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初见成效

2018-08-27 18:05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赤奎

近日,记者从市“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7月以来,我市聚焦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和专项检查,专项整治行动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专项检查小组11个,开展专项检查51次,督促问题整改162个,梳理“不担当不作为”疑似问题线索18条,通报“蜗牛式项目”和“不担当不作为”典型案例6起,处理责任人12人。

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大抓整治的工作高潮。市四套班子带头落实自查自纠工作,征求意见147条,召开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4次,梳理问题27个,整改措施21条,发挥了很好的带动示范作用。制定下发“1+4”工作方案,即“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自查自纠“十个一”工作方案、重要会议重要文件贯彻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方案、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专项检查方案、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检查方案。对照经济、项目、平安、生态“四张报表”,大力开展以“三问”(一问干事有没有激情,二问工作敢不敢担当,三问能力是不是过硬)为主要内容的破解难题抓落实大讨论,市四套班子及82家部门单位近700名领导干部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开展学习讨论300余次。

针对专项整治行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我市组织各单位在健全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的基础上,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和联络员专门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沟通联系,设置并要求上报《自查自纠“十个一”工作对照清单》《半年对标核查汇总表》《问题、措施、销号、制度清单》《自查线索汇总表》等表格。据初步统计,全市各部门单位共开展半年对标核查1183项,征求各方意见建议733条,梳理正面情形140条,负面情形84条。同时,针对各单位上报的问题、线索进行汇总梳理,建立问题清单、销号清单,跟踪督促推进落实。 行动中,我市着力聚焦政令不畅、推进不力、侵害利益的突出表现,积极实施线索查找“五法”,深入排查问题线索。市督考办牵头,对照重要会议重要文件贯彻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要求,着重实施“照单排查法”和“实地检查法”,共梳理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147个,重要文件116件,相关事项线索116个,开展检查51次,督查问题整改162个。市纪委牵头,对照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专项检查的要求,着重实施“顺藤摸瓜法”和“举一反三法”,梳理近年来纪检监察、督查考核、干部监督中的典型案例,并开展专项检查4次,核实相关线索6条,通报典型案例3起、“蜗牛式项目”3个。市委宣传部牵头,对照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检查的要求,着重实施“开门纳谏法”,开展市领导每日到信访窗口坐堂值守接待群众,7月以来共接访33批次61人次,交办问题24个。

为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形成长效,我市在实体运作专班、强化部门协作的基础上,注重对好做法、好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常态化落实,共汇总各单位上报的相关制度171个,制定出台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2条”、干部一线考核工作法、关心关爱干部到一线工作、容错免责工作办法等制度举措。同时,积极探索完善干部政治表现考察、领导干部履职评估、干部召回培训等制度机制,完善干部容错免责的操作细则,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形成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

下一步,我市将深挖“5个一批”典型案例,即树立一批正面典型、通报一批反面案例、容错免责一批担当作为干部,问责、调整一批“不担当不作为”干部,切实把“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行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