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冷兵器时代的“肉体坦克”,战象部队真的所向无敌吗?

在冷兵器时代,一些动物因为自身的特点,被人类投入到战争中,成为重要的辅助力量,在战斗和后勤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常见的动物就是马了,它使骑兵这一兵种得以诞生,并在冷兵器战争中大放光芒。除了最普遍的马,许多国家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特点,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动物加入到军队中,比如罗马军队的战犬部队,阿拉伯的骆驼部队,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战象部队,都在人类的战争中都有过不错的效果!

罗马军团的战斗力可不弱,在罗马帝国扩张中,与许多民族交手,取得了辉煌的战绩。罗马军团最厉害当然是他们的方阵步兵,密集的龟甲阵,强悍的近战格斗能力,让他们占了不少便宜。而罗马的战犬部队则是辅助部队,罗马战犬部队使用的是獒犬,它的祖先莫洛苏斯猎犬,希腊城邦中的伊庇鲁斯曾经饲养这种狗作为战犬用于战斗。虽然它灭绝了,但是其后代还不少。罗马的獒犬体型庞大,十分凶悍,满嘴的尖牙,由专门的人员饲养,在战斗中放出,去破坏地方敌方步兵的阵型,罗马军队曾经大量饲养,但在实际的战斗中效果不佳,随后便没有在使用。

骆驼是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带的动物,也是这些地区民族重要的坐骑,在这些地区作战时也因此出现骆驼兵。中世纪的中东、阿拉伯国家更是骆驼兵盛行,骆驼兵成为了这些地区特殊的骑兵。在沙漠地带作战,骆驼兵对付骑马的骑兵有明显的优势,虽然骆驼比马速度慢了不少,但如果在沙漠地区还不一定谁赢。骆驼比马耐旱,几天不喝水照样在沙漠中活动,而战马要是没有稳定水源,那就只能等死。骆驼比马的耐力更持久,可以长时间的行军,可以背负更多的物资。有不少军队在这个地区吃过骆驼兵的亏,十字军东征时期,沙漠骆驼兵和十字军重甲骑兵有过多次交锋,十字军大多是重骑兵,在沙漠地区速度比不上骆驼,加上天气炎热,不多久战马体力就会下降,骆驼兵乘机反击,以数量优势消灭疲惫的对手。但骆驼兵只是适合沙漠地区,出去了那就完蛋了,异地作战中,欧洲国家骑兵很多次的让阿拉伯人吃了大亏!

大象作为目前最大的陆生动物,体型庞大,皮糙肉厚,成年非洲象高达3.5米,体重近五吨。古人意识到大象的优点,于是驯服大象,将象训练成战象,往象的身上披上重甲,派上弓箭手,成为移动塔台,在战斗中冲锋陷阵,给敌方造成慌乱,常给敌方造成极大的杀伤力。在冷兵器时代,欧洲、非洲和东南亚地区都有使用战象的记录。欧洲地区并不是很适合大象生存,但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曾组建过战象部队,因为战象对付骑兵很有优势,动物本来就有一种威压态势,而且战象的体型也很有威吓力,马闻到象的味道会惊恐慌乱。非洲地区的迦太基,罗马帝国的死对头,也是用战象的好手。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家都是用战象的好手,印度使用战象的规模也很大,曾经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进入印度地区时,就与印度战象部队交过手,还吃过亏。中国也有用战象的记录,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五代十国中的南汉国,据记载最多时养了约2000头战象。战象在战斗中的表现可谓是好坏参半,有时可以发挥不错的效果,冲散敌方的阵型,让敌军溃败!但有时候却不尽人意,在北宋灭南汉国的战斗中,南汉的战象部队倾巢出动,而且北宋军队就做了一件事,南汉军队就溃败了!宋军用巨弩在远距离射带火的箭头,战象马上受惊,开始自相践踏,自己伤亡无数!

现在仍然有不少动物在军队效力,中国保留了少量的骑兵部队;强大的美军在阿富汗仍然使用骡马;每个国家几乎都有军犬服役,动物还在为了人类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