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我曾祖

查看百度百科條目,對“數典忘祖”是這樣解釋的: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曆史的無知。後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絕大多數被教育的中國人,已經完全沒有了“祖宗”的概念。

在萬惡的舊中國以致以前,有個說法,叫“認祖歸宗”。

每一家,每一門都有一個開宗始祖,就是傳說中的老祖宗啦,他勤勞耕作,自立家門,他的子孫繁衍生息,連綿不絕,興旺發展起來,家族後人尊崇他為本門“始祖 ”。這一門的個輩分的後人,再去上溯家門淵源,續寫家譜,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在本家族中的位置,同時也揹負起對應的權利和責任。還會在各種典籍中追尋到自己家族的過去。典籍中最主要的,就是家譜啦。如果有人做了辱沒門風的壞事或者惡行,會被家族開祠堂逐出家門。

歷史上的舊中國,就是個“家族國家”,家庭關係,是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社會制度。要注意,遠近親疏的不同,就根據家譜中所謂的輩分的“字”哦。

每一個人在這個家族體系裡的地位都是確定的,他知道自己能作啥,應該作啥。只要他遵循規矩行事,這個體系內的其他人也會遵循規矩作出反應。

這個體系的基礎,就是“祖宗”,因為有“家法”啦,有“門風”啦,有列祖遺訓啦。

現在的中國人,還有幾家仍然留存有家譜呢?還有幾人能知道自己曾祖父得名字呢?更不要說了解曾祖父的學識、淵源、社會成就等?。家法不再,門風無存。烈祖遺訓?升官?發財?哈哈哈,別鬧了,辱沒先祖!

其實呢,你可以不認祖宗,乾脆不提祖先崇拜,這是個人的自由選擇啦,也不可能有人出來行家法處罰你這個不肖子孫的了,嘿嘿,因為族長、家法都不存在的了。那你就沒有祖宗好了,自由自在地“活著”,你就是可以大鬧天宮的石猴子。這都沒什麼的。隨便你自生自滅。噁心就噁心在你不能亂認祖宗呀! “炎黃子孫”。炎帝、黃帝跟你有什麼關係呀?那個才真叫“數典忘祖”啦。更莫名其妙的是還要家國一下,把國家和祖宗的概念混淆起來。

中國文明進步之後,原有的宗法制度完全崩潰,新的社會體制卻退化成“數典忘祖”的愚昧的檔次。

混亂啊,愚昧啊,仇恨啊,苦毒啊,無法無天啊, “自我中心”啊。

完蛋了,規矩都沒有了,還妄想什麼秩序和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