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一般得多少钱?

-Muggle77647548


作为一名医生,我来回答一下,现在有专门的体检中心,每个体检中心都有体检套餐,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套餐。一般来说,体检的基本项目有这些:

第一,三大常规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和便常规,这是每个体检都需要查的,最基本的检查,很便宜,几十块钱就行。

第二,肝肾功能

一般一个生化全套就可以查完这些,包括肝肾功能,肌酐,血脂,尿酸等等,需要几百块钱。

第三,胸片心电图

这个也是最基本的检查,很便宜,几十块钱。

第四,彩超检查

包括肝胆胰脾的彩超,甲状腺彩超,乳腺彩超等等,一个B超100块钱左右。

第五,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有很多,可以自行选择,CEA、CA-199,AFP,CA125等等。

第六,全身体格检查

包括测量血压,体重,身高,视力,腹部,胸部查体,直肠指诊等等。

第六,一些特殊检查

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检查,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可以做一个胸部高分辨CT检查。一般女性需要做妇科的彩超,宫颈TCT等等。四十岁以上的成年人,建议做肠镜,了解有没有肠息肉或者肠癌。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体检套餐,大概需要两三千块钱,而好一点的体检套餐,需要四五千块钱。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健康情况以及经济情况,自行选择。

欢迎留言咨询,更多医学科普,请关注我。


普外科曾医生


以后大家就去第三方体检,拿完化验单就在网上找医生看结果,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这就是趋势,而且省钱。



现在全面体检机构很多,费用也不一样,一方面项目不同,一方面有人工费用。

王医生设想的就是体检交给机器,看结果交给互联网。当然这个目标还需要努力。

我们现在先说说一般体检,几百元到几千元都有,就看查哪些项目。

我们来说说常规查体项目,特指没有任何疾病的朋友:

第一、血常规:看看白血病,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看看有没有贫血,及血液问题。

第二、尿便常规:看看有没有尿蛋白,酮体,潜血。看看便有没有潜血,感染。

第三、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看看肝脏肾脏功能;看看血糖及血钾钠氯,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第四、测个血压,身高,体重。

第五、胸片:排除肺感染,肺占位,气管问题,食道问题,心影大小,是不是有胸水等等。

第六、心电图:排除典型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第七、心脏彩超和腹部超声:心脏结构和功能,肝胆脾胰双肾的大小形态。女性妇科超声,男性前列腺超声。

第八、病毒系列:乙肝,丙肝,梅毒(不一定常规检查)。

以上化验及检查估计需要接近一千元。

除了化验检查,还必须有各科室医生的问诊及查体,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线索,排除更多潜在风险,达到体检的目的。

还是那句话,体检有必要,尤其高危人群,有家族史的人群,工作压力大的人群。

心血管王医生在互联网等着您!

和您一起管理健康,管理三高,管理心脑血管疾病。

远离三高!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王医生


如果你是医生,这样的问候你一定不陌生。

”我想来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大概要多少钱?”

”我想带我父母亲来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大概要多少钱?”

有些人身体有某些不舒服,他期待通过一次全面检查就能发现问题,并治疗疾病。如果是专门的体检机构是非常欢迎这样关注健康的顾客。事实上全面的检查就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吗?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不一定做到,也没有这个必要。

我们医院每天都会组织职工体检,年龄界限是40岁。年龄小于40岁,检查比较简单;年龄大于40岁体检的项目会增加。

40岁以下男性体检项目一般是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全腹B超(肝胆胰脾肾前列腺),肝肾功能,感染四项(医疗人员属于感染高危人群),胸片。

40岁以下女性体检项目一般是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全腹B超(肝胆胰脾肾子宫附件),肝肾功能,感染四项,胸片,宫颈,白带。

40岁以上女性体检项目一般是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全腹B超(肝胆胰脾肾子宫附件),肝肾功能,胸片,感染四项,血沉,宫颈,白带,乳腺彩超,乳腺钼靶,肿瘤四项。

40岁以上男性体检项目一般是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全腹B超(肝胆胰脾肾前列腺),肝肾功能,感染四项(医疗人员属于感染高危人群),血沉,胸片,肿瘤四项。

其实大多40岁以下人员每月必要每年体检一次,我们医院员工大多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性检查。40岁以上人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增加必要的检查,或者让医生给你增加体检项目。

超过40岁吸烟人员,或者化学物质或烟尘暴露多可以考虑肺部CT检查;长期胃肠道不适可以增加胃肠镜检查;经常头晕头痛可以考虑脑CT或磁共振检查;有心绞痛,晕厥的病史者可以考虑更高级的磁共振或者CT检查。如果怀疑恶性肿瘤的可以考虑做PET-CT(费用上万)。

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人来讲,如果经济过得去每年观察肺部,肝脏,宫颈,乳腺,胃肠等部位还是有必要的。我们医院每年体检都能检查出1-2例癌症(无症状期),以肺癌和乳腺癌为多。常规体检的费用不会太高,几百块到2000左右。其实更多时候可以做自己关注的专项检查。

