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不带孙子,年老后变空巢老人进养老院无人照看,你觉得这样的老人值得可怜吗?

老声畅谈


年轻时不带孩子,年老后无人照看,这样的老人可怜,却不值得同情。

我说一件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在我小的时候,我爸妈想出去工作,把我跟妹妹交给爷爷看,(我爸没结婚的时候就没有我奶奶了,说是让他带,其实就是给我们做一顿中午饭而已)我爷爷不肯,因为他还要打麻将,他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我爸最小,孙子辈的一共有十个,他一个也没有带过,后来我妈也就没有出去工作。

后来在我十岁左右的时候,我妈得了癌症,在病重的时候,我四个姨都来照看,这样两个姑姑怕人家笑话也就来了,这时候,我还有一个不满一周岁的弟弟,因为妈妈犯病的时候顾不上弟弟,就让爷爷带,这时的爷爷天天没好气,整天给四个姨使脸色,因为如果她们走了,姑姑也就走了,都不管我家的话,他也就可以打麻将去了。

后来妈妈走了,弟弟妹妹都寄养在亲戚家,爸爸为了还账,每天没日没夜工作,让爷爷来我家照看我,他肯定是不愿意的,不过还好,我每天上学,跟他打牌的时间不冲突,也就答应了。

那时候的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要还账,我们什么都舍不得买,而姑姑每次都给爷爷买好多好吃的,但是人家就是把吃的放在一个箱子里,从来不让我们吃,记得有一次他在冲豆奶还是啥营养品的时候,我就坐在那故意一动不动地看着他,他冲我笑一笑说:“这不好喝。”

后来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以要工作为理由,去离我姑姑近的地方给人家看大门,打牌的时间就更多了,从此以后,家里就剩我自己了,十岁出头的女孩啥都靠自己,那时候真的挺难的。

现在我已经是30岁了,爷爷今年89岁了,虽然不至于说没人管,但是儿子们对他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就像当年他对我们,不过作为孙子辈的我们,还是会时不常给他点钱,只是因为可怜他,可能是人老了,良心发现了,每当我们回娘家,他听到声音都会来我家坐会,但是真心没有什么话说。

虽然说爷爷奶奶没有抚养孙子的义务,但是作为一家人,没有让孩子们在你的身上感受到温暖,那他长大后,反馈给你的将是相同的温度。


佩佩看娱乐


老无所依,老无所养,怎能不可怜啊!但这恰是当今中国社会养老的一个缩影,并且在不远的将来,这样的老人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现象呢?其实这都与观念有关系。中国是传统社会,而生活在传统观念下的父母,自打孩子出生后,仿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儿女。当父母一代垂垂老去时,才忽然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儿孙们看来,都是应该的。而老人们最后剩下的是什么呢?无限的孤独,无尽的伤感,唯有与唉叹与泪水相伴。

好一个应该啊,就是这看似天经地义的应该,让年轻父母熬没了青春期,耗掉了毕生的精力,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看到这些晚年孤独的老人,我就想一件事,为什么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传统的观念,或许是根深蒂固的东西,永远不会让人用舍得二字来形容吧。

在我的家族中,有一个光荣的传统,就是儿女到十八周岁成人后,就出去自立门户,家里绝不在收留。传到我这是第三代了,再往上我没有追问过。这种传统反而会让老人在晚年时能得到善终。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亲情给予儿女一代的越多,儿女索取就越无度。给亲情留下点空间,用在晚年去赡养老人反而更容易被珍惜。

如今,我的孩子也快成人了,我仍给他灌输这个家族的传统,只要你成人了,父母所有的一切都不属于你。可以保障你,但那是有限的,是借给你的(要打借条)。将来你会做人,知感恩,尽孝道,或可用赠予的形式免除你的债务。否则,这债你永远背着。我说什么要就什么要回。孩子就在这样的观念灌输下,也就接受这样的观念,因此,平时就在努力学习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

奉劝那些为儿孙奉献一切的父母们,给自己留下退休后的生活空间吧,包括备足了你的养老钱,千万别傻乎乎都奉献给儿孙们。否则,晚年的凄凉,只有你默默承受,那对你的余生多不负责啊。


韩国成老师


空巢老人,是现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社会高度重视;他们有的老人是自己一个人生活,有的老人和老伴相依为命;度日如年,缺少的不但是生活必须品,更是孤独和无奈

我们千万别做朋友圈里的大孝子:我想我爸了,我想我妈了!说我很忙,没有时间回去;其实时间挤挤还是有的,只是借口罢了。有时间了,就打个电话,还不如常回家里看看老爸老妈!

