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叙利亚政府军夺取德拉之后,以色列突然从戈兰高地撤出重兵?

巴哈利亚精英马穆鲁克


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出重兵,是在外界的意料之中的。但在外界意料之外的,是德拉省战役竟然是以这样一种欣欣向荣的方式圆满解决。在叙利亚局势中,德拉省战役无论对叙政府军而言,对以色列和伊朗而言,还是对俄罗斯而言,都将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对以后叙利亚局势的发展,俄罗斯在中东影响力的提升,以色列叙利亚政府、伊朗三角关系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1.德拉省战役是俄罗斯在叙利亚取得的再一场大胜利,该战役对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上的主导地位,俄罗斯对叙利亚周边以色列、约旦等国的影响力的提升,俄罗斯和伊朗之间反美同盟的盟友关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叙政府军在德拉省发动的战役,挑战了以色列的利益,以色列不仅在戈兰高地部署了重兵,而且扬言将介入战争,最终在俄罗斯的斡旋下,伊朗以其军队和黎巴嫩真主党不进入戈兰高地30公里,换取了以色列对德拉省战争的介入,并且做出了无意推翻叙政府的表态。同时政府军也做出了此次行动不碰触戈兰高地的承诺。在约旦与叙利亚政府军的分歧上,也是俄罗斯出面协调,促使叙利亚政府军在约旦边境上的行动顺利展开。在该战役中,俄罗斯不仅发挥,扩大了影响力,而且在“叙—俄—伊”三方同盟中取得了主导权,并且通过“500亿石油大单”的协议缓解了伊朗被美国经济制裁的压力。这预示着俄罗斯以后将在以色列和伊朗问题上、伊朗核协议问题上、以色列和叙利亚戈兰高地问题上都发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俄罗斯此举,是其在中东地缘影响上一大进展。

2.以色列通过德拉省战役,积极的拉拢了俄罗斯。在处理其与伊朗派系的矛盾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罗斯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随着伊朗在叙利亚军事力量的不断加强,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成为了叙利亚危机中一个主要矛盾,介于以色列多次打击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目标,以色列其实还是顾虑同为伊朗盟友的俄罗斯介入,于是积极寻求和俄罗斯的关系,以劝阻其中立,成了今年以色列在叙利亚局势中的一大战略目标,截止目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利亚胡已经3次访问俄罗斯,足见其对俄罗斯的重要程度。通过德拉省战役中的这次协议,显然,俄罗斯已经明显的站在了中立的立场,以色列和叙利亚政府间的矛盾也已经暂时得以搁置。以色列关心的伊朗在边境渗透问题也暂时告一段落。此次几家博弈,可谓多赢的局面。此间以色列撤军,也是对俄罗斯表达其履约的行为。


中评军事


戈兰高地的前世今生

戈兰高地属于叙利亚,以色列却牢牢控制了它,局势有点像猫捉老鼠的游戏,以色列是猫,戈兰高地是老鼠的洞口,守住洞口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只能投鼠忌器了。那么,戈兰高地的前生今世如何呢?为什么以色列迟迟不肯归还戈兰高地给叙利亚呢?

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边境内的一块狭长山地,位于叙利亚和以色列的交界处。根据叙利亚官方提供的资料,戈兰高地北起谢赫山南坡,南到雅尔穆克河河谷,总面积为1860平方公里。高地居高临下,是叙利亚西南边防要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67年“六·五”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戈兰高地约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

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中,叙利亚武装部队攻占了包括谢赫山在内的一些以色列阵地。

1974年5月,叙以双方达成部队脱离接触协议,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东部的一个狭长地带作为缓冲区,该地带由联合国部队驻扎。目前,以色列人在占领区内修建了数十个犹太人定居点。 叙以和谈的关键是戈兰高地问题。

1991年中东和平进程开始后,作为阿以会谈的重要部分,以色列与叙利亚也开始直接谈判。

1994年7月,叙以双方就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以军撤出阿拉伯被占领土的决议达成口头协议。但因戈兰高地既是战略要地,又拥有重要的水资源,叙以双方在相关问题上僵持不下,互不让步,致使和谈于1996年2月被迫中断。

