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服务+管理”让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温暖

“真是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跑前跑后协调,我们都不知道咋办。”7月27日,来自四川广安的劳务经纪人陈荣洲再次找到利通区公安分局金银滩派出所所长张振忠,对派出所多方协调发放蔬菜基层拖欠的工资上门表示感谢。

这是金银滩派出所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推行“服务+管理”的一个缩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沃野千里的金银滩吸引了外地种植供港蔬菜基地商人的注意,先后在该镇建立了6个蔬菜种植基地,涉及流转土地近万亩,云南、贵州、广西等地1000多名农民工长期在此务工。

“你在他乡还好吗”,一句老歌唱出了外来务工人员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辛酸,而远道而来在金银滩镇6个供港蔬菜基层务工的1000多名农民工,在长期与公安民警打交道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金银滩派出所贴心的温暖和关爱,他们也把他乡当故乡。

由于生活风俗习惯的不同,很容易引发与当地群众矛盾纠纷。为帮助外来务工在当地安家,社区民警为此没少操心,在服务上尽心、在措施上尽力、在管理上尽责,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营造第二故乡。

在金银滩镇杨马湖村供港蔬菜基地门口,立着一座不过五六平米的警务室,别看这间普通的小房间,在从云南、贵州、广西来此务工人员眼中,这可是派出所专为他们提供各类服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

“以往流动人员扣分重管理、轻服务,如今警务室就是我们的窗口,在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让外来务工人员找到‘家’,更真切地感受到公安机关的温暖。”张振忠介绍。

依托警务室,社区民警深入蔬菜基地全员采集外来务工人员信息,上门办理居住证,全面掌握人员底数;落实企业监管责任,配合做好安全生产;主动联系五小车辆管理所集中办理摩托车驾驶证,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讲;邀请消防官兵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整治务工人员生活场所用电安全隐患,进一步增强务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普遍文化层次不高,法律意识较低,出现矛盾后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社区民警重头工作来抓,不定期开展走访、回访,讲解法律知识,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同时,建立由蔬菜基地驻地村负责人和企业劳务经纪人参与的矛盾纠纷联系机制,随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消除不稳定隐患。

“一次口角之争就可能引发血案,一时冲动触犯法律得不偿失;一次简单的交通违法行为,就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点燃一支烟就可能引发一场火灾……”7月26日中午,社区辅警杨浩利用务工人员吃饭间隙开展法制宣传,用一系列血淋淋的案例告诫在场的务工人员,不要因一时怒气而失去理智,不要因一时疏忽而付出生命,要平平安安打工,安安全全回家。

宋建雄来自贵州,在供港蔬菜基地务工已经三年了,每次民警来基层开展宣讲活动他从不缺席,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民警关于当地风俗习惯的介绍。“由于我们生活习惯与当地不太一样,我特别留心听民警讲这方面知识,现在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我们已经很清楚了。”

为了给外来务工人员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金银滩派出所每天值班必不可少一项工作,夜间必须到蔬菜基地周边开展巡逻防范,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民警就在身边。

在有效的管理和无限的服务下,金银滩辖区由外来务工人员引发的矛盾纠纷明显减少,群众感受更多的是他们与外来务工人员的隔阂正在一步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