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4名高考学生的成绩“被篡改”事件,你怎么看?

名老中医养生汇


对于此事的评论很热,但看了评论感觉最深的还是我们的民众离独立的、理性的思考还很远,因为对这个社会不满,对现行体制的意见而不加思索的预设结论,那样,我们社会的民主发展必定会受到极大的阻碍。执政者会首先考虑不理智下的社会动乱。就本次事件而言,只要对高考程序有基本了解的人,看到相关消息,首先会是质疑真实性,其次是希望有关纪检部门介入调查公布结论。在质疑方面,家长反映的问题是一方面,另一方,我们也有理由怀疑这样做的可行性,投入比,更进一步的是此项操作的愚蠢性。由此项操作能力的,难道找不出比这更好的办法?总之,合理的质疑,要求纪检等部们调查给予结论才是最理智的做法,预设掉包属实立场,并借以攻击社会、制度等,大家都有好的结果?那只能离真正的民主越来越远。事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谁能设计一个掉包的可能流程,想要掉包四门课是如何做到的办法。如果河南有人能找到这个办法,即是天才,同时也是蠢才。


落冰1212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都是一个公民行使宪法赋予的监督权利的行为。

有很多人主张处罚学生。我认为不仅没必要,也绝不应该。

因为最后的结论是一个人为的调查结果,不是真正的事实真相。真相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人为的就可能出错。所以质疑就是对政府的监督。不应该对监督人给予处罚。

再极度设想一下,上次处理试卷就是人为的行为。受到了质疑。如果这次的调查也受到质疑呢?处罚学生就有问题了。

如果这次没有问题就处罚学生,万一下次真有问题了,谁还会站出来行使监督权?


天明遥遥山海关


我觉得这个事件就是学生自导自演的一部戏,高考没考好,不敢和家长说就撒了一个谎,没想到家长上心了,非要争一口气,学生只能硬着头皮上,然后中国又有很多阴谋论把整个事情推向高潮。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更换答题卡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替考的,中途经过多少人,阅题组,审核组,复核组,而且答题卡上是有条码的,如果要换答题卡必须把条形码也换了,而且根据考生说的有人模仿了他的字迹,那么就奇怪了,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有人提前知道他能考多少分然后再考试过程中模仿笔迹,第二种,有人启用了备用券,在考试结束后使用备用卷模仿(河南好像用的是全国卷,在考试结束后还能启用备用卷的人,我实在不敢想象)

第二点如果真的有这种手腕通天的人,会去换一个河南600分考生的试卷吗?换句话说,这种手腕的人送孩子出国留学简直和玩没有区别,而且是那种非常好的大学,反正都是镀金而已

我有一个老师是14年高考的出题人,高考出题的时候被“软禁”了一个多月,考完了才放出来,24小时有人监控,不能见人,没有任何电子设备,有专用电话但是时刻被监听,但是听说伙食非常不错,所以说高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能成为学生开玩笑的谈资


陶雨阳


只是个人观点哦

1.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最好机制,关乎国家命运,无论你怎么认为现在的风气,但不要质疑国家的决心。

2.高考关乎人民幸福,社会公正,政府信誉,国之根基,政府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在来看,如果真的存在调包现象,绝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在纪检部们和监察部门的强大攻势之下必定能水落石出,盖是盖不住的,,所以我绝对相信官方的通报。

3.能在高考成绩中舞弊作假,并且调动那么多的资源,这个人的职位应该已经高到我等平民无法想象的地步,倘真如此,这个人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险,他有足够的能力让自己的孩子上想上的大学。

4.现在社会基本都存在仇官心理,而且很自然的会站在弱势群体的一方,但我觉得这四个学生有可能有所欺瞒


奋飞76


如果查证属实,我敢肯定,这些犯罪分子一定是惯犯!我高考的时候,怀疑别人冒名顶替我的成绩,只是无能力去追查。有一点是铁定的:我的地区优秀学生证别河南某高招办的人偷跑了。(这个证在当时能加20分。)


无缘无会2


答案已经出来了。

【河南省考试院发公告:原来已按规定查过,结果就是一致!】 考试院公告有以下几点: 1、在接到考生家长反应情况后,已依法依规查证,查证结果没有问题! 2、现在因为实名举报,正在按法定流程进行复查。 3、招生战线的同志们,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砥砺前行! 愿尘埃落定、一切真相大白之时,还宇内一片清朗! #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名师团# @头条教育 @头条教育联盟 @头条红人精选

看来要不就是考生说谎了,平时考试抄了,高考露馅了,毕竟高三这样学生还是有的😢


后来78894766


本次事件,愈演愈烈,这已经不是高考公信力的问题了,我觉得是有人恶意操作,这是对现有的高考制度的第一轮攻击,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招生办公布答题卡在网上,但是,他们明明知道这是做不到,也不能做的一件事,这四位的一旦公布,后边就跟着四十,甚至四千四万的人要求公布,因为每一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公正的待遇,所以,这将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事件,将直接威胁高考制度能否进行下去,所以,这些人的用心是很险恶的,参加高考监考十一年,参加高考考务工作三年,参加试卷,答题卡等工作处理三年,我可以肯定的说,掉包,一,没有可行性,风险太大,涉及人员太广,根本就做不到,修改学生答题卡不可能,摸过胶水的试卷密封的封条一碰就破,而且必须在监控下工作,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一辈子给你做这样的事。二,扫描一旦进入阅卷系统,只是一个一个的小块图像,没有人知道是谁的答题卡,包括工作人员都无法知道。


sdeffg


无稽之谈:1.高考是国考,考前培训,声像监控,巡视,层层负责,根本没有作弊或调换答题卡的机会。2.高考唯一作弊是监考老师利用间隙替学生传答案,但前提是先串通好,但现在有声像监控谁也不敢冒险,出问题要判刑的。3.经比对四个答题卡的条形码发现是同一个人,尽管条形码被涂改,但多处一致。4.现在学生说谎到了极限,蒙蔽家长啥事都敢干。


松林踏翠


四名高考生,分属四个地区,四名家长实名举报,孩子高考试卷被调包。在现在高考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利用科技手段严防作弊,各项措施日臻完善的现代化高考的今天,并且高考每走一步都在掌控之中。要调包实属不易,估计不是两三个人能办到的,几乎不可能,即使是内部操控也会得不丧失,我们先不谈风险问题,即使所说的有人去改去调包,也不可能如此笨手笨脚,漏洞百出。我们看一下作文试卷中的不负年少,和默写作文的不负年少
一看就是一人所写。事件的真实性今人怀疑。这四名家长的举报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支持的,因为高考中动手脚打碎高考的公平性往年有之,不过调包比较罕见。那么对调包的真实性我想应该是身正不怕影子歪。教育部门一定会给学生家长,给社会一个满意的答案。


朱师傅62


那四名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中只有一名考生仅语文是A级别,其余考生都是B级别或者C级别,学业水平测试何能水,我想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平时考六百分左右,能只有一个A级?还有一个考生去年考了224然后就今年复读的,能考224,可见高中三年什么都没学,高四这一年,拼了命的学分能高到哪去?一些人为了上大学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高考最重要的是条形码,只有条形码不能正常录入的时候,相关人员才会看你写的考号与姓名然后手动录入,高考结束那一刻,所有考生不允许动答题卡,等监场老师收完才能下课,送到规定的地方,调包要逃过n人的眼线,再说人家有能力调包你的答题卡,还愁没有好大学上?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考生,而不相信国家的考试机制,难道仅仅是因为你是高考的失败者吗?事情怎么样只有当事人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