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房子会降到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二三十万一套吗?

李聪


短期来看,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土地供给,二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怎么决定的?内部看经济运行情况,简单说就是经济增速;外部看欧美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特别是联储加息或降息,扩张还是缩表。

长期来看,影响房价多了一个人口因素。供地和货币政策目前还无法预料,毕竟10年以后,我国经济状况如何谁也说不清。

但10年以后的人口情况如何?却是有迹可循。张银银查阅了我国统计年鉴,对比了20年前,1998年我国各年龄结构人数和占比。当时,0-14岁孩童32064万人,占比高达25.7%,其实当时已经是多年下降后的结果。

而到了2016年,这一数字为23008万人,减少9056万人,占比下降到16.7%。

也就是说,过些年,短则几年,多则十多二十年,当这批孩子长大,成为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时,不仅住房总需求直线下降,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岗位的增加,劳动力是否够用都将成为一个问题。

另外,1998年时,我国的老年抚养比为9.9%,到了2016年上升到15%。10年以后会如何呢?

即便如此,从总量上说,考虑到这批孩子的父母,比如像张银银这一代人不少都有1-2套房,一些家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一定的城市房产。到时住房可能严重过剩!接盘侠在哪,到时依旧会成为一个问题。


杠杆游戏


十年后房子会降到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二三十万一套吗?

不可能,别做梦了,涨到二三百万一套的可能性都比跌到二三十万一套大!

先看看如今房价的形势如何吧!

第一:从房价中位数来看形势

以下是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12月份各城市二手房中位数的报价,应该说中位数比平均数更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房价水平,按照一套房90平方总价二三十万这个标准,目前全国也只有极少数县城有这样的房子,就算有也是这个城市比较偏僻地区的房产。

第二:从全国销售均价来看形势:

我们先看看全国所有地方商品房销售均价:2016年与2008年相比全国均价就翻了一番,如今全国商品房的销售均价已经近八千!一套90平米房产,平均需要付出70万左右。

我们再看看各主要城市这些年销售均价的走势情况:2012年-2016年所有城市平均销售价格无一例外都在涨价,而且涨幅惊人,均价超过一万的城市越来越多了,深圳无疑是这些年涨幅最惊人的城市。

为何说不可能?

第一:二三十万连一套房的建造成本都不够!

以上是全国房屋平均造价近些年的走势情况,与十年前相比如今造价也差不多翻了一倍,如今一套房光造价二三十万都有点不够,更不要说后续的其它成本。

在如今物价普遍上涨的大背景下这个造房成本有多少下降空间?上涨的可能性都比下降的可能性更大,不是说房子没有降价空间,而是说降到这种程度不可能!

第二:通货膨胀的的大趋势不变,降价的可能性很小!

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物价之所以上涨也是价值回归,上涨的是货币价值,真实价值并没有变化太多,这些年货币投放量的增速是超过GDP增速的,明显存在货币超发的情况,这些年之所以房子涨得更离谱,是因为房地产成为了一个堰塞湖,分配的超发资金更多,未来这种情况会有根本改善吗?

对于房子我们也需要转变思路,首先想办法增加自己的收入让自己买得起房,其次如果真买不起何必那么在乎产权?租房有何不可?生活的确离不开房子,但未必离不开买房!


心安理得君


一,刚需房子是刚需,几乎每个人都需要买一套。以前,我听别人说过,房子最终会不值钱,就和原来的大哥大、电脑、自行车一样,风靡一时,最终会没落。我对这种看法,不敢苟同,他们之间也没有可比性。大哥大和电脑的没落是因为被现在的只能手机代替,自行车的没落是被轿车电车代替。我们对获取信息和代步的要求没有变,这是刚需,变的只是满足我们需求的产品。同样,我们对住的需求没变,这也是刚需,但是,却没有什么能代替房子满足我们住的需求。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是国情,人多就需要大量的房子,现在农村不让盖房,逼很多农村人都去城市买房。现在国家又放开了二胎,对房产的需求还会增加,因此,放假降的可能性不太大。

二 经济目前看,房价高,很多人买不起房,而对于房子是刚需,因此,绝大部分人是贷款买房,只要付了首付就可以。如果房子降价,就会影响买房人的还款态度。如果房价下降的厉害,房子的总价值还不到还款数额,很多人就会拒绝还款,宁愿让银行没收房子。如果全国都发生了这样的事,银行收不到钱,只有房子,而房子又卖不出去。这就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样引起的,为了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国家也不会允许房子价格降太多。

三,成本现在不仅买房贵,开发商盖房成本也高,尤其是近几年来,地气、原料、工钱等价格上涨,导致房子成本上涨,开发商作为商人,不可能赔本赚吆喝。因此,他们不会降价。就算不降价,房子也能卖,为啥要降价呢?除非全国买房人一条心,同时抵制。

