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获得国家级中心城市后,烟台会晋升山东副省级城市吗?

纳税人666


自古以来就有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的说法,意思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以后有出息了,那么他周围的人也都会跟着沾光,就拿题目中的问题来说,烟台作为青岛的邻居,有没有可能在青岛获得国家级中心城市称号以后,烟台也会沾点光,相继晋升为山东副省级城市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个人并不怎么看好,更是很难去相信这一事件的发生。

1、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山东副省级城市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是邻居关系,但是也不至于青岛火了以后,烟台也一定会火,因为它们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只能看作是人们的一种猜测而已,也就是从所谓的是否可以沾点光角度去考虑的。从另一方面来讲:对于烟台争取成为副省级城市的说法只是民间的说法,青岛处于山东省明确支持其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实质状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也是不可能形成关联的。

2、获得晋升副省级城市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城市升级并不像我们平常所说的过家家那么简单,它的难度是非常的大的,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晋升的前提都是按照城市的发展和GDP的多少来考虑的,就目前来看,在我国只有15个城市是属于副省级城市称号的,青岛在列,其余的就不一一介绍了。要知道虽然有很多城市没有在这15个名额里面,但是并不代表着就一定都比它们差,像什么GDP远超于青岛的苏州不是副省级,还有一些发展的比较好的省会:长沙、郑州、合肥也不属于副省级,而作为既不是省会、经济水平又远低于苏州、长沙等地的烟台来说,怎么可能会越级那么多,去竞争副省级城市称号呢?竞争的资本又是在哪里呢?

还有就是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副省级城市名额是非常的有限,不是那么富裕的,同时比烟台经济条件好的城市有很多,所以说即使有一个晋升的名额,烟台也不会是被首先提及和考虑的对象,即使是将来有一天青岛被晋升为国际级中心城市了,烟台也是很难因为这件事而改变事情的本质的,所以在我个人看来烟台能够晋升为副省级城市的可能性会非常的小,甚至是一点也没有。

上啥班,帮助你在职场里做得更好。欢迎小伙伴们关注上啥班官方账号,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等你哦~


上啥班


绝对不会,而且就目前来看,至少十年内,烟台是没有一点可能成为副省级的!

第一,青岛还没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现在省里的官方说法是“支持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市里的官方说法是“争创国家中心城市”。虽然,青岛上合峰会的举办,使青岛山东老大的地位愈加稳固,但是能否获得国家中心城市还要等待国家批复。虽然概率很大,但何时批复目前未知。


第二、国家中心城市和副省级无必然联系,比如郑州,它不是副省级城市,但它是国家中心城市;而很多副省级城市比如哈尔滨、青岛、厦门、南京等也不是国家中心城市。甚至老牌副省级,号称已经要升级一线的杭州也不是国家中心城市。所以即使青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也和烟台要升副省级没有丝毫关系。


第三,获得副省级城市难度非常大,目前整个中国只有15个副省级城市,分别是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10城全部是省会。而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5城全部是计划单列市。看名单就知道了,GDP远远高于青岛的苏州都不是副省级,强势省会城市合肥、郑州、长沙等也不是副省级,烟台既不是省会,经济水平也比不过苏州、合肥、郑州、长沙,不可能绕过上面这些城市成为副省级。


第四、不可能给山东3个副省级名额,经济老大广东也就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经济老二江苏只有南京一个副省级,苏州GDP逆天,也只是普通地级市而已。山东经济和影响力都不如广东和江苏,甚至经济质量也不如浙江。但山东目前已经有青岛、济南两个副省级城市了,即使青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也是保留副省级的。国家怎么可能会给山东3个副省级名额呢?



