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选择自己喜欢的人还是听从父母的选择?

小毛妞


作者:尹洪(韦志中心理学网络学校婚姻家庭与女性心理系主任、心丝带心理志愿者)


感觉有这样的提问,说明你内心是拿不定主意,没有自己清晰的决定,以及自己在婚姻和工作上也是没有自己明确的选择,或者说您是一个平时就不习惯自己做决定的人。

我们说父母有教育的义务和权力,但是当您已经是成年人的那天开始,就应该对自己所有的决定和选择负责,也需要自己具有这样的选择能力,因为自己的人生是自己体验感受的,别人无法代替,婚姻和工作都是每个人的大事件,也是自己今后需要去体验的重要人生课题,而父母的建议只是给自己作为参考。

有时候过于在意了别人的感受,不在意自己的感受,最后其实对自己和父母都不负责,对您自己的婚姻和工作做了选择,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和负责,当您面对选择两难的时候,就需要必须二选一,选一即为义,不选才是最不义的表现!犹豫不决也是贪心或者恐惧的表现!

我们人生中会遇到无数次选择,也无所谓对错,只要是自己的决定,又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对选择的后果又有承受的能力,就大胆的选择!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


我这边有一个案例跟大家分享下,喜欢的话就请关注我吧

同事小李爱上了一个来自农村的男孩,家里很贫穷,她的父母嫌弃男孩的家庭,反对她和这个男孩结婚。小李不顾父母的反对,跟着这个男孩到了乡下结婚了,还生了一个女孩。而小李的母亲却因这个独女的出走,而生生气出了肺癌,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母亲去世时,很想见她一面,但小李怀疑家里父母哄骗她,就没有回家去,后来当她回来时,才知母亲是真的离她而去了。当时她哭得晕过去好几回,然而母亲是再也回不来了。

这时小李才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带给父母的伤害,原本父母反对这件婚事是因为怕她跟着那个男人吃苦受累,她却不管不顾地嫁了出去,丝毫不在乎父母的感受,直至母亲为此而气得丢掉了生命,父亲也不想再理会她。

到此时,小李终于知道失去父母的亲情,她有多难过了,每当她和丈夫为一些小事闹起了矛盾,每当她有不如意的时候,她就泪如泉涌,她说她以前并不是爱哭的人,现在心情不好时就想哭,为父母的事,这辈子她的活在自责中了。

爱情固然美好,但还不足以替代我们所有的感情,一时的冲动,却换来了终身的悔恨。象小李这样的女孩,实在太多,好在小李后来和丈夫感情一直很不错。还有好多女孩谈了一场奋不顾身的恋爱,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天长日久,还是遭到了爱情的背叛

想找个地方疗伤的时候,才发现父母早已让我们伤得肝肠寸断了,再后悔当初的选择还有什么意义?其实不论父母为何反对我们的选择,总有他们的理由,想想他们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总强似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楞头青吧,即使我们一时无法接受他们的意见,至少也要得到他们的祝福再决定最后的结果,那样亲情会一直陪在我们身边。

爱情是美好而又神圣的,但爱情却不是永恒的,爱情里的角色可以随时更换,今天你是一朵娇艳的红玫瑰,明天你就可能是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亲情,不论到什么时候,它却一直在原地等待,伤害世界上那两个最在乎我们的人,我们于心何忍呢?

如果很爱一个人,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就和父母断绝关系而嫁给他,这样的女孩也许你此时的义无反顾会得到你爱人的赞许,但多年以后,无论你幸福与否,心底总会留下些失落和遗憾还有愧疚,孰重孰轻,自己衡量吧!


英雄扒


结婚是一次上当,当然是自己决定。

父母不要逼儿女结婚

雪峰

   “天国里不娶不嫁。”这是神基督耶稣说的。

   天堂里没有婚姻,没有家庭,千年界、万年界、极乐界、仙岛群岛洲都没有男女两性婚嫁现象。

   因为大家看不到天堂情景,为了验证神的话语的正确性,我们在地球上创设了一种共产主义式的新生活模式——第二家园,在第二家园里“不娶不嫁”,没有家庭,结果如何呢?

