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九江大堤決口20年,還記得抗洪前線那位眼含熱淚的將軍嗎?

20年了,還記得這張照片嗎?那是1998年。滔天的洪水退去,送別抗洪戰士的站臺上,軍列就要出發,一名面容黝黑的將軍凝望車窗,看著身上泥巴還沒有洗淨的士兵們,情不自禁,淚光閃爍。

將軍有淚不輕彈,讓我們穿越回98年,在九江大堤上尋找將軍的身影……

20年前的今天——1998年8月7日是九江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

長江九江城防大堤被撕開一個5米多寬的決口,很快就擴大到40米、60米,狂瀉的洪水以44米高的落差直撲九江城,全城42萬人民群眾即將陷入滅頂之災,萬里長江將在這裡改道,京九大動脈就會在這裡被攔腰切斷。

臨危受命 抗洪救災

九江決口的消息震動全國!

董萬瑞,這位曾經指揮過“成功五號”和“聯合96”演習、威震臺海的將軍,臨危受命,8月8日下午乘戰備值班直升機緊急飛臨九江抗洪一線。

面對肆虐的洪水,將軍的話語斬釘截鐵擲地有聲:

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作為軍人,我們別無選擇,必須死保死守長江大堤,沒二話可說。

隨後,他全然不顧生命安危,五天五夜坐鎮大堤調兵遣將、科學指揮,被太陽曬得黑如木炭,用行動書寫下“誓與大堤共存亡”的忠誠擔當。

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生死攸關的惡戰!

“抗洪抗到水低頭,堵口堵到水不流”。這是當年抗洪現場的一條標語。在中國災荒史上,長江干提多次潰決,每次決口之後,人們只能望水興嘆。

但1998年的夏天,在九江,將軍和士兵用血肉之軀堵住了長江干堤決口。防洪史上的一個奇蹟誕生了。

那一年,全國億萬人民團結得像一個人。融入血脈、化為精神的永恆記憶,我們都應該記得吧?

滔滔的洪水中,董萬瑞將軍憂心如焚,他在裝滿礦石和煤炭的駁船上來回巡查,親臨每一個急難險重的位置進行具體的指揮。

攝氏40多度的高溫使這個57歲的大堤上最年長、軍階最高的老軍人不知多少次溼透了軍衣。

強烈的紫外線的長時間照射,使他瘦削的臉龐,不僅同大堤上奮戰的成千上萬的官兵一樣的黑,而且在鼻樑和麵部的其他地方被曬脫了一層皮,泛出了對比強烈的肉紅色。但他疲憊卻依然炯炯有神的目光,嘶啞卻依然鏗鏘有力的話語。

圍堰合龍的決戰階段,決口處的水流衝得鋼管和鐵籠嘎嘎作響,搖搖晃晃。在這緊要關頭,擔負合龍任務的某紅軍團黨委常委決定:團領導帶頭下!

當時大家都很清楚,跳下去可能被洪水沖走,可能被倒下來的大鐵籠壓住,也可能被斜插的鋼管刺中。但誰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在場的團長、政委帶頭跳入江中,30多名營連幹部也紛紛跳了下去,在3米寬的“龍口”用身體擋住激流。

船老大的妻子見了嚇得直跺腳。

是啊!誰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貴?可官兵們深深懂得,人民的生命更寶貴!

抗洪父子兵

那年,將軍的兒子是抗洪隊伍裡的一名排長,父子同在一個大提上履行著“人在堤在”的誓言。

在那場殊死戰鬥中,作為抗洪總指揮,將軍知道自己兒子就在隨時可能崩塌的大堤上,但他沒有專程看過一次。

有次兩人在大堤上相遇,只見老將軍曬得面容黝黑,手臂上的皮膚脫落得斑斑駁駁。看到同樣黑不溜秋的兒子,他嚴肅的神情裡看不出心疼,卻露出一絲欣慰。

“怎麼樣?”將軍問道。“還行!”他的兒子回答。

將軍又接連發問:“學會抗洪了沒有?”“什麼是管湧?”“怎麼發現處置這些隱患?”見兒子對答如流,他才微微點頭。

臨走時,他抬起自己的右臂對兒子說:“看看你的手,還沒我曬得黑。我這已經爆開第三層皮了,你至少得曬成這樣才合格。”

九江大堤上,將軍對兒子說:“你至少得曬成這樣才合格。”

其實,在連隊裡他兒子已經被戰士們稱為“酋長”,公認是全排最黑的人。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親,何況還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但他把對兒子的愛埋在心底,卻把更多愛給了他的士兵。

董萬瑞將軍一直堅持在一線指揮,整整三天的70多個小時裡,沒合過一次眼,只吃過一個包子和一碗麵條……

危急的形勢和山一般重的責任,使他吃不下睡不著,生命的熱能彷彿是在一種極限狀態下燃燒著。

圍堰終於完全合龍。大堤上的官兵們山呼海嘯般地歡呼著,慶祝著這個艱難而偉大的勝利。從合龍口下來的將軍,終於可以坐在甲板上,端起船主煮好的麵條,說起他的兵,他是那樣的動情:

“我們的兵真是可愛呀!扛沙袋總是拼命地跑。這麼熱的天,很多兵中暑了,輸液後拔掉針頭又衝上去了。大堤上出了多少好人好事我說不清,太多了。他們很苦很累,但沒有一個熊包。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的部隊過得硬,能打仗。”

成功背後的兇險與堅守,遠遠超乎我們想象。那一年,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用青春熱血彰顯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用忠誠無畏,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洪戰歌”!

揮淚送別子弟兵

9月15日,班師凱旋那天,董萬瑞將軍在接到中央軍委和國家防總關於部隊回撤的預先號令後,特別通知部隊,悄悄上車,不要驚擾九江市民。

有的部隊從大堤上撤下來後,把駐地打掃得乾乾淨淨,不留一個菸頭一片紙屑;有的部隊把群眾的慰問品又轉贈給災民;還有不少部隊派出官兵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部隊撤離的消息不脛而走。九江20多萬群眾自發聚集在大堤、車站和街道、公路兩旁,揮淚送別子弟兵。

一名小朋友把一塊“長大了,我也要去當兵”的牌子,緊緊地摟在胸前;九江師專的學生和一些紡織女工,還高高地舉起了“抗洪大軍,真的好想您”的條幅……

無數群眾高喊著“共產黨最好,解放軍最親”、“向解放軍學習、向解放軍致敬”的口號,一雙雙激動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站臺上不停地迴響著《送戰友》、《十送紅軍》的歌聲。九江橋下、甘棠湖畔,鄉親們送了一程又一程,熱淚揮灑了一路又一路。

將軍沒有心疼兒子,卻心疼自己的兵……

列車徐徐駛離車站,送別部隊時,將軍再也抑制不住,含淚揮手告別。這就是那張刷爆朋友圈的珍貴照片。

至今,將軍的淚,依然會戳中億萬人的心!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2017年2月9日晚,董萬瑞將軍走了,但將軍的那張老照片和九江大堤上的抗洪故事依然被銘記,將軍戎馬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情懷更是無法忘記。

二十年後,回望歷史,眼眶溼潤,激情依舊!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這就是英雄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來源:綜合解放軍報、軍報記者微博、人民前線、中國軍網、軍報記者等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