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技日报总编辑狠批国人日益追捧的“新四大发明”你怎么看?

牙子的娱乐圈


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终于有个明白人站出来说话了。

在中国高铁之前,德国和日本的高铁早就在轨道上跑了好多年了,人家有像我们这样吹过吗?



日本最多就出了部动画《铁胆火车侠》,不像我们,整天弄“美国人乘坐中国和谐号高铁,全程惊呆”、“印度大妈乘坐复兴号高铁,直呼太厉害”、还有“英国采购日本轨道列车,第一天就空调漏水,后悔没用中国的高铁”这样的视频。

这些视频弄得不少人心里都飘飘然,播放量、点赞量都非常高。

然而今年发生的中兴事件把不少人拉回现实——我们的基础科技真的是太弱了!居然在小小的芯片上被人牵着鼻子走!

有的人指责中兴公司是组装厂,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但是明白人都知道,中兴在国内芯片研发上排行第三,而且在通信领域他们有几万项专利技术。错就错在,我们造不出中兴需要的电子元件。不是中兴不行,而是整个国家都没有那个技术。



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网购这些都不是我们发明的,我们真的不能称它们是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我们只是具备让它们流行起来的环境。举个例子,美国人烟稀少,如果他们要造高铁,估计半个世纪都回不了本。他们有民航飞机就够了。



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网购能在中国流行,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人口规模庞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经济发展起来了,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我们有很多成就值得我们自豪,但不能过分骄傲!

脚踏实地,认清事实,认清差距,夯实发展基础科技,才能让我们更有底气!


娱图师师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这四个发明,被人称为「新四大发明」,而近日却被科技日报的总编批判:我的国没那么厉害。

这个批判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道理。

我想从更高的层面去解读一下,什么样的发明才配得上是「N大发明」这样的称谓。

在著名的科学史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作者提出了科学革命的定义。认为科学革命的背后,有这这些关键的特征:

首先,一项新的理论提出之后,能够取代之前所有的理论,并解决各种定义不清的概念。

第二,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解决这个理论下的问题。

第三,解决了一大批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那么,我们的「新四大发明」做到了吗?并没有完全做到。网购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然而国外的Amazon通过有差异的方案,也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中国的网购模式不符合第一点要求。

然后看共享单车,追随者确实甚多,但根本没有解决任何概念上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共享?最后一公里究竟该如何解决?

支付与高铁也有类似的问题。总而言之,他们其实都是在已有的框架下做出的优化,并没有突破性的改变。

不可否认,它们对于我们的生活,确实有重大的提升。但是,从「突破」的角度上看,他们仍然不足以担得上「新四大发明」的称谓。


章彦博


刘亚东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点批评过头了。

最近几年我们的确看到一些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炮制出许多标题党文章,过分地夸大了中国科技发展的事实,这点上刘亚东批评的没错。

刘亚东在论坛上直言,“中国科技与美国和西方比有很大差距本是常识,可是国内偏偏有些人,一会儿说新四大发明,一会儿说全面赶超、主体超越,吹嘘中国现时经济、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都分别超越美国,世界第一;还算得有整有零,有鼻子有眼儿。这种夸大其词的舆论,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有百害而无一利,结果是误国害民。”

但是我认为刘亚东把“新四大发明”中除了高铁以外的网购、支付宝以及共享单车归类为“商业模式创新”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以网购和支付宝为例,要知道去年双十一的时候,交易峰值32.5万次/秒,支付峰值25.6万笔/秒,数据库处理峰值4200万次/秒。这些刷新全球记录的数字背后难道不是科技的突破么?双十一背后的关键技术包括云存储、数据库、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中间件、搜索等等,阿里这些年已经有了一整套的技术架构用来支撑网购这样的海量级“商业模式”,而这是和中国人口的体量分不开的。可以说如果把双十一放到亚马逊和Paypal的话,只能是系统瘫痪的结果。

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讲,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创新,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基于已有的科学、技术、商业模式通过重新排列组合展现出新的形式,也就是所谓的“积木式创新”。而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即使是有西方模式的影子,也是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获得了新的发展,完全抹杀中国在这些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贡献显然是不恰当的。说句不好听的,耍耍嘴皮子,讲几句批判的话再容易不过,但又能有什么建设性呢?矫枉过正的确能吸引眼球,但对于埋头苦干的工程师来说却是不公平的。

