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教授说个税起征点提高多少无所谓,但税率要低一点,这话有道理吗?

哪怕笑得再大声


不赞同这位专家的话:

1,个税起征点提高多少无所谓,等于是把这个决定权附带的话语权彻底交给国家税务部门和执法部门,普通大众丧失了个税起征点的话语权。

2,税率低一点,看似对普通工薪阶层有利,但其实结合个税起征点提高多少都无所谓这点来看的话,执行起来相当有难度,执行起来到最后受益的未必是低收入家庭,反而受益的可能是那些有途径合理避税甚至偷税漏税的明星和有钱人。

3,中产阶级买单,结合最近的个人所得税5000元起征点,其实很失望,从收入群体来看,我国大部分人收入集中月薪3k-5k这个区间,起征点提高到5000一样有很多人逃不过,若是真按照这位教授所说提高多少都无所谓,那么我们关于税收的讨论还有什么意义?

个人觉得个税起征点提高到7K乃至上万才有意义,不仅如此,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同时还应该降低税率,只有这样才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家税收的压力,从而刺激消费,虽然作用不大,都有总比没有的好。


娇羞帝老师


如果真的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制定个税政策,那个税就真的是穷人税了,至少是继续保持工薪税格局不变。

恰恰是,在个税中,起征点需要保持合理水平,6000——8000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税率绝对不能降低。普通降低了,个税就是大门朝富人大开,为富人省钱。因为,穷人和中等收入人群,都受不了税率都大影响,受税率影响的,是有钱人。特别是高收入人群,税率每降一个点,就能省下很多钱。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发挥个税调节作用,就只能降低起征点。毕竟,个税也是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减少对富人的个税,就等于减少国家税收,减少公共财政来源,影响普通居民获得公共福利的机会。

如果真的要降低税率,应该是一二档税率低一些,越向上,税率提高幅度越大。也只有这样,个税的调节作用才能真正发挥。


谭浩俊


我的观点很简单,实际上,减税就是个让利过程,将利润让出来让老百姓支配,从而促进消费。但是,从财政上面看,财政依然有比较大的资金使用需求,所以这种情况就比较简单,实际上就是个让利多少的问题。

老百姓对起征点有所谓,对于税率也有所谓。更有所谓的,是钱是否花的合理,花的高效,养的公务员是否给老百姓服务,这是多交税的理由。那些细节之所以不重要,是因为最后减税的效果应该体现为政府相对应的这一块财政收入整体性的减少,如果政府个税收入减少了,那么这件事就是减税,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我们都认为是让利。如果财政收入没有减少,那么我们就只能关注一下财政支出端是否可以有所改善,以为未来进一步减税腾出空间。

对应财政收入,比如个税收入减少之后,我们再来探讨减税方法问题。在减税方法上面只有一个原则:“简便易行”。我看到很多的税务专家都很专业,特别是在抵扣税方面,各种扣来扣去的扫除征收死角。当然,在他们的专业他们是厉害的,是大牛。但是对于实际的社会,则是意义不大。征税是要成本的,如果每个个人交税都必须要雇佣一个税务专家,我们减税省下来的钱还真不够去发工资的。所以,既然已经形成了纳税体系,就不要过大跨度的去考虑这么多的问题。

所以,起征点能够一口气解决的,那么就用起征点解决,这一次加入了很多的考虑抵扣因素,那么最好这些因素税务机关在税单到达个人之前都算好,而纳税人可以就错误计算方法申诉。我没见过美国的税单,据说他们的税单很详细,都能够详细到用到什么地方之类的。我们可不可以也这样。如果我们还是需要老百姓一点一点算税,那么很可能使用避税政策的就不是老百姓。

以上一点粗浅观点,知道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浅薄了点,但是我觉得,税收在未来应该是要考虑到很多细节,还要学会换位思考,从纳税人的角度去思考。


凯恩斯


1.不是起征点而是免征额

2.的确如此。税率低才能保证你被扣的少,现在个税税率太高了!企业所得税最高才25%,而且是只对利润征税(扣除各种成本),并且有一堆优惠措施。个人所得税直接对收入全额征税(不扣除任何生活成本),随随便便税率就干到30%,有的到了45%,而且税率没有任何优惠,实在是太高了!个人的工资薪金就是一家老小的全部生活开源,是血汗钱,这么高的税率究竟有什么道理?如果要征税,应该针对个人扣除生活成本后征税吧?一家老小房屋贷款都靠着这工资养活,却先扣了税,这合理吗?