四,炒房人只要有这批人的存在,房价不会降太多。因为中国人都有从众心理,当看到房产火爆市场,就会跟风,就会制造一种房产市场火爆的假象。同时,他们只放出少量房源,而买房者颇多,供不应求,只会涨价。

综上所述,房子下降的可能性不大,由于国家一些政策的实施,房价或许会稳定一段时间,不会暴涨暴跌。要想房子降价,就需要增收房产税和遗产税,让房子活起来,而不是囤起来。


历时一年半的调控最直观的效果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二线房价降温,与此同时,伴随热点城市的降温,三四线楼市开始崛起。

从目前看,调控仍然没有松动的迹象,房价控制并不是此轮调控的终极目标。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可见2018年楼市调控还将继续,在多种精细化调控手段下,房价稳定波动将成为常态,大起大落是小概率事件。

买房并不是解决住房问题的唯一途径,房价也不会降到人人都买得起的地步

房价上涨有其自身逻辑性,一线城市四五万一平的均价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房价是一个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人均收入、物价水平等的综合反映,也许许多人的工资都跑不赢房价上涨的速度,但如果一旦房价暴跌,人人均可买房,将会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无论是市场自我修正还是宏观调控的大手,都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正如住建部所言,房价控制并非此轮调控的终极目标,调控不是为了让房价回到二三十万一套,让人人皆可买房。解决住房问题的手段,除了增加商品房供应,完善租赁住房也是重要手段。

事实上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开始租房租赁试点工作,2018年住建部将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两到三年租赁住房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


唐家三妹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马云说过,未来8年最不值钱的就是房子,房价将会如葱价。很多人对此寄予厚望,希望房价能降一降。我个人也不认为房子会像之前那样猛涨了,毕竟房价已经很高,货币不会大幅宽松,政策倡导房住不炒,都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抑制。

但是我不认为房价会大幅调整,尤其是核心城市、省会城市、重点城市的房子,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我国城镇化率不到60%,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仍会有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房屋需求仍会长期存在。

2、房子上面绑定了太多,比如户口、教育、医疗等等社会福利,房子可以无限建设,但这些资源是有限的,绑定越多资源的房子,价格越坚挺。就像北京的学区房,始终都是市场硬通货。

3、房价收入比偏高,但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世界领先,收入也在保持增长。我们回想过去20年,我们始终感觉房价很贵,但用现在的收入水平看,过去每年都是上车的机会,因此不能用静态的眼光看一项长期资产的价值。

所以我认为,房价基本没有大跌的可能。

我想了几种方式,可以有二三十万一套的房子:

1、房子面积更小,一套只有几平方米。比如深圳就在2016年推出了几套6平米的房子,可是售价要88万起,单价比大户型的房子要高得多。

2、货币改革,新版人民币1块钱兑换旧版人民币10元甚至100元,这样房价用新的货币表示,就可以降到20-30万一套了。

3、找个时光机,回到十年前。


首席投资官


追梦鸢鹰

个人认为房价一定会降的。原因如下:

根据自然法则来讲,物极必反,有阴即有阳,房价不可能只涨不跌,好比股票也是涨涨跌跌,心电图也是起起落落。当初人们能想到如今的房价如此之高吗?想不到。同理,未来房价会降到多低人们还是无法想象的。

从古至今一直有一个道理,就是物依稀为贵,当供远远大于求时,物品必定会发生贬值。

中国现在新建好的房屋都够住几代人用了,近几年来,出生率越来越低,而限制婴儿出生的主要因素却不是国家的政策,而是经济因素。

年轻人赚的那点少的可怜的工资,有很大一部分交了房租。靠那点微薄的收入还有平时的花销根本买不起房,腰包里没钱导致可能谈恋爱都谈不起,谈的起恋爱的人可能又有一部分人因为买不起房的问题,到了婚姻的门口又分开了。当想要生个小孩的时候,可能想一想现在养一个小孩有多么费钱,又害怕而退却了,想生很多的变成生一个,想生一个的变成推迟几年再生。不是不能生,而是生了养不起啊。由此导致一个现象,就是单身男女比例越来越高,婴儿出生率越来越低。

如果说未来人口是在下降的趋势的话,房子又要卖给谁呢?老一辈传给下一辈,下一辈手握好几套房子,新楼还在不断的建起,将会出现另外一种现象,就是“有价无市”,虽说房子值多少多少钱,但是没人买,为什么没人买?两个主要因素。1、因为大家不需要房子,手里有好多房子了还买他干什么,国家政策可能也不允许继续买了。2、买不起,你认为你的房子很值钱,所以卖的肯定不会便宜,因此买不起的人还是买不起,买的起的人不需要。

