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国有没有真正的亡过国?

你丫的历史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有三次朝代更替可以视为“亡国”。

一、周朝灭商

商朝作为中原地区的老主人,四方征讨周边属国,屠杀异族,为东亚人种主导中原奠定了基础。而周朝联合了大量异族部落,乘商朝东征的时机,对商朝首都进行突袭战,一举灭商。

那为什么说这次朝代更替属于“亡国”呢?

1、杀戮甚重:

按照尚书的记载,牧野大战中,流血漂橹。

《逸周书·世俘》记载“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磿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

2、文化毁灭

商朝迷信鬼神、祖宗崇拜、鸟崇拜、重工商业、嗜酒、好杀伐。

而这些文化特征在周朝完全被摧毁。

3、种族歧视

商朝原住民受到歧视,被屠戮被监视,只能以经商谋生。继承商朝正统的宋国一直被各大诸侯国“殴打”、“嘲讽”。宋国的某些国君甚至有恢复商朝的想法。

二、蒙元灭宋

素有“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陈词滥调我就不重复了,讲讲我老家的故事。

我的老家揭阳,在秦朝就设郡,有2000多年历史。但在蒙元入侵的时期,全城百姓在县令的领导下,砌墙坚守,拒不投降。最终城破,被元军屠城——县志记载,全城被杀得只剩6户8口。

一座古城就这么灭了,现在找不到任何宋代之前的建筑。元军屠城之后,遍地废墟,只遗留下一只宋代的石狮子,这就是全广东省最古老的石狮子。

因此,蒙元的入侵是中华文化的一场特大浩劫,很多地方人都死光了,更不要谈什么文化传承了,西夏国到现在,连文字都成了无解的谜团了……

惨烈至此,那些还想跪舔蒙古屠夫的汉人,你们扪心自问吧……

三、满清入主中国

满清入主中国,这次也是外族入侵,但与前面两次有所不同的就是满清没有排斥汉文化。清朝对现代中国的危害与贡献都非常大,如果要说“亡国”,我认为满清灭明算是0.5次吧。


从耗子胖成猪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以前就回答过了,汉人被灭国过发生在满清和蒙元,但是华夏文明千年之根基,汉人千古之血脉却从没断过,首先我们今天用的是汉字,说的是汉语,过的是中华(汉族)传统节日,这都是汉族(华夏族)流传下来的,汉族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一个对华夷之分特别重视的民族,以前根本没有什么中华民族的说法,这个是近代提出来的,而且原来是指汉族,后来才变成了一个政治产物,为什么你的身份证上不是中华民族?多了解了解历史,满清是一个殖民国家,分为本土东北和回疆中国西藏蒙古,满清皇帝没有人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满清的国语是满语,至于尊儒拜孔是为了更好统治中国人,开国的大屠杀死了近亿的汉人之后就是文化侵略,剃发易服,愚汉弱汉,这和日本的罪行没有区别,严格限制汉人活动范围是汉地十八省,设置柳条边,不准汉人进入东北,保护老家,为日后做打算,康熙在三藩之乱时就打算退回老家,近代为什么对西方列强如此软弱?不是不敢打,是不能打,满清一直以来最忌惮的就是汉人,所以禁止研制和发展汉人才掌握的火器,设立内城驻扎八旗兵也是为了防备汉人,鸦片战争4000英军就可以打趴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打下去害怕用汉军导致汉族坐大,看清末汉族地主的坐大是没办法的事,为了应对太平天国,汉人再满清是最低等的人,满清一直都是和蒙古结姻亲,汉人没资格,近代更是有保大清不保中国,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很简单,满清不是代表中国,中国只是满清的一部分殖民地,丢了满清可以退回老家,洋人只是要好处不要大清的命,既然这样尽力满足就是了,太平天国要大清的命,必须绞杀,如果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成功了,那么也是如此,以汉治汉,以中国之法治中国,到时候被推翻了,现在就是57个民族,再加一个和族,就是这样,没有一点区别,汉文化千年之根基,可以说没人能够消灭,我想说的是,满清不是中国,中国是满清的殖民地,为什么你看不到这个?因为国家不让你知道这个,但是你多了解点历史,其实事实就是这样,康熙三爷孙都说过我本非中国之人,我乃戎狄之君,他们只是统治华夏罢了,文天祥岳飞瞿式耜李定国史可法真的是所谓的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这不可能的,难道满族要敬仰李定国?就好比我们汉族要敬仰丰臣秀吉?自古以来的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都是汉人,这是为什么?难道你没想过?难道满族没自己的民族英雄比如努尔哈赤?我说的都是很客观的,这就是事实,而不是粉饰之后的,如果满清真是中国人,不可能会干出屠杀老百姓的事,中国的朝代更替讲究的就是民心,说起来皇帝就是地主,杀了佃户有好处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之屠厦门之屠大同之屠信丰之屠杀了太多汉人了!杀的要用湖广填四川!这是民族屠杀!只是汉人太多太多!杀了一亿还没杀完!你的知识还是初高中水平,多看点书就会觉得国家为什么要隐瞒这么多历史,历史都白学了,五胡乱华百年之难介绍了多少?冉闵这个人有多少人真正了解?



