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为什么撤档,这样不是赔的更多么?

犟肿


《阿修罗》是近几年罕有的高成本制作大片,投资有7.5个亿的成本,成为华语电影史上仅次于《长城》的高成本大片,堪称最华丽的东方魔幻巨作。然而从整体成绩看,《阿修罗》的票房原未能达到预期,上映三天只有区区的4500万,堪称十分惨淡,而与《阿修罗》同期上映的《邪不压正》票房早已突破3亿,可见差距之大。



其实早在《阿修罗》上映之前片方便有不低于30亿票房的豪言壮语,从票房分成比计算《阿修罗》必须有22亿票房才算勉强保本。可从观众对电影的吐槽来看,大部分都给出了差评;主要集中在世界观无脑、故事弱智、剧本稀烂以及人设空洞等方面。确实《阿修罗》在电影特效上处理已经达到了华语的顶级水平,但是空洞的人物故事不足以撑起整部电影。

因《阿修罗》的票房远未达到了预期,《阿修罗》在7月15日22点选择撤档,离开了国产保护月。在《阿修罗》撤档的背后我们发现并不明朗的国产魔幻大片市场,加上观众欣赏水平的逐渐提高,全靠特效堆砌的电影已没有那么容易圈钱了。当然《阿修罗》的失败也给了片方更多反思的余地,即如何围绕电影讲好一个故事,而不是靠华而不实的特效。


《阿修罗》重新上线的日期具体未知,而对规范国产电影市场、让市场回归理性,《阿修罗》正是一个反面的教材。

关注头条号武侠小王子,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侠。


武侠小王子李言


《阿修罗》,官方宣称投资7.5个亿,历时6年时间筹备、拍摄、制作,并且预估票房30亿的电影,于2018年7月13日上映,上映三天后票房仅有5000多万,继而在7月15日晚22点起全面撤档下映。

是评分平台的恶意抹黑还是电影本身的内容不吸引观众所导致?

这可真是电影界出现的一个现象级的事件,作为一部投资如此之多,耗时如此之久,官方期望如此之高的电影,在上映三天后就宣布撤档,真不知道是如官方回应的那样是由于猫眼等评分平台的恶意抹黑还是电影本身的内容不吸引观众所导致?

早在《阿修罗》上映的第一天,电影官方就发过一篇声明,意指打分平台恶意抹黑,但是,在众所周知的三大打分平台猫眼、淘票票、豆瓣来看,

第一《阿修罗》的评分都不是一般的低,而且猫眼和淘票票由于业务联动关系,其收益和电影票房成正比,所以恶意黑水的直接后果就是断了自己财路。

第二从各SNS里网友的评价来看,确实是内容不够吸引人,电影的导演,是第一次指导,而且是特效出身,如果说特效出彩的话,在剧本的打磨上没有迎合观众口味。

可见,作为一部电影,重中之重还是剧本的打磨,其次才是特效等附加技能,作为电影从业人员,市场和观众的反应就是对电影最好的建议,应该从客观角度多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让外界背锅。

但是制片人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后,还声称可以颠覆好莱坞电影,不知道谁给你的勇气,既然这么自信,为何还要撤档,难道是观众的智商不懂得欣赏一部足以颠覆好莱坞的大制作?

总之,还是心虚,没有有实力的作品,赶紧撤档,毕竟止损也是一种盈利模式。


Divi娱乐


《阿修罗》撤档其实是一个电影制作公司的策略,虽然这个策略是下下策,但无论如何也是一种保全《阿修罗》这部电影不要死绝的手段吧。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策略,不如大家再仔细顺一顺就知道了。


如果《阿修罗》继续上映,亏损觉得是没跑,就算《我不是药神》《邪不压正》《动物世界》都突然撤档,或者说,全中国就一部《阿修罗》在上映,估计也救不了《阿修罗》的票房了,更何况,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阿修罗》官方透露成本7.5亿,按照分账,票房20亿左右才算是一部电影盈利,但影片上映四天才不到5000万,零头都没有。

而《阿修罗》影片的投资公司多达十多家,除了一些比较大头的公司,其他一些小公司,基本就是成业阿修罗,败也阿修罗,等着破产了。

面对这样级别的资本操作,《阿修罗》选择撤档,催眠的安慰自己,电影还没上映,只是点映了三天而已,之后电影公司可能会进行长期的资本再融资,消化掉电影亏损成本的指数,也就是变相给电影亏损止血。 但是这个东西,谁还愿意买呢?!