   目前的第二家园里有11个未婚小伙子,11个未婚姑娘,他们(她们)在家园生活的如何呢?可以说,生活得无忧无虑无烦恼,他们(她们)喜欢这种新生活方式,没有一个愿意离开家园。事实证明,“不娶不嫁”的生活方式好,“不娶不嫁”的生活接近天堂生活。

   人间的人,凡向往天堂生活,凡决心前往天堂的人,只有“不娶不嫁”才能有资格前往天堂,凡嫁娶的人,与天堂无缘,永远到达不了天堂。

   如果你们对天堂没有兴趣,对天堂生活一无所知,那么,我们就现实点,看看婚嫁对人一生到底有多大好处。

   有人问一个牧羊人,“你养羊为了什么?”牧羊人答:“为了赚钱。”又问:“赚钱为了什么?”牧羊人答:“为了娶媳妇。”再问“娶媳妇为了什么?”牧羊人接着答:“为了生孩子。”接着再问“生孩子为了什么?”牧羊人继续答:“为了牧羊。”

   这就是轮回。

   婚嫁为了什么?生孩子成家。生孩子成家为了什么?为了传宗接代光宗耀祖。传宗接代为了什么?为了继续婚嫁生孩子成家。这也是轮回。

   父母为什么逼儿女婚嫁?不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不就是为了了却自己的心愿吗?不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尊心保住面子吗?不就是为了自己老来有个指靠吗?

   可你们想过一个人为婚嫁付出的代价吗?

   看看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上有多少人因为婚嫁而终生幸福过?你们自己幸福吗?如果你们自己感觉幸福,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那是被判了无期徒刑囚犯的一种幸福,一个精神上、心灵上、肉体上没有自由的人是绝对体验不到真正的幸福的,一个一生为了婚嫁,为了养儿防老,为了小家庭操劳奔波的人是体验不到真正的幸福的。如果你们自身因为婚嫁而感觉不到幸福,那么你们又为什么逼自己的儿女嫁娶呢?明知婚嫁及婚嫁后的生活是一片苦海,你们又为什么要逼自己儿女往苦海里跳呢?

   人一旦结婚成家,将面临一系列的烦恼、痛苦和追悔,一辈子奔波劳碌就为了儿孙,为了家,活出了自己吗?自己在哪里?获得了多少开心、快乐、自由、幸福?有什么前途?钱挣的多,官做的大就是前途吗?买了房子车子,就是前途吗?等到即将离世,回首往事,可有遗憾和追悔?等自己咽了气,自己获得了什么?一场空。

   既然人的一生最终是一场空,又何必给儿女们身上套枷锁呢?既然自己这半辈子都没活出一个美好的生活来,又怎能指望儿女们按照你们的方式就能生活得美好呢?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这不是闭着眼睛瞎折腾吗?

   逼自己的儿女结婚,万一夫妻感情不好怎么办?万一生出个痴呆儿怎么办?万一其中一个受残怎么办?万一他们不会经营家庭经济生活拮据怎么办?万一夫妻天天吵嘴闹离婚怎么办?。。。。。。?这些问题一旦遇到你们有办法帮助儿女解决吗?你们离开人间以后呢?他们面临的重重困难你们已经无能为力,他们怎么办?你们想过吗?

   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期望儿女做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就不要期望儿女去实现。自己要面子,就不要期望儿女为了保住你们的面子而去承受无穷无尽的烦恼。

   养儿防老,这天经地义,问题是,“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当你们指望儿女孝顺时,问问自己,你们自己孝顺过父母吗?是怎么孝顺的?当今时代,人口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小,生存的压力和竞争越来越激烈,儿孙即使想孝顺,怎么孝顺?他们自身有难以克服的困难,他们要东奔西跑,要生存,许多情况下是身不由己难以孝顺到位的,我们得为儿女考虑。

   其实,天底下最自私的是父母,最霸道的也是父母。一个逼自己儿女结婚成家的父母,完全是在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是专制独裁的标志。