有的空巢老人,是孩子都在外打拼,无法顾及父母的感受了。可您要知道,父母在世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了,趁父母健在,就要好好陪伴他们,有孝心的,就直接把他们接到自己身边来

有的老人是孤寡老人,他们儿女已经不在了,

很可伶,尤其偏远山区农村老人,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生活处境,需要爱心人士和当地部门给予妥善安置,安度晚年

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不在一个城市,他们早已从农村搬过来了,是与我两个弟弟在一个县里。我给爸妈打电话和爸妈给我打电话,必须我要听完他们说的话,他们说什么,我们都要耐心去聆听,还要以父母当年对待我一样,以我的心态和行动去接受并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他们还没有老!

当有人喊爸妈的时候,就会有人暮然回首,四处张望;有时我们所做的事,他们会有些不理解,我们就需要内心去听,不要有厌倦情绪,就像他们当初对我们一样

其实对父母最残忍的就是,家里缺少了我们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梳妆台上没有了我们牙具牙刷,阳台上再也没有我们未晾干的衣服,只剩下伴随老人对孩子的牵挂和孤单的心

我们再不能让养育我们的父母寒心和忧伤之中度过,在有生之年,与我们在一起住吧;如果在一起,请不要再对他们彪恨话了,要好好善待和孝敬父母;没有父母深深的情和暖暖的爱,把我们接送到人世间,哪还有我们的现在一切啊!

其实我们永远都不知道,父母的爱对我们有多么伟大

也衷心祝愿天下父母:健康幸福快乐平安!






刘宝钧1


可怜什么呀,图自己清闲,置儿女困难而不顾,这样自私的老人没人理是必然的。应该明白,是你自己先抛弃了这个家,才有今天这个家抛弃了你,报应!

我和老婆都退休了,每月拿着五千多元的退休金,和儿子一块住,老婆在家,接送孙子上学,买菜做饭洗衣什么的。儿子儿媳妇和我都在上班。所有的收入都在一块,共同挣共同花,不分你我,真正的大锅饭。一家人亲亲热热的,也没气生,老婆和儿媳妇就和母女俩没区别。虽然我和老婆一分钱私房钱都没有,但是我就不相信,老了,儿子儿媳妇会不管我们。有这感情亲情在这那!


水寨山人


看了这个题目,我忍不住就想说几句。年轻时看不看孙子,跟老年时进养老院不应该有什么因果关系。抚养子女是父母的责任。不是爷爷奶奶的责任。想一想我们的父母在我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有谁替他们看过孩子。一个70岁的老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中年老年,他们经历了人生最漫长的贫穷和苦难。终于熬到长辈过世了,儿女成家了。终于可以卸下身上的责任和负担了。又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候,难道不应该享几天清福吗?有些年轻人生了孩子就给父母一扔就再也不管了,似乎孩子就是给他们生的。他们照顾自己的孩子是应该应份的。要知道父母替你照顾孩子,那是出于一种对晚辈的关爱,他们是在帮自己,他们没有义务一定要看你的孩子。我们对父母的帮助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即便是没有替你看孩子。也要一如既往地善养老人。体谅老人。这才是年轻人应该做的。中华的传统美德,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变了味道。


好笨笨的小妹呀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在当今的社会里,年轻的父母生活压力有多大,岗位竞争那么激烈,孩子小需要帮忙的时候,父母公婆不帮忙,年轻夫妻的日子会怎么想必很多都有经历,父母公婆确实没义务看孙子,可人都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婆媳翁婿之间的情感,都是两个陌生人为了爱的同一个人才认识的,这之间的感情不是靠爱同一个人就会有的,而是靠生活中的点滴关爱才生成的,女婿工作压力山大,岳父岳母的帮助,女婿不会忘记的。婆媳也是这样的,媳妇因为生孩子,工作压力,生活忙碌,孩子小,需要帮助时,公婆真心实意的帮忙照顾孩子,解决媳妇的困难,媳妇们不会忘记的,毕竟白眼狼还是个别人的。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也跟上,老人也一样,不要把养老院想象成地狱,你有条件可以请保姆在家当然是好,可在家里没有年纪差不多的人跟你聊天,又感觉孤独,养老院就不一样了,有很多年纪差不多人,一起聊天,一起打牌,一起在小公园里活动,喜欢看书的,有小图书室,总之人多不会孤独的,我家隔壁就是一家老年公寓,很多老人经常在小操场上打门球,还有的在唱戏,唱歌的,公寓里,经常有演出的,我曾经问过一些老人这里好不好,都说没来公寓前,心里挺失落,来公寓了,感觉比在家好,说在家里儿子媳妇孙子上班的上学的都走了,家里就一个人没意思,要是不小心摔倒了,没人知道,在公寓就不一样啦,什么事情都有人帮助照顾的,生活有规律,星期天节假日,孩子们有时候会拉着出去吃饭,逛公园,孩子们不用担心在家不安全了。


