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有傳承!江夏少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附中!

(江夏區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邱楓 手機記者田雲貴報道)作為譚鑫培的故里,江夏區一直致力推動京劇的發展,在這裡總有那麼一群人在為京劇的傳承嘔心瀝血,江夏少兒京劇社就有數名學員走上京劇專業的道路。

譚川漢是江夏區少兒京劇社的創始人之一,十年前,因為偶然的機會譚師傅和妻子夏海蘭開始教授少兒京劇,從最初的露天小公園到如今位於龍井社區的訓練教室,從開始的一兩個小朋友到現在十幾人的京劇社,十年間,學員超過了三百人。

江夏少兒京劇社負責人 譚川漢

因為我們的孩子陸續地走上專業的道路,一步步的孩子們都出去了。我感覺我們江夏少兒京劇的發展前途是無限的,有這些孩子們愛京劇,我們感覺心裡面有使不完的勁。

這幾天,老兩口格外高興,因為社裡的小學員曾子豪通過了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的考試,這代表著他很快就要進京,開始自己的京劇進修之旅。趁著孩子還沒走,老兩口尋思著給他再來個突擊強化。

武漢京劇院演員 陳寶華

他的腰腿功,他的速度,他的精神面貌,也就是說精氣神,還是很好的。他的弱點呢,就是在表演的時候,眼神用的還不是很自然,這要靠不斷的學習體會,加深對人物的瞭解,對劇情的瞭解,這樣就能夠逐步提高。

譚師傅跟我們說,曾子豪是六歲到這兒來的,學習京劇已經五年了。五年間,他的刀槍劍棒,身段步伐也越來越到位。如今,這看著長大的小小子,也將要遠行了。

江夏少兒京劇社學員 曾子豪

當時是我爸爸媽媽把我送過來,我一天天地在這裡練,就慢慢地熟悉了這裡,就很喜歡這裡。

江夏少兒京劇社負責人 譚川漢

我們過去學戲的時候都說過,要學好戲要做好人,先從做人做起。你這樣才能把每一個人每一個角色演好。辛勤的付出是我們應該的,希望孩子們在以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高。

--------------------------

出品/江夏區廣播電視臺全媒體

校對/胡香玲 終審/陳婷 孫慶陽

--------------------------

一個5毛錢

小新晚飯吃7元盒飯還是15元套餐

就看你們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