大聪看电影


阿修罗撤挡这件事情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会赔得更多。也并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去年有一部众所周知的烂片,叫做逐梦演艺圈。就用相同的套路做过试验先驱了。

逐梦演艺圈,当时豆瓣评分只有两分,也是在上映了几天之后紧急下映,导演也是大喊着被豆瓣黑了,和豆瓣打官司,然后在贺岁档的时候悄悄的上映。

最后居然收回了成本。

因为你梦演艺圈的,烂片的名声已经,太响了,反而给了观众一些神秘感。

没有看到这部烂片的观众,反而想要去一探究竟。

阿修罗这次也是和演艺圈一样的套路。

紧急下映之后,出来做宣传,说自己遭到了水军的故意黑,故意打低分,造成话题,并且下映,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大家都看不到成片,大部分人都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那我挑一个合适的时候重新上映,就会造成一些话题感和神秘感,那我到时候,就会有一部分的观众去,电影院,想要去看一看这部电影究竟烂到什么程度。

毕竟在有些人的心里,还是觉得电影需要自己看过才能分辨出它烂还是不烂。

那么,阿修罗所用的这个套路,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套路,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因为他们三天只有4000万的这么一个票房,只会越来越低。

反而是下映后挑个时间再上映,可以重新再创造一次票房,当然7亿的成本是不可能收回来了,能赚回来一点是一点。

这才是经济效应背后的真实原因。

对于这样一部烂片,仅仅是骂?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就给其他的回答点了反对。


谈电影的先生


《阿修罗》撤档事件可以肯定一点,投资方的脑袋没有被一种叫驴的动物踢过。

对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主来说有点难以理解,毕竟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能多放一天多少能收点零花钱。但对于制片方来说,他们省下的宣发费用说不定比收上来的钱更多。

一般来说,我们看到的影片投资,都是包含了宣发费的,就像《阿修罗》号称7.5亿,这里面包含了多少宣发费用就是一个黑洞,根本没人能够说得清楚。

按照好莱坞电影的惯例来说,一部影片发行的费用大概占到总投资的50%左右,但在国内比例是多少,恐怕从兜里掏钱的人都不一定清楚。

我们只能从2018中国泛娱乐产业高峰论坛上,一位业内人士对媒体说,“一亿宣发挺容易花的,两周就花光了。”

据推测,今年春节档的大片《捉妖记2》从全国路演、品牌合作到买断了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前倒计时黄金60秒,估计其宣发费用超过2亿。而《唐人街探案2》则与千家品牌合作、登陆卫视春晚宣传,预测宣发费用1.5亿。

要知道,影片的宣发费用并不仅限于媒体广告和实体广告,还包括网络话题操作和购买包场票务,还记得之前某部片子巨量退票的风波吗?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砸钱的宣发费用。

而《阿修罗》究竟花了多少钱在宣发上,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制片方对上映三天以来,只有4800万票房绝望了。

尤其是网上豆瓣评分3.1分,猫眼评分6.4分,甚至有观众调侃道:“我特么想投负分!”

与其继续砸钱扭转口碑,吸引观众还不如壮士断腕,剩下点宣发费用吧!

说真的,现在国内影片投资已经非常畸形了,就像圆桌派里面几位说的:“现在评判一部片子的水准,只要看看主、配角就知道了,如果是一个流量小鲜肉配上几个落寞老戏骨,基本就可以断定片子的质量堪忧。这种强势投资方拿钱硬捏在一起的组合,出不了惊艳的产品,更不用说是作品了。”

所以,《阿修罗》折戟未尝不是件好事,国内某些电影制作方,已经被好莱坞爆米花电影带到沟里去了。就连张艺谋、陈凯歌这种以讲故事起家的电影导演,都开始变得不会讲故事了。

既然魔幻大戏这么魔幻,那就让市场好好魔幻一把吧!


藏地读行


看看徐峥的《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是按照真实故事改编的,今天一共就破了24亿,许多明星都赞美这部电影,连冯小刚这种专门怼导演的都喜欢,好评不断零差评口碑爆表,是一部良心之作。同样是电影再看看《阿修罗》,为什么有人黑呢?

投资人真有太大的自信与徐峥和姜文拼一下,觉得能逆流而上在乱世里捞一把金,但是他以为的观众还是那种为了疯狂追星,有明星就去观看的什么也不懂的人,他错了,现在观众的眼界不像前几年了任你摆平,我们不是那么傻了,估计你再上映票房也不会好到哪去,因为这部电影真的很烂。

为什么跟徐峥比不了,网友的评论就说出了真相!有很多网友看完之后说“如果是一部好电影就不会被撤档了,毕竟还有吴磊这人气小鲜肉当主演,撤档说明不是一般的烂,怪也怪在吴磊,如果他接的是好电影就不会这样,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不要仗着自己是当红的人气小鲜肉就随意接片。自称吴磊粉丝的也表示这部片烂啊,不要因为吴磊参演,粉丝就强行洗白这部电影,也希望吴磊不要接这种三天就下映的烂片,希望工作室会给吴磊接一些好的资源。这部电影这么烂吴磊背锅了。

虽然刷差评这件事不知道是真是假没法评论,但是昨天“心疼吴磊”就上热搜了,有可能是因为吴磊为了这部电影摔了很多次跤,流了很多次鼻血,粉丝心疼他吧。再加上吴磊为了宣传这部电影全国各地的跑,粉丝肯定都要哭了,毕竟还是有人气的,就上了热搜。面对这样的行为我也表示理解,但是每个明星电影上映之前不去宣传呢?不宣传挣谁的钱呢?拍个戏打伤是很正常的事,你看成龙大叔拍那么多戏自己说什么了吗,而且这部剧我之前都不知道,就因为昨天说撤档了,想看看有多烂才去看的。

看完之后就感觉烂的掉渣,这部剧吴磊是主演,梁家辉和刘嘉玲就是配演,全程配合吴磊,吴磊演技也不是那么成熟,台词差的出奇,太尬了,声音还出戏。动不动就脱衣服秀一下身材,而且最后合体的时候刘嘉玲分配到背后,整个背后都是她,剧情简单,整部电影都是靠特效来维持,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就排除一部西方风格的电影?请不要去怪排片量太少,给你们更多的排片量会有人看吗?剧情多烂自己心里没有点数吗?


