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婦女自行剖腹產子的傳奇,卻引發了關於人類的思考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乏勇士。

在很多文學或影視作品當中,總會看到中彈的主角自行取出子彈彰顯英勇。

這種明明可以求醫卻非要為了英勇而英勇的行為顯然不是那麼真實。

不過這種自行做取子彈手術至少聽起來還有點可行性,歷史上也不乏經典的例子。

美國曆史上有一位女性假扮男人參軍打仗,不幸在一場戰役中大腿中彈。

按理來說應該是去找軍醫的,可是他擔心被軍醫發現自己是個女人,把她趕出軍隊。

最終只好自己用小刀將自己腿上的子彈挖了出來,成就了一段傳奇。

然而這種自體手術只能算是歷史上眾多案例中的小兒科。

有很多醫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會考慮自己進行手術。

最經典的一例發生在南極。一位醫生獨自守在考察站照著鏡子給自己完成了切除闌尾的手術。

而最傳奇的要數發生在墨西哥農村的一次自行剖腹產手術。

手術的實施人只是一名農村婦女,沒有醫學知識,也沒有良好的衛生條件。有的只是保全孩子的決心和過人的膽量。

在墨西哥偏遠的小鎮,有一位平凡的母親Inés Ramírez。她養育著7個孩子,與丈夫一起種田為生,勉強支撐著生活。

墨西哥貧窮的農村

這一次她又一次懷孕了,作為一個已經生下了7胎的媽媽,臨產的這些徵兆已經是爛熟於心了。

但是她還是有些擔心,因為最近的助產士都離這裡80公里遠,去醫院更是要8個小時。

可是此時她的肚子已經開始陣痛了,條件已經不允許她去尋求他人的幫助了。

前幾次生產都是靠丈夫的幫忙,但是這一次丈夫恰好跑到酒館裡喝酒,尋不見蹤影。

Inés Ramírez心裡總有一種僥倖,這一次應該不會比之前更困難吧。

於是她自己在家裡獨自一個人努力。然而,陣痛持續了12個小時,時間已經來到了半夜,沒有半點進展。

Inés Ramírez

她的心開始慌了,雖然已經有了7次成功的分娩經歷,可最近一次的失敗仍然歷歷在目。

那是兩年多前,她第八次懷孕,生產時的情況與這一次如出一轍。

出現產痛之後遲遲無法分娩,最終由於生產遲滯導致孩子胎死腹中。

那一次喪子之痛讓Inés Ramírez非常難過,也非常內疚。孩子是無辜的,作為媽媽她自然會非常責備自己。

而這一次,又出現了上次難產的狀況,可她卻不能再一次眼睜睜看著肚子裡的孩子又一次夭折。

“我無法再一次地忍受喪子之痛。假如我的孩子會死,那我決定也要一起死。但假如他可以長大,我也要陪他看他長大。”

Inés Ramírez做了一個聽起來有些驚悚的決定——自己剖腹產子。

她一個農村婦女不懂得任何醫學知識,但是她宰過不少動物,起碼知道如何下刀。

她步履蹣跚地走向廚房,抽出一把15釐米的菜刀,又喝了三杯丈夫的烈酒。

她抓起菜刀,從肋骨底部下刀,一直劃到了恥骨處,剖開了一個足足17釐米大口子。

但是,切開了皮膚僅僅算是第一步,接下來是更痛苦的脂肪層、肌肉層,最後才到子宮。

InésRamírez像是在屠宰牲口一樣,一刀刀仔細地劃開各層組織,強忍著傷口的劇痛和產痛。

大約一個小時以後,她終於割開了自己的子宮,找到了賴在肚子裡的小男嬰。

她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孩子從子宮裡拉出來,並剪斷了他的臍帶。

聽見孩子發出了健康有力的啼哭聲,她終於鬆了一口氣,立馬就昏迷了過去。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Inés Ramírez再度醒了過來,看到自己還敞開著的肚子,又看看已經安全了的兒子,終於想起了自己的危險。

她讓自己6歲的孩子出門求救,自己則用衣服把肚子綁住,以免腸子掉到地上。

足足等了7個小時,孩子才帶著村裡的一個醫療助手和另一個男人回來。

兩人看到Inés Ramírez的樣子都驚呆了,雖然母子兩人此時神志都十分清醒,但是腸子都已經掛在肚子之外了。

於是他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把腸子塞回到肚子裡頭,用縫衣針草草地縫合起來,趕忙把她送往8個小時車程外的醫院去。