多思多看


这位教授以学者的身份为个税改革提供了可以探讨的思路和方法,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有一定道理,至于能不能实现,那只有实践才能证明了。

(这么说肯定容易被喷,但如果要喷,请冷静看完再喷。。。)

首先,这段话是从一个访谈中截取的一段话,而不是她的全部观点,这样来进行评价的问题有点以偏概全。题主没有说的是下面这一段话。

她同时指出,不管从家庭还是从企业来看,税负都已很重,减税已刻不容缓。政府财政功能需要从吃饭财政、投资财政转变到有效提供公共产品。

她的观点是:第一,现在税负很重,需要减税。第二,政府财政功能需要转变。我认为,这与广大群众和企业单位的体会是相同的,并没有如某些“专家”一样脱离实际空谈或是说一些奇谈怪论。所以请不要直接将这位学者划为“砖家”行列,然后直接开喷。

其次,谈到个税改革问题,这位教授并没有说不应该提高起征点,而是在谈论提高多少的问题。也就是说,她对提高起征点本身是没有异议的,只是幅度问题。同时,她也提到,对低收入人群的征税税率是应该低的。因此我认为,她在访谈中谈到的,是方法论的问题,并不是说她不赞成减税。所以,这当然是一种税改的思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冷静的来看,至少我自认为,我的纳税人意识确实需要逐步培养。有了纳税人的意识,才能对政府如何使用纳税人的钱更加关注,才能更好地进行监督和督促,即使在个税上我只交了1块钱。从税改的方向上来看,也正在引导大家逐渐从扣税变成自主报税的方式进行。所以,尽管有点别扭和不习惯,但是我同意培养纳税人意识的说法。

税改不是一步到位的,国家没有了税收也是不可能很好运转的,只是个税改革比较特殊,牵动每一个人的利益,受到重点关注是必然的。在我们国家税收制度还不是那么完美的时候,尤其最近又爆出了演艺圈阴阳合同的情况下,老老实实工作的人将自己的辛苦所得掏出来交给国家心情上多少是有些不爽的,但我想说的是,有进步总比原地踏步好,有动作总比没有动作好,有学者发声总比一潭死水好!


渔夫看提


我认为,增强大众纳税人意识,前提是“公仆”的服务意识的提高,而不是扩大缴税覆盖面。因此教授想法虽好,只恐怕是空中楼阁。

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你要扩大覆盖面,让大多数人交上税,也算不上不对。但是,请问“专家”,我们纳税人交的税,你能告诉我们是怎么花的吗?让那些出卖力气赚钱的人们交上税,就算是培养了他们的纳税意识了吗?

个税的起征点高低无所谓?没有一个合适的标准,给于执法者“自由裁量权”?专家的想法是不是太幼稚了点?最后的结果大家谁不是心知肚明!

这位专家的想法理论上不能说不对,可是放到操作层面来看,完全是“纸上谈兵”,我可以说如果付诸实施,效果还不如直接提高起征点。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空谷寒潭


教授嘛,总是和人的思维不一样,不然就不是教授了。纳税高低无所谓,实际就是动物的思维,这和教教的称谓极相称,这点为广大人民都认可。个税的目的是调节收入,不是杀贫济富,而是杀富济贫,收入低的可以少缴税或不缴税。个税的起征点是国家让利于民和增加税收两种观念的反映。全民为之期盼……


乔佳贤


每次改革之前均有所谓的砖家叫兽岀场,乃行业利益集团,垄断资本的代言人,代为发布信息,如果你信就有道理,不信就没有道理,但凡涉及国之根本,江山社稷一类的改革均是谨言慎行,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改革,面对的均为工薪阶级,涉及面广,并非一个交大叫兽说了算,国家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智库幕僚,参与决策。甚至会要做全国范围内的论证,意见收集,及专门的新闻发布会。


用户281285922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蛮有道理的,因为无论是3000还是5000,我都不需要交税。

工资长年不到3000。希望缴税基数提高到5000后,工资也能长到5000。


小亲


这个教授是站在个人私利上讲话,起征点提高多少无所谓,那起征点一百万开始,笑话了,我认为5000元较合适,月收入上万就应该百分之三十,年收入超过50万应该百分之七十,这样才能拉近贫富差距,国家财政收入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