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岸 風起文明:藏在南岸風景里的「密碼」!

重慶最南岸

一提起南岸,你會想到什麼呢?

“兩江交匯,山水一體”的自然風貌

“溫暖友善,熱情向上”的人文情懷

“看得見”的美麗

“看不見”的美好

四溢的書香;如花的好人……

這些都是南岸的風景

而在我看來

南岸風景裡最美的名字

叫做文明

 

“文明南岸,共同締造”

中國文明網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

系列訪談節目《40人對話40年》

8月29日推出

重慶市南岸區委書記鄭向東專訪節目!

“兩江交匯、山水一體”

這是重慶地理山水最顯著的特徵

而南岸

更是這種特徵的典型

這也是“南岸最重慶”的原因與底氣

改革開放40年

南岸區從一個大農村小城鎮蛻變成大城市小農村

在這40年當中

南岸區創城之路就走了十多年

可以說

南岸的風景

最重要、最深刻的變化

是從創建文明城區開始的

那些隱藏在

南岸文明風景裡的“密碼”!

密碼一:堅守

2003年

南岸開啟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艱苦歷程

2015年

南岸區終於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區”稱號

這12年間

南岸區經濟總量增長600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2199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891元

創建成功後

2015年至今經濟總量再增長112.2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329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061元

2017年

南岸區通過中央文明辦複審

繼續保留了“全國文明城區”榮譽稱號

“創建不易,建設更難”

南岸區用“滾石上山”的勁頭

把全國文明城區這塊牌子保住、擦亮

永遠堅守在文明建設這條道路上

密碼二:共同

文明是空氣中的氧氣

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文明也是高度的自覺

基於這樣的理解

南岸區提出了讓文明成為南岸最靚麗的底色

確定了“文明南岸 共同締造”的主題

而這一主題的核心是共同

即共同夢想

共同環境

共同治理

共同利益

共同生長

這五個共同全面體現了物質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社會文明、生態文明

“五個文明”的總體要求和有機統一

密碼三:群眾

“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關鍵是參與

核心是把群眾組織起來”

在文明城區建設中

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

通過有效組織群眾

把群眾的智慧和力量集中起來

把黨和政府的意圖與群眾的意願統一起來

用群眾的方法解決群眾的問題

提升群眾文明城區建設的參與率和滿意度

2018年,在文明城區建設中

南岸還創造了組織群眾參與的一種新的工作機制

即“五長制”

“五長”人員按照群眾代表

骨幹志願者代表、黨員志願者代表

社區工作人員、街鎮工作人員

或班子成員的排列順序

因地、因事、因人制宜組建工作隊伍

目前南岸的“五長”60%由普通群眾構成

密碼四:民生

2011年5月

南岸區投入近1.3億元

將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

從南岸老城區整體搬遷至南山地區

並從當年起

對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標準

按照每年不低於1萬元撥付

全面實現了“零交費”就讀

過去5年,南岸區

城市棚戶區和農村危舊房改造

老舊電梯和城市供水“一戶一表”改造

江南新城公共交通完善

農貿市場與周邊市容環境整治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兩癌”適齡婦女篩查與救助

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

等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通過民生實事的辦理

全區各項工作全面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

勞有所得、病有所醫

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

“七有”要求在南岸全面落地

“唯改革者進

唯創新者強

唯改革創新者勝”

改革開放40年來

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披荊斬棘、銳意進取

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髮展壯大

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

也深刻改變著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南岸區將以改革開放賦能增效

以文明建設立德鑄魂

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讓文明成為生活的底色

讓生活成為文明的風景

監製 廖倩

綜合:中國文明網、南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