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复试时,导师看重的是什么?

jackben3


毕业已久的研究生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1.科研经历。

说白了,招你来做他的研究生,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相当于建立科研团队,科研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越高越好,毕竟以后发高质量的文章当然对导师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那么对于复试的本科生,导师当然就会看重你的科研经历,你本科做过哪些方面的实验?会哪些仪器和分析方法?有什么成果?


2.本科学校。

这也是导师比较看重的一个方面,毕竟985等学校出来的学生和一般的本科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还是有一定差距,甚至有的导师对某些学校的学生会比较青睐。


3.英语水平。

有没有过6级是一些导师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关注英语水平的出发点在于,研究生阶段必然要看大量的文献,而这些文献可能大部分还是英文文献,所以如果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太差的话,对她以后的科研过程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研究生复试有英文自我介绍和英文翻译。


4.性格特点。作为导师一般喜爱那些能够真正沉下来专研的学生,喜欢有思考能力的学生而不是什么都需要教的学生。


小鸣公考


都说考研难,考研难,相比于高考它的一个很重要的难点就是面试。高考一张试卷定成败,但是考研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平时成绩一般没有什么亮点的学生在复试阶段可谓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得马失前蹄。那么导师通过复试究竟想对你了解哪些呢,下面简单剖析一下

1.硬实力

硬实力基本概括就是你的专业课实力和英语能力,而这两点对于你日后的科研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大部分高校在复试中还有再次对这两门科目进行单独考试的原因。笔试不够,他们在面试中还会近一步考察,生怕你是侥幸落网的选手。如果你能就专业知识与导师对答如流,那么其他的一切基本都是浮云,什么简历本科成绩根本没人在乎。

2.考研目的

其实也就是问你读不读博,将来想不想搞科研。要知道硕士期间真正搞科研的时间是很少的,而且一个新手在硕士前期你还要对自身的科研工作有一个适应阶段。导师在学校里面可都是要做项目的,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指导新手。因此他们十分看重你是否读博,这会极大保证课题的连贯性,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3.学生性格

现在许多导师会询问学生的爱好,看起来是闲谈,其实他是想侧面了解你这个人的性格。要知道科研生活是很苦闷的,你必须能够耐得住寂寞才能够享受的了成功。与此同时每年许多硕士博士生因为科研压力患上忧郁症,导师也害怕接手上这样一个学生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你要积极向导师展现自己积极阳光向上且有耐心地一面。

4大学履历

实际上这些东西对科研没什么用处,但是它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即你是不是一个优秀的人。许多学生大学时亮点不足,复试时战战兢兢。其实也大可不必,过去的没有机会更改就应该抓住现在,积极准备专业课以及英语测试!

这就是我的有关上述问题的建议,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昔年不归客


考试复试不是谈恋爱,却胜似谈恋爱。

有的同学准备过度,为了表现的更突出,就喜欢在导师面前玩套路,编一些虚假的信息在里面,比如吹自己大学拿了多少奖,做过什么什么项目,描述的还非常具体。

但是只能你想太多,导师也不会主动刁难你,你们是一个互相选择彼此的。你能考上笔试就已经证明了你的优秀和上进心。

他更希望你的品德合格,是个正直他是的学生,以后你们将一起度过朝夕相处的三年。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复试回答。

导师问,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学生太紧张了,颤颤微微的回答道“因为离家近”,考场上瞬间洋溢着欢快的笑声。可怜外面的考生正坐立不安的等候着考试,完全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后来这位同学复试过了,这件事他可以吹一辈子,还是很愉快的那种。


MBA徐老师


说实话,老师比较喜欢“书呆子”,复试不要太浪,不要强调你干了什么活动,参加了学生会这个会那个会的,也不看重你有啥钢琴书法特长,你只要告诉他你学习能力咋样,成绩咋样,排名咋样,有科研经历吗(绝大部分人这项都是0分)。你只要规规矩矩干事,低低调调做人就好,老师就喜欢这种事多话不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