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牟:88岁慈善老人点燃颗颗公益之心

马斯昂的故乡——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镇东漳村人。马老长期生活在武汉,近日,听说马斯昂又回家乡捐赠衣物,记者在中牟专门采访了这位88岁的耄耋老人,面对马老,记者感受到不仅仅是慈祥和善,还有诧异惊奇:老人身带平板手机,熟悉微信对话,随手拿出刊名为“六十而立”的杂志向记者讲述他的养生秘诀,他浑身的精神头和时代感还真的让记者一下子挣脱了年龄的禁锢,好像同龄人之间在交流。

说起慈善捐赠的事,马老更显精神。他1950年参军,被推荐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医,毕业后进入解放军167陆军医院工作。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获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0年离休,和老伴一起定居武汉。2003年,马斯昂从武汉当地报纸《楚天都市报》上看到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徐本禹的支教事迹,深受感动。2004年7月老伴病逝后,他拿出老伴留下的2万多元积蓄,希望通过徐本禹捐给贵州山区的贫困孩子。亲历此事的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的冯楠老师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马老父子俩专程来到学校捐款,临走前还反复叮嘱,一定要把钱交给山区的孩子们。”冯楠回忆。徐本禹得知此事后也十分感动,回汉后专门替受助学生上门感谢。完成首次捐款的马斯昂,觉得十分开心、满足,决定继续捐款助人。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故乡——河南省中牟县雁鸣湖镇东漳村。

从2005年开始,马斯昂每年至少要回中牟县东漳村三次,为村里的贫困老人、学子捐款捐物。他带头捐款6000元,帮助该村成立老年人协会。他每年拿出3500元,奖励村里的优秀中小学生。2010年,他成立“马斯昂奖助学金”,每年捐款1.5万至2万元,奖励雁鸣湖镇成绩优秀或家庭贫困的初、高中毕业生,并为自己的母校开封市第一高中每年捐款1万元。他的这些捐款,共惠及1000多名学子。

东漳村老年协会负责人刘联广说,每年发放奖助学金时,马斯昂都会回到家乡,看望、鼓励受助的学生们。他的善举,早就在当地被传为佳话。遇到大灾大难,马斯昂也不忘慷慨解囊。记者在他的捐款账本上看到,从2004年至今,捐款共达36万余元。

记者来到马斯昂家中,发现他穿着一件缝补过多次的衬衣。虽然天气很热,家里却未开空调,只有一盏吊扇在头顶旋转。2016年底,马斯昂当选“十大感动中牟人物”。颁奖时,主持人惊讶地发现,他竟然穿着一双鞋底与鞋面“分家”、靠细绳绑缚的旧布鞋。如今,让马老无比欣慰的是,在慈善道路上与他相伴的人正越来越多:在父亲的影响下,马斯昂的儿子马卉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马卉是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创办了该校法律服务中心,为师生及周边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10余年。他还主动担任该校残联理事长,为在校的残疾大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父亲当军医时,总是说治病救人是最大乐趣;离休后,他热心助人的心态没有变。”马卉告诉记者,国内高校普遍缺少专门处理残疾学生事务的行政部门,自己主动请缨当起学校残联理事长,就是想学习父亲,为困难学生提供各方面的服务,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和就业,多年来成效不错。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招收的残疾大学生数量,是省内同级别高校的5至10倍。

老同学娄尚德,受马老事迹感动,也加入慈善捐助队伍中来了。虽然积蓄微薄,在汶川地震中也自己慷慨捐款1万元。

马老的同村后生姚晓生,受马老事迹感动,在慈善事业上更是信心坚定。自2016年4月29日他组建并发起了i中牟县康乐义工这支队伍,各行各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的纯公益性质的志愿者团队。本着“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善行宗旨,以“善行中牟,为爱发声!”为口号,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服务全”的志愿义工团队为愿景,时刻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扶弱势群体为己任。截至目前,共有包括负责人姚晓生在内的管理人员19人,拥有涵盖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各个层面的爱心人士达1400人之多;招募活动近百余次,为残友、环卫工及养老院的老人们免费理发3958人次,义务测血压3227人次,组织募捐善款8万多元,捐献衣物达3000多件。

马老的家乡中牟县雁鸣湖镇,近年来慈心善举蔚然成风,社会捐助连创新高,雁鸣湖镇近两年慈善捐款共300万元,其中2016年和2017年各捐款150万元。越来越多的辖区群众获得了大病救助,贫困户和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也得到了他的大力救助。他的善举精神值得赞叹!(凌昆 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