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的持續盈利能力存疑 *ST羅頓「扮靚」計劃再次告吹

*ST羅頓(600209,SH)今年攤上了不少麻煩事兒,4月份剛剛被“披星戴帽”,如今併購計劃也“涼涼”了。

7月18日晚,*ST羅頓發佈公告稱,公司併購深圳易庫易供應鏈網絡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庫易)的方案未通過證監會審核。19日,*ST羅頓復牌首日一字跌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主營酒店和裝飾工程業務的*ST羅頓,連續兩年歸母淨利潤為負值,2018年4月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為挽救業績頹勢,*ST羅頓在2016年看上了電子元器件代理分銷商易庫易,卻在不到一年後便宣佈終止併購計劃。2017年9月,*ST羅頓重啟該計劃,如今再次折戟。

證監會監管信息顯示,*ST羅頓未通過審核的原因系標的公司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記者發現,易庫易存在應收賬款和存貨水平較高等問題,連續三年現金流量淨額為負值。19日,記者就相關問題聯繫了*ST羅頓董秘辦,並按要求發去採訪郵件,但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併購被否復牌跌停

早在2016年8月,*ST羅頓就宣佈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易庫易100%股權的方案。4個月後,計劃告敗,公司彼時稱國內證券市場環境、政策等客觀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推進重組的條件不夠成熟。

重組尚未成功似乎成了*ST羅頓心裡的一塊“疙瘩”。2017年9月,*ST羅頓宣佈重啟對易庫易的收購。

據7月11日披露的最新交易報告書修訂稿,易庫易主要從事電子元器件分銷及技術服務業務,2015~2017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9.25億元、30.81億元和 50.76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68億元、1.12億元和 1.87億元。

相比之下,*ST羅頓的業績可就有點“拿不出手”了。2016年和2017年,*ST羅頓營收均在1.5億元左右徘徊,僅佔易庫易2017年營收的2.96%;歸母淨利潤更是連續兩年虧損,分別為-4594.12萬元和-4560.82萬元,*ST羅頓也因此在2018年4月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如此這般的業績強心劑,*ST羅頓想必對併購寄予了巨大期待。

*ST羅頓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易庫易將成為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公司將由傳統的酒店經營及管理和裝飾工程轉變為以電子元器件分銷及技術服務業務為主導,以酒店經營及管理和裝飾工程業務為支撐的雙主業發展模式,公司現有業務結構和盈利能力將得到優化和改善。

然而,證監會近日的審核結果卻給了*ST羅頓“當頭一棒”。*ST羅頓稱公司7月18日收到證監會通知,經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於7月18日召開的2018年第36次工作會議審核,公司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項未獲得審核通過。

*ST羅頓進一步表示,目前公司尚未收到中國證監會的不予核准文件,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後續事項有待公司董事會研究確定。

標的應收賬款、存貨水平較高

易庫易漂亮的成績單,在證監會這裡似乎要打個問號。證監會監管信息顯示,*ST羅頓收購方案未獲通過的原因是標的公司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ST羅頓自2016年宣佈併購計劃以來,就未曾“逃開”證監會和上交所的問詢,而其中的監管重點,便是標的易庫易的盈利能力。

記者梳理發現,作為一家分銷商,易庫易在回款和庫存處理能力上卻不及同行,存在一定的資金週轉風險。

2015~2017年,易庫易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4.80億元、7.51億元和14.76億元,佔當期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75.05%、46.97%和49.29%。*ST羅頓曾解釋稱易庫易應收賬款期末餘額增加主要系業務規模擴大所致。

記者查閱*ST羅頓在報告書裡提及的潤欣科技、力源信息和深圳華強三家分銷行業主要企業的年報,計算發現,上述三家同行公司,2017年末應收賬款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2.27%、43.63%和36.49%,均低於易庫易2017年的應收賬款水平。

此外,易庫易存貨佔款的問題也較為突出。2017年末,易庫易的存貨賬面價值為11.16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為37.26%。而上述三家同行公司,2017年該比例僅為24.73%、26.68%和27.86%。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10月,易庫易向排名第一位的供應商Broadcom Limited採購的金額佔比分別為80.1% 、81.94% 和83.65% ,存在供應商依賴問題。而Broadcom Limited近幾年進行業務整合,要求易庫易的備貨期由 2015年的1個月拉長到2017年的3個月,也對易庫易的存貨水平產生了一定影響。

2015~2017年,易庫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均為負值,分別為-0.63億元、-3.80億元和-9.37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2.29%、84.59%和 88.80%。

19日,記者就相關問題聯繫了*ST羅頓董秘辦,並按要求發去採訪郵件,截至發稿未獲回覆。記者 陳鵬麗 實習記者 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