08年后的大众实现了对日系车的性能碾压,记得在2010年前后我驾驶过一段2T+DSG的大众车当真是很爽,真是快,回头再开凯美瑞240G感觉完全是一坨💩一般,没法比,这就是差距。


2008年后,德系车相继走上了全面普及涡轮的路线,而同时期的日系车依然抱着自吸是王道的想法,可却没有考虑到时代已经变了,中国富强了,已经不再是有车就行的时候了,08年后的中国消费者已经产生了个性化消费的萌芽,已经把性能上升到选车的重要维度了,这个时候以中庸为主的日系车就开始逐渐丢失掉它的市场,也正是这个时候开始日系车与大众的销量差距开始被拉大。

2000年—2008年,随着合资日系车的产生,日系车逐渐丢失了自己的核心价值“品质”,从2008年—2018年这十年各路造假、召回问题更是达到了历史之最,进一步另消费者丧失信心,而这十年日系车在性能上没有一点半点的提升,甚至还产生了后退,而大众却将涡轮、双离合玩的风生水起。。。所以如今的大众销量才会远超日系,没办法,国内汽车业最黄金的时代日系车给玩砸了。。。

总而言之,大众在国内销量远高于日系车绝对是个必然,不存在什么跟风之说,别逗了现在是2018年了,消费者非常的理性!跟风?不存在的,不要总说买大众是不懂车,要清楚一句话,真理永远不在少数人手中,广大老百姓的选择永远是对的!日系车卖不过大众的原因无外乎两点,品质下降、性能不行!


非专业车评


这个提问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中商汽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大众的国内销量几乎与丰田、本田、日产三家日系大厂的销量总和持平。

该数据让我们深信大众汽车在国内的确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并可能对日系汽车的品质和品牌能量产生怀疑。然而,我们不能一叶障目,日系在国内步履蹒跚,但如果放眼世界,大众品牌连丰田一家都难以抗衡,不必讲整个日系了。

如果把本田、日产、铃木和马自达四家放进去比,不要说大众,整个德系甚或整个欧洲的汽车大厂合起来都不是对手。

我们看一下2017年度世界汽车市场五大车企的销量排名。

丰田卡罗拉在销量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单车型第一的成绩。

英国汽车数据和情报供应商——权威汽车咨询公司JATO Dynamics发布的2017年世界汽车集团销量TOP25:

丰田全球销售7843423辆,超越大众120多万辆排名行业第一。

而本田、日产、铃木、马自达、斯巴鲁五家合计销量几乎是奔驰、宝马、奥迪、斯柯达、雪铁龙、标致六家销量总和的三倍。

为什么国际市场日系车风靡而在国内却拼不过大众?

主要原因原因有两个,一是大众汽车在国内的合资厂投产较早,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二是受政治文化思维的影响,国内对日系车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顾虑。

日系和德系汽车在国内外市场状态的巨大反差充分证明国内汽车消费文化远不成熟,饱含有太多的思维意识局限。

事实上,无论在普通民用车、商用车和越野车领域,日系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丝毫不逊于德系,而超越大众更是小菜一碟。

不过,如果讲性能车,日系的号召力真的不如德系——大众除外。


平门知事


日系车在全世界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基本上都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全世界大半个市场,无论是美国,东南亚,印度,或者非洲,基本上都是日本车的天下,但是,唯独在中国市场,一直都是大众的小弟级别,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家国情怀

可能在现代的中国,很多人会说不要跟我谈爱国,我更爱的是钱,但是,你也不可否认,也会有很多人对日系的东西还是保留距离感的,在我的周围买车的有很多人,之前让我建议买什么车的时候,只要我提日本车,立马摆手。心底里的厌日情节还是比较重的,尤其是中年人,最后买的基本都是大众,福特,或者奇瑞等等。我可能没有机会给国家做太大的贡献,但是,我绝对不会给日本经济添砖加瓦。这是很多不买日系车的中国人的心声。

第二:德国人扎实严谨的作风

很多人买大众,我认为更倾向于这个车是德系车,因为德国机械的扎实,严谨,以及德国人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在中国人的心里一点不比日本差,并且,早期的老普桑和捷达给中国人的印象太深了,大众的经久耐用几乎就是汽车届的代表,选放心,买大众,选安全,买大众,选质量,买大众,这应该是大部分买大众车的心声吧。

第三:外观

可能会有人会说,日系车的外观看起来也不差啊,但是,在中国,大众真的是把中国人的审美研究的最透彻的汽车厂商,没有之一,我们看之前的普桑,捷达,一板一眼,既大气稳重又低调朴实,简直就是给早期的企业家和政府机关人士量身打造,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和大众一块进入中国,但是,进入政府采购计划只有大众的原因之一,包括一直到现在,大众的外观其实一直变化不大,还是走的是中庸路线,但是,日本车的外观设计越激进,越来越浮夸,越来越脱离中国主流审美观念。

第四:技术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技术,其实这两项技术,大众和日系的差别不是太大,大部分人从驾驶感上并不能很容易分出搞下。我们要比的是钣金和地盘技术,在这两方面日系真的是要好好研究一下,中国人看车首先是看外观做工,德系车的外观做工的质感绝对碾压日系,再加上大众在高速上碾压日系的稳定性,更是让日系不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德国车的重量其实从官网上可以得知,和日系同档次的车型重量基本相同,但是,为什么日本车安全性要低于大众那?我认为上面的两项技术还是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的。

第五:中日关系的不稳定性

前几年日系车被砸事件估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这让很多想买日系车的人要好好掂量一下,因为,中日两国在很多层面都存在这不可调和的矛盾,当矛盾不可调和的那一天,估计谁也不想成为车下鬼吧!!!