第五、济南超越烟台是大概率事件,虽然烟台目前的经济是超过济南的,但是随着山东规划青岛都市圈和济南都市圈,对济南的省会定位重新进行了梳理,甚至激进时提出过“省会战略”,就是看GDP的增长率,济南也是超过烟台的。所以济南在经济上超过烟台是大概率事件。烟台连经济第二都保不住的话,更没有竞争副省级的资格。


现在在新旧动能转化上有“三核”的提法,这是对烟台的肯定,但是要看到的是,烟台不但比青岛差的远,和国内其他众多非副省级的省会城市相比,也是差距巨大的。所以,除非国家搞大规模的升副省级城市的运动,否则十年内,烟台没有任何可能会升为副省级城市。

文/穿墙学院 世界500强全国培训经理,职场穿墙术的创始者,全力助你突破职场障碍,欢迎【关注】穿墙学院头条号,谢谢!

职场再出发


答案是当然,不是不可能。烟台人方向感很强,一定会发挥其能动性并为此努力。

好多人知道山东地区,但不见得了解胶东地区历史演变,我大致描绘下,供大家参考。

烟台开埠通商于清代1861年,是中国北方第一开埠城市(这可不是殖民地),当时与17国建立领事馆,地域经济发达并建立良好营商环境,富有契约精神,踏实肯干,民风淳朴坦诚,因为较早开放,中西结合的人文积淀深厚,烟台人很低调实干,很出实业家大企业延续至今。而青岛是1898年先后被德国、日本(一战时期)殖民,晚于烟台开埠近五十年,属于掠夺式经济结构,工业基础一般,但其军事地位凸现,这一地位自一战二战及国共国内战争一直延伸至建国后冷战甚至到现在。这也是青岛一直能成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原因之一吧。还有一点,在过去胶东半岛丘陵地区交通落后环境下,青岛的区位交通优势较烟台更明显。但是很多胶东的城里老人都知道,在九十年代前历史中,烟台人很不待见青岛人,这源于烟台经济发达程度一直高于青岛。

说完两地发展背景,再说说副省级这个有意思的话题。

第一,这个提问,我个人认为很有时效性和前瞻性,即便提问者也可能只是随便说说,或炒作下地域黑或喷子们的心理接受度,一个无聊话题而已。众所周知,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如果有政策支持就是锦上添花。同等条件下,要发展一个地方若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固然很好,前提是这个地方值不值得给予更多政策扶持。如苏州虽不是副省级,但是是省常委级,又身处国家战略的长三角经济特区,多个副省级意义不大,其产业结构人文环境形成对区域内互补。显然,烟台也不是有人说的也想借别的城市余热火到一夜网红,动了不可思议的野心,而是一直低调发展的烟台,让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它自己真实的实力,而且这种实力在当前国内国际经济严峻的环境下,可能已经进入国家和省战略的研究地域经济发展的对象和视野。

第二,烟台近二百年的发展因果,民风使然,烟台人坚持自力更生,既没有靠特区也没有什么副省级待遇,也不是最优区位和特区环境,甚至交通百年没有改观,但就是这么个被忽视的“小”地方,却是自古十分出改革经验的地方,即使1987年改革开放初期,留下很多历史包袱自己扛,而拆分走了轻车上路的威海,经济仍一直身处副省级林立的国内二十强序列。结论是,烟台地方人文底蕴深厚,营商环境优越及产业布局合理,二产发达,水路空港齐全,三产较合理,农林水资源丰富,一产发达,值得给予更多副省级立法权等政策重点扶持。可惜错过太多引起重视的机会,自1898德国殖民山东,清政府软弱无暇顾及民族经济为先的烟台,民国中山先生重视烟台但后期政治之争,青岛成了美国等国际国内政治军事角力场,建国后重军政为先,烟台工业基础一直未被重视,好在也未流失,直到今年省里确定三极三核发展思路,直到烟台有代表性的万华来福士南山等众多工业企业进入中央高层的视野。是的,烟台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工业产值一直在全国各大城市位居前十以内,省内第一。这里产业布局合理,改革开放意识强,人口密度不大却产业及产业工人集聚,房价不高刚需合理控制得当,土地经济增加值率高(非高房价泡沫人口红利带动,完全为工业产值带动),这就是烟台有别于其他经济前二十高房价城市的最大区别和特点!抛开比较那些个城市美丽的房价对城市贡献率,真实比较实体经济,烟台的实力相当不凡。