最后,“新四大发明”是本身就是外国人提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西方对中国这些年进步的认可。我们的确不用自我麻痹,幻想已经“全面超越”了;但也无需妄自菲薄,总觉得自己永远赶不上西方。中兴被人卡脖子了是事实,高铁比西方快,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比西方发达也是事实,中国没有样样都超过西方,但也没有样样都落后于别人。我们可以选择做个自卑的喷子,也可以选择做一个有民族自豪感的人,但归根结底,拥有积极心态的人总是能够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高挺观点


我觉得他讲的是不客观的。我们固然不能盲目乐观,但是像这种没有真正了解实际情况,胡乱开炮的言论相当不可取。

接下来,我想略微介绍一下支撑支付宝、天猫、淘宝的阿里云飞天系统,来驳斥这种说法。虽然如此,也不是说共享单车与高铁技术就不是重要发明。

共享单车更像是一种商业性的发明,科技发明的成分较少,但并不是不重要,因为改变了人们出行的方式。并且其中的商业逻辑还是很值得称道的,一定会在全世界逐步铺开来的。称之为一大发明并不过分。

中国的高铁技术目前已经是全世界领先,中国人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他国家现在要达成中国高铁的技术水平,可没那么简单。否认这是一大发明,这是在侮辱工程师们。我建议这位老兄,放下架子,重拾一下记者的采访本职,去访问一下其中所涉及的技术含量,再来放炮不迟。

中国的网购是比较发达的,单独说来,当然不能算是中国人的单独发明。但是阿里巴巴开发出来的系统与商业模式,绝对对得起“发明”二字。与移动支付结合在一起,支撑在背后,令其发展壮大,阿里巴巴作为先行者,其背后的确有一项伟大的核心技术——阿里云飞天系统。

中国网购的规模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春运时节12306火车票购票系统能运行下来,绝不是那么简单的。2017天猫双11狂欢节当天,阿里云飞天系统实现了每秒32.5万笔交易峰值,每秒25.6万笔支付峰值,再次刷新自己保持的全球记录;而数据库处理峰值是4200万次/秒。如此强大的处理能力,全球最牛的技术公司都会感到服气。以中国市场的这种数据规模,绝对不是任何普通的系统所能支撑并持续运行下去的,不掌握核心技术根本就不可能。

阿里云飞天系统(Apsara)是云计算操作系统,与亚马逊AWS、微软Azure并驾齐驱。这是什么概念?我们知道个人电脑时代,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所向披靡。移动终端时代,两大操作系统:苹果与安卓。而接下来的一个时代是云计算时代,横空出世的操作系统现在就是三大家: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Apsara。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操作系统中掌握了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也就是说每一行代码,从最基础的开始都是自己写的。阿里要是背后没有掌握这样的核心技术大招,怎么可能现在这么牛?!

阿里云飞天是目前国内唯一自主研发的云操作系统,是拿到中国电子学会15年来首个特等奖的中国核心技术。

这个操作系统派什么用场?简单来说吧,它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

这有多强大?我们要知道,当你使用阿里云的计算服务的时候,你得意识到其实已经不是普通的服务器在为你服务,而是超级计算机在为你服务。不妨举一个例子。现在基于“飞天”的人工智能ET,具备听、写、说、看的“感知”能力。从2016年开始,杭州市启用了阿里云ET城市大脑,接管了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在主城区,城市大脑日均事件报警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在萧山,通过城市大脑自动调配红绿灯,可以实现让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一半。现在,城市大脑还将继续落地于苏州、衢州、澳门以及雄安新城。未来,我们可以期待阿里云ET城市大脑出现在全球各大城市,功能将非常强大。

除了ET城市大脑,在“飞天”的基础上,现在还陆续正在演化出ET工业大脑、ET医疗大脑。如果你知道有阿里云飞天系统的话,你对中国未来能够在人工智能上弯道超车的说法,绝对不会说没有信心。

不要认为你现在每天刷支付宝所用的技术很简单。简单的应用场景与业务逻辑的实现,的确不是什么复杂技术。但是一旦要实现大规模的社会应用,所涉及到的复杂工程量远超我们一般所想象。幸运的是,阿里巴巴代表我们国家掌握了这项极其重要与前沿的核心技术,这是完全不受制于人的;未来是大有可能胜出的。

如果你耐心看完上述,对阿里云飞天系统这项核心技术有所理解的话,你就会明白那位科技日报总编辑老兄的言语,有多么轻飘飘,他就纯粹是在那里刷存在感而已。有时候干实事的,的确是斗不过这些耍嘴皮子的。中国没有这类故作清醒者给大家作所谓的提醒,也照样不会犯糊涂的。

新四大发明还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根本没必要妄自菲薄!


