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拍的较好的抗日剧?

冬天也会有雪花


国内观众眼中,拍摄最好的也就《亮剑》(李幼斌主演)、《雪豹》、《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为数不多的那么几部。

但忽悠军史知识并不丰富的军迷尚可,但在真正的骨灰级军迷眼里,也都经不起仔细推敲和琢磨的。

《亮剑》为了塑造李云龙特立独行、出类拔萃的形象,不惜开篇就搞成了李云龙不按上级命令执行,偏偏率所部独立团,采取向日军正面强攻的策略,两发迫击炮弹,就奇迹般地端掉了日军联队指挥所,从齐装满员战斗力强悍的日军联队级别的包围圈中硬是突围而出。

更匪夷所思的是,见三营长张大彪所部人马陷入日军重围,李云龙竟然又率突围而出的部队,复又杀入日军重围,再将三营兄弟们救了出来。

其实,历史上从未有过八路军一个没有番号的团级单位,能与3000余人的日军联队级硬抗,事实上,即使一个师级单位都打过日军一个联队,这是最起码的历史事实。

日军那么好对付,抗战就不可能打8年了,不,现在历史可以改写了,教课书里抗战已经是14年了。

晋绥军团长和参谋长、八路军独立团长和警卫员,4人8支德制驳壳枪,竟然能混入日戒备森严的县城,在酒馆枪杀了日军少佐以下全部军官和伪军军官,又都能毫发无损地从容撤出县城。

日本人都画中人,都一动不动,任4人来去自由,如入无人之境,你信吗?反正打死我也不信。

只不过,我是中国人,与小鬼子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即使编导意淫,我也乐呵呵看了,反正看了过瘾,即使被编导洗脑了,也在所不辞了。

此外,说点道具的历史真实性,不是我盲目崇拜美国,好莱坞片子之所以能够横扫全球,片中道具使用符合历史事实,既是对观众的负责,同时也对观众的尊重。

譬如电视剧《太平洋》,二战刚开始时,美海军陆战队装备的是单发栓动的1903年式春田步枪,笨重的水冷式的马克沁重机枪,步兵枪械并不比日军能强到哪里去。

1942年下半年开始,太平洋战区的美海军陆战队装备升级,步兵枪械全都换装成8发漏夹供弹的M-1加蓝德半自动步枪、15发供弹具的M-1卡宾枪、20/30发直弹匣的M-1冲锋枪等,凭借现代化火力猛的半自动和自动枪械吊打日军,绝对符合历史的真实性。

回顾头来看《亮剑》,李云龙和日军特战队的山本一木大佐斗智斗勇,确实是连续剧的看点,冲冠一怒为红颜,新娶的媳妇被日军抓去了,是男人绝吞不下这口鸟气,就拉起独立团围攻日据县城,他娘的,意大利炮呢!于是,一炮就将山本一木大佐联队长轰趴了。

1942年的日军,用上了1943年秋季才装备美军的M-3冲锋枪,俗称黄油枪,玩了一次穿越,所以不是真军迷,绝对发现不了这个细节。

《雪豹》也一样,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国军都用上了英军1942年下半年或1943年初才装备的司登式冲锋枪,道理也一样,不惜道具乱用,玩穿越历史。

李云龙战绩很大,但错误不断,屡犯屡改,屡改屡犯,貌似还比较真实,然而《雪豹》中的赵卫国赵团长,就成了伟光正的军事天才,身上绝无半点毛病,成了一位战神,大将粟裕厉害吧!还打过败仗呢!曾经被整编74师追着打,但最终王牌军(整编师就是军级单位)74师,还不是被粟裕吞了。

世界上哪有常胜将军,所以这个赵卫国这个人物塑造得水分太多,但却创造了高收视率,关键是吃瓜观众看得过瘾,杀!杀他妈小鬼子,小鬼子确实该杀!