其实山东这些年发展,大家很清楚,青岛的政策很多,副省级,单列市,沿海开放,山东经济重要一极。但结果呢?对区域的拉动带动和支撑十分有限,能否成为中心城市真很难说,换句话达不到上海对苏杭无锡等城市辐射能力,自己发展都是有瑕疵或有短板的。尤其是房地产服务行业过于膨胀对经济结构杀伤力是很大的,人口膨胀红利一旦透支,再没有实体支撑,结果大家都知道,个人觉得近年最具青岛工业代表性的轻工老三样在走颓势,是当年改革开放初期代工时代的品牌不假,但已经严重透支,国际产业结构布局再升级再分配再调整青岛是滞后的,空有大好的腹地,却作用不明显。我想,高层智囊一定会更加审慎分析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发展等格局问题,经济动力不足还能靠房地产金融业等服务业支撑多久的问题。

而一直默默无闻甚至有意低调的烟台在交通短板逐步与周边城市的差异化平衡后,烟台这座富有要强好胜精神和正能量的工业城市,拥有令人羡慕全球北纬37度稀缺资源和环境,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深厚工业基础的海滨开放宜居城市,仍将大有可为。


达而问1


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目前烟台的经济总量为山东省第二名,上半年青岛经济总量为5075亿,济南为3417亿,烟台为3617亿,烟台和济南差距很小,不过烟台增速降缓有被济南超越的可能

不过烟台的城市规模是一个弱点,烟台市区的规模一直是发展不起来,城市规模很小,下边县市经济实力比较均衡,分流出去很大一部分人口,期待国家下一步多发展烟台的城市规模,给我们城市打工族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梦方觉晓123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以后,成都,西安,武汉,郑州在2017年幸运入围国家中心城市。至此国家中心城九个。

1.北京。国家政治中心。

2.天津。北方经济中心,渤海湾龙头。

3.上海。中国经济中心,长三角龙头。

4.广州。两千年大港,珠三角龙头。

5.重庆。西部大开发龙头,长江三峡中心。

6.成都。天府之国,西南首府。

7.西安。世界四大首都(古都)之一,西北龙头。西安与希腊雅典,意大利罗马,埃及开罗号称世界四大古都,但是西安唐代以后衰落了。

8.武汉。长江中游重镇,九省通瞿。

9.郑州。亚洲最大铁路枢纽,中部重镇。

那么,问题来了,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会是哪一个?

东北的沈阳,华东的青岛,长三角的杭州,中部的长沙,还是西部的兰州?

2017年上半年,青岛,济南还曾都要争取国家中心城市,下半年山东全力支持青岛争取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现在来看,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真的不好诞生。

也许,下一批城市都是区域中心城市,不知道,留给国家中心城市的机会还有几个?

不管青岛会不会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可不是山东说了算的,烟台也好,潍坊也罢,不可能成为新的副省级。











天地智库


烟台晋升副省级城市不可能的。国家确定一个副省级城市要考虑到很多因素,主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丶区域辐射引领功能、交通枢纽功能以及建设有国家级教育科研中心丶金融中心等方面的主要因素。根据烟台现阶段的发展基本情况看近十年内不可能的。烟台的发展只有融入以青岛为核心的城市群来发展。我认为晋升副省级城市希望不大。烟台要面对现实,保持清醒头脑,务实努力奋斗!加油干!烟台的发展前景广阔而美好!希望烟台和其他城市不要盯着城市的行政级别上,而是要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务实奋斗,不断提升城市的品质和人民群众的幸福获得感。回答不妥之处敬请朋友们指正为感!


关生军


烟台会晋升为副省级城市吗?

从GDP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烟台以地级市省份领先于济南、长春、哈尔滨、沈阳等多个副省级城市,这为烟台争取晋升为副省级城市缔造资本。但结合苏州、长沙、无锡、佛山等强于烟台的地级市来看,烟台似乎又没有优势。

自2017年全国各城市GDP公布以来,烟台由2016年度全国第18名降至2017年第23名的经济竞赛来看,烟台争取升格为副省级城市则面临着重大压力。

为什么有专家学者或网友认为烟台具备升格为副省级的潜能?