建章看世界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这四项发明,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很值得我们夸耀一番的。高铁,让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方便了交通出行,更形成了一个高铁商业圈。支付宝,让消费和小额贷款更加快捷方便,而且减少了偷窃,因为有了支付宝,很多人不再携带钱包了。共享单车,我觉得提倡了一种环保理念,还可以健身。网购,则是未来经济的重要支柱,现在零售额,网购已经达到了一半,受惠的是广大消费者,因为网上的商品比实体店更加便宜。

这四项发明,都是很好的技术,也确实值得一说。不过,我还是要指出,这些技术,都不是中国所可以独家垄断而无可取代的。造高铁的,不是中国一家,日本,德国,美国,法国,印度,甚至台湾地区,都在火热建造或者规划建造之中。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同样也是如此。它们都不是外国不能制造的,只是由于需求的差异,它们暂时在技术上落后于中国。

在互联网领域,有一句话,叫做:谁制定行业标准,谁就具备了绝对控制权。我认为,在其他领域也是这样,只有具有了决定行业标准的能力,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核心关键。你技术再先进,核心在我这里,你就得乖乖的听我的话。比如,美国高通就可以制定5G的行业标准,全世界都要服从它一家。这个才叫王者。


怀疑探索者


本人觉得刘总编的视野,太过于狭隘了。

以电话的发明为例,说是贝尔发明了电话,有很多人会不服,比如加拿大国会还通过了一个法案,说电话的发明者不是美国人贝尔。在贝尔申请电话发明的专利之前,英国人和德国人都发明过其他形式的电话,就是在美国,贝尔也摊上过电话发明专利的官司,最后是庭外和解。

但是又如何?电话就是在贝尔手里发扬光大的啊,如果不是贝尔的积极推广,电话的广泛使用时间,估计还要被推迟,到现在大家说贝尔是电话之父,应该已经是无人反对了。

再来说说中国人发明的纸,单纯说纸的出现时间,古埃及人用的莎草纸算不算纸?可是莎草纸的实用性如何呢?就是不行嘛,所以中国的蔡伦,并不是在严格的意义上发明了纸,蔡伦的最大贡献就是让纸张变得好用又便宜而已。在印刷术和指南针问题上,也有点这么个意思。

中国人搞出来的移动支付,肯定是站在别人肩膀上搞出来的。可那个发明不是如此,还要看看实际的效果。现在很多中国人出门,已经不带钱了,带个手机就行。不仅仅是假钞少了,甚至于小偷都快失业了,就凭这一点,在国外还应该没有第二个。若这都不是了不起的创新发明,哪什么才是创新发明?撇开带来的巨大方便不说,你还能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消除或者降低假钞和小偷带来的危害吗?

发明不仅仅是数学公式,或者是物理定律,只要是个好东西就行,例如高铁,高铁算是个发明,可是用好高铁,怎么就不算是发明创新了呢??

锁在专利局的东西多了,可要把它们用好,就绝对是创新发现


圆创观点


对于科技日报总编辑狠批国人日益追捧的“新四大发明”你怎么看?

所谓的新四大发明,指的是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

或许从使用的市场,以及庞大的收入,这些似乎可以列为四大发明。然而细细想来,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第一,这四大发明的背后,实际上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在支撑。如果没有十几亿人口的市场量,难道说这些真会有什么大的成就。所以,延展开来,我们会发现那些互联网+模式,几乎利用的都是庞大的人口红利。

第二,从这四大发明来看,主要还是停留在应用的层面。高铁用在“出行”、支付宝用在“花钱”、共享单车用在“出行”、网购用在“花钱”。出行、花钱,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无非是在他人核心技术之上的应用,真正的基础又有多少。

第三,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短板。一是科技创新的意识不够强,人们过度关注的是虚拟经济的来钱快,比如房地产、金融等,人们缺乏对科技的耐心,幻想的是一夜暴富。

