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被同學起綽號,父親竟把綽號變爲名字,後來他成爲國家大功臣

我們都知道,一些人小時候經常被人起綽號,往往表示嘲笑和戲弄的意味。但綽號強加於人身上,並不是代表他的人生就很失敗。當然也有一些綽號帶積極向上,帶有羨慕敬佩的意味。如下面這位大人物小時候曾被同學改過一個綽號,他父親知道覺得不錯,就把綽號變為他的真名字,最後這個人成為國家的大功臣,這個人便是兩彈一星的功臣錢三強。

錢三強是我國偉大的科學家,是我國核武器研製的領軍人物,他帶領上萬名的科學工作者日夜奮戰,研製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為我國的核工業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1913年,他出生於浙江紹興,父親是我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錢玄同。平時,父親錢玄同非常注重他的教育,把他送到最好的學校,請最好的老師來教他,讓他在知識的海洋自由遨遊,讓他茁壯成長。

錢三強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在同學中他經常名列第一,品學兼優,堪稱那個時代的學霸。起初,錢三強的姓名並不是“錢三強”,而是叫“錢秉穹”,在初中時發生了一件趣事,才被父親改為“錢三強”。

說起“錢秉穹”的名字,那是父親錢玄同給錢三強取的名字,意思是希望他志向高遠,將來建立傑出的成就,名字起得很文藝和大氣,而錢三強可能並是很喜歡,畢竟筆畫多,難書寫。一次,一個瘦小的同學給錢三強寫信,信中這位同學自己稱自己為“大弱”,而稱錢三強為“三強”,意思是表示對他各方面的羨慕。這封信無意中被父親錢玄同看到。父親就疑惑了,為什麼這位同學叫兒子為“三強”呢?於是,他特定問了兒子錢三強,錢三強對父親解釋說,原來錢三強在家排名老三,而且他身體強壯,愛好運動,學習優秀,所以用個“強”來稱呼。

錢玄同知道這個原委後,覺得“三強”這個名字好,簡單明白,寓意好,書寫方便,就把“錢秉穹”改為“錢三強”。後來,錢三強的成績越來越優秀,需要更好的環境繼續深造,於是,他就隨父親到了北京的北大、清華,讓他繼續求學,之後他又留學海外,經過多年的學習,終於學成歸國。1959年,正好中蘇關係出現裂痕,蘇聯單方面終止中蘇的合作協議,撤走有關科學工作者,並放言中國沒有蘇聯的技術,再研究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來。

我們有援助最好,沒有援助,我們照樣行。雖然蘇聯撤走有關專家,但我們已有一定的技術積累,況且我們眾志成城,不甘落後,特別能吃苦,我們相信再經過艱苦的奮鬥,不懈地追求,我們必定能研製出原子彈。作為原子彈研製的領軍人物,錢三強並沒有氣餒,他帶領上萬名科學技術人員,迎難而上,埋頭苦幹,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科學難題,終於製造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當原子彈炸出個蘑菇雲時,舉世震驚,中國從此可以揚眉吐氣地進入世界核大國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