发现装


日系车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是外观好看、耐用、省油、舒适度高,但是,大众在中国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一年在中国卖出400万台,短期内没有一个日系车可以赶得上。

如果把日系车作为一个大群体来看,它包括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铃木、斯巴鲁、雷克萨斯等品牌,一年在中国的销量也达到400万辆左右,体量大致与大众相当,但论单一品牌的实力,没有一个可以和大众相当。

就拿最强的丰田来说,其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大致相当,但考虑到中日关系的敏感性,不敢把宝压在中国,至今还只能仰望大众,但包括丰田在内的不少日系车,其实增长速度是超过大众,因此不排除有一天,日系车可以卖过大众的。

大众今天能有今天的地位,也不少偶然的,是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至今有30多年的历史。早期,大众在天朝的热销根本上源自大陆官本位的社会结构,此后还带动了私人消费。

这几年来,大众对中国市场更为娴熟,深谙中国人心理,通过之前的TSI+DSG、激光焊接等技术,牢牢树立了技术先进的特点,此外。看的见摸得着的地方做的光鲜亮丽,给你所谓高级感而已,行驶的稳定性深入人心。

经过多年的能力,大众在轿车、SUV、MPV等市场密密麻麻的布满了车型,但大众并非无懈可击,事实上,它错过了不少SUV风口,至今有大象难掉头的迹象。(鹿鼎记)


DearAuto


这个问题要从多角度来看,其实熟悉中国汽车发展史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德系车在中国的热销时间并不长,可以说是在2010以前德系的销量比不上日系,如今日系车买不过德系车很多人不不理解,但是确实是一个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笔者是2005年进入汽车行业的,第一份工作就在4S店,品牌是一汽大众。4S店集团下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一汽丰田以其它品牌,在那个时候销量最好的是一汽丰田,旗下卡罗拉、花冠、锐志还有皇冠都是热销车型,可以说一家一汽丰田店的全年产值抵得上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相加。甚至可以说那个时候的4S店中丰田没有是不赚钱的。

抛开日系车便宜、轻巧和省油的特点之外,丰田当时的宣传也做的非常到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这句广告词可以说将当时丰田的风光场面诠释的淋漓尽致。除了丰田以外,本田雅阁、CR-V、马自达6还有汉兰达等经典车型也都卖的不错,尤其是马自达6,就凭借一个车系撑起了一汽马自达。可以说那个时候很多日系厂商都是横着走的。

当也可能就是如此,日系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不足开始出现,比如日系皮薄、安全性不高、性能不出色等问题纷纷爆出,首当其冲的是汉兰达30°坡的问题,如果现在通过百度可能还能找到,可以说汉兰达30°坡为随后日系车的节节败退埋下了伏笔。

紧接着就是当年热卖的雅阁底盘断裂事件,由于一对新人的殒命让本田成为众矢之的,其火爆程度堪比今年传祺GS4,这让无数人质疑日系的质量。不过最后压垮日系的还是丰田——刹车门。这个席卷全球的丑闻让当时丰田老总丰田章男到处道歉,当时让中国消费者失望的是丰田当时竟然宣布“召回不涉及中国”,这一下就让中国汽车消费者和媒体炸锅了,纷纷质疑丰田究竟是有错不纠区别对待,还是中国的丰田车其实是简配?(其实现在这个问题依然存在,日系海外车型和中国产品相比往往只有样子和名字相同。)

除此之外,二战日本那种死抱着成熟技术不放的老毛病在汽车上面又犯了,新车只有小升级,对于全新的技术一直不愿意采用,在全球涡轮化的时代一直采用这吸气增压(对于涡轮增压、自然吸气究竟谁好,在此不做分析),在手自一体甚至DSG开始流行的时候,大多数日系依然死抱着CVT不放,对于新技术的漠视让很多日系开始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而消费者也将目光锁定在技术更先进、安全系数更高的德系方面,也正因如此德系开始在中国迅猛发展。

尤其是当高尔夫6、途观等热门车型出现之后,德系的TFSI、DSG以及小排量涡轮增压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产品力竞争开始越来越有力,日系的失利也在情理当中。

在这里并不想说什么民族感情或者什么国人不懂车之类的话,说盲目跟风有没有,当然有,但是买车这个东西最后还是自己决定,在试驾以后了解售后成本以后为什么德系还是能够卖的如此火爆?在德系爆出所谓断轴、排放门之后国人还是趋之若鹜?这点其实很值得我们思考。这并不是一句跟风、国人不懂车就能解释的。可能就像那句话说的,德系研究是中国人吧……


汽车观察家


日系车在国内主要是指的丰田、本田和日产这三家企业,在国内的销量总和加起来和大众的销量差不多,甚至还不到大众的销量,可见在国内大众是多么的受欢迎。

其实放眼全球来看,丰田这一个品牌的销量是要高于大众的,那么为什么单单在国内大众车销量这么好呢?

