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研究出了常温超导材料会获得诺贝尔奖吗?

蒲公英的约定数


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纠正题主的一点概念上的误区。科学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研究出了高温超导材料。这里的高温超导指的是超导转变温度在液氮温度以上的材料,也就是所谓的铜基超导。目前为止,人类在常压下可以达到的最高超导转变温度为138K,即零下135℃,对应的材料是钛钡钙铜氧(TBCCO)。

不同时期发现的超导材料及其转变温度

目前超导材料在科研和生产生活中已经有很多的应用,比如将超导材料做成超导电缆、超导磁体;超导材料制成的SQUID可以用来测量及其微小的磁信号,分辨率达到了10的负八次方奥斯特。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磁体可以在无能量损耗的条件下提供强磁场,这为核磁共振技术提供了方便。

医院的核磁共振仪用到了超导磁体来提供磁场

但即使是现在超导温度最高的材料,也需要用液氮作为冷却介质来使其达到超导态。但是如果室温超导能实现,那么我们在常温下便可以实现超导态。那么超导材料的应用将会变得十分的方便,对应于常温超导的一系列技术和产品将会喷涌而出,对应于人类社会将会产生一场大的变革。所以无疑常温超导的实现必将收获诺奖。


量子驿站


严格意义上的常温超导体是不可能存在的,除非发现特殊未知材质,只能说能量驱动的室温超导装置是有可能成功的,在中国即便有人成功也不一定申请诺奖,那点奖金不够一线城市的一套高档住房,但要将自己的实验数据通通公布,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