1999年12月15日,叙利亚和以色列在华盛顿正式恢复和谈,双方在谈判中讨论了边界、水资源分配、安全安排和关系正常化等问题,但由于双方在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军和边界划分等问题上存有分歧,和谈于2000年1月再次中断。

2006年以来,叙以两国首脑多次表示希望双方在2000年中断的和谈基础上重开和谈。叙利亚强调和谈必须根据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确定的“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以及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进行,从而在中东地区实现全面和公正的和平。以方则表示希望和谈“从零开始”。

时间到了2008年,那个时候萨达姆和卡扎菲还活蹦乱跳的,埃尔多安还是土耳其的总理,不过他一直想做泛突厥汗国的大汗,于是周旋在北约与中东诸国之间,俨然一副代理人的嘴脸,他郑重其事告诉老巴沙尔,他已经跟以色列谈妥了戈兰高地回归叙利亚,中东国家从此与犹太人快乐的玩耍,可是犹太人没有给他面子,一拖再拖,越来越多导弹武器系统堆在戈兰高地,俨然一副人在阵地在的姿态,埃尔多安灰溜溜的回家了,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以色列人。

生存空间属于上帝应许之地以色列

流着奶与蜜的地方赐予犹太人,莫西十诫里的应许之地,犹太人结束千年流浪的归宿,尽管阿拉伯人已经在那里生活比犹太人更久的时间,可是自由和尊严及面包属于刀更利的民族,于是以色列占领了那里后持续升级自己军事科技。



叙利亚作为中东十字路口,与黎巴嫩和伊朗构成了什叶派之弧,对于美国人盟友以色列是一个威胁,于是以色列人牢牢控制戈兰高地不撤出,算是一种战略再平衡,尽管联合国认定戈兰高地属于叙利亚要求以色列无条件归还,可是以色列人从来都习惯了被全世界抛弃只要有美国就足够了。

普京为了保证俄罗斯在中东战略利益,全力以赴支援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平定叛乱,伊朗人为了防止唇亡齿寒的悲剧发生也积极支援叙利亚,于是美国人和法国人及土耳其人都没有了脾气,毕竟自己没有理由入侵叙利亚只能扶持代理人打这场战争,俄罗斯人则在巴沙尔政府邀请下,名正言顺的对美国和法国人军事基地进行轰炸,还俘虏了不少英国的特种兵,让西方郁闷坏了。以色列人为了国家安全轰炸了叙利亚政府军空军基地,发射了导弹摧毁了政府军补给,叙利亚军队在俄罗斯支援下积极反击,以色列也尝到苦头。



如火如荼的叙利亚战场方兴未艾,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发挥了游击战最高境界到敌人后方去,以色列人感受到了威胁,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的真主党游击队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把火箭弹打出了精准制导武器的效果,以色列境内挨了几千枚火箭弹造成了极大心理压力,同时真主党与伊朗人还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哈马斯眉来眼去似乎要建立统一战线,以色列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回防本土,戈兰高地上的反导系统可以暂时撤回。

内塔尼亚胡正在经历以色列监察部门第十次受贿调查,他必须顶住压力一切为了国家,辛苦奔波在欧盟国家游说欧洲放弃伊朗核协议,只是特朗普这个我行我素的队友似乎另有所图,伊朗核协议只是对欧盟发动贸易战的一个烟雾弹。以色列需要与真正有实力能做主的人进行对话,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普京,叙利亚能撑到今天,北极熊功不可没,于是内塔尼亚胡承诺:以色列不谋求颠覆巴沙尔政权及侵略叙利亚领土。普京心领神会,默许以色列人在戈兰高地的占领事实,不乘人之危夺取戈兰高地,协议达成了一致,大家可以快乐的玩耍了。

巴沙尔看着以色列人在戈兰高地上的势力减弱,但是依然无可奈何,一切都需要实力说话,即使夺回来能够得住吗?以色列人对于生存空间的重视程度到了国家安全层面,戈兰高地也关系到以色列水资源安全,这都是不可调和的,叙利亚眼下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恢复国家统一,然后谋求其他利益最大化。


唐俊龙55398571


以色列只是先给普京面子撤了一点军队,但不可能完全放弃戈兰高地,因为这是以色列的命根。

首先,这是以色列总理和普京在莫斯科会晤的结果。以色列承认阿萨德巴沙尔政权,不再谋求其下台,同时普京也保证了戈兰高地的安全,承诺叙利亚政府军收复德拉省之后将撤出80公里以外,不会军事威胁戈兰高地。所以以色列在这里重兵把守已经没有必要,因此撤军。

