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因携带大提琴被美航赶下飞机,对此你怎么看?

犀利毒舌姐


此前美航就被曝光过驱赶乘客的问题,例如:

2017年4月9日晚,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从芝加哥飞往路易斯维尔的3411航班上,为了载运4名临时增加的员工,航公公司以机票超售为由要求4名旅客下飞机,一名亚裔乘客拒绝执行,警察采取暴力手段强行将该乘客拖拽下机。2017年4月21日(周五)下午,一家美国航空AA591航班从旧金山飞往达拉斯,航班上发生纠纷,一位空服人员将一名女乘客的婴儿车暴力抢走,差点伤害到婴儿,粗鲁的举动吓坏了抱着婴儿的女乘客,她一直哭泣。

而今天这件事美航的解释是“沟通不顺”所导致的误会,但是在我看来,不是沟通不顺畅,而是美航的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以及服务培训缺失所导致的!

从新闻中可以看得出来以下几点:

第一、胡晶晶从芝加哥去往迈阿密的时候,将大提琴放在自己旁边的座位上,并没有发生任何问题。第二、返程购票前她也特意提前获得美航确认,为大提琴多买了一张机票。第三、她带着大提琴登机时,并没有被告知不可以,还拿到了安全带延长器。第四、另外一名乘客桑迪说,在胡晶晶下了飞机后,一名男士和一名女士坐在了此前胡晶晶和大提琴的所在的两个座位上,其中一名是持着头等舱机票的乘客。第五、下机后工作人员递给她一份打印版的规定显示,低音小提琴和小提琴不能带上飞机,而大提琴必须被放在非出口处的座位上,并且舱位没有限制。

从上述事实可以看得出来,大提琴是可以带上飞机的,并且只要是没有放在出口处的座位上的情况下,都没有舱位的限制,倘若大提琴不允许带上飞机,为什么从芝加哥到迈阿密却可以安然无恙,但是返程却出了纰漏?

我想事件经过已经一目了然,这就是一起简单的态度恶劣的服务戏码,美航的错误并不是沟通不畅所导致的,而是美航对于其管理制度以及登记制度的混乱所导致的,对于空乘的培训不到位,导致空乘的态度恶劣!


麋鹿说法


音乐家对乐器有多么珍视,从这起案子可以看出来。

事件起源是芝加哥一中国女留学生在登机后,飞机起飞前一刻被连人带琴赶下了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的班机。

由于这名叫胡晶晶(音译)的女乐手已经提前做了充分沟通,获得告知,带琴上飞机合情、合规,更何况她还为大提琴买了一张“坐票”,并在飞机上给大提琴绑好了安全带。

然而,空姐让她下飞机的理由,“机舱太小,容不下大提琴”。

这正是胡晶晶做了许多准备和沟通,希望尽力避免的。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这让她特别崩溃。

美国航空网站没有任何列出737班机不能让大提琴登机的规定。胡晶晶前一段航程,也是带琴上飞机,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空姐向她保证,一小时后另一航班可载她回芝加哥。

于是,胡晶晶就妥协了。

但就在她起身准备下机时,琴盒不小心碰到了机长,空姐说“机长出血了”。

但胡晶晶看机长时,没有看到受伤或流血,机长还感觉“得逞式地”做了一个V手势。

故事还没完,接下来,等胡晶晶走后,和她同一航班的友人却发现立刻有两个乘客上飞机,坐到了胡晶晶和琴的位置上。

这恐怕不是因为提琴有安全风险的原因了,“提琴太大”可能只是一个把胡晶晶撵下飞机的借口而已。

根据胡晶晶丈夫的说法,是美国航空公司“超卖机票”了,却让胡晶晶承受这种不公正对待。

胡晶晶到美航柜台改机票,却被告知下一航班的机型是同样的波音737,还是太小,装不下大提琴。后来,航司还叫来了警察到现场处置。未免小题大做了。

胡晶晶在被迫下,选择了隔天的航班才回到芝加哥。

在芝加哥机场,胡晶晶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说,“也许我说的有些夸张,但琴比我生命还重要”。

如果托运琴和琴盒的话,作为大件行李,只要不超重,是免费的。

为了不让琴在托运时受损,甘愿为琴买一张经济舱机票同行,这是乐手对乐器的最高敬意。

或许,整个事件的重点在航空公司超售后的处理方式,以行李太大,以“存在安全风险”为由,把一个本应该服务的客人抛弃掉了。(完)