据我了解,这是参照杭州与宁波、广州与深圳这两组副省级城市近距离组团的缘故。由于山东省经济实力位居全国三强,而省会济南与青岛两座副省级城市,并未带动全省全面走向小康社会,由此在学术界或民间产生这种想法。

烟台争取晋升副省级城市与青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有关联吗?

其实烟台争取成为副省级城市只是民间观点,而青岛处于山东省明确支持其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实质状态,由此可见这是两回事,并不会形成关联。

青岛是全国五大【国家社会与经济计划单列市】之一,属于副省级城市。而国家中心城市并非高于副省级城市,主要在于定位能够大幅提升并取得相关政策扶持。

何为山东副省级城市?

副省级城市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社会与经济计划单列市(如青岛),另一种是副省级省会城市(如济南)。

在官方文件里并没有过“山东副省级城市”这一编制。


综上所述,本文回答完毕!

这是根据网友所提出的问题而回答的个人观点,原问题标题是:《青岛获得国家级中心城市后,烟台会晋升副省级城市吗?》。

为深度并简单明了的解答这道题目,特将原问题分为四个小问题,目的则是为了大家更容易理解提问者的根源。

本文作者只是政坛业余研究者,以上答复是建立在答题的基础上,不具备政事导向。

最后,感谢提问者对青岛、烟台、山东省的关怀和支持!同时希望各位能够理性探讨问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均可以在评论区问我,也可以关注本人后通过平台提问邀请我回答!



民间查访专员


谁告诉你青岛是国家中心城市啊?北面的北京天津、西边的郑州,南边的武汉、上海,把山东已经包围了,山东肯定不会有中心城市了…中心城市理论上还剩下一个名额,应该给东北的沈阳…大体看下中心城市分布:东北区域沈阳(还未获批),东三省的经济、政治中心;西北区的西安,辐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还是连接中亚的国际枢纽城市;西南区域的成都、重庆,辐射西藏云南贵州等地;南部的广州,对接东南亚以及台海地区的桥头堡,区域政治经济中心;东部沿海的上海,国家经济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中部的武汉、郑州,内陆腹地交通枢纽;北方区域的北京、天津,政治、经济中心。深圳、杭州、南京,在中心城市功能辐射区域内,所以不可能批复,青岛则是硬条件不达标,经济没优势,区位没优势。


老孙乱侃车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没有水平。首先青岛还没有确认国家中心城市,也没有绝对把握获得。其次即使获得也跟烟台未来地位没有太大关系。再次山东副省级城市是什么鬼?青岛是副省级是因为属于国家计划单列市,目前看国家没有计划再设立。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要成为副省级?青岛也不见得就必须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没成你还打算搬家?中国的每个城市好像都想成为北上广深,可能吗?需要吗?最大的发展是因地制宜!


被窝里的帆


这一类的问题有很多,但是多是网友们脱离现实的想象,城市治理社会发展不是简简单单把某几个地区拿出来,放在重要的位置,然后先富带动后富。进入21世纪后,国家对于行政区划和级别的调整已经十分谨慎了,县改市这种级别的调整都曾经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更不用说大家动不动讨论的谁要升副省级,谁要升直辖市。目前的行政区划和城市发展布局是基本上已经比较成熟和合理的,中短期内应该不会有这方面的大动作。

至于说烟台这个城市,曾经待过一段时间,大体印象是城市干净整洁,县域经济强,工业发达,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第三产业一般,消费水平不高(当然这对老百姓来讲是好事,但是也让人感觉经济不够活跃)。在整个北方非省会地级市中,烟台经济名列前茅,但是作为国家最早一批开放的沿海城市,烟台发展的不算最好。近期烟台整合了区域内各处级海关并成立副厅级烟台海关,可见国家对于烟台的经贸发展是有所侧重的。但是目前来看,烟台的政治经济影响力还远远没有达到副省级的实力,而且很多时候国家对于行政的调整是一个风向标的作用,隔壁省的苏州经济强到这种程度了也还是地级市,本地人民希望家乡发展得更好可以理解,但是还是多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做一些实事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