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小女孩“离家出走”,妈妈找半天没找到,爸爸10分钟就找到了

很多自以为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长,其实并没有真正弄懂孩子的性格、好恶。要知道,孩子的性格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只有真正去理解自己孩子的家长,才能从各种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中弄清楚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活动轨迹,很多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朋友小莉的女儿琪琪今年七岁了,正在上小学。从琪琪很小的时候,小莉对琪琪就寄予厚望,然而琪琪的成绩却并没能让小莉满意。即使小莉给琪琪报了很多补习班,琪琪的成绩依然没能到拔尖的程度,失望的小莉总是责骂琪琪成绩差、傻。小莉的丈夫小宋心疼女儿,多次劝说小莉,然而并没有成效,反而夫妻两人还起了很多次争执。每次夫妻俩吵架,小莉就说,自己从小就聪明,当初要不是因为小宋急着结婚,自己就考研究生了,现在研究生的梦想没实现,女儿琪琪成绩还这么差,自己的脸都丢光了!小宋对小莉确实心有愧疚,也就不好再吵了。

小莉小时候确实聪明,从小就是我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老公小宋的学历也不低,两口子都是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小莉的想法是,爸爸妈妈的基因没问题,那肯定就是女儿贪玩、精力不集中、没好好学习了,因此对于琪琪的管教越发严格。琪琪到底还只是个七岁小孩,哪里受得了这样每天不断枯燥的学习?琪琪经常会和妈妈抗议,但是得到的永远是坚决镇压,望女成凤的小莉没有一点妥协的想法。小莉还经常给女儿加码,直到深夜了还叫琪琪做题,琪琪每次抗议换来的只会是更多的题,渐渐变得越来越不敢说话了。

直到有一天,琪琪因为一点小错又被小莉狠狠地骂了一顿,极度委屈的琪琪“离家出走”了。小莉刚开始还不以为意,以为琪琪很快就会回来,谁知过了很久依然没有回来。小莉有些生气,觉得琪琪是想偷懒,就出去找她,谁知找了一下午都没有找到,眼看天色已经变暗,小莉这下慌了神,连忙带着哭腔给小宋打电话让他出去找。结果小宋才接到电话十几分钟,就告诉小莉已经找到女儿了。回到家中的小莉看到女儿的身影,先是心里一松,然后又觉得不对,自己找半天没找到,而女儿爸爸10分钟就找到了?小莉开始怀疑他们俩是串通好的,是为了逼她放松对琪琪的要求,于是又开始吵了起来,老公怎么解释她都不听。

然而,真的是父女俩串通起来骗小莉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小宋之所以能很快找到女儿,是因为他了解琪琪:琪琪长期被小莉压制唠叨,性格变得孤僻,不愿意和人交往,受了气总会在外面一条马路的草丛边独自呆着。而小宋作为父亲很关心琪琪的一举一动,这才很快找到女儿。

眼见小莉还在连番责骂,小宋终于忍不住了,朝妻子发了火:“你就知道逼孩子!琪琪以前多活泼的!现在变成这样了,你还不觉得自己有错?!”言毕,小宋带着琪琪回屋里了,只留下一时间被问住的小莉在客厅里。小莉以前从不觉得自己的严格有什么错,可被丈夫提出来,再一想,自己好像真的有点过分。当晚,小莉和琪琪开诚布公地讨论了好一会儿,冷静地听取了琪琪的想法,终于明白自己真的做错了,向琪琪道了歉并保证一定会改的。看着女儿琪琪露出久违的笑容,小莉感到既愧疚又庆幸。

年纪还小的小孩子调皮捣蛋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没有发育完全的大脑决定了他们的自控能力要比成年人弱。而学习本身就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必须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而且,孩子小时候的成绩不好并不能说明孩子“傻”,家长应该耐心讲解,而不是大加指责。家长如果因为孩子的成绩对孩子大吼大叫,只会起到反作用,引起逆反心理,反而让孩子厌恶、排斥学习。

各位家长朋友,你们是怎么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的呢?

关注我,每日孕产早教知识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