吾非相乃摄也


历史上,中国没有真正亡过国,都是内部的改朝换代。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已。不论是以华夏族为主体的汉人政权,还是以蒙古、满族为统治阶层的元朝与清朝,都是炎黄子孙在自已的国度建立的政权。中国从曾不灭亡,因为中华文明没有中断!

夏、商、周三代都是以汉民族的先民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联合政权,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当时的四夷是名义上是臣服于中央王朝的。秦、汉则是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封建政权,境内生活着华夏、戎、羌等少数民族。隋、唐、宋、明则是以汉人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封建政权,境内生活着许多其它民族。元朝是蒙古族为统治阶层的统一多民族政权,清朝是以满族为统治阶层的统一多民族政权。史学家早有定论,元清皆为中华正统皇朝,以国家统一为大计,不宜生出元清为外族统治者。

中国真正有亡国之危的是日本侵华战争,此战不胜,则中华休矣。日本是一个以和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因日本孤悬海外,国内地震频繁,人口稠密,因此日本从明朝时就想侵略中华,以统治中国为自已的最高目标。

唐朝时,日本支持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国攻击亲唐的新罗国,想占领朝鲜半岛。日军与唐军在白江口一战,以一敌十,大败日军,从此日本认识到中华之博大,军事之威强,文化之昌盛。于是日本开始全方位向唐朝学习,多次派遣使节到长安学习中华的礼义、文化、军事。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日本是中华的好学生。

宋朝灭亡后,日本举国上下惶惶不安,甚至有日本大名要求出兵协助汉人光复江山。蒙古三次攻伐日本,因飓风之威而让日本侥幸存活。此后,日本不再那么尊重中华了,认为宋朝之后,中华已亡,他日本才是中华的正统。

日本在明朝时制定了先占朝鲜、再占中国的东北,然后侵占整个中国的计划。中国的明朝是日本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出动能战之师侵占朝鲜,最终在明朝李成梁将军的打击下失败而归,但是这次没有白江口之战那么惨,基本打成了平手。明朝中后期日本开始平视中华,到了清朝末期,日本变法功成后,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打败了庞然大物俄国,对清朝则是在甲午海战中完胜,从此日本开始轻视中华。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妄图占领中国,统治东亚。中国人民第一次感受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全国人民众志成诚,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历十四年而打败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付出了三千多万军民伤亡,无数的财富资源才把这次的亡国之危平息。

因此,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中国从来没有被灭亡过。古巴比伦国亡于外族兵祸,古埃及亡于外族兵祸,古印度早就亡了,古罗马帝国亡于蛮族。因此从中外对比,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灭亡的古国。


大秦铁鹰剑士


谢谢邀请,个人认为,历史上中国是有过两次亡国的。第一次是元,第二次是清。这要看你如何定义亡国的概念。元、清都是一个独立的外权国家灭了另一个独立的国家。这应该算的上是亡国了吧。

后来建立的元朝、清朝,应该被看成是殖民地吧。不然总管中国的历史,除了这两个朝代还有哪个朝代是要把民众分个三六九等的?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不存在等级之分。至少在都是农民的层面。应该不会分得那么细吧!

