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銅川「民警風采」」韓偉——在實踐中練就破案真功夫

“每當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群眾挽回了損失,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一種職業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所有的苦和累都被拋之腦後。”新區公安分局刑事犯罪偵查大隊民警韓偉說。

韓偉今年31歲,從警7年多來一直在公安基層一線。2013年他被調任到刑事犯罪偵查大隊從事刑事技術工作。作為一名刑事技術員,他時刻不忘使命,始終堅持學習、勤於鑽研,在實踐中練就了破案真功夫,憑著自己吃苦耐勞、攻堅克難的韌勁,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使新區公安分局刑事技術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去年以來,韓偉先後榮獲了全省優秀刑事技術員、銅川市優秀民警等多項榮譽。

“在實踐中練就真功夫,最大限度挽回群眾損失”

刑事技術是一項很多人都不願意乾的冷門專業,整天要和現場、指紋、足跡、工痕、屍體等打交道,專業性強,要求高,難度大。剛到這個崗位時,韓偉也有畏難情緒,多次想打退堂鼓,但他還是咬牙堅持並迎難而上,經過多年的風雨磨練,逐步成長為技術骨幹。

剛到刑事犯罪偵查大隊技術中隊時,由於缺乏經驗,韓偉到案發現場不會發現物證,更別說為偵查破案提供技術支持了,這經常讓老技術員無可奈何。為此他羞愧不已,下定決心從基礎做起。此後,韓偉在現場勘查中從不走過場,細緻入微地觀察現場及周圍情況,認真分析發案過程中每一個細節,回來之後把現場勘查圖反覆畫,每次都要撰寫現場勘驗筆錄。平時,他自學相關業務書籍,在腦海裡模擬案件發生過程,磨練勘驗本領。

韓偉善於總結,每破獲一起典型案子他都要做一個完整的記錄,摸索出“現場、視頻、信息”工作模式,作為自己的基本工作方法,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完善。正是憑著這股子學習鑽研盡頭,他很快從一個“菜鳥”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刑偵技術員。

2017年,銅川新區東環路某售樓部空調被盜。韓偉到達現場後,發現現場已被破壞,痕跡採集存在很大困難。但他沒有放棄,仔細尋找可疑之處,不放過任何細節,終於在被盜現場周圍發現了作案軌跡,迅速確定並抓獲了犯罪嫌疑人。韓偉憑著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先後在省公安廳督辦“7.7”保險櫃盜竊案,“8.27”系列盜竊車內財物案等重特大案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破獲刑事案件就是和時間賽跑,例如盜竊案件,如果你破獲晚一步,群眾的財產就可能被賣了贓物,你只有練就過硬的破案本領,才能最大限度挽回群眾損失。”韓偉說。

“苦點累點不算什麼,能破案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刑事技術是公安刑偵的一項基礎業務,是偵查破案中克敵制勝的殺手鐧,對偵查破案和揭露證實犯罪事實起著非常關鍵的證據支撐作用。”韓偉說。

作為一名刑事技術民警,他深知為人民群眾服務體現在自身工作中就是要利用自己的技術水平多破案,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而,不管寒冬酷暑、風霜雨雪,還是白天黑夜、工作休息日,只要接到報警,他總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勘查中不論案件案值大小、現場破壞程度嚴重與否,也不論條件多艱苦、現場多複雜,他總是耐心細緻,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常常在現場一干就是3、4個小時。2017年轄區發生了一起影響惡劣的非法拘禁案,由於受害人驚嚇過度,未能提供有價值線索,案件陷入了僵局,如何才能鎖定犯罪嫌疑人,是這類案子的難點,韓偉在案發現場足足勘驗了6個小時,提取現場痕跡物證21件,勘查完現場後又回到單位對提取到的物證進行整理,一直忙到次日凌晨4點,第二天一大早又馬不停蹄地將整理出來的物證進行檢驗,證實3名犯罪嫌疑人,使案件得以快速偵破。

從事刑事技術工作至今,韓偉共參與勘查處理各類案件現場380餘起,提取現場各類有效物證160餘份,參與刑偵破案130餘起。去年,韓偉立足物證作用率,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25名,協破外省案件6起、外地市案件8起。

“家人的理解支持是我的堅強後盾”

“當了警察才知道,作息時間根本沒法保障。”韓偉說。從警以來,家對於他來說越來越像個旅館,只是完成工作後休息的地方。刑偵技術工作沒有規律可言,不能正常休息,吃不上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韓偉早已習慣奔波在“辦公室、技術室、現場”這三點一線。

從警7年多,已是兩個孩子父親的韓偉坦言自己對不住家人。大女兒4歲了,可他一年接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次數不超過10次,老二孩子現在才5個月。“孩子跟我比較陌生。”韓偉說。

每次執行任務前,父母都再三叮囑他注意安全;每次出遠門前,妻子都為他操心,“你在外面安心工作,家裡的事情有我呢。”想到這些,韓偉既愧疚又難過。因為少了對家人的陪伴,他覺得自己只是盡了警察的責任,並沒有盡到兒子、丈夫、父親的責任。忠孝難兩全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韓偉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在工作上,對家庭的付出相對就會少很多。韓偉坦言:“我的工作成績與家人的支持息息相關,家人的理解支持是我的堅強後盾。”

點擊屏幕右上方,分享內容到朋友圈

長按二維碼關注“銅川公安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