反倒是《我的团长我的团》显得稍微真实些,比如,敌我双方遭遇,开枪时,都躲躲闪闪,比较符合战场的真实性。

首先,保命要紧;然后,在保命的前体下,开枪,射出子弹,尽可能地击杀对方,即使打不死,但造成对方枪伤,也算大功告成,达成战术目的。

国内许多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主人公往往端着机枪站起来况扫,口中狂喊,子弹就是不长眼,就是打不倒他身上,即使打中了,也晃悠悠晃悠悠地,又能继续开枪,反正就是不倒,即使倒了,也会打死对方,唉!假的不能再假了。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旅行途中码写,尚需电脑补齐图片,毕竟需要图文并茂么。


国平军史


又要说《我的团长我的团》了,在头条我已经谈过很多次康洪雷导演的这部抗日剧,在生活中也很多次的向别人推荐,这才是真正的抗日剧!

一个假团长带着一群溃兵炮灰在日本人和自己人之间艰难的生存,明明怕得要死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去只是因为心存大义。

喜欢不辣,他从来都不缺赴死的勇气,他在当铺用自残的方式拿回自己的枪,他永远都留着一颗手榴弹,只是为了送自己走的时候用!



喜欢兽医,一个将近花甲的“假军医”,还在最前线最危险的地方挣扎,最出名的竟是没有救活过一个伤病,“他从不恶毒”。


喜欢迷龙,一个总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心里却是细腻到家的东北汉子,一房子必需品挥手送出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去战场的理由和台阶,闲时“吃肉”,为了抗日也愿意“吃草”!

喜欢阿译,一个看似柔弱内心坚强的上海人,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己要打回去的复仇理想,最后九死一生的行动中,在明知没有援兵不可能生还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跟随,这是不可想象的勇气!



喜欢烦了,一个假英雄,一个虚伪书生,到最后成为英雄,他很真实,真实到让我觉得自己如果在战争中就会是那样,不会有什么大的出入!


最后再说死啦死啦,说实话我还是不懂这个人或者说剧中这个角色,有时候他贪功不计后果不惜一切代价,有时候他惜命不要任何脸皮,有时候正直忠义,有时候虚伪卑鄙。但是不管哪样,死啦死啦心里有一个国,他从未忘记身为中国人该做什么!

总之,一部剧需要真实的剧情和情景来感染观看者,而《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可以满足所有人的抗日剧!


柠檬王者


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宣传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好的抗日剧。

《我的团长我的团》,《亮剑》等等都是不错的爱国主义抗日题材影视作品。既保持了基本的历史实际和历史背景,也把传统中国爷们儿的血性表现了出来,有些东西是民族的独特的,不应该被遗忘和抛弃。正能量的东西一定是客观真实且稳定的,意淫的“正能量”只会加剧人们的自大,无休止的提高期待感,这种“正能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毒药。

这里我个人非常反感抗日神剧的泛滥和拍摄,已经不是单是对历史不尊重消费广大观众群体这么简单了。泛滥的宣传和播放会消磨国民的实际认知能力和民族危机感。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造就了国民的“富二代”习性。日本一个岛国没有资源没有战略纵深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只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



“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也同样适用于一个国家,中国解放战争后成为了“穷二代”,艰巨奋斗重新回到了“富二代”,希望祖国的第三代,能看到差距,摒弃极端的自大或自卑,发扬“匠人精神”,让国家不仅物质富足,精神也一样富有。


国民浩哥2333


亮剑,青岛往事,长沙保卫战,永不磨灭的番号,民兵葛二蛋,我的兄弟叫顺溜,精武门,少帅,恰同学少年,地道战,小兵张嘎~~~还有很多,一时想不起来了


洋洋


我看了那么多抗战神剧就是长沙保卫战最好,剧情中反映了当年长沙保出战的策略,生死关头,不怕牺牲,斗志斗勇,长沙人民奋不顾身的精神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