还有,有元一代,是蒙古族统治了中国以及印度、东南亚、东欧的大片疆域,那些辉煌只属于沾满了血腥的蒙古人,与同样被蒙古人屠杀镇压的本部中国人没有丝毫关系!所以,并不是中国的版图那么大,而是蒙古人的版图那么大,所以没必要沾沾自喜吧。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中国历史上也有少数民族建立过政权,但是那些政权应该都属于的是本土政权。用现在的话说,是属于人们内部矛盾。而元、清这是外部矛盾。不然也不会有举国的起义。中国历史上应该是有被亡国的。

特别是文化上,最著名的应该是崖山之战吧。南宋军队与元军在崖山展开关系到南宋生死存亡的大海战,南宋军队被打败,丞相陆秀夫万念俱灰,背负八岁的少帝赵昺投海殉国,随同一起跳海而死的南宋军民所说达十多万人,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十余万具尸体浮在海面上。

所以才有了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的话!

这个回答希望您能满意,谢谢关注头条号!


译临


没有真正的亡过国,理由如下:

一."中国"这个词的历史变迁。

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余以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指"华夏","中原","九州"。


中国古代的地理范围最早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中原以外称为四夷,可以看出,居天地之中者为中国。后来随着古代南方长江流域的发展,中原地区扩大至长江流域,中国的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了,大概也就是后来的汉族传统汉地。

现代中国的含义是以西方民族国家的标准来定义的,民族构成和领土疆域都有明确规定,具有主权观念,这跟古代中国的含义完全不同。

二,民族变化:

汉之前,中国王朝主体是华夏族,周边有四夷,汉之后,汉族这个主体民族开始定型,通过与匈奴的战争以及和亲,正式开始了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于这段历史时期的定性,对于汉族而言,五胡乱华是灭顶之灾,对于羌族,鲜卑,氐族,匈奴,羯族来说,是一个汉化的个程。


两宋时期的汉族建立的宋,女真族建立的金,契丹族建立的辽,以及最终统治中原的蒙古人,无一不以图有中原为目的。元朝和清朝的统治者,只不过是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


三,古代中国政权更迭的实质: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的更迭其实质是 家天下 的表现,主要是汉族人内部更迭,当然也有少数民族执政的,比如蒙元和满清。



四,对于日本侵华的定性:蒙古人在古代中国建立的元朝和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只是一种政权更替而已,相同点都是接受汉统,虽然接受程度和表现形式有所区别,但无一例外都是以中国皇帝自居,并承袭前朝体制,承认前朝正统,以期获得中原百姓认同。

反观日本侵华,在国家和民族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攻击中国,是为了完全占领中国,并在中国推行奴化教育,强迫中国人学日语和日本文化,大力打压中国文化,看看如今的湾湾,你还不明白吗?


