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小暑推算公式

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7.108,20世紀=7.928。

舉例說明:2088年小暑日期= [88×0.2422+7.108]-[88/4]=28-22=6,7月6日是小暑。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詠廿四氣詩 小暑六月節(唐·元稹)

節氣習俗

民間有小暑吃藕和“食新”的習俗,“食新”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

石匣營作(清·玄燁)

青嶺橫峰蔭薜蘿,時方小暑綠新荷。

蒲編詩興光巖穴,虎士桓桓扣角歌。

小暑之時勿赤膊

盛夏中,有些人喜歡光著上身乘涼,認為赤膊涼爽。其實未必如此。養生專家提醒,當氣溫接近或超過人的體溫時,赤膊不但不涼爽,反而會感到更熱。

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暮秋重過山僧院(唐·李頻)

卻接良宵坐,明河幾轉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靜室聞玄理,深山可白頭。

朝朝獻林果,亦欲學獼猴。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唐·李頻)

卻憶涼堂坐,明河幾度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國曾重講,雲林半舊遊。

此來看月落,還似道相求。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齠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

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荅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唐·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登沃州山(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攜手盡時髦。

小暑開鵬翼,新蓂長鷺濤。

月如芳草遠,身比夕陽高。

羊祜傷風景,誰雲異我曹。

夏日無雨(宋·釋契嵩)

山中苦無雨,日日望雲霓。

小暑復大暑,深溪成淺溪。

泉枯連井底,地熱亢蔬畦。

無以問天意,空思水鳥啼。

喜夏(金·龐鑄)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薦枕,黃妳亦升堂。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

晚窗無一事,步屧到西廂。

十八日小暑大雨(宋·韓淲)

申禱山川便作霖,耘苗時候想田深。

且欣小暑能如此,更願新秋得似今。

早稻欲花將就實,晚禾成葉未抽心。

天應不忍焦勞意,直自初栽已望陰。

夜望(宋末元初·方回)

夕陽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漸晴。

南北斗杓雙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猶在,末俗何為路未平。

似覺草蟲亦多事,為予悽楚和吟聲。

承提學僉憲陳先生垂顧用杜子美嚴公仲夏枉顧草堂韻(明·林光)

瓜菜裝排老瓦盤,先生含笑駐金鞍。

景撩峴首詩泉湧,酒勸銅鞮量海寬。

雨到分龍猶恨少,天當小暑尚微寒。

論文共有無窮意,不盡樽前竟日歡。

送章君之海寧教授(明·徐渭)

大暑之頭小暑尾,蛟龍忽帶風潮起。

沃焦斜立水倒流,海外魚蝦跳城市。

乾坤非人誰料理,無一不是秀才事。

君今挾帳海寧去,壞屋荒田應墮淚。

夏日(清·喬遠炳)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樑。

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

將會夢樓於攝山道中有述(清·姚鼐)

太平門外雨初晴,又聽新蟬第一聲。

轉轂年光逢小暑,夾衣天氣似清明。

山雲近作迎人態,僧院歸如返舍情。

未死故人重執手,舉看藤杖一枝輕。

南歸,甫抵家門,次兒綬華遽殤。吟詠概絕,兩月有餘。小暑日,獨坐海幢寺後園,得句(清末近現代初·黃節)

鶴鳴失和只增傷,往復吟成鬢漸霜。

歷覽死生元可了,豈知人世未能忘。

荒畦野竹新添筍,落日僧寮已爇香。

平日尋常經眼事,今朝惟有斷人腸。

破陣子 其一 小園花樹茂密,欣然有作(清末近現代初·樊增祥)

欲買松風無價,細參茶理如禪。

欠水欠山官閣地,難雨難雲小暑天。

北窗當晝眠。

種竹無非君子,灌花多是清泉。

培養桂叢丁卯後,開闔蓮花子午間。

園丁無日閒。

鬥蟋蟀

《周書》上說:“小暑之日溫風至,後五日蟋蟀居壁,後五日鷹乃學習。”蟋蟀古稱“促織”,人們在聽到蟋蟀的鳴叫後,常常會為辛勞的織女感傷。

苦熱(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久雨六言四首 其四(宋·劉克莊)

平陸莽為巨浸,晴空變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節,重黴必大有年。

和答曾敬之秘書見招能賦堂烹茶二首 其二(宋·晁補之)

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

紅塵它日同回首,能賦堂中偶坐身。

曬書畫衣物

小暑時節正值農曆六月,正是天氣炎熱的時候,不少家庭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會把家裡的衣物被褥晾出來殺殺菌、消消毒,而在我國民間,自古也有趁著小暑六月節曬衣曝書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