红苹果28402246


养儿防老,在现实社会,已经显得苍白无力。张阿姨的家里四个儿女,却没有一个尽赡养老人之义务。实际上,没有照看孙子,就不给你养老,这根本就不能划等号。

1,所谓养儿防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养了儿子,到老了才有所依靠,而孙子是又一代人,需不需要老人抚养,那不是尽不尽义务赡养老人的发码,按照我国的法律,父母有义务抚养子女至18岁,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

2,老人不抚养孙子,应该有各方面原因。比如正值身体健康,还想工作几年,或者没有到退休年龄,没时间照看孙子。要不老人身体状况欠佳,照看孙子力不从心等等。

3,如果是独生子女,老人进养老院那还情有可原,但张阿姨四个儿女,虽然都在外地,却将老人置之不理,亲情荡然无存。如果四个子女经常去看望一下老人,也是尽作为子女的一点温存之心。

养儿何为?养老堪忧。






張義説事


带孙子是件快乐的事

题主的命题和几位网友的大作,看了后觉得对我们老人来讲是件很现实的事,趁着年轻不帮孩子们一把带带孙子,也不能整天闲着呀!再说,你不投入怎可能有回报呢?!子女们又怎么可能对你孝顺呢。

笔者退休前是国家公务员,在未退休之前就有开私企的朋友盛情相邀,叫到他的私企去当副总,每月工资相当可观,面对如此丰厚的待遇哪个不动心呢?可惜我不行,我有一个小"尾巴"呀!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那个年代只准生一个,而且我的宝贝又是生一个,她们小俩口因为工作太忙的原因,我的孙子恰逢到入学年龄了,因此每天接送孙子上学放学这个繁杂又艰辛的光荣任务就落到了我的肩上了。

每天接送孙子上学放学,还有上课外的其他特长课,忙得不亦乐乎,基本上没有了什么双休日和节假日了,反正每天忙的像驼螺样不停。目前我的孙子也快六年级了,孩子也很争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看着小帅哥一天天茁壮成长,我心里乐开了花,加之我的孩子们也很孝顺,认为我这么辛苦也值了。


78650313一老兵的歌


首先我是一个母亲,也是一个儿媳。做了母亲以后体会带孩子的不容易,现在带个孩子不像我们原来小的时候,只要把你带大就完事了,现在是精带,一个人带一个孩子都觉得吃力。所以把儿子带到现在的十岁有时候会开玩笑的跟他说以后他是你生了孩子就不要给妈妈带了,因为我带你已经带够了(因为从小到大都是我一个人,没有人帮我)儿子虽小,但是他能听懂我说的。所以愿意带就带一下,不愿意带就自己吃点苦把孩子带大,我儿子刚满一岁就带出去做生意了,家里的老的总有理由不跟你带,给你丢一句,要带你自己请人带。哎,这句话到现在一直围绕在我的耳边,时时刻刻刺痛着我。我现在基本上对老的没什么感觉,他只要自己吃好喝好,玩好,每个月的退休工资一分不剩,关键时刻要钱就找你来了,我也给,但是我会给他狠狠的回击一下,不然我的内心永远不会平衡………

其实作为我们中国人来说尤其像我们80后,不像西方国家的社会体质那么完善,养老,医疗都有国家负担,所以他们可以不用就一分钱,可以到处旅行。可在我们国家就不行,一场大病可以把你打到解放前,一个养老院就可以花去多年的积蓄,其实我的观念很超前,如果我有条件我也愿意去养老院,都是有儿女有家庭的人,子女也不易,都要为这个家庭奔波,有时候也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照料老人,前提是有时间多去看看老人就行。


据988


我觉得老人进敬老院,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我觉得这样的老人还是比较可怜的。

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拉扯大。到他们老的时候我们连陪她时间都没有。这些还要让他们进敬老院无人照看。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可能在小的时候,我们说着要怎么对父母怎么孝顺父母。可是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由于生活的压力,还有自己的孩子。更多由于工作关系,和父母是越来越远了。有的甚至是一年才见几次。


但是不管怎样,对父母我们都应该要存在孝心的。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你才会知道你父母曾经对你是多么的辛苦。你的父母把你拉扯大,他们也没必要去带你的孩子。带孩子那是你的义务并不是你父母的。你父母根本就不存在给带孩子的责任。

这也可以说是现在社会的悲哀。让老人进敬老院。不管现在父母怎么对我们,你也要想一想。想一想曾经,他是如何把你养大,供你读书的。为你想操碎了多少心。到最后你还不管。

对这样的情况,父母是有权可以起诉的。老人进敬老院,并不是由于养老的完善,而是一种社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