蒋晓峰Terry


在美国,遭遇歧视的并不一定是人,有时候也可能是一把大提琴。

种族歧视,在美国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包括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和美国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也多次传出种族歧视的报道,而这一次,美国航空对于歧视这个概念,又添加了新的含义——物种歧视。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而根据这则新闻所报道出的内容看,最可能的情形,则是美航公司因为“超售票”和种族歧视共同引发的纠纷。

据外媒报道,就读于芝加哥德保罗大学的中国女留学生胡晶晶(音译)于8月2日在搭乘美国航空公司的航班,自芝加哥飞往迈阿密的过程中,为确保大提琴的安全,经咨询过航空公司后,为大提琴额外购买了一张机票,然而当航班起飞前一刻,美航空姐却以“飞机太小,装不下你的琴”为由,将其连人带琴赶下飞机。

如果说胡晶晶在未了解航空公司规定的情况下,违规携带大提琴上飞机,被空乘人员“请”下飞机倒还情有可原,但事实是,胡晶晶不仅事先询问过航空公司是否允许携带提琴,且询问了安全带延长器的问题,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才将大提琴带上飞机,并且在之前的6月19日,就曾经携带大提琴,乘坐美航由芝加哥飞往过迈阿密,并没有出现问题。

既有过往的经历,又得到了航空公司肯定的答复,那么问题就不可能出在胡晶晶及其携带的大提琴上面,而是出在其他方面。

更令胡晶晶气愤的是,当其将大提琴推下飞机时,机长(就是上面那位比出V字胜利手势的猥琐老男人)称胡晶晶的提琴箱碰到他的胳膊,且空姐称机长流了血。

在胡晶晶离开飞机后,这位机长作出了上述手势,这一幕恰好被胡晶晶转身拍下。

那么在美航公司的规定中,大提琴是否真的被禁止携带入客机机舱呢?

首先是胡晶晶在8月2日搭乘的美航飞机,是否属于“小飞机”?

根据报道显示,胡晶晶在8月2日所搭乘的航班,为AA2457航班,执飞机型为波音737飞机。

胡晶晶事后向美航投诉,美航给胡晶晶的回复中,称美航的波音737飞机禁止大提琴登机。

而根据胡晶晶提供的资料显示,美航的规定中,对大提琴的限制类型为比一般人还高的低音大提琴,而一般的大提琴是允许登机的。此外,该公司网站上,也没有任何列出禁止大提琴登机的规定。

(该规定为胡晶晶被迫下机后,AA工作人员在登机门口交给她一份乐器登机规定文件,上面明白写着“大提琴允许登机”。)

在美国航空公司的官方规定中,明确写明“只要乐器重量不要超过165磅,而且符合所搭乘班机的座位大小标准,即可携带登机”,而胡晶晶所携带的大提琴,重量仅为10磅。

此外,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规定,只要额外为乐器购买机票,音乐家可以携带大提琴等大型乐器登机。

既然胡晶晶没有违反美国航空的规定,那么为何会被“请”下飞机呢?

这个问题,如果仅仅用“种族歧视”四个字来归纳,目前似乎还稍显勉强,那么不妨看看胡晶晶离开飞机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与胡晶晶同班机回芝加哥的友人说,“胡晶晶下机后,立刻有两个人上机补上空出的两个座位”,其中一名是持着头等舱机票的乘客。

敲黑板!

重要的信息点出现了——为什么会出现两名“补位”的乘客,且其中一个还持有头等舱的机票?

如果不明白这件事的朋友,我们不妨翻看一下美国在去年发生的类似事件:

美联航殴打亚裔男子事件:

上面这张图,想必很多人还有印象,虽然这件事未发生于美国航空,而是发生于美国联合航空,但其背后的缘由,却可以直接关联到本次美航事件中。

2017年4月9日的芝加哥,原定17:40起飞的美联航AA3411航班上,出现“超售票”情况,然而此时飞机已经坐满了。

按程序,空乘首先在机上征求的志愿者,自愿改签第二天的航班,每人可以得到400美元的赔偿,并由航空公司提供临时住宿。

第一次征询无果,赔偿金提高到800美元依旧没有人愿意,美联航称通过电脑随机抽选了4名旅客并告知,在两名乘客和平下机后,另外两名夫妻拒绝下机,上面这名69岁的亚裔男子,就是其中之一。

他表示自己是医生,第二天有预约病人所以要赶到医院,必须乘坐这趟航班。

交涉无果后,空乘呼叫了机场保安,将其暴力拖拽下机,口中流血。

什么是“超售票”?