   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获得开心、快乐、自由、幸福的人生,而结婚成家与这个价值和意义是背道而驰的。若说做人的道德,那就是,凡是能使人获得开心、快乐、自由、幸福人生的方式和说教都是道德的,凡妨碍和束缚人获得开心、快乐、自由、幸福人生的方式和说教都是不道德的。

   不结婚成家怎么办?父母老来谁赡养?儿女们的情感问题和生理问题如何解决?人类的繁衍怎么进行?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早已想过了,也想好了,你们不必忧虑和担忧,只要你们不逼着儿女结婚成家,我就有办法给你们的儿女和你们自己寻找到一条更好的生活方式,把所有的人带进一个更加开心快乐自由幸福的时代。

   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每一个人的路要自己走,选择错误,走错了,将苦海无边遗憾终生。

   我是人生和生命的导游,听我导游的,将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和美好的生命未来;不听我导游的,人生路上将充满痛苦和遗憾,生命的前景将暗淡无光。

   尊重儿女自己的选择,千万不要逼自己的儿女嫁娶。


花仙子74


不请自来,回答一下。

关于结婚,个人认为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要优先于听从父母的选择。

关于结婚,我们自己必须要明白的一件事儿就是:我们找的这个女人或者男人是要和我们过一辈子的,而不是与别的任何人。以下,以找女人为例子进行阐述,否则一直以这种女人或男人来分析,自己会被搞成精分患者的。

首先我们都明白,这个世界上给与我们的选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鱼和熊掌兼得的事情自古不多见,例如忠孝两难全等。我们往往会面临两难得抉择。而我们整个人生最重要的部分都在这些抉择上。

王小波曾经说过:我们需要在最不懂的时候,却要决定我们一生要从事的事业。

生活的矛盾也是如此,包括择业,包括择偶。择业是自己一辈子的事业,而择偶则关乎到一辈子的幸福。

择业错误了,浪费了时间,可以弥补。择偶错误了,则会浪费自己的生命和感情。甚至毁灭自己的幸福。

然后,选择一个人陪伴自己度过一生,不是任何的别人的事情,而是自己的事情。选择的这个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己能否过得幸福。我们的父母陪伴我们前半生,我们的孩子陪伴我们的晚年,但是只有我们的妻子能够陪伴我们从感情萌芽到进入坟墓。

再次,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并且只对自己负责,在婚姻这件事上就是如此。我们要找一个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与自己三观一致的人、与自己能够相扶到老的人。如果按照父母的选择去选择,这个女人多半能与父母关系融洽,但是与自己的关系实在是未知。我们每一代人的代沟几乎是必然,你总不想找一个有代沟的老婆吧?这样岂不是找了个妈或者找了个闺女?当然了恋母情结的朋友和恋女情结的不在我所说的范围之内。我只按照普通标准去分析。

最后,个人认为,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机会。

综上,择偶应该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

当然了,如果鱼和熊掌能够兼得,谁会这么不识时务呢?

如果您喜欢,或者有帮助,可以关注、留言、点赞“阅读修身”。

阅读修身:一个关注教育、社会、热爱阅读的问答达人。


阅读修身


结婚这件事说小也小,说大也大,这件事上要有自己的主见,父母选择的都是条件会好点的,为你以后的生活着想的,而我们自己选择的就是自己更待见喜欢的一类,这个要看你个人的判断,看看对方是不是有实力,是不是有上进心,是不是对你比较好~等等一些,要考虑周全!还有就是能不能给你个家的能力!

我觉得这个不管是条件好还是条件一差,主要看这个人的人品,是不是对自己、对自己的父母好!因为以后的日子是共同努力~!