还有就是体检后千万不要进行自我诊断,如果有比较大的异常结果最好让专科医生给你解读。


麻醉医生小康


(2018年5月13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我是一名胃肠/肝胆/腺体外科医生,奋斗在临床一线,每天都会开各种各样的检查。若有家属住院的读者,发现有多余的检查项目,可以咨询我有无必要性。

说到全面检查,我就按术前常规检查为例具体说说。按市级二甲医院收费标准。

一、血常规和血型:血常规主要是为了发现有无贫血、感染、白血病、抵抗力下降等,以及血小板计量,以排除手术出血禁忌;无论大小手术,均要查血型,以便关键时候术中大出血能及时配血输血。(大约40元)。

二、尿常规:主要是检查尿液中是否有血液/蛋白/葡萄糖/酮体/脓细胞等,有利于排除糖尿病、泌尿道肿瘤、出血、感染、肾病等。(大概20元)

三、大便常规:主要检查看粪便中有无寄生虫,大便潜血是否阳性,以排除肠道肿瘤。(大概40元)

四、肝功能/血糖:主要检查胆红素/肝功能/蛋白/甲胎蛋白等,以排除有无胆道梗阻、肝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肝癌等。血糖测定排除糖尿病,血糖高是手术的禁忌,也是影响疾病治愈的关键因素。

五、肾功能:主要检查肾功能/尿酸等,主要排除有无肾功能损害、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等。(大概30元)

六、电解质:主要查钾、钠、氯、钙、镁、铁等,以便术前了解有无电解质代谢紊乱,有紊乱是手术禁忌,需要调整。(大概25元)

七、心肌酶:主要检查有无心肌损害,排除心脏疾病。(大概130元)

八、凝血功能:主要查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排除有无出血倾向,对于一些有出血倾向的,比如隐匿型肝硬化、骨髓疾病等。(大概200元)

九:血脂:主要检查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排除有无高脂血症,评估心血管疾病。这个不作为手术前的必检项目,我一般不会开,除非病人要求。(大概55元)

十、传染性疾病筛查:手术室作为公用空间,一般有传染病的人会放在最后做手术,以防止交叉爆发感染。主要筛查乙肝、艾滋、梅毒、甲肝、丙肝。(大概340元)

十一、肿瘤:主要查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15-3、19-9、72-4,以排除常见消化道肿瘤。(大概210元)

十二、甲状腺功能:腺体外科必查项目,了解甲状腺功能,有无甲亢、甲减等。(大概135元)

十三、B超:常规包括腹部、泌尿、心脏的彩超检查,女性要加妇科彩超。基本囊括完整个五脏六腑,能及时发现一些隐匿疾病,排除手术禁忌。(大概350元,每加一个部位增大70元)

十四:拍片:主要是胸部拍片。排除有无肺炎、肺癌、胸膜炎等。外伤/骨科用的更多(大概70元,每增加一个部位加收70元)

十五、CT检查:这个有一定针对性,主要是在前面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做,能比较快速、准确的判断病情。(每个部位大概220元,每增加一个部位加收220元)

综上所述,二甲医院的术前常规体检费用大概在2000元左右。但具体疾病还要具体检查,比如心血管疾病需要做心血管造影;肠道肿瘤需要肠镜检查、造影检查等;乙肝肝炎需要做乙肝DNA定量等。这些费用都是非常昂贵的。

体检虽然比较昂贵,但是还是建议有条件的人每年体检,现在大点的手术都要一两万,够体检十年了!★若觉得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你好,去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一般的花多少钱!

其实有很多人不知道,正常的体检化验检查在公立医院是有收费标准的,不同级别的医院收费标准截然不同

简单的心电图吧!一级医院 十二导联心电图12元 一个血常规20多,级别高一点,收费高一点有的还会加一个医学影像报告10元。报告采用的材料不一样加钱等等

所以说做一个全面的检查需要多少钱还真不一定。

具体得都在图里了,大家可以看看


健康医加一


你好,我是一名外科医生,随着大众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健康体检也越来越普及,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所针对性的体检也会有所偏向,那么它的价位也不尽相同,一般在200元至5百元不等,如果含有特殊检查,可能要一两千元,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常规体检,包括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免疫五项等血液检查,另外还有心电图,胸部透视,以及超声检查,比如女性有子宫附件彩超,乳腺彩超等等。

2、职业病相关体检,比如经常接触粉尘作业的工种体检,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要查肺功能或者肺部ct,肺癌筛查等等。



3、老年患者体检,可能会高发大肠癌,胃癌,要查一下胃肠镜,另外可能会出现心脏疾病,要查心脏超声,另外直肠检查也很重要,以及肿瘤标记物检查等等,所以价位更贵一点。

养成健康体检的习惯,及时发现疾病,及时处理,对疾病治疗非常有益,所以提倡大家进行健康体检。

关注个人头条号《胃肠健康科普ZZPO》,获取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