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我有免死金牌,可否免我一命?朱元璋:你看清楚下方的小字

功臣:我有免死金牌,可否免我一命?朱元璋:你看清楚下方的小字!

都說功高蓋主一定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這話絕對沒有錯,尤其是放在朱元璋的那個年代。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是一個特別厲害的皇帝,他的能力是我們都看在眼中的,出身並不是特別的好,用現在的話來講,也不過是普通農民家庭罷了。可他,卻用自己的實力征服了當時的百姓,並且能讓那個朝代的賢臣為他所用,也是很難得的事。因此,他才能夠在眾多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明朝的第一位皇帝。

但提到朱元璋的時候,除了想起他之前做過的那些功勞很大的事情之外,也會想起他是一個比較忘恩負義的皇帝。所謂忘恩負義,就是指他建立明朝之後,就殺了很多有功之臣,有人認為這是朱元璋害怕那些功臣會蓄意謀反。其實,也的確有這樣的人出現,只不過大部分是朱元璋為了永除後患罷了。

每一個朝代在剛建立還沒有穩定的時候,那些皇帝為了能夠收買人心,也是想讓功臣輔佐自己來建設以及完善整個朝廷,會給他們很高的位置以及其他方面的福利,最經常見到的就是免死金牌了。只要手中持有免死金牌,就可以在犯下錯事的時候,用此來免除自己一死,朱元璋也不例外。當時,他給了很多有功之臣免死金牌,也是讓這些人感覺,就算其他的功臣被殺,自己也能憑藉免死金牌躲過一劫。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給他的免死金牌下面還有一行小字,正是因為這行小字的出現,才讓一些原本以為安然無恙的人仍然是死無葬身之地。

畢竟君讓臣死,臣又如何能夠苟且偷生呢?當時朱元璋下令殺了很多人,其實是不需要太多原因的,隨隨便便給他們一個貪贓或者謀逆的罪名,都能讓這些功臣從功高震主的地位一下子變成階下囚。當時有一些功臣,憑藉自己的戰功赫赫,想要勾結在一起,也不把朱元璋放在眼裡。在他們看來,如果沒有自己來打下這片江山的話,朱元璋根本就沒有資格稱帝,所以他們在私下也是抱團在一起,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推倒朱元璋的統治。朱元璋雖然明面上沒有說什麼,但他私底下看的非常清楚,知道哪一些留得,而哪一些人留不得。

之後,他就將這些留不得的人,按上大不逆的罪名,並且永絕後患,可能會直接株連九族。在眾多人當中,有一位以為可以置身事外,卻沒想到最終下場依舊很慘,他叫做李善長。李善長,是眾多開國功臣當中的一位,他手裡也有朱元璋當時給他的免死金牌,所以他仗著自己能夠免死,就任意妄為。當時,有一位大臣出事之後連累了九族,幾乎全家人都沒有什麼好的下場。後來這件事情還牽扯到了李善長,李善長為自己狡辯脫罪,並且聲稱他手裡有免死金牌,可以免得自己一死。朱元璋並沒有因為這番話而顯得特別惱怒,反而是非常鎮定的讓李善長看清楚免死金牌下面的那行小字。

因為免死金牌上面除了四個大字之外,最下面還有一行小字。意思是說,所謂免死金牌,只能夠用於除了謀反大逆之罪之外的那些罪名。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自己犯了大不逆的罪,仍然是難逃一死。李善長看到這裡就恍然大悟,無論再怎麼開脫都無濟於事,既然朱元璋給自己免死金牌,還想要置自己於死地,肯定是做了萬全之策,連免死金牌都免不了自己的罪名,那麼除了一死,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呢?最終,李善長仍然是以大不逆的罪名被株連了九族,朱元璋在那之後,更是很快的將那些有功並且還有二心的人,給殺了個一乾二淨。

雖然有人認為朱元璋這麼做,確實是有點卸磨殺驢的意思,但畢竟他身為皇上,剛剛建立明朝沒有多長時間,如果不穩固自己的地位,反而是由著這些大臣任意妄為,最終明朝會斷送在自己的手裡。而自己,也會因為輕信那些不該相信的大臣,最終下場更慘。看來,君讓臣死,臣確實是無法脫罪。就算是沒有罪名,皇上讓自己去九泉之下,也會隨意找一個罪名放在身上。

畢竟朱元璋是皇上,金口玉言,誰又會去質疑皇帝所說的話呢?就算這個人真的是清白的,朱元璋已經說了他有死罪,也沒有其他的人敢為這個人開脫。否則,自己離死也就不遠了,歷史上對朱元璋的描寫以及評價可謂是褒貶不一。那麼,在你們看來,朱元璋是一位怎樣的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