其次,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在一定程度上是给伊朗做“榜样”。因为以色列多次要求伊朗撤出在叙利亚的军事力量,而且还在和普京的会晤中表达出这样的意愿。但是伊朗一直以以色列对叙利亚还存在威胁为由,不同意撤军。所以以色列这次先打头撤军就是想用诚意来缓和目前的紧张局势,也给了伊朗一个撤出在叙势力的理由。

再者,因为以色列之前支持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被叙利亚彻底打垮,以色列撤军就是想缓和关系,谋求俄罗斯对这些反政府势力从轻发落。

最后,因为之前重兵部署戈兰高地是为了防止叙利亚发动的德拉战役以及解放西南的军事活动会造成大批难民涌进戈兰高地,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叙利亚军队的袭击。但是现在看来西南部大体已经解放,而且也并没有发生大规模难民的问题,所以以色列撤军也是看到了这样的局势发展。

况且在戈兰高地的缓冲地带上还有联合国维和部队,所以它敢确定叙利亚此时不会不进攻戈兰高地。因此,在这一点上双方都遵守了之前俄罗斯调节达成的约定。

迷彩先生-军事科普和时评,用专业易懂的语言解读最新军事资讯,期待能够在评论区和大家积极讨论,欢迎大家关注和订阅。


迷彩先生


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的重兵,很大程度上是给伊朗看的。以色列多次要求伊朗撤出叙利亚,并且还请俄罗斯转达这样的意思,足以看得见以色列对伊朗在叙利亚的存在还是非常重视的,伊朗的威胁明显高于叙利亚。此时以色列的撤退很明显就是为了缓和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使得伊朗的军队没有理由继续向前挺进。

目前在中东地区对以色列威胁最大的就是伊朗,设法让伊朗撤出叙利亚是以色列当前对外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过对于伊朗来说,这也是在当前美国不断极限施压境况下反击美国的重要手段。以色列与美国的关系越紧密,伊朗威慑以色列的举动就越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国、以色列与伊朗在叙利亚伊朗军事存在问题上的博弈才刚刚开始,局势如何发展关键就在美国会如何对待伊朗。伊朗为了自保采取的手段肯定会更加的坚决,既然是博弈那么必须让对手感觉到你强大的力量,伊朗必须好好的走好这步棋。

伊朗更多的是处于防御状态,美以则掌控着局势的发展方向。不过在当今世界美以的逻辑可是有点特殊,美以主动挑衅的时候对手不能反击,一旦反击美以立马会把搞乱局势平衡的大帽子给人家戴上,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

以色列这次的撤军意图很明显,那就是以退为进,通过这种方式给伊朗施压,以便可以在伊朗撤出在叙利亚军事力量的斗争中获取主动,这是以色列最重要的目的。


异域边缘


以色列的这次军队的调动只是整体战略的调整,因为现在的以色列局势并不理想,需要军队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第一、叙利亚军队开始对德拉省、库奈特拉省等周边的发对派发起清缴

叙利亚在俄罗斯的调停下,已经控制德拉省绝大多数领土,并且快速的向德拉省与库奈特拉省交界处推进,已经重现控制靠近约旦附近的战略重镇马尔山与马尔镇,而且靠近黎巴嫩“死亡三角”黑门山附近也已经被叙利亚军队控制。可以说相对有优势的地形再一次重回叙利亚军队的手中。

战争打到现在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叙利亚军队最初作战计划,下一步就是进攻反对派控制的库奈特拉省及属于叙利亚一方的部分戈兰高地。虽然以色列撤出了一定得兵力,但撤出的兵力大多为辅助型的军队,因此叙利亚的这个战略由于以色列的阻挡,并不容易实现。

第二、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对以色列的牵制作用明显

由于美国迁使馆到耶路撒冷引起巴勒斯坦民众的抗议大游行,其中反应最激烈为巴勒斯坦的哈马斯。加上伊朗在背后支持与推波助澜,直到今天,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对抗都没有结束。