顾名思义,所谓的“超售票”(Overselling),就是航空公司出售的超出实际执飞飞机座位数量的机票。这种售票方式,听起来似乎很是荒诞不经,但事实是,这种行为在航空行业中却是常见且合法的行为。

最初,超售票这种做法,是为了弥补缺席率造成的空运损失,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某型号飞机标准座位数为100人,航空公司售票100张,那么如果其中10人购票后因故取消,那么航空公司临时再出售机票就显仓促,最终很可能依然会带着空座位飞往目的地。

但如果采用超售票方式,当部分购票的乘客因故取消后,超出部分的乘客就可以自然补位搭乘飞机,这样取消搭乘的乘客部分的机票损失就得以挽回。

说到这里,补位的原因,大概就可以理解了,本次8月2日胡晶晶所遭遇的情形,在其下机以后立刻有两名乘客坐在了胡晶晶及其提琴的座位上,而这两人,显然就是购买了美航公司所售的“超售票”的乘客。

“超售票”如何筛选“牺牲者”?

如果航空公司存在超售票,而不巧的是该次航班并未出现取消搭乘的乘客,那么额外多出来的乘客如何安置,就需要一定的协商或衡量,需要牺牲掉一部分人的乘机权利。

那么航空公司如何筛选这些“牺牲者”?

通常,航空公司会首先征求“志愿者”,并承诺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现金或其他形式的补偿(就如上述2017年被殴打的亚裔男医生事件),如果无法如数征集到志愿者,那么航空公司就会“随机”抽取一部分人作为“牺牲者”。

对于残障人士、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享有一定的豁免权,不会被纳入“牺牲者”范围,同时对于头等舱或商务舱乘客,航空公司的会员会,涉及转机或是换乘国际航班的乘客,也都不是航空公司的首选,而购买打折机票的乘客则很可能成为最终的“牺牲者”。

航空公司在筛选“牺牲者”的时候,会考虑哪些因素?

航空公司在抽取“牺牲者”的时候,会将乘客的个人飞行信息,包括机票舱位、搭乘飞机的频率纳入考虑因素。

所以,如果购买了经济舱折扣机票的有色人种遇到存在种族歧视的机组成员时,成为“牺牲者”似乎就是必然的事情。

至此,我们大概就明白了为什么胡晶晶会被机长“请”下飞机的全部缘由。

事后美国航空公司表示本次事件由于双方“沟通不畅”所致,但从“补位”的两名其他乘客看,用“沟通不畅”来解释,似乎太过于牵强。如果继续纵容种族歧视,和暴力筛选超售票的牺牲者这两种现象存在,类似于“飞机装不下大提琴”这样的荒诞戏码,日后还将会继续上演。


高萌Goal


中国女留学生正常携带大提琴,却意外被美航无礼蛮横赶下飞机,美航的这种不尊重乘客利益的霸道行径,必须认真进行道歉和反思!



留美学生胡晶晶为保护乐器不受损,携带大提琴登上美航飞机,她此前从芝加哥去往迈阿密时,将大提琴放在自己旁边的座位上,并没有发生任何问题。返程购票前她也特意提前获得美航确认,为大提琴多买了一张机票。

然而看似一帆风顺的旅行却“波澜起伏”:先是在起飞前,空姐却以“飞机太小”为由,将其毫不客气赶下了飞机;接着就在胡晶晶推着自己的大提琴下机时,班航班机长却(挑衅找茬)声称自己被大提琴刮出血。胡晶晶回头给机长拍照,机长居然比出“Victory”手势?!



看到中国女留学生在美航飞机上被无礼对待的一幕幕场景,作为13亿国人一员的霍小姐不禁怒从中来,简直是义愤填膺,气炸了肺,真TM气人!都什么时侯了(老美称王称霸、蛮横无礼时代已经衰退完结),可美航高高在上的霸道无礼行径却仍然象——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不见多少改观!

联想到美航此前诸如“虐打69岁华人医生”的种种无良举动,让人不由感悟, 这其实是一种白种人高高在上的霸道特权思维在作祟、捣鬼!