那么这样的话,手握很多空房子拿来做什么呢,如果只是放在那什么都不做的话,房子只能变成累赘,因为要交各种税、保养之类的花销,所以需要房屋来创造价值,那么卖不出去就只有出租了。

大量出租的房屋进入市场上势必会打击到房屋的买卖,年轻人买不起房只能租房了。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中国新建的无数高楼究竟要卖给谁呢?有房的人不需要买,可能也买不起,为什么他们也买不起呢?因为他们手里的空房子也不好卖啊,二手房不卖出去哪里来的钱换新房呢。想买的年轻人呢?他们买不起。既然有钱的也不买,没钱的也买不起,那房地产开发商们怎么办啊。

开发商们也不是那么有钱啊,他们盖楼的资金也是从银行借的啊,他们卖不出房子拿什么还银行贷款呢?是降价出售来尽快套现,还是保持高房价死磕到底呢?

再谈谈人们经常说的大城市。大城市虽说从数据统计上来看人不少,实际大多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大城市里没有房子。到了过年,很多城市都变成了鬼城,由此可见,大城市卖出去的房子也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多,如果说大城市的房子供不应求,那怎么还会出现鬼城现象。本人走过很多地方,很多大城市其实有无数新建好的高楼都是空的,晚上走在路上看那些高楼也是零星几个灯光。

所以大城市也是有虚张声势的成分在里面,若干年后就见分晓。

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人为再怎么炒作也是躲不开自然法则的,只是时间问题。物以稀为贵便是自然法则之一。

创建于2018.5.16


蒲公英144892721


可以讲真话吗?不准讲咱就闭嘴!事实上我们今天的城镇住宅非但饱和。已供过于求!天价的房子又让进城的农民无奈哀叹!(只有少数暴发户买得起并屯积了大量房源)而城市工薪族大多靠贷款买房并成为房奴!

我们的经济指标主要依靠房地产来拉升!这是种极端发展方式。现实中中央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已经说明一切!房源过剩已成现实。而需求者仍无法获得合理的价格照顾。越来越高的房价让普通民众不得不去花高价租房。屯积房源者最终将如何转嫁这些房子?

虚拟繁华炒作下的房地产业如何平稳着陆是中央如何实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试金石!而老百姓的真实需求与现实房价严重脱节。收入是死的,房价却是飚升不止的。

我不知道,随着老龄化一代又一代的离世,十年,二十年后空出的房子将如何处置。人口减员是大势所趋。企图以提高生育率来维持消费的任何想法都是荒诞不经的臆测!未雨绸缪。早作规划是正确的选择!

民生是当务之急!房价下行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让老百姓获得实惠。让社会公平一步步地实现。这才是我们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正确道路!

创作于2018.7.18.


晋A闲云野鹤


这个问题确实问的水平不怎么样,房价的问题不单单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问题。在房地产房爷发生的一些小波动都会通过蝴蝶效应影响到其他的行业以及整个经济形势。

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地位和形势分析。

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同级数据,2016年单独的房地产行业市值约占到当年GDP的6.5%,并且是在逐年递增;如果算上与房地产行业相关联的上下游行业,例如建筑建材、钢筋水泥、家居家装等行业总市值的话约占到GDP的20%。20%的地位说房地产行业是经济支柱产业一点不为过。

形势。在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类限购限贷、土地交易设封顶、金融贷款收缩等措施都是按照去房地产泡沫的思路在走。也可以看出政府对改善目前高房价的态度,但是这个过程肯定是漫长的。

十年后如果如标题一样20-30万一套房子会怎样?

三四线城市。目前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房价在3000-5000元/平米的状态,如果政府政策导向结果较好的话,10年得到标题的结果也不是不可能,并且可能对社会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一二线城市。2017年深圳新房成交价57000+,上海47000+,北京43000。9个城市成交均价在20000+。如果出现标题的总房价,那么这些地方跌幅需达到90%以上!如果事实是这样,那么首先这个行业是毁灭性的打击;上下游关联企业也无法幸免。

对于暴跌后的情景,91年的日本正是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接下来我们看看当时的日本发生来了什么。

日本在经历了1990年房价增幅100%后,91年三个月房价跌幅达到35%,全年房价跌幅达到70%。

①房价崩盘后,房地产行业萎靡、银行断供。一夜之间购买房产的千万富翁们成为了千万负翁,到处是破产的情景。

②股市跟随性崩盘,跌幅超过80%都没有人敢买了。日元货币贬值。

③大量企业破产,尤其房地产企业和银行破产数量超过3000家。就业压力空前,而且工资低、压力大成为了日本社会的普遍现象。

根据相关数据日本股市和房地产暴跌造成的损失达到6万亿美元。经济的萧条蔓延到了政治和社会领域。现在的日本依然在暴跌后的影响中,举步维艰的向上爬行中。

综合以上,政府对房地产的政策会是稳定且持续的去泡沫化,通过侧供给结构性改革来振兴实业,降低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所以十年内不会出现标题所述的情况。


