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许多100光年外的天体,那么我们看见的是100年前的事吗?

杰出不逊


答:在宇宙大范围下,距离不仅产生美(各种美丽的星系),距离更产生时间差。

眼睛可以看到东西,是因为光线传播到眼睛并且成像。那么人要想看见一个事件的发生,那么这个事件会以光速传播到我们的眼睛。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任何事件都是过去发生的,只是因为距离短,光速大而忽略掉了。但是在宇宙尺度下,动辄百光年、千光年、万光年。那么这个时间差就会明显地呈现出来,我们看到了100光年外的恒星,不考虑宇宙膨胀情况那么我们看到的是它100年前的样子。

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雷声和闪电,我们看到了闪电之后间隔片刻,才会听到雷声。也就是说我们听到的雷声,这个事件已经在看到闪电的那一时刻就已经发生了,但是声速相对于光速来说太小,就产生了明显的时间差。

天马星空一下,如果100光年外有一个文明在观察着太阳系、观测着地球,如果技术够发达,那么他们会看到我们民国的时期。那个时期相对于现在来说是很落后的,如果他们趁机想来占领地球,在路途中再耽搁千年。等他们到达地球,允许我们的科技会远超过他们。这个也是《三体》中出现的一个观点。但是事实确实如此,我们每天仰望天空,看到的都是那些星星的过去。


科学黑洞


理论上来说是这样子的,人类之所以能看见某件物体,那是因为光在物质的表面形成了反射,而在地球上,因为距离比较短,我们的眼睛几乎在一瞬间就能接受到来自于光线的反射,而在宇宙之中,光可能需要成千上百年才能抵达地球,被人类的空间探测器所捕捉,所以理论上,如果一百光年之外有一个星球对着人类发射了一道光 ,那么人类需要100年之后才能接收到,所以问题基本是正确的。

以下是延展知识 :

实际上人类在进行宇宙探索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其实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矛盾,甚至语句不通,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们从望远镜当中捕捉到的画面实际上可能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这个时间的跨度可能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亿年,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那么从爱因斯坦奠定了光速上限论这个基调开始,这一百年来,基本上所有的科学理论和研究都是基于相对论而来的,那么我们都知道人类之所以能看见某一件东西,是因为光线照射在这件物体上然后折射进入人的眼睛,那么宇宙中也是如此,我们在宇宙中捕捉到的所有一切要么来自于光的折射,要么就是光的直射,而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光进行传播,而光的传播需要时间,这个时间一般取决于空间距离的长短,也就是说离地球有多远。

这里可以举个例子,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的时间是8分19秒,到达火星需要12分47秒左右,到达最远的海王星需要250分钟,而到达太阳系的边缘奥尔特云则需要一年,也就是说我们地球上所看到的太阳永远都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那么同理,我们在望远镜当中看到的宇宙也是一样的,只有当远方的光传递过来,并且被人类捕捉到之后,我们才能看见,而如果距离太远,空间跨越距离达到410亿光年以上,光几乎永远无法传递过来,那么这样人类是永远看不见的,而这个距离也被称之为人类宇宙视界极限,超出这个距离之外,就是所谓的视界平行宇宙。

是的,宇宙当中皆为过去,可能在我们眼中的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其实早已经死亡了,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过去某一个时段的恒星状态罢了,那么假如人类未来真的在宇宙中发现新的生命,如果距离并不是很远,那么当人类赶到的时候,这群生命种群或者还活着,但是如果距离太远,人类的科学技术又无法出现颠覆性的革新,那索性还是算了,或许这个宇宙真的可能存在无数的生命,但是宇宙实在太过于庞大,将各个不同的生命隔离在不同的时空范围之内,就目前来说,还没有任何的生命种群可以打破这样的宇宙枷锁,跳出时间和空间的格局之外。

那么,对于这样的宇宙法则,人类是否能跳出时间和空间的格局之外呢,答案当然是未知,并且感觉是不太可能,毕竟这太难想象了,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一个是速度,一个是寿命,其中速度已经成为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外最大的掣肘,人类需要更快的速度来帮助人类走出地球,去往其他的行星,而同时人类也需要拓展生命周期,毕竟区区几十年的时间来于宇宙来说,犹如过眼云烟一般短暂............