进入中国早、口碑好、质量稳定,外观符合审美,没有民族情绪这几点个人认为是主要的原因。

最早的捷达、桑塔纳和现在的出租车的皮实耐用趋势给大众带来了好的口碑,以至于现在40多岁的中年人,买车首先想到的就是大众的捷达、桑塔纳、朗逸、速腾,迈腾这类的车型,这就是口碑效应。

不过大众善于运用新技术,做新的尝试,也在成长路上犯了不少错误,比如第二代EA888发动机烧机油,比如DSG的问题等等。相比大众来说,日系车喜欢用稳定的自吸和AT\\CVT成熟的变速箱,上了年纪的二手车,质量确实更稳定一些。

所以新车日系卖不过大众,二手车日系更受欢迎一些。


66号车坊


日系车卖不过大众?这只是国内吧。况且汽车销量也并不能够完全反应汽车的质量。总体来说,德系车的质量稳定可靠性是不如日系车的,不管你是否承认。尤其是从长远用车来看,日系车其实更值得信赖。但如果你拿思域来说事儿,这嗑就没得唠了。



国内大众汽车是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没有之一。大众汽车作为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汽车品牌,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并且早期的大众汽车皮实耐用和官车的形象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直到现在很多消费者购车的时候也会不假思索的选择大众,在大多数消费者眼中,大众就是皮实耐用的意思。


国内对日系车有抵触心理的朋友同样不在少数,购车的时候会直接排除日系车的。中日关系特殊,有这种心理自然也是理解的。但是从全球来看,日系车还是颇受欢迎的,尤其是像东南亚这种不是很富裕的地区,遍地日系车。

日系车与德系车各有优点和不足,如果不喜欢日系车那么选择德系车也不错的,还有法系车美系车等。到个人觉得赚钱购车不易,选车还是有必要避开一些口碑不好的车型,包括目前机油增多的本田1.5T车型,搭载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的大众车型等。


小强说说车


这是一个在中国网络上关于汽车讨论最激烈的问题,分歧也很大。

首先不得不提政治因素,中日历史仇恨就排除掉一部分潜在消费者。

第二,说说审美,大众虽然套娃,但是德系的庄重大气商务风格的外观设计就深得中国多数人喜欢。而日系近年设计风格越来越偏向年轻个性,而恰恰普遍年轻人经济实力不强,有实力的中年人又更偏爱商务风格。

第三,日系本来省油的突出特点,却被中国市场推理为因偷工减料而车轻所以省油。实际去称称几个型号的大众和日系,实测结果未必如此。

第四,日系确实在轻度碰撞中损坏量很大,车壳也软,也被认为不结实,进而认为安全性差。而国际权威碰撞测试中,日系的碰撞安全性结果普遍是不错的。真实原因是在严重碰撞中,考验的是结构设计水平,车体通过溃缩,给驾乘人员留下足够生存空间,并且吸收能量,减少传递到人身的冲击力。而轻度碰撞和重度碰撞可以说没有必然联系,看似十分结实的汽车未必可以在严重碰撞中提供更好的保护。但是因为大家主观上的先入为主,溃缩吸能这一国际通用安全概念反而成了大部分人的笑柄。所以买日系的话,要把保险上全点。

第五,日系国际车型来到中国后因为中国法规的不完善,和追求利润,多数车型,尤其是中低端车型都进行了安全设施的简配,比如气囊数量。比如车门或者前后保险杠的防撞梁都被简化。其中气囊的简配影响最大,防撞梁的简配影响较小,这又成了日系不结实的实锤。其实在美国的汽车已经普遍普及十气囊和ESP,看看中国市场,包括德系在内很少有10气囊的车型。这种简配是普遍的,不是日系独有。气囊数量的缺失远远比防撞梁要严重得多,但是多数人却只看到了防撞梁,所以只攻击日系。另外要说的是,只要是国际车型,车辆的结构是一致的,因为改结构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第六,日系的底盘为了舒适普遍偏软,导致高速驾驶的时候侧倾较大,开起来像船,所以被批操控感不够好。日系的车主要走家用经济路线,确实不会在操控上浪费成本。他们的重点是耐用性和经济性。而德系正好相反,更重视驾驶感受,但是耐用性不够优秀,维护性也一般。所以经常看到日系车开十年没啥毛病,而德系可能五年后就开始到处漏油了。

第七,即使日系面临众多指责,但是依然靠其耐用性,省油等优秀的经济特性赢得了相当大的市场。而且这也是日系在美国市场获得霸主地位的原因,美国修车非常贵,经常都在1000刀起步,所以美国人更加看中一辆车的全程拥有成本(TCO,包括购买,使用,维护成本),而德系在美国占比非常少,美国人对欧洲产品的总体印象就是贵。

综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