哈马斯的火箭弹袭击对以色列的打击有限,但是火风筝战术给以色列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由于中东气候干燥,水源稀少,一旦发生火灾并不好救援,尤其是在郊区等农业种植区。这就导致以色列大面积的粮食作物被焚毁,无数建筑遭到焚烧。

加沙地带的哈马斯通过这种“无赖”战术,的确牵制了以色列的相当部分兵力。以色列将大部分的防空武器布置在以色列的中部和南部就是为了应对哈马斯及真主党的火箭弹等方面的空袭。

第三、叙利亚真主党可能会配合叙利亚军队行动,对以色列发动突袭

叙利亚军队已经控制马尔山及黑门山等战略制高点,这对以色列的军队构成一定的压力。这时真主党与叙利亚军队协同攻击的话,对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会构成一定的压力。

如果以色列还将主力部队布置在戈兰高地时,真主党突袭就极有可能成功。这时再将驻守在戈兰高地的军队调往以色列与黎巴嫩的边境,一是时间上来不及,二是可能会造成戈兰高地上贻误战机。因此以色列提前加强了黎巴嫩边境的军事力量,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以色列军事力量的调动只是基于自己国家安全的需求的变动。虽然以色列军事调动与叙利亚军队在南部的军事行动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起到决定作用。


昨思今明未武


以色列之前在戈兰高地部署重兵,是在叙利亚准备发动德拉战役解放叙利亚西南部边境之时。由于德拉省、库奈特拉省、苏韦达省靠近戈兰高地,以色列这是为了预防万一,防止叙利亚对戈兰高地突袭,这是一种军事上的谨慎。毕竟叙利亚是在靠近戈兰高地的地方大规模调动军队。此外,以色列也不想因为叙利亚发动德拉战役,而被迫接纳叙利亚反对派与难民。

虽然此前以色列与俄罗斯已经达成默契,不干预叙利亚的德拉战役但是要求伊朗武装人员远离戈兰高地,但是军事上的谨慎还是必要的。

戈兰高地对以色列来讲非常重要,可谓生命线,以色列40%的水资源来自于戈兰高地;而且戈兰高地西南俯视以色列,东北俯视叙利亚大马士革,是战略要地。1967年在“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夺之于叙利亚。也就是说,戈兰高地实际上是叙利亚被以色列抢占的领土。因此,对于叙利亚在戈兰高地附近的任何军事调动,哪怕事前说得再清楚,以色列肯定依然会十分敏感与紧张,一定会谨慎对待的。

而目前德拉战役已经基本结束,叙利亚已经大体解放西南部边境,现在看来大规模难民问题也没有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继续在戈兰高地部署过多重兵就没有太大意义了。毕竟目前在戈兰高地上的缓冲地带,还有联合国维和部队存在,叙、以双方都不会去冲击联合国维和部队冲过缓冲地带的。而且,这也是给俄罗斯、叙利亚释放的一个政治姿态,表明以色列此前的军事部署的确没有恶意,也是对俄叙此前的军事行动遵守承诺的一种回馈。

目前,以色列加强了黎巴嫩边境的军事力量,同时还将大批反导系统从其控制下的戈兰高地边境撤离,转移到该国的中部和南部部署,用来增强全国的反导拦截能力。这主要目的还是针对黎巴嫩真主党与哈马斯的。


建章看世界


以色列从它控制的戈兰高地撤出重兵,并不奇怪。在7月11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见普京之后就曾公开表示:接受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这足以证明:以色列与俄罗斯就叙利亚问题达成了某些协议。实际上,在德拉战斗打响之前就曾传出这样的消息,只不过一直未得到双方证实,也没有具体的协议内容,外界只能根据俄、叙、以、伊朗的具体行动来进行判断。


7月17日,叙利亚政府军控制了戈兰高地附近的马尔山、哈拉山,并在山上升起了叙利亚国旗。居高临下,叙利亚政府军可直接控制山下的交通要道,这对于德拉战事的结束,无疑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将加快德拉地区的和平进程。形势对叙利亚政府来说,越来越有利了


如今以色列驻戈兰高地的重兵撤走,目的有这个几个方面:一、向叙利亚巴沙尔政府表示以色列的诚意。这是显而易见的,与其说是以色列与俄罗斯达成私下的协议,还不如说在俄罗斯的压力下,以色列与叙利亚达成了某种协议。很明显,以色列派重兵驻守戈兰高地,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叙利亚政府军对戈兰高地发动军事行动,就是害怕叙利亚政府军借机收回戈兰高地——可可是叙利亚的领土,一直被以色列占着。