种植恒星


当然是可以这么说的,100光年外的天体,发出的光也来自100年前,如果我们哪一天技术可以分辨这些光中的信息,那么就可以看到100年前这颗行星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都知道,看的越远也就看的越久。几十亿光年外其实意味着几十亿年前,也就是宇宙早期的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近期的自然期刊刊登了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成功捕捉到了再电离时期的中性氢525px谱线信号。

这种谱线也被称为宇宙第一缕曙光,指的是宇宙诞生之初的第一批恒星。研究他们意味着我们对宇宙黑暗时期的认识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甚至能够有助于我们解释暗物质的存在。宇宙中第一缕光传递到地球,也要上百亿年的时间,这也是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最远距离。如果连光都没有,那么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可见的天体。

不过科学家发现,引力波可能是下一个观测途径,因为我们发现引力波在第一缕光出现的时候已经存在,这说明引力波可以成为观测宇宙早期情况的载体。引力波也是刚刚被发现不久,如何使用将是下一个阶段要研究的,时间可能要长达数十年之久才能破解引力波的使用奥秘。

从引力波中我们或许能够早出宇宙早期的状态,比如在大爆炸之后的30万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见光只是电磁波的一段频谱,只是可以让人类直观感觉到,在天文观测上可见光的通途不算很大。


川陀太空


光年,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时间中行走的距离,即约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或五万八千八百亿英里)。更正式的定义为:在一儒略年的时间中(即365.25日,而每日相等于86400秒),在自由空间以及距离任何引力场或磁场无限远的地方,一光子所行走的距离。因为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299,792,458米(准确),所以一光年就等于 9,460,730,472,580,800米

这是太阳在银河里的位置示意图
我们的银河系直径就是十万光年,而你说的一百光年外,我们肉眼根本是没发观察的,智能用科学设备观察,比如天文望远镜!


理论上来说一百光年前的天体发生的事件,我们假如看过去的话,就是一百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个很科学。假设有外星人在6500万光年外观看我们地球,难道地球上现在还有恐龙?我们知道恐龙早就成了化石!我觉得有比光更快的东西存在,那就是意念!光的传播需要时间,而一个念想只需要几秒钟!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


海浪


是的。由于光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看远方的天体,都无法看到他们现在此时此刻的状态,只能够观察他们的过去。其实都不用100光年外这么远,以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也就是太阳为例,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八分钟左右才能够到达地球,因此我们看到的也不是此刻的太阳,而是八分钟以前的太阳。

这也是不少科幻电影或科幻小说中描述的场景:一艘远离地球的宇宙飞船与地球通信时,要经历蛮长的延时,因此无法得到地球的有效指挥,只能够靠自己做出判断,决定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不过有一个问题或许更有趣,这些天体与地球的距离是如何测量的呢?

对于近处的天体,如月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发射一束激光,测量其返回地球的时间;对于太阳系内部的行星,通过测量其运行的周期,就可以计算得到它的轨道半径,从而计算出与地球的距离;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可以通过三角法(视差法)获得。什么是视差法呢?如果你是一位军事爱好者,肯定会得知其原理。伸直你的手臂,翘起大拇指,先闭上左眼,用右眼看大拇指在目标附近的位置;再闭上右眼,用左眼看大拇指目标附近的位置。如果这两个位置的距离我们事先知道,那么就可以用相似三角形的办法得到我们与目标之间的位置。想要学习的同学可以自行去查找详细资料。由于太阳系内的行星轨道可以计算出来,因此就可以套用视差法计算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了。

对于其他的恒星,近一些的也都可以用视差法确定。更远的就要利用造父变星测距法等更复杂的方案了。


看风景的蜗牛君


是的。由于光速有限,光从发出到到达我们的眼睛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我们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它在某段时间之前的样子,这个“某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光传播的时间。

比如我们看到的100光年外的恒星是该恒星100年前的样子,我们看到的织女星是它25.3年前的样子,我们看到的牛郎星是它16.8年前的样子,我们看到的比邻星是它4.2年前的样子,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它8.3分钟前的样子,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它1.3秒前的样子,我们看到的3米外的一个帅哥/美女其实是他/她0.00000001秒前的样子。

