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氧气有没有可能最终被消耗殆尽?

明轩不撩妹


大约40亿年以前,地球上是没有氧气的,到后来大约25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稀薄的氧气,那时的氧浓度大约只有2%左右,中国石油勘探院特聘美国专家唐纳德在《自然》上发表论文,在我国神农架的研究表明大约13亿年前左右地球上的氧浓度比现在还高百分之一左右,约为22%。后来地球上的氧气逐渐活动到现在的21%。



以上氧气浓度每次波动地球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时间跨度也是非常之大,从相对于人类短暂的文明史来说,氧气浓度是不会变少的,虽然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在呼吸氧气,厨房里爱人做饭时天然气也会消耗氧气,远处工厂里烟囱里冒出的白烟可知,那里也在大量消耗着氧气。

如此看来氧气是会变少的,是这样的吗?

十九世纪时,有人就预言再过500年,地球上的氧气会耗光,实际上瑞士有位科学家交谢尼伯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玻璃罩罩住一颗绿色植物,放在阳关下一段时间后取下玻璃罩,当把点燃的木条放进玻璃罩时,木条会剧烈的燃烧,这说明玻璃罩里的氧气浓度是大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因为这个过程中,绿色植物除了在玻璃罩中进行着呼吸作用,还进行着光和作用,研究表明光和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放出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

所以以人类生命可以延续的时间尺度来衡量,氧气是不会变少的。

下图为实验装置,在家里也可以实验

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常利用在大棚里放干冰来释放二氧化碳,也是为了补充大棚内消耗的二氧化碳,增强光和作用强度以提高蔬菜产量。地球上正是有着大量的绿色植物,所以目前地球上的氧浓度才能维持恒定。

所以要保护绿色植物,保护环境。

欢迎各位关注五月21号了解你感兴趣的科普!


五月21号


答:如果无特殊的重大灾害,正常情况下各种气体含量会在一段时间内处在一个动图平衡的过程中。氧气并不会被消耗殆尽。

现在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大约21%,从人类最初的发展至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会消耗氧气,动物的呼吸消耗氧气。植物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人类的一些活动也会消耗氧气,例如火。但是氧气的产生只有一种途径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如下图:


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氧含量在一定时间内至少是人类历史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在地球发展史上氧气的含量是变动的,古生物学家有一个猜想,在3亿年前地球上氧气的含量远超现在,同时一些远古生物化石的挖掘发现了一些巨大的生物。例如体长可达1米以上的昆虫、腿长达50厘米足球大小的蜘蛛、近两米长的千足虫等。氧气的含量可能影响生物的体积。


恐龙的灭绝是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但直接原因可能是撞击地球后导致大面积火山爆发,火山灰遮挡阳光,暗无天日,植物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了,导致氧气含量的减少,这可能是导致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



所以说如果地球不经厉重大变故,氧气含量会处在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中。消耗的和产生的动态稳定。

简单回答,欢迎来访关注点评。


科学黑洞


地球上的氧气形成机制需要弄清楚,来自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从这个角度看,只要植物的数量还在,光照可以满足,就不存在耗尽的可能。地球上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大陆面积的31%左右,这个比重还是足够多的,也支撑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

除了森林,还有其他草原等绿色植被覆盖的地方,总量还是够的。只要太阳光照能够满足要求,地球上的植被占比不变,在未来很长很长时间内不会存在氧气被消耗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这就是大气层的问题,我们知道火星已经被证实大气被太阳风剥离,这是火星质量不够,导致引力无法控制大气层的原因,那么地球也可能有类似的潜在危机。

如果大气层被剥离,那么氧气即便生产出来,也是无法控制住的,总结一下,地球上的氧气被消耗殆尽的那一天肯定会到来,但也是数亿年之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