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種方式換一種思維龍蝦店起死回生

有一個新開業的龍蝦店,這個龍蝦店一開始它用的是什麼主張呢?人家都是多少錢一斤呢?人家都是 38 一斤然後買三斤送一斤,然後他為了一開始的時候就打開市場讓更多的人吸引進它的店裡面來啊,他做出一個瘋狂的主張,什麼主張呢?

18 一斤,每一個人限點 5 斤,各位按照常理來說,它的生意會不會好,會是吧,一點都不好,18 是什麼樣子的蝦啊,是吧?你敢去吃嗎?

人家都是 38 一斤你搞個 18 一斤,結果反倒是什麼呢,讓別人感覺不相信了,那你說這種形式他還怎麼搞啊?

好,我們把這個東西換一下,怎麼換呢?我們於一個這個事情,怎麼幹?它這個吸引力就來了,把他印一張卡片,然後呢?這張卡片你持這個卡片可以在這裡,到這個店裡面來,免費吃兩斤蝦,但是這個免費吃兩斤蝦是有一個前提是什麼呢?

你是這個特權卡,他本身店裡面現在是 18 一斤是吧,把它改掉,不把它改成 18 一斤,我改成消費 3 斤送一斤,這個能理解嗎?跟別人一樣。

然後再印一批卡片出來,你拿這個卡片過來的話在消費三斤送一斤的基礎上還可以多得兩斤,各位算一下一共是幾斤,是不是差不多,跟他那個 18 塊錢一斤,各位算一下。好,這個時候買三斤送一斤跟別人一樣吧促銷,然後你再把這個來了之後吃三斤送一斤額外基礎上你還可以多兩斤的卡對接魚塘去投放,

各位你說這個項目會比它直接打 18 塊錢一斤消不消費的高?高吧,你看他可以去發給他的親戚朋友都可以去發吧,他可以找更多的魚塘跟他合作吧,這樣發揮的率是很高的,因為這些人能夠得到什麼?

我有了這張卡,別人得不到,但是我得到,你看別人都是吃三斤送一斤是吧,你看三斤送一斤吧,我把卡一拿出來太有面子了,再給我上兩斤,通過這樣一調整的話效果馬上不一樣了,馬上消費者的價值感覺到了,而且來了之後都感覺佔了大便宜了,拿了這個卡的時候很興奮,我有這張卡了,給我兌一下吧,兌兩斤蝦。

各位這就是什麼?為 A 產品關聯了一個 B 產品,B 產品是什麼這裡,就是那兩斤奸,關聯的是兩斤蝦,但是把它變了一下它就能夠做魚塘的投放。同樣的東西換一種表現形式,立刻就不一樣乙這個是什麼,這個就是這個自我關聯模式,你看我們在我們這個平臺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