美航✈️必须及时底头向胡晶晶道歉!并庄重承诺保证类似错误举动决不再次发生!


霍小姐的八卦炉


如果航空公司只是单纯把她劝下飞机,我觉得还没什么的,因为带乐器上机确实不利于飞行安全。但是,这好像不是那么简单



下面这段文字是我从环球网截取来的(如果侵权,私聊删除)

据美国NBC新闻网消息,胡晶晶日前购买了美国航空公司的机票,从芝加哥去迈阿密参加演出。为确保大提琴“毫发无伤”,她不仅为琴多购买了一张机票,还事先与美航确认符合规定,“她的去程及回程航班都能容纳一套大提琴”。在从迈阿密回芝加哥时,她却被航空公司员工赶下了飞机,连人带琴。   去程一切顺利。   胡晶晶透露,机组人员给了她一个特殊的表带,将她的大提琴固定到位。“当我从芝加哥飞往迈阿密时,我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她说NBC称,美国联邦法律允许乘客在购买额外座位时携带大型乐器,如大提琴。美国航空网站对于大型乐器的登机规定则明确表示:只要乐器重量不超过165磅(约合75公斤),而且符合所搭乘班机的座位大小标准,即可携带登机。   而胡晶晶的大提琴重量大约只有10磅,加上琴盒也至多20磅左右,远远低于标准。

也就是说她为了乐器安全,是有特意为乐器购票的,大提琴也没有超重,去程的航空公司也同意她携乐器上机,且成功落地。这就说明,她在回程无法携带乐器是被机组人员刻意刁难的。

最难看出她被刁难的地方就是:

“当她转身离开飞机时,她的大提琴箱碰到了飞行员。飞行员立即声称他因触碰而流血了。但显然,没有发现流血或受伤。然后,我的妻子拍了他的照片,他正向她做出胜利的标志,并说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让她出去’。”

这是当事人胡晶晶丈夫的话

这就涉及到种族歧视,美国甚至西方世界歧视中国人,歧视华人的案例太多,甚至说,在西方歧视华人是政治正确。在国外的亲戚朋友都说,很多外国人对华人不太友好,有的每句话都带讽刺,他们认为华人抢占了他们宝贵的工作机会,可是大部分华人在国外都干着外国人不愿意干的活,什么脏活累活不都是中国人/华人干的吗?他们拿着最少的工作干最累的活,如果没有这些人,谁来干?那些外国人会干吗?那些外国人没有首先想到是中国人解决了他们社会中的许多环节,而是以一种纳粹思想认为中国人抢占他们的工作机会。带大提琴上机被拒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除此之外,美国几乎所有航空公司服务态度都有问题。大家如果还记得一医生坐美联航被殴打就知道了。美国很多航空公司主张利益第一,员工第二,顾客第三,所以以后不要骂国航😂,美国大量航空公司服务态度比国航差了十万八千里。

至于为什么不托运,原因还是保护乐器。(顺带骂一下美联航)



大家都懂吧,连顾客都敢打,一个乐器又如何?


好奇小白爱吹牛


每当提起美国民用航空机长自然而然的想到萨利机长。2009年1月15日,萨利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空中客车A320-214飞机起飞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萨利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萨利机长成为美国的大英雄。

8月2日,在芝加哥德保罗大学就读的中国女留学生胡晶晶(音译)搭乘美航航班从迈阿密返回芝加哥,并随身携带大提琴。她从芝加哥前往迈阿密时,将大提琴放在自己旁边的座位上,并没有发生任何问题。返程购票前她也特意提前获得美航确认,为大提琴多买了一张机票。然而,在起飞前,空姐却以“飞机太小”为由,将她赶下了飞机。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据美媒报道,就在胡晶晶推着自己的大提琴下机时,航班机长却声称自己被大提琴刮出血,虽然胡晶晶并未发现该名机长身上有任何伤痕。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胡晶晶回头给机长拍照,机长却比出胜利手势,还说:“这就是我们要让她下机的理由。”傲慢与无理,偏见与谎言,昭然若揭。

飞机上另一名乘客桑迪·沙德特则称,在胡晶晶离开后,一男一女立刻坐到了胡晶晶和她大提琴的位子上,其中一名手持头等舱机票,“她下去后就有人来了。”证明航空公司超卖。

欧阳娜娜表示胡姓学生既然多买了机票,航空公司有什么理由不让乘客和琴一起上,并提出质疑“这是种族歧视?还是歧视大提琴?还是只是为了掩盖航空公司超卖没座位?”一语道破天机。