而叙利亚始终没对戈兰高地发动攻击,证明双方早就达成了默契——为解决叙利亚南部的反政府武装,巴沙尔恐怕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叙利亚政府军遵守了协议,以色列也会有所表示,这就是撤走戈兰高地的重兵。所以说,以色列的做法并不让人感到奇怪。


二、以色列的撤军举动针对的是伊朗,而不是叙利亚,意在不给伊朗军事力量留在叙利亚的借口。伊朗才是以色列最大的敌人,伊朗与以色列并不接壤,除了弹道导弹,伊朗没有能力直接对以色列造成伤害。但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队却完全可以掉转枪口,给以色列要命的打击,这就是以色列一直对伊朗在叙利亚境内军事目标实施空袭的原因,也是以色列要求伊朗撤离叙利亚的最大原因——确保以色列的绝对安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表示接受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同时,也表示“保留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朗、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目标实施打击的权力”。换句话说就是,以色列仍然随时可能对伊朗的军事目标采取空袭行动。以色列希望俄罗斯向伊朗施压,迫其撤离叙利亚,现在来看,俄罗斯目前还没有让伊朗撤出去的打算,但很有可能双方达成了妥协——伊朗部队远离以叙边境、戈兰高地。

三、以色列撤走的兵力初派去黎以边境,打击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政府军遵守了协议,戈兰高地部署重兵已经没了实际意义,还不如调走去打击真主党。由于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存在,以色列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之一的南方阵线也失去了意义——在俄罗斯空天军的大力支持下,德拉战斗已经毫无悬念。连美国都取消了对德拉反政府武装的支持,以色列更没胆量和俄罗斯发生正面冲突。



留在戈兰高地已经没什么用处,还不如调走解决其它的问题——以色列面对的可不只一个敌人。在俄罗斯作中间人的情况下,叙利亚政府军、伊朗军队也没人不敢对戈兰高地动什么歪心思——解决眼下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戈兰高地,只能是留待以后再说。这就是实力决定一切,叙利亚政府军打击恐怖组织、清剿反政府武装的行动之所以能够进展顺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俄罗斯的大力支持。


儒道之主


以色列将驻扎在戈兰高地的重兵撤离,非常好理解,从七个方面回答一下以色列为什么要撤离驻扎在戈兰高地的部队

第一点以色列根本用不着这些防空武器,叙利亚领空以色列都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叙利亚也不敢动以色列的本土,扔这里浪费钱

第二点,撤离戈兰高地有助于缓和伊以叙三方关系。

第三点,与俄罗斯政治交易,以色列承诺不推翻阿萨德,但是以色列也表示不能接受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以色列撤离戈兰高地有利于缓和紧张局势,毕竟伊朗在叙利亚赖着不走的理由就是以色列还在威胁叙利亚

第四点以色列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被叙利亚政府军吊起来打,以色列降低戈兰高地的防护,这也是展示以色列对于以叙关系缓和的诚意,换取叙利亚和俄罗斯给叙利亚反对派让出一条生路。



第五方面以色列这有什么事轰炸叙利亚很花钱的好吧....军费有点扛不住了。

第六方面以色列该打击黎巴嫩真主党了,再不打击蔓延到以色列境内咋整?


第七方面戈兰高地的防护强了,但是这是削弱了以色列整体的防护水平,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以色列的抗打击能力,毕竟现在的以色列和伊朗的关系非常糟糕,要是伊朗不宣而战的话以色列麻烦大了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叙利亚的德拉之战结束,以色列从高兰高地边界大批量撤军,正如题目所说,部署到了以色列的中部和南部,用来增强以色列本国的反导拦截能力,同时加强了黎巴嫩边界的军事力量。