由此可见,对于我们身边的东西,我们可以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因为我们人类可能只能感知0.1秒的差别,所以0.00000001秒的时间可以忽略为零。但是到了天文的尺度上,光传播的时间就很难忽略了,比如我们往织女星发一个光信号,假设那边有织女星人并且回复了我们的信号,等我们收到回复的时候也已经是50年之后了,当初负责发信号的即使是个新员工,收到回复时都已经退休了。对于更远的天体,100光年、1000光年、10000光年,往往会提醒我们,我们人类的寿命是多么的短暂。很多东西,比如空间和时间,只不过是在数量上大一些,就能让我们体验到人类的渺小。

需要注意的是:当距离更远的时候,比如几十亿光年,还需要考虑宇宙膨胀的因素,比如130亿年前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的时候,光源离我们的距离已经有290亿光年远了,这时候就不能说“xx亿光年外的天体看见的就是发生在xx亿年前的事”了。

宇宙浩瀚无垠,个人水平有限。如有疏漏,请多指教。


乔小海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一年走过的距离为一光年,如果从100光年以外天体发出的光,将会用100年时间赶到地球,被人类的天文望远镜探测到!


如果1亿光年外的天体发出的光,要传播到地球得耗时1亿年,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所看到的天体为1亿年前的样子,也许该天体已经不存在了,可后面的光还在赶往地球的路上。但由于我们的宇宙是不断膨胀的,有可能1亿光年以外的天体有可能是9千万年前发出的光!

同理,在地球上发生的通古斯大爆炸,其响声传遍周边2000平方千米区域,周边居民听到的都是过去几十秒以前发出声音!



宇宙中看到天体的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我们发现地球一百万光年以外某星球有外星文明,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一百万年前的外星文明!如果我们以超光速虫洞旅行到达该星球,我们看到的就是外星文明一百万年后的样子!


UFO实验室


关于这个问题,你要先了解一个理论,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讲宇宙膨胀,有些星系互相远离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光速。什么概念?如果一个星系正以超过光速远离我们,那我们就会看不到它。也就是,一些星星正在我们可视范围内慢慢消失……这颗星星距离我们100光年,我们看到的可能是100光年得光,而我们看到这个光得同时,这颗星系正距离我们200光年,而这个光瞬间就会消失,这时我们以为这颗星灭亡了,其实他是逃离了我们的观察…

如果这颗星系膨胀方向和我们的星系一样,而且它的膨胀速度比我们快,那我们在100光年外看到它的同时,他们说不定距离我们50光年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星看起来越来越亮。

当然,这只是现阶段的认知,究竟真想如何?宇宙是否膨胀?还需要时间的坚定。


小红花的历史课


光的传播速度30万公里/每秒,以这样的速度前进一年的路程是30万公里X60秒X60分X24小时X365天=94608000万公里,人们把这个路程的长度定义为光年。形象的比喻一下:你的朋友在这么远的地方用“超强的手机”对你说{我想你了!},当你听到这4个字时已经是他去年此时刻说的了,(注: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与光相同。“超强手机”指的是无中继、超大功率对讲机)。因此我们即刻看到的100光年外的天体时,那就是它100年前的图像(图片)。再用一个更形象的例子:以前上海到重庆坐火车要3天,我买了一包大白兔奶糖托朋友带给你,你收到糖已是3天前我买的了。(保质期很短,你要快吃哟,那时期是不加防腐剂的)。


改名简单


当然是!100光年就相当于100年前!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超越光速,你就能穿越时间(时空)。我们的世界是三维空间加时间(四维空间),想突破四维就必须超越光速!超越光速又带来一个问题,祖母(祖父)悖论,这个只言片语说不了(自行百度)!所以现在科学界又提出了平行宇宙论,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多维的平行宇宙中,这个就有点烧脑了,除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宇宙,其他地方还有许多个跟我们一模一样宇宙,一模一样的地球,一模一样的自己,这就是五维时空!手机码字不易,希望能互相探讨,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