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縣如何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縣委書記韓向暉作出這些要求

5月16日,祁連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縣委書記韓向暉,縣委副書記、縣長龍永勝,縣委副書記何魁,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正業,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海宏,縣政協主席劉耀軍,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李梅勳,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才讓鬧吾,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登才加,縣政府副縣長韓生軍及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上,縣委副書記、縣長龍永勝傳達了省委書記、省長王建軍同志對2018年全省旅遊發展工作的批示精神及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州委書記尼瑪卓瑪在海北州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縣委副書記何魁宣讀《關於成立祁連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才讓鬧吾就4月份赴四川成都、甘孜等藏區考察全域旅遊情況作了彙報交流,縣旅遊局負責人彙報了祁連縣全域旅遊工作開展情況、祁連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項目工作推進情況。

縣委書記韓向暉講話

縣委副書記、縣長龍永勝傳達省州領導批示和講話精神

縣委副書記何魁宣讀關於成立祁連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才讓鬧吾主持會議

縣委書記韓向暉圍繞“發展全域旅遊怎麼看、發展全域旅遊幹什麼、發展全域旅遊怎麼幹”三方面內容作了講話。

韓向暉指出

過去的一年,是全縣旅遊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更是旅遊產業創新發展的一年。全縣上下以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載體,以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重點,創新工作思路,落實各項措施,旅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成果豐碩,呈現出新常態積蓄了新動能、新要求助推了新發展、新理念催生了新亮點“三個新特點”。當前祁連縣面臨三個方面的優勢:

一是政策機遇好。國家和省州近兩年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祁連縣加快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十分難得的機遇,2016年2月祁連縣被列入首批國家全域旅遊創建名錄,近期省委正在籌備全省旅遊發展大會,將從體制機制、重點景區開發打造、全域旅遊建設等多個方面,對我們的旅遊業發展作出新的改革舉措,必定會推進祁連縣旅遊業快速、高質量、高效發展。

二是資源稟賦好。祁連縣可供開發的景點多,旅遊資源類型多、品位高、特色濃,發展全域旅遊先天條件優越。

三是基礎條件好。通過發展,相繼建成了星級賓館15家、星級農牧家樂30家,今年開建的扁都口至門源高速公路建成後,對於祁連縣經濟帶動作用非常大,特別是6月28日祁連機場全面通航,將使祁連縣的交通“瓶頸”得到徹底解決,對我們融入全國、全省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

韓向暉強調

全縣上下要鎖定“一個目標”,理清“兩個關係”,做到“三個注重”,順利實現“三個突破”。

“一個目標”即到2019年年底,成功創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並通過國家驗收。

“兩個關係”即理清資源和資產的關係。緊緊圍繞生態文明重大任務,按照開發與保護並重的原則,合理開發和利用旅遊資源,形成四季、全時旅遊的新格局,做到旅遊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理清全域與景區的關係。要更加註重景區建設,下決心打造大景區,提升大景區,積極打造智慧旅遊景區,傳統景區要全面提檔升級,新建景區要突出特色,以點帶面、突出重點,切實做到高中低端產品合理搭配,實現全域旅遊整體提升。

“三個注重”即注重規劃先行。要按照“全縣一盤棋”和“多規合一”的要求,把全域旅遊總體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土地利用、城鄉建設、道路交通、文物保護、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產業規劃有機統一起來,在編制城鎮規劃、交通規劃、農牧業產業規劃、水利規劃等各類項目中融入旅遊元素,為全域旅遊發展預留空間。注重整體推進。圍繞周邊區域的互通互聯,構建多層次旅遊精品線路。實施“旅遊資源產品化”工程,打造與全域旅遊目的地建設目標相符合的高等級旅遊產品。將全縣旅遊點串成一條線,形成串聯重要交通節點、重要景區景點、重大旅遊項目的全域旅遊環線。注重特色化發展。要充分把握祁連旅遊資源獨特鮮明的個性、與眾不同的氣質,以“大祁連”視角重新整合要素、科學規劃,積極創造唯一性,體現差異性,形成祁連旅遊資源的特殊優勢。

“三個突破”即主要指標實現突破。到2019年年底,旅遊業增加值要佔全縣GDP比重的15%以上,旅遊稅收佔全縣財政稅收的10%以上,農牧民純收入20%以上來源於旅遊收入,旅遊從業人數佔全縣就業總數的20%以上,接待遊客超過本地常住人口數量的10倍以上。品牌創建實現突破。要充分利用特色文化旅遊資源,圍繞“自駕車+自助遊”重點市場,依託“兩山”(卓爾山和牛心山)、“兩峽”(黑河峽和拉洞峽)、“一場”(半野生狀態下的養鹿場)、“一灘”(娥堡灘)、“一區”(油葫蘆自然保護區)和“一崖”(萬佛崖)等旅遊資源,實施旅遊商品品牌建設工程,打造一批真正叫得響、立得住的旅遊產業基地和品牌。體制機制實現突破。進一步強化旅遊資源整合力度,不斷創新重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模式,利用好PPP模式,在旅遊項目投融資方面探索出一條“資源、資產、資金”更加高效、更加成熟的轉化新路。同時,進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資源、行業管理制度,強化資源保護和開發的統籌力度,加強行業管理,形成資源有序開發、行業規範管理的新格局。

韓向暉要求

要強化組織保障,發揮黨政主導作用

將全域旅遊上升到黨委政府主導的全局戰略高度,按照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分工任務要求,樹立全縣各級各部門都是旅遊工作的主體,都是旅遊工作的參與者、組織者的大局意識,將創建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以及日常管理之中,對照創建標準及目標要求,按照“一個創建項目、一名分管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份工作計劃、一竿子抓到底”的工作機制推進。切實加強創建隊伍建設,做好人員抽調管理、考核,調整充實創建辦工作力量。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監督作用,通過組織不定期視察,推進創建工作進度。

要強化宣傳引導,營造創建氛圍

各鄉鎮、各部門要採取各種形式,層層動員,廣泛發動,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開設創建專欄,分階段、有重點的策劃專題報道和系列報道,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多形式宣傳好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及時曝光不文明行為和滯後的工作,激發廣大幹部群眾的參與熱情。運用群眾易於接受和喜聞樂見的形式,確保宣傳教育勢頭強勁、深入人心、持久廣泛,真正營造出全縣上下共同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的濃厚氛圍。

要強化資金保障,激發創建活力

要通過整合項目、向上爭取、單位支持等措施加大創建資金投入。按照“誰投資、誰開發,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積極創新金融服務,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籌融資機制。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與省州主管部門的銜接,積極申報、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資金、項目支持,爭取有更多的旅遊項目納入國家和省州的“總盤子”。

要強化督辦考核,抓實創建責任

堅持將創建工作納入全縣目標責任制考核和各級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內容,對簽訂的目標責任書,要嚴把考核關,兌現好承諾,落實好獎罰,絕不能流於形式。縣委辦、縣政府辦要把創建工作納入年度督查重點內容,嚴格按照“一季度一督查、一季度一通報”的工作要求,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通報,通報要直指問題、點名道姓。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等部門要嚴格執行考核辦法和責任追究辦法,對行動上消極被動、推諉扯皮、避重就輕、措施乏力的,用最嚴格的考核、最嚴厲的追責、最嚴肅的紀律,盯住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毫不留情地將責任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