这一切都与以色列周边局势发生了严重的变化有关系,而非以色列大发善心,放叙利亚一马。其一,叙利亚的德拉之战,以色列知道大势已去,就没有更深的介入;增加军事力量,部署重型武器严防死守戈兰高地边境,目的是为了阻止大批的难民涌入戈兰高地(尤其混杂着恐怖分子的难民),进而闯进以色列。现在德拉之战结束,叙利亚南部全部结束战役也会很快到来,难民自然会减少或者消散,所以,把兵力还放在那儿,就是浪费,故撤退,用到急需的地方去。1.这种结果是内塔尼亚胡去莫斯科和普京会晤的结果,戈兰高地非常安全,普京可以保证。2.以色列判断,叙利亚还有西部、北部大片面积没有收复,许多地方治安需要解决,巴萨尔政府不会对戈兰高地存在“非份之想”。在戈兰高地摆开战事,叙政府不但拿不下戈兰高地,还会削弱叙政府好不容易组建的战斗力量,对收复西北部的国土不利。所以,以色列并不害怕叙政府的趁机偷袭!

其二,本月,13、14日一天多的时间,哈马斯对以色列全境进行了饱和式的火箭弹打击,而以色列所谓的防御系统拦截,成效不佳,原因有二,1.防御系统本身有问题,能力不足。2.部署不够,数量不足。所以以色列才把这些导弹部队撤走部署到以色列的中部、南部,以应对来自巴勒斯坦哈马斯的再次进攻。自从美国认可了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开始,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的武装斗争就不会停止,以色列有这个清醒的认识。

其三,以色列认为,哈马斯的力量增强,是黎巴嫩的真主党和伊朗的背后支持,所以以色列时不时的空袭一下叙利亚境内的伊朗目标,意在对其警告,同时,以色列用某些利益同普京交换,让普京施压伊朗撤离叙利亚全境;远离以色列。并布置重兵在黎巴嫩边界,阻止真主党对哈马斯的援助。

总之,以色列的军事调动,是为了应对敌方的军事斗争变化。本人一直认为,以色列纵然是中东军事强国,一旦遭遇连续的、饱和的全境军事打击,照样会有灭顶之灾。欲以强制强,就是错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了以色列的野心和能力!

以色列应该务实一些,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


见肿消世界


“完了吧,我就是这么强大,打不过我吧!”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是早晚的事,只不过部署重兵是为了防止叙利亚反对派的被灭后,伊朗趁机联合叙利亚,攻占戈兰高地,要了以色列的小命。

而在7月17日,叙利亚政府军进入了与戈兰高地接近的马尔镇和马尔山,以及附近的哈拉山。这个地方的反对派武装早已一路逃跑,此地是叙利亚德拉省,库奈特拉省和戈兰高地交界地,人称“死亡三角”。



可以说从传闻已久的以色列与俄罗斯达成了某种协议的传闻,终于可以确认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于7月11日抢在特朗普于普京会面之前与普京会面。并且内塔尼亚胡宣称承认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但是要求俄罗斯命令伊朗撤离叙利亚。


以色列内塔尼亚胡的要求普京根本不可能答应,而普京提出的是伊朗军队撤离戈兰高地80km以外,双方之间必然作出了妥协。这样,以色列,才能安心撤出重装甲部队将部队部署到黎巴嫩边界。用于打击以色列北部的真主党武装。

俄罗斯与以色列之间摊牌和利益交换,在以色列撤军之后得以验证。但是以色列这也是极为不情愿的,毕竟其曾经支持的德拉地区叙利亚反对派,却没有坚持到以色列希望的几个月以上的时间。而在短短的1个月之内,就已经兵败如山倒,这也让以色列看到大势已去。没有更多的谈判筹码,只好放弃!



以色列一味的在德拉地区纠缠不休,还不如调集兵力,去清缴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的威胁呢?但是以色列可能还会继续保持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设施,保持空中打击能力和行动。


而叙利亚队葛兰高地周边的两处高地马尔山和哈拉山的控制,可以直接控制山下的交通要道。德拉东部地区的收复又要加快了进程,这对叙利亚政府军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进展。而同时昨天我们的央视记者,已经进入叙利亚的德拉马尔山地区,进行了实地拜访,我们的配图就是视频截图。

叙利亚的德拉地区的和平曙光已经降临,就差天全亮了,不过这也就是时间的问题。马上就是库奈特拉省的解放,叙利亚西南部地区将会在一周后归于平静,这里的人民希望能够早日得到和解,并全力的投入恢复重建上来!!!



谢谢大家的阅读,也欢迎大家的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和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