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机械表一天快了30秒,是买到假货了吗?

有情的人终不被辜负


昨天一位表友向我“诉苦”,自己刚买来还没几天的手表,一天的走时误差达到30秒,觉得自己被骗了买到了假货。当然了在我的竭力安抚之下他还是了解了机械表的误差情况,只有是对腕表稍微了解一些的表友都知道机械表有误差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但是误差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什么是机械表的合理误差范围。

每个人对误差的定义不尽相同,有的人根本不介意,但是有一个人可能只接受日差1秒……首先我们要知道,瑞士机械表的误差标准是日差±30秒。而石英表的误差一般小于0.5秒,一个月下来误差15秒以内都很正常。

当然了除了以上说的,在种表界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认证,下面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天文台认证,要-4/+6秒每天,经过天文台认证的手表一般会在表壳或者表盘上印有“Chronometer”英文字样,除了精度的要求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严格测试,并且经过天文台认证的手表比没有经过认证的手表价格贵30%左右。

百达翡丽PP认证,百达翡丽与2009年宣布不再使用日内瓦印记,改为自己的PP印记。PP印记的要求更为苛刻,包括了腕表的每一个部位。而走时误差要求是机芯直径在20毫米以上的日误差在-3~+2秒之间,机芯直径小于20毫米的日误差在-5~+4秒之间。

积家1000小时测试,积家每一只腕表出厂前都要经过1000小时的严格测试,模拟显示生活中各种环境,精度要求日差-1/+6秒。

QF印记,这个印记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是帕玛强尼、Vaucher Manufacture Fleurier机芯厂、萧邦Chopard以及播威 Bovet四家公司共同推出。精度要求0/+5秒每天。

那么为啥机械表会出现误差呢?为啥经过这些认证的手表日常生活中佩戴还是不精准?

这是因为各种认证的测试环境和我们小显示生活还是有差距,即便是模拟也不可能一模一样。所以腕表的实际误差值和理论误差值是有出入的。

另外手表本身也可能造成误差,日常生活中机芯误差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磁场,腕表的机芯是有金属制成特别是游丝,一旦受磁就会粘连在一起,进而印象手表精度。

除了磁场温度也会对腕表精度产生影响,因为温度会影响到机芯内部的润滑油,润滑油的黏度绝决定了机芯的运转情况。

当然腕表不准也可能是我们自身的原因,如果佩戴着运动量不足就会导致机芯动力不足进而影响精度。或者是长期久置的腕表,不定期补充发条的话会导致润滑油干涸,等等只能说机械表精度的影响因素实在太多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减少误差呢?相信这一点也是很多表友迫切想知道的。

既然误差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就尽量减少。比如不让手表出现在温差太大的环境中,每天佩戴足够8个小时。再有不要把手表放在离电视机、收音机等电子设备旁边,如果一旦受磁也就需要去专业的表店进行消磁除了;同时不要佩戴腕表参加激烈活动,避免撞击震动导致内部零件松动,甚至损坏;最后一点注意定期保养,可以有效延长腕表的使用寿命。

专注正仿手表测评,一个接地气的钟表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