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经是佛教的骨髓(宣化上人)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四日晚间

宣化上人开示于万佛圣城

若没有〈楞严咒〉佛法就没有了

没有《楞严经》正法就消灭了

我们生在这个末法时代,离佛远了,可是法还没有灭尽,大家还可以依照佛法来修行,还有希望开悟证果成佛。

身为出家人必须要抱定一贯的宗旨,即使横逆交加,仍然百折不挠。不管谁来破坏我们的宗旨,都不被摇动,只要认识清楚自己所行所作是一条光明正大之路,就勇猛迈步前进。

在末法时代,一切天魔外道、魑魅魍魉、山妖水怪,所最怕的就是〈楞严咒〉。〈楞严咒〉是破邪显正的神咒,而《楞严经》就是为〈楞严咒〉所说的一部经,是佛教的骨髓。人若无骨髓,一定会死;佛教里若没有《楞严经》,也可以说就没有佛法了。所以在这个末法时代,护持正法的最好方法,就是把《楞严经》能背诵出,〈楞严咒〉更要能背得出,我们要能背诵、能读念,念得滚瓜烂熟,尽量发挥《楞严经》的妙旨,一一为人演说。

世界上如果没有〈楞严咒〉,妖魔鬼怪就会肆无忌惮、横行于世。世界上若有〈楞严咒〉,旁门左道、魑魅魍魉、山妖水怪就都还有所恐惧,不敢公然出现于世。若世界没有〈楞严咒〉,这就是一个妖魔鬼怪的世界了。你看现在人的思想行为都是古里古怪,不如禽兽,这是因为妖魔鬼怪炽盛于世,蛊惑世人,令人失去根本的智慧,变成麻木不仁,所以所行所作,连牛马都不如了。这也因为懂得诵《楞严经》,持〈楞严咒〉的人,愈来愈少,所以天魔外道才猖獗无忌。

但是万佛圣城是佛法的发源地,蒐集世界上真修道人精华之所在,所以万佛圣城非妖魔鬼怪的地盘,他们住不下的。有些人在万佛圣城住不下,都是因为德行不够,思想有邪知邪见,所以久了就原形毕露,待不住了。

以后在万佛圣城的出家、在家四众,都要把《楞严经》熟读能背得出,这样对佛法有莫大的帮助。因为有些著名的教授、学者,甚至有些出家人,居然公开说《楞严经》是假的。为什么他们这么颠倒?因为《楞严经》有〈四种清净明诲〉与〈五十阴魔〉,他们受不了这些照妖镜。与〈五十阴魔〉一比,这些妖魔都现形了;与〈四种清净明诲〉一比,他们更是无法守这些规矩。因为受不了,所以他们就昧著良心,打大妄语。

附:历代祖师因楞严经──而悟道者

宋.净妙大师│明‧天隐禅师│明‧蕅益大师

宋.净妙大师

澄法师本滇池人,高氏之子,世代辅佐大理段氏,继承袭爵位为国公,因读《楞严》至「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处有省,竟然凝神默想,获大解悟,随即剃度出家。后开辟水目山,大理段王爷为澄法师建寺院,并赠净妙之号。

明‧天隐禅师

天隐禅师是荆溪 (今江苏宜兴县南)人,俗姓闵,父亲早逝,家贫不能读书,种植田园奉养母亲。直到他年长二十岁时,才不自觉地检点言行,蔬食明心,但此时,他还不知道学佛,皈依三宝。只知道对神明立誓起愿,若心里起了邪念,则默诵「小人闲居为不善章」警惕自己,恶念便顿然止息。

一日听到法师讲说《楞严经》。当法师讲到「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时,天隐禅师若有所悟,因而警惕人生无常,欲皈依佛门,以求解脱之道。

就在天隐禅师一心准备出家的时候,有位来自清凉山唐凝庵的幻有禅师,应太常吴安节通政邀请,居停在龙池山,道风远播。天隐禅师一知道这消息,便想前去参学。他的母亲虽然舍不得相依为命的儿子离去,但早就发现自己的儿子虽处尘寰,却无心尘俗,知道他志向坚定,因此也就答应由他去出家修行。

到了明神宗万历戊戌初,天隐禅师终于得以剃度。起初,幻有禅师只让他参赵州禅师〝无〞字语。天隐禅师虽用心去参悟,但抓不到门路,无有下手处。又参〝未生前本来面目〞,三天三夜用功急切,还无消息,精进了百余日,有天偶尔翻开《楞严经》,见到佛呵斥阿难尊者「此非汝心」。于是如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入弥勒菩萨楼阁一般,天隐禅师顿入空豁境界,将所有的思虑疑情放下。

明‧蕅益大师

蕅益大师七岁茹素,十二岁读儒书,以传千古圣学为己任,尊崇儒教而誓灭释老,之后开荤酒,作辟佛论著数十篇。十七岁时,偶然翻阅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序》与《竹窗随笔》,觉得义理深刻,进而读之才发现自己以前的错误知见,于是将以前所著的批判佛教的著述集而焚之,以表忏悔之意。

蕅益大师时值弱冠,在注释儒家经典《论语》时,至「天下归仁」一句,困惑其意,经三昼夜苦心思索,乃于孔颜心法深有领悟。是年冬,家父亡故,听闻《地藏菩萨本愿经》,从而萌发出世心。二十二岁时,专志念佛,自觉世法之不究竟,遂将所著文稿二千余篇付之一炬。之后更是勤于修学佛理。二十三岁时,听法师宣讲《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师于座中听到「依空立世界…空生大觉中」时,心中顿生疑情,自问:「为何有此大觉,虚空和世界能从大觉中生?」内心郁闷。因而决意发心出家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