到了醫院,醫生也一臉驚訝,馬上安排了手術,先縫合好子宮的傷口, 結紮了輸卵管。

在仔細清洗了她的腹腔,一層層地縫合好,最後還用上了三種抗生素,防止感染。

Inés Ramírez被縫合好的肚子

手術後的Inés Ramírez雖然鼻子還插著管無法進食,卻已經給孩子喂上了奶。然而她自己的恢復狀況卻並不理想,醫生又一次開腹檢查才找到了癥結。

十天之後,Inés Ramírez母子平安出院,成為了一段無法複製的傳奇。

InésRamírez的經歷也許聽起來十分驚悚,但歷史上最初的剖腹產可不像如今這樣,同樣也是充滿了血淚。

曾經的剖腹產並不是能給產婦選擇的選項,而是用於產婦死亡後取出胎兒的。

羅馬帝國在公元前700多年就頒佈了關於剖腹產的法令,規定在孕婦分娩死亡後,醫師必須將胎兒取出。

但孕婦死亡之後,胎兒的存活時間只有5-20分鐘,即使能夠及時取出也都非死即殘。

有記載的一例成功的剖腹產實際上和Inés Ramírez的經歷有些類似。

大概在1500年代,一個屠夫的妻子難產,他請來巫婆施法但並沒有任何效果。

情急之下,屠夫拿起了自己的殺豬刀,憑藉多年來累積的殺豬經驗順利地幫助妻子取出了胎兒,而妻子也奇蹟般地倖存了下來。

此後,給活人剖腹產的做法才慢慢普及開來。

但在連細菌都不曾知曉的年代,剖腹產後能存活下來只能算是奇蹟中的奇蹟。

更多的案例是產婦在傷口縫合後引發感染或大出血,沒有幾個能倖存下來。

隨著醫學的發展,剖腹產從一項風險非常大的急救手術變成了產前孕婦可選的安全操作。

然而如今剖腹產因為操作方便、產婦痛苦低等因素,比例甚至有超過自然分娩的可能。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剖腹產的比例高達46.5%。

當然中國也有中國的特殊情況,計劃生育的一胎政策讓很多家庭過度“關愛”胎兒。

例如在懷孕期間大量進補,生怕孩子營養跟不上,結果把孩子養成了巨大兒。

巨大兒幾乎無法進行自然分娩,必須要剖腹產。再加上“只生一個好”的計劃,剖腹產對二胎生產的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

這是導致剖腹產濫用的客觀原因。

過去認為剖腹產比自然分娩要更有優勢,產婦和醫院上方都更加省事,甚至有觀點認為剖腹產下的胎兒更健康。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剖腹產對胎兒和孕婦都並非無害。

2012年5月末的《兒童疾病檔案》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指出剖腹產的孩子在三歲時出現超重症狀的幾率是順產的兩倍。

研究對美國波士頓的1255名嬰兒進行了追蹤調查,發現剖腹產的孩子中有17.5%在三歲時超重。而順產的孩子中三歲時超重的只有7.5%。

另一項更早的研究則發現剖腹產會導致孩子日後更容易發生喘息性疾病。

這些都被認為與生產時胎兒有無充分接受到來自母親的菌群相關。

Inés Ramírez這位傳奇母親的事例其實引出了一個非常深層次的問題,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剖腹產這種非自然的生產方式。

它除了充當難產時的緊急救治手段之外,是否能作為非必要時的方案被實施?

我們知道與生殖相關的性狀自然界中是最受容易被自然篩選的。

胎兒或產婦如果出現了不利於生產的性狀很容易一屍兩命,被殘酷地淘汰。

例如產道狹窄、嬰兒頭部過大等,近來的調查研究發現現代新生兒頭部大小已經發生了顯著增長。

但我們身為人類,當然不能眼睜睜地任殘忍發生,我們有昌明的醫學可以拯救這些弱勢群體。

然而我們的科學力量可能過於強大,甚至左右了這些缺陷的淘汰。

可原本施加於個體的殘忍又會不會被積攢至整個人類群體之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