八卦圈的吴亦凡


只能说现在的观众不好骗了。

但凡电影口碑和票房崩了必甩锅给观众、评分、市场,以前是碰瓷豆瓣,现在连豆瓣提都不提了,改碰瓷猫眼和市场了。

等《阿修罗》下一次上映,也不可能回本。


回到正题,《阿修罗》为什么撤档。


口碑崩了。豆瓣评分3.1分,猫眼评分6.4分,淘票票已经撤掉了评分。票房崩了。比起口碑,票房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君不见往常多少烂片动辄十几亿,二十几亿的票房,片方不看重口碑,只看重票房。

《阿修罗》的票房崩到什么程度呢?

上映三天,只有4800万票房。拿这个周日的单日票房来说,《我不是药神》一亿六千万,《邪不压正》8300万,《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3》1100万,阿修罗990万。

你没看错,《阿修罗》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超了。一个号称国产电影有史以来投资最多的奇幻电影,被一个低幼的动画电影的第三部给超了。

照这个趋势下去,《阿修罗》的最终票房可能只有七八千万,投资方一看,这怎么行,我们投资了七个亿,之前预估票房三十多亿,照这样下去内裤都要赔掉了。

于是,《阿修罗》撤档了。


以往电影撤档都会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饰一下,而《阿修罗》片方直接把锅甩给了市场,说市场太黑暗,

呵呵哒,对于这么不要脸的电影,两个字送给你们:

活该!!

路过的朋友们点个赞点个关注可好,小影坚持原创,会不断带给大家精彩的影视剧,热点的娱乐事件点评。


迷影生活


我不是水军!!我只想表明一下观点!!中国人永远就是这样!天天草草说中国电影何时能赶上好莱坞!可是我想说要想赶上不是一步就能赶上的!但是最起码的有个过程!!我们可以一点一点慢慢追!第一是是要加大投资!第二把投资用到画面和剧情上!从去年的长城,到阿修罗!我看到了导演们的努力和勇气!但同时也看到过中国人独有的潮水般的嘲讽!我想问你们说到底怎么做?怎么拍?你们才能满意!外国拍一部电影随便都要2/3亿美元甚至更多!他们为什么拍的好!那是靠经验积累出来的!那是靠影迷们耐心鼓励出来的!那是靠商业投资支撑起来的!药神,战狼,是不错,但中国电影不能老是出这种影片把!照这样何时才能追上好莱坞!人家好莱坞的电影一到中国钱赚的手软!可是中国电影在国外怎样你们自己不知道吗心里还没个逼数吗??长城这部电影让你们那个骂呀!我想弱弱的说一句,张导还敢在拍这种影片吗?你们最起码的一点鼓励都没有,他还敢在拍吗?不拍能进步吗!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国人的笑话外国人巴不得看!阿修罗画面已经进步不小了!可是你们还是这样!才两天被迫下架!我想说中国导演之后谁还敢碰这种片子!?中国电影何时才有出头之日!中国影迷何时才能转变天天崇拜外国电影的心态!当小编你在发这种视频和话语时我想请你三思一下!这已经不是赔不赔的问题了!!!!是中国大义的问题了!!!!


0血麒麟0


《阿修罗》官方宣是耗资7.5亿,筹备6年,拍摄了2年的东方奇幻剧作,但是满屏都是西方的魔幻元素,特效方面可以说是很用心在制作,特效确实堪比《阿凡达》。但是一部好的电影是不能单纯看画面的,还要看它是不是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否吸引观众,能勾起观众的好奇心,引起共鸣,很显然,《阿修罗》没有做到这一点。

看完《阿修罗》后,小玩爷傻呆呆的坐在影院,在思索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吹140分钟的空调。

看了阿修罗后,小玩爷还做了一个视频,仅供大家娱乐,欢迎大家来看!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9244787703113421485, "vid": "v02004660000bd66umga2pejvu1v25t0\

小玩爷


看了半天真没找到啥靠谱的解释。我认为不排除换档期的可能,但口碑已经这样了,其他档期就一定没有强片吗?重新做宣发不是再扔一轮钱吗?所以我认为核心的问题是投资方的账务处理。影片院线放映完毕了就必须结转成本计算盈亏,放映没完就是存货资产。主要投资方的报表会有巨大落差。如果公司面临融资,公司估值也会有天壤之别。这是目前能想到推动《阿修罗》停映最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