不达标达人


应该来说这种可能基本上不会出现,不管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如果房子价格到了二三十万一套,那真的就成了大白菜了。


1、房价在十年以后可能会下跌,但下跌的前提是5-10年间会再出现一波上涨,也就是从现在开始大约十年以后房价会到阶段性的顶峰,其后随着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年轻人口不断减少,住房市场出现饱和,一个家庭会拥有几套住房,到那时将会有大量的二手房抛向市场,房价随之下跌。


2、中国的经济在发展,10年以后,原材料价格、人工、土地这些都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不可能会出现下跌,那么十年后房子的建造成本翻倍,现在的30万成本对应10年以后的货币价值相当于60万,如果说10年以后房子价格只有二三十万,那就相当于现在的十几万,这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3、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10年以后,随着房产税开征、其他经济来源的拓展,房地产的作用会渐渐弱化,但房地产业对经济的作用不可能很快退出历史,另外房地产是货币超发的蓄水池,如果房价出现白菜价,那么房地产里沉淀的天量货币出路在哪里?


所以,房价在10年以后会出现下跌,但是房价跌到二三十万的现象基本上不会出现。


丁丁金服


十年后,房价会是什么水平,我不敢说。但是,我想说说我、我家的住房消费的故事。

我是出生在农村的70后,有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弟弟。我们的父母是典型的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来自种地、家庭日常养殖、建筑小工、个体小拖拉机运输等,属于勤劳吃苦的一类,他们这辈子一共在村里盖了三次房子,第一次是有了我之后靠借钱盖的3间砖、土坯、木头结构的房子,我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第二次是大概十年后把三间房子翻盖成五间,砖木结构,花了大概三四千块钱,大部分是欠债。第三次是村里统一规划盖二层楼,新给了一块宅基地,当时父母旧债刚刚还完,有借了不少钱盖新房子。这些债务直到我大学毕业以后两年,才用我的工资逐步还完。也就是说,父母一直到五十多岁,一直在过着为房子还债的日子。到现在,他们还住在村里两层楼房里,老宅子五间平房一直空着,也曾断断续续用于养殖。

我大学毕业以后,在省会城市报社当记者,结婚后两口子先是在城中村租房两年,一个月100元房租;还完老家的债务之后,条件有所改善,租过一年多两居室,房租400元一个月。工作第三年攒下5万元,再借十几万买了一套小产权现房住了进去,当时爱人已经怀孕半年多,为了省取暖费毛坯房入住,但非常开心,因为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可以住进自己的房子了。

有了房子,有了孩子,欠下十几万债务,日子压力较大,我在孩子不满两岁时,辞职到广东工作,提高收入之后很快还了欠债。然后为了自己的事业理想再一次辞职,到新疆工作。事业发展的很好,四五年后有了些积蓄,又赶上单位集资,分了一套房子,结果是又欠下三十万债务。一直到去年,才终于还清欠债。我又考上博士,辞职读博。可以说,工作15年,两口子除了养家糊口养大孩子,所有积蓄换来的就是两套房子。现在女儿面临小升初,今后十年,我们的精力将主要在教育上,一般情况下,不会再考虑买房子的事儿。

再说我弟弟,也是工薪阶层,先买下单位一套集资房,借了很多钱,还完之后,前两年又按揭了一套商品房,首付借了一部分,房贷一个月要还5000多,弟弟家的老大是儿子,去年生了二胎。现在养家糊口还房贷压力比较大,十年以内除非有奇迹很难有能力再考虑买房了。

这是我一家和房子的故事,不知道是否具有普遍性。对于房价长和跌,我都觉得跟我关系不是太大。炒房挣钱,基本和我们无关,也没那个能力。我更看重的是未来自己的事业发展,以及自己孩子的教育成长。十年后,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房价在能承受范围,也应该会帮助孩子改善住房条件而再买房的,但近期内肯定不会考虑了。



河大张雷


可以这样说,你这个提问我估计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要看哪里的房子,北京的房子,如果到二三十万一套,你觉得可能吗?北上广深也是永远不可能,包括二三线城市。你说的那一种可能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具体的我相信你懂的。

正常情况下我只能说你就做梦。房价不会大幅下行的,房价如果大幅上升的话,肯定会调控越来越激烈。所以大幅上升可能性也不是很大。看房价不能孤立的看问题,你还要考虑到你的工资,如果全社会都涨工资了,而且工资涨幅比较大,房价肯定还会继续往上。



因为购买力能跟着上来,房价说到底就是一种供求关系,说得更加露骨一点,就是人的一种筛选机制,因为你如果在这个城市里面能够定居,那么你收入比较高的,相对来说是比较精英的。

只要大城市的吸引力还在房价就不可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