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草书水平如何?有什么问题吗?卖的话能值多少钱呢?

胡涂山人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用心点评每一幅书法习作——

1、刚把题主这幅习作发给一位稍懂书法的人看,当然我还赞扬了一番,目的是鼓动他花一块钱买下,谁知他反过来说——“拜托你给我一块钱,我请收破烂的人来把它收走!”靠!看来送给别人还得倒贴啊!

2、言归正传,这幅行草书习作,可取之处还是有,大小、疏密、纵横、轻重注意了变化。不过通看全篇,笔画草率、直露,结字无美感,无承传,任笔为书。

(翁字:宋 · 蔡襄 · 自书诗)


3、全篇画圈太多(如红框标记处),尖入(如灭字)太多,无端笔画(如翁字)太多,方折(如飞字)太多,告诫读者朋友们,这种写草书的办法不可取。附几个书法大家的写法,注意观察其草书笔画与造型;

(飞字:唐 · 孙过庭 · 书谱)


4、林散之先生在谈草书时说到,临帖就是要把自身的毛病去掉,乱画无法度不行。临帖不仔细,花的时间再长也没有吸收到自己需要的养分,信笔为体,胡乱涂来,日长年久,终无进步。

(灭字:明 · 韩道亨 · 草诀百韵歌)


苦口婆心,还是那句话,自己写着玩玩是可以,想要有所提高,还得从临帖开始,把那些不好的笔画改过来。读者朋友们认为呢?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我很少评论别人的字,既邀,就说上几句。

这张草书书的是柳宗元的一首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对这张草书作品有以下看法如下:

第一,这张草书作品的书者有一定功夫,这个应予以肯定。

第二,墨法几乎无变,远观,浓墨都在作品的上部出现。近看,浓墨仍都出现在上部。这首诗总共28个字,如果加上正常落款,最多也不会超过40个字。写这样的小品,笔补饱墨两次即可书完,显然,书者有每行一补墨之嫌。这是写草书的大忌。

第三,点画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没古意。这个主要是临写古人的碑帖少而造成的。

第四,习惯的用笔动作导致俗笔的出现,如首行的“千山”和第二行顶部的“万径人”的用笔,就是习惯性的俗笔,看起来很不雅致。在创作中,以上几个字的用笔和结字,是完全可以变化的,但书者却处理得十分不妥。

第五,字法有毛病,用笔不到位。如:“独”和“钓”、“雪”、“翁”、“舟”等字的处理,显得生硬不协调。

第六,作品不完整,没落款。应该说,这是一张草书,而不能称之为一张草书作品。

第六,这样的字不能卖,建议再重写几次。若想卖,也不会有人要,因为没有一点儿价值。


中州耕牛堂主



通篇拜读此副作品,可以看出书者还是有些书法功底,可圈可点之处还是有的,譬如章法追寻欹正、飞白、大小错落等。

要说缺点也很明显,字体架构、笔法都比较随性,难觅古法,可以看出书者临帖不深。从上下字牵连、映带来看,太过牵强僵硬,应多临、多看古今大家作品,以求进步!




以上是本人昨晚所写作品,也欢迎大家多提宝贵建议、批评指正!


清吟堂书画


实话实说,好吧。以我个人的水平及观点说几句,这幅作品应该说比我写得好,但远远未达到可以拿出来炫耀的水平,至于说它能卖多少钱,这个不好说,看你是碰到什么人了。这是一幅草书作品,字写得如何暂不评,单是章法布局就不对了。草书的字基本上都是承上启下一挥而就,字体的大小错落有致,字体的长短不一,各个占用的空间相差较大,有些一行可写三四个字,另一行可写七八个字。可这幅草书作品每行都一句,五个字,把草书的章法布局写成了楷书行楷章法。


老叔又出山4


不怎么样,赫赫😂🙏🏻😜我是菜鸟不用管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