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激励聋儿

当孩子被确诊为耳聋并由聋引起语言障碍时,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但作为孩子的父母应当把悲痛的心理向亲人朋友,医护人员倾诉出来,广泛听取大家的忠告,及时调整心态,一面我们都知道生活的道路就是充满着坎坷,如果与盲人,截瘫,脑瘫,精神障碍等等相比,聋儿比他们要幸运一些。所以家人面对聋儿时,一定要学会接受事实,集积的面对,展示坚强的一面。

由于孩子听不到,会产生出自卑的性格缺陷,而一个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来源于儿童时期,它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消极影响。他们的自卑心理通常表现为胆怯恐惧、内向、不敢自己做选择、不愿与别人交流等等。一般情况下,听障儿童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原因。生理方面:显而易见就是他们的听力损伤或残障;心理方面:父母的态度、学校环境和社会固有的观念,这些因素就使得这些孩子慢慢形成了胆怯自卑的心理。

爱是一副良药,爱是一种情感。听障儿童虽然听力上有了障碍,但他们的情感同正常孩子是一样的,甚至比正常的孩子更为敏感。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比正常幼儿更容易受到影响和干扰。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很强。那么作为我们孩子的家人父母,在生活中一定要更多的给予聋儿关爱。

父母是幼儿早教中最重要的老师和玩伴,进而促进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提升亲子间互动的质量的活动。现在很多地方兴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教育的一个新模式即亲子教育。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的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在发展孩子语言身心健康的同时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听障儿童的未来撑起一片美好的蓝天。

总之,聋哑给孩子带来了很大不幸,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遇到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实施教育当中,离不开父母,亲人,老师的苦心、热心、爱心和社会各界人事的关心。为了使他们健康成长,就需要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用一片赤诚去拨动他们的心弦,让他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无比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