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历史背景,或许能帮你看懂《邪不压正》中的侠隐

看完姜文的新片《邪不压正》,或许你正觉得电影很不错,但是好像没怎么看透。也许你会想买一本张北海的《侠隐》来看看,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别妄想了,姜文改编过的电影,你是很难在原著中找到线索的。对于电影的解读,我想网上已经铺天盖地,靠谱的不靠谱的,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不过我想给你介绍一些电影的背景,应该能帮助你更好地进行自己的理解。线索比较杂乱,我尽量写的有条理一些。

1、北平,当首都时叫北京、大都、中都等,不当首都就叫北平,取自先秦燕国北平郡。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东三省,势力直逼北平。1933年爆发长城抗战,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与满洲日军激战,宋哲元率领的二十九军一战扬名,就是那首著名的歌“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所描写的。宋哲元以二十九军军长的职位兼任北平市长,前后8天。七七事变也就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张自忠担任北平市长,前后9天,注意电影中的张将军。

2、间谍,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华北局势错综复杂,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更是各方暗中角逐的舞台。张学良的东北军、冯玉祥的西北军、蒋介石的中央军、已经占领东三省的日军、溥仪的满清遗老、英美在华利益代言人等等,都在这座古都当中明争暗斗。

3、皇帝,1924年11月,冯玉祥无视“皇室优待条件”,派鹿钟麟闯进紫禁城驱逐皇帝溥仪。溥仪在天津短暂盘桓之后就投入日本人的怀抱,1934年在已经被日本人夺走的东北建立伪满洲国,重新登基为帝,年号“康德”,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

4、警察,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规定直隶一带不允许清兵驻扎,于是袁世凯在天津创办警察制度,慈禧太后看到成效显著于是就在北京施行,取代巡捕制度。中国警察制度最早模仿西方和日本,在一开始成效显著,但到了四十年代,已经沦为各方角逐的政治工具。

5、鸦片,中国的鸦片贸易并没有随着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而结束,反而愈演愈烈。洋务运动后清朝政府逐渐开放,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法国人利用租界向中国走私,但是数量已经没有鸦片战争前后那么庞大,直到日本势力介入。日本为了大量掠夺中国财富,在东北大规模种植罂粟,然后制成鸦片肆无忌惮的销售给中国人吸食,还加工了一些衍生品比如吗啡等相对高级的毒品,成批成批的用在中国人身上。

6、刺客,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刺客就是施剑翘,他父亲施从滨奉张宗昌之命与孙传芳作战,兵败被俘后,孙传芳割下他的头颅挂在车站示众三天。施剑翘从此便立志为父报仇,她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不惜委身下嫁给阎锡山手下的特务头子施靖公,但是施靖公虽然官运亨通,但是帮她复仇之事一拖再拖,更是劝她放弃。于是施剑翘在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情况下与施靖公一刀两断,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战斗。1935年末施剑翘再一次讲经会上,用手枪打死了已经出家为僧的孙传芳。后来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施剑翘被政府特赦,解放后还做了北京市政协委员。

7、医院,北京市协和医院是美国巨富洛克菲勒为了捐助中国的医疗事业,在经过多年详细的调查研究之后,斥巨资在中国捐建的一所医院,其目的是帮助中国培养自己的医学人才,发展中国的医疗事业。当时协和医院无论是人才、设备、制度、教育都是一流水平,堪称世界最好的医院没有之一。所以中国近代医学发展迅速,并培养大量优秀医生,协和医院功不可没。

8、使馆,北京东交民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在北京东交民巷划出一块地方,作为各国的使馆聚集区,改名为“使馆街”。后来《辛丑条约》规定,在东交民巷的各个使馆,由各国自己的军队驻扎保护,而中国人是不允许居住在内。俨然就是国中之国,就像美国使馆驻军强奸了一名中国女学生,国民政府也无法惩治只能交给美国任其逍遥法外。虽然是一个耻辱的象征,但是东交民巷作为世界各国的使馆街,拥有各国特色的建筑,今天已经是一道风景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