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的武侠世界是怎样的?

魂视觉


时隔五年,徐克的“狄仁杰”系列又出新片,定档7月27日,一如既往地延续老怪的古装神怪武侠片风格。电影宣传海报中还为老影迷们埋了颗彩蛋(文中揭晓)。



细心的影迷会发现,电影制作方除了大名鼎鼎的华谊兄弟外,还有一个听起来很有派头的“电影工作室有限公司”。对,这个名字跟徐克的电影风格一样霸气的公司,就是传说中徐克的公司,马上就快满35岁了。


从诞生到现在,这个公司完全配得上“纵横影坛”四字,不仅拍出了无数部经典电影,而且见证了徐克 “古装神怪武侠片”风格的创立与壮大。


从心血来潮到炙手可热


1984年,34岁的徐克决定成立一个“工作坊”,好让大家能够聚在一起拍戏。公司名称取自他在香港文化中心所教的一门课程的名称。成立之初,公司除了管理财政的施南生,只有一位兼职经理和两位打杂人员。


公司最早的logo


然而,公司拍的第一部作品就一炮走红,就是当年火爆香港的《上海之夜》。


《上海之夜》


1986年,徐克趁热打铁拍摄了《英雄本色》。该片不仅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而且一举将“电影工作室”打造成了当时香港影坛最炙手可热的创意团队。这张电影海报也一并成为了经典,甚至比第四套人民币的诞生还要早上几个月(要记得这张海报哟)。


《英雄本色》海报


第四套人民币


紧接着工作室又推出了《英雄本色2》和《英雄本色3》。“三部曲”的完成与火爆,第一次让影迷们洞悉了徐克心中汹涌的侠客梦。


开辟武侠片新浪潮


徐克的武侠片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这种韵味,在1987年到1991年拍摄的《倩女幽魂》三部曲中得到了巩固和完善。


《倩女幽魂》


即便过去30年,人们依然会惊叹于《倩女幽魂》电影中那些“天马行空”的画面,也正是这部电影,开辟了古装神怪武侠片浪潮,同时也为近几年的《狄仁杰》系列埋下了伏笔。


之后,徐克海拍摄了《笑傲江湖》系列、《东方不败》系列 和《黄飞鸿》系列等,工作室的logo也换成了更加明亮的鲜红色。


公司的新logo


儿女情长后的再爆发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徐克电影美学达到了另一个巅峰:虽然依然保持侠者风范,但更多关注儿女情长,比如《新龙门客栈》《青蛇》《梁祝》等经典影片便诞生在这一时期。与此同时,电影工作室再度更换了logo。


《青蛇》电影海报


公司的新logo


这一时期,徐克也逐渐开始关注电影特效,并积极引入西方技术,开始尝试不同类型的影片。


2010年前后,电影特效蓬勃发展,电影工作室抢先抓住了这波热潮,变身“技术控”,《狄仁杰》系列第一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诞生。2013年,《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上映,两部影片累计斩获9亿票房,均为当时同档期作品的票房冠军。


即将上映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究竟采用了哪些“高科技”,徐老怪至今未作详细透露。但根据他纵横影坛30几年的成果来看,这个总有着奇怪想法的老头与电影工作室联手,必是让观众大开眼界的精品(对,就是这张海报,有没有很眼熟!)。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