大树的眼睛


当然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没有爱情的婚姻生不如死,婚姻太漫长了,一定要以爱情为基础,随着的时间的磨合才能爱情,亲情合一,夫妻才可能白头谐老。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父母的意见可以参考,前题是你也喜欢。给大家分享一个真人事例。我的一个朋友,出身教授家庭,和她的发小情梅竹马,结婚顺理成章。无奈她的父亲非要让她找个知识分子。在她去外地学习之际,跑到发小单位大吵大闹,因为两家是至交。发小在她学习这半年匆匆结婚。等朋友学习归来一切己是物事人非。朋友赌气之下嫁给了父亲\\安排的人。因为缺乏感情基础,加上根本就忘不了发下,婚姻十分不幸,每天都在煎熬。己经分居十几年了。发小更惨,结婚一年匆匆离婚,远走他乡,至今音讯全无。朋友说她每天都想发疯,可为了父亲,又只能继续着这名义婚姻。这是一起由于父母干予导致的悲剧。所以结婚一定要尊从自己的内心,喜欢不喜欢,爱不爱只有你自己知道,一定要为自己负责。


江湖上人1980


当然是选择喜欢的人,可也要听些父母的建议,毕竟父母不会害自己的孩子,父母都是过来人,还是有很好的眼光和主见的。

现实生活喜欢不能当饭吃,还要面对现实,过日子才是长久实际的。

有的女孩不顾父母反对,不听父母的建议,为了爱情为了自己喜欢,坚持远嫁。到最好离婚的,后悔的多的是。

老家侄女不顾父母反对,更是不听父母的忠告,河南嫁福建。说自己喜欢,距离不是问题,现在交通便利。现在后悔莫及,欲哭无泪。

选择自己喜欢不错,也要多听父母的意见。


流川花语


结婚,是你自己结,日子要你跟丈夫过,如果跟个你不喜欢的人结婚过日子,可能就几种情况:1, 相处过程中你慢慢喜欢上对对方,对方不一定爱你,过的还可以。2, 结婚后,夫妇两逐步彼此喜欢,皆大欢喜。3, 你为结婚后悔,日子难过。4, 双方都后悔,日子煎熬。所以我觉得结婚还是选择你喜欢的结,至于婚后的情况,只有靠你两婚后努力,日子好过的可能性比选择不喜欢的过要大!



动物找配偶都是要找自己喜欢的,更不要说人!人是有感情的,有情引水饱!至于物质方面,只要夫妇齐心,黄土会变成金!


我形我素71195304


最好是两者都满意的。两者冲突时,除非自己是阅历见识过人,有识人之明,不然最好选择相信看人无数生活经验丰富的父母的眼光。

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虽然可能父母的思想有时跟不上时代观念的变化,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还有这世界最起码的法则定律。

嫁人不是一时情爱,而是一生长长久久的携手,风雨同舟。这需要责任,付出,包容。选择一个对的爱人,你会走得坦然幸福;选择一个错的爱人,可能你会在人生路上遇到荆棘满地,最后弄得遍体鳞伤。


微笑牧歌行


婚姻就是座天平,双方各种条件权衡后的结果。父母的人生经历能给子女一些启示,父母的选择条件可作参考,在同等范围及条件内,找一位情投意合的,才圆满长久。我与妻原配婚姻二十余年,现在还恩爱如初,相看两不厌。当年,大学毕业的我当上警察时,给自己定下三不超的择偶条件:身高、年龄、学历都不能超过我(有点大男子主义)。同伴给我介绍一纺织女工,很漂亮,号称厂花级别。年轻的我当然十分高兴,但做为中学教师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坚决反对。理由就是:双方文化程度差异太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大学毕业与初中毕业确实有一些差别,八十年代未的高校不容易考取),且我们这样的家庭不能娶工人进门(原谅小知识分子当年的自傲)。最终,我与厂花分手,并在择偶条件中又加上一条:需有正式工作且不能是工人。老母后来热心的给我选择了位领导家当老师的独身女,接触几次没感觉。后经大学学姐介绍,认识到她刚大学毕业分配在市级行政单位的小姑子。双方多次接触,感觉三观都很相通,越走越近终成眷侣。二十多年过去,夫妻也经历了许多诱惑与风雨,但都能相互信任的携手同行,今后还会牵手共渡。

所以说:父母的建议要听,在择偶范围内选一位自己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