二是对于科技的尊重不够,现实当中存在的官本位思想、行政化倾向,都对科技、教育形成了冲击和影响,包括一些教授,也可能把官位、职级摆在首位,而不一定把科研、学术放在首位。

三是保护科技创新的环境有待加强,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恐怕还得加大力度,否则,庞大的研发成本,就会让人更加不敢付出。


碧翰烽


我同意这位科技日报总编的意见。什么“新四大发明”?所谓的高铁是在刘某人的手上,通过花血本引进日本和德国的技术而来,刚开始完全是抄袭,后来才慢慢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到现在的“复兴号”才真正拥有了全套的自主知识产权。

再说所谓的“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哪一样离得了因特网,又哪一样离得了智能手机?因特网的核心技术在谁手上?智能手机的核心技术又在谁手上?一个中兴公司被美国一制栽就恨不得马上要倒闭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可以这样说,支付宝和网购的技术含量都不太高,都是建立在人家的因特网基础上的玩意儿,这个东西外国人也会弄,只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在中国才有用武之地,被运用得炉火纯青罢了。

共享单车就更不好说了,同样借用互联网还有GPS,技术含量高不到哪里去。虽然对中国普通老百姓是个好玩意,现在被国人糟蹋得成了什么样子了?我看到的情况是,被人丢在花坛里水沟里,或者干脆被当成垃圾堆成垃圾山,大城市里到处都是小轿车恭恭敬敬地停着,却没有共享单车的一席之地。

我更希望哪天用中国的北斗导航代替人家的gps,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芯片装备我们的智能手机,共享单车哪天也能像小轿车一样在城市里获得应有的尊严!


山人的生活感悟


文字就是有意思得很,不同场合,意味完全不同。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说“大国论”为时尚早,也是情真意切,拳拳爱国心呀。如今,因为“厉害了”相关言论,我们好像处处被提防,西方的围墙有从虚到实的转变迹象,我们的苦日子又来了。

何况,待被动挨打之时,才发觉有钱买不来的东西还很多呢,核心科技虽比40年前,60年前进步很多,却也跟发达国家有诸多差距。

但因为说,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而不允许说中国“新四大发明”,斥责类似说法,我认为也不必要。

好不容易我们有进步,有创新,所谓“新时代发明”也是媒体的一种归纳,是一种越加被深入认识的现象,简单否定也否定不了。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倒是中国真的应用最广泛,相关技术也较发达呢。


但我要强调,我认同刘亚东的说法,别沉浸在自大之中呀。

有时候,因为我们的自大,会提前招惹敌人,会提前聚集不必要的压力。如今,美国的贸易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就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其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不仅仅是近几年,甚至是未来几十年,都会有不小的阴影。

当然,我们要说改革开放40年了,我们也不会因为一点点压力就轻易认怂。虽然不可能要求多么上下一心,万众一心,但我们的共识将更加牢固,我们的开放和改革将更加坚定。


财经作家邱恒明


发明。搞清楚概念!别总是弱智滴把鸟当飞机。

发明起码要有两个基本特质:一,物质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生产工具或生产的物资发生质变。二,生产生产工具或物资的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即生产方式质变。

这些只要看看人类历史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就能立刻分辨:旧石器 新石器 青铜器 铁器 人力 畜力 蒸汽机 电气...它们的共性就是物质与科技并进。

所谓的新四大发明,除了高铁勉勉强强算科技进步影子下的进步以外,其他几个算什么?单车吗?共享单车带给人类的除了消除了自己买单车的一些麻烦外鬼都没有一个。网购?算了吧!网购仅仅只是消除了人们跑千里就带回来两袋子荔枝的麻烦与不划算而已。满天飞的还是劣质商品(商品还是那个商品。就算商品更新换代也与网购无关)。网购只是利用了网络的聊天来替换了当面聊天罢了。最多也只是加速了过去的邮寄。支付宝吗?我去~!银行一开始就有的飞票只是被支付宝加快了频率而已。

高铁呢?放整个人类历史上看,且不说过去四十年前就有了(日本子弹头),中国高铁自我创新的东西就算有也绝不敢说是布写字变成纸写字那样的巨变。仅仅只是运用实际中的规模成就很大。但是比那三个讲,勉勉强强有科技硬实力在。

还说什么?还能说什么?网购里的那几个编程,不过是拿着现成的铁锹挖出了几个新山洞而已。还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