机长肩扛四道杠代表着——专业、知识、技术、责任。而绝非是装逼耍酷,自恃清高,不可一世,咄咄逼人。

国际公约和各国法律授了机长在飞行中最高的法律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航空活动中机长对航空器和旅客的安全负有直接的也是最终的责任。但绝非是肆意妄为,滥用职权,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胡晶晶离开飞机后要求看关于大提琴的规定,他们给了她一份打印文件,写明“低音提琴/小提琴”不能登这架737,大提琴必须放在非出口处的座位上,舱位没有限制。

美航在5日的一份声明中说,关于这架大提琴是否满足登机要求,其中存在“错误传达”。

声明写道,“我们为误解道歉,客户关系部会联系她。”

至此,当日航班机长的胜利手势立刻变成了打脸,一记重拳将美航的金字招牌砸得稀烂。正如网友CalHarris讽刺的一样:美国空中旅行反映了其他所有美国行业(的情况):利润第一,顾客第二。丑恶行径,昭告天下。

掠夺者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狂了,特朗普对各国加征关税为其攫取财富。

美国的机长也是跟着特朗普疯了,为美航的利益的最大化出台煞费苦心。

一把"音乐贵妇"之称的大提琴奏出的和谐美妙的旋律足以令其相形见绌。


逗秋雨


对美国航空这一拒载行为,通过研读新闻大体可以得出结论:美航拒载过于简单粗暴,服务不到位。至于我们所担心的种族歧视,没有证据表明确实存在。

美航对此次事件定义为存在“错误传达”,但却对何谓正确传达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解释或示范。至于乘客胡晶晶,当然是不可能有好的体验,只是美航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让她一肚子的委屈无处发泄。想必要灭了她的心火,美航只需要象央视所说,重复通报给她不能乘机的信息并安抚她的情绪就可以做到了。

网友在这件事情上都是力挺胡晶晶。但遗憾的是,美航是一个庞然大物,对自己肢体末梢的刺痛,反应一贯是很慢,最后也只是公事公办的口吻道了个歉,缺少必要的诚意。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就是美航机长面对镜头的那个V字手势。我并不觉得,赶走一个已经购票乘机的而且是买了两张票的乘客,能给机长带来多大的胜利愉悦满足,以至于面对被赶下机的乘客的手机镜头,能够挑衅式地打出这个手势。这无疑是给美航的专制蛮横的企业形象上加油添醋。

美联航是全球第四大航企,拥有超过900架飞机,它的业务重点是放在美洲和欧洲,亚洲只有3条航线。由于此事只是在中文媒体上发酵,美国本土媒体对此并不感冒,对美航的业务没有造成影响,不痛不痒,自然就不会有多大反应。船大不好掉头,美航这个庞然大物,在面对这类舆情的时候,是非常势利的。“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这种嫌贫爱富式的轻视并不是针对某个国家或某类人种,对美航来讲是一种普遍现象。

所以,我们永远不可能获知胡晶晶和她的大提琴被赶下美航飞机的真正原因,也不必纠结于此。如果能有其他出行方式的选择,想必大家会用脚投票,选出心目中最完美的航空公司的。


云淡舷窗外


The origin of the piece is a Chinese girl student in Chicago after boarding the plane was taken off the moment before the people with the piano off the American Airlines flight American Airlines. As a result of this named Hu Jingjing (transliteration) the female musician already made the full communication ahead of time, obtained the news, takes on the piano the airplane to be suitable, to agree


浪白居上


美航的傲慢与偏见,中国乘客已经多次感受过,每一次都引来巨大争议。美航确实道歉了,和以往一样。但事实说明,有关方面一次次犯错,一次次道歉,一次次继续。例如美联航。但这种“待遇”并不是专门给中国人。其他国家的乘客也经历过。所以不必上升到某种激烈的、偏执的认知中。航空公司的霸道,看来并不是某个国家的专利。在逼迫女乘客带着琴下机后,机长打出的胜利标志,其实是对于自身的一记耳光。不知道在美国有没有约谈机制,但谁来遏制航空公司的蛮横无礼,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欣慰的是,公开曝光,引起舆论关注,仍然不失为一条途径。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