南京大屠杀

其次,日本人本占领中国的目的,只是将其作为殖民地而已。由此可见,日本侵华,在文化传承上要灭掉中国,推行日本文化,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完全占领中国作为其殖民地,灭亡中国,用四个字概括日本对中国的意图就是————亡国灭种!自行比较下元清就知道区别了。

日本的奴化教育




小结,历史上中国并没有亡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国家。


历史中穿越过来的侠客


国,从来没有亡过。

政权,更迭过许多次。

真正的亡国,是彻底的消失,连文化一起消失。

比如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上的文字,至今无人在用,也没有对应的传承。

古埃及的文字,现在也只能解读很小一部分,中国可能就三五个人学这方面的知识,全世界也没几个。

印度就不用说了,最古老的那个印度早就没了踪影,哈拉巴文明的遗迹,1922年才出土。你能想象,中国1922年发现有三皇五帝,周天子留下的遗迹,然后再说自己是他们后裔么?中国是有史书记载的。即使以现代印度来算,他们也在用英语说自己的印度人,用官方语言英语说自己有古老文化,简直是在搞笑。

其他的文明,匈奴没有文字,古罗马传承到今天有意大利。但是文字已经变化很大。

中国之所以能留到今天,汉字的功勋不可磨灭。

字母语言,语音变了,单词跟着也就变了,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两种语言,而汉语不会。南腔北调,写起来都一样。

现在所谓的亡国,是指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南宋灭亡。还有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明朝灭亡。

问题来了,是谁逼的陆秀夫跳海的,南宋最后的二十万军民是输给谁败在崖山的?

张弘范。

张弘范生在哪里?河北保定。

他说什么话?河北官话。

河北当时属于金朝,金被灭后属于蒙古。但是张弘范本身是汉人。

再说襄阳之战,为什么蒙古死了蒙哥大汗还是打不下来?因为襄阳水军厉害。

那么为什么最后忽必烈又打下来了?

因为襄阳水军将领刘整,被贾诩排挤,投降了。

最后宋主要是被谁灭的?主要被投降的汉军首领。

那么元主要说什么话,用什么记载历史?

汉语。

清朝就不用说了,情况差不多。现在满语都快失传了。

现在满族和蒙古族都是我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如果非要说亡国,那么最初周天子被灭,那就是彻底亡国了。

汉语为什么叫汉语?因为汉朝啊,秦始皇是不是汉族?

当然不是啊,秦始皇是华夏族啊。

中国这块土地上的文化从来就是吸收与包容,要不然你以为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充话费送的么?

文字、历史、文化都有明确的传承,我们今天说的话,有三分之一的成语是2000多年前的人留下来的,大概90%的成语是清朝之前的。

自始至终都是这一群人生活在这里,政权被人抢走了几次后来那些人也成了我们的一员。

如果皇马输给了马德里竞技,马德里竞技统治了10年欧冠西甲,最后皇马又杀回去夺回了欧冠和西甲冠军,然后宣布收购马竞。

所以,皇马亡了?

没道理吧。


原梓番


我曾经回答过这样的问题,今日又见这样的出题,我完全都可以直率的说一句,历史上的中国,除了近代的抗日战争,险些亡国外,在历史上,并没有出现亡国阶段。

题主提出的中国一词,她是一个地缘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概念,这是在近代才把他叫着一个国家的概念,而且这个国家自古以来,就生活着许许多多不同民族的群体,从汉代时期的匈奴,到唐代时期的突厥,宋代的女真,契丹,包括蒙古族在内,许许多多的其他民族,都生活在中国的这块广阔的土地上。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些个民族延续到至今,一些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了,但是,无论存在与否,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都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把少数民族排斥在中华民族之外。

在在中国的历史上,每次的政权更迭都伴随着战争,而在战争中得胜的一方,成了中国这块土地的统治者,这些个统治者,其中有汉族人 ,在中国的汉族人,虽然人口数量较多,还有历史的演变,又与大多数汉族人为主,如果把汉人失去政权,当作亡国来讲,那是大错,特错。

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人曾经夺取过全国政权,并统治了全国近百年。

而由女真族演变而来的满族人,统治了中国近270余年, 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辉煌,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这就是历史上每一个政权朝代的特点。

因此,不论是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公认的中国历史上,元朝,和清朝,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历史阶段。

汉族人失去了政权。并不代表中国的灭亡,而中华民族中各个民族的成员,都失去了在中国的统治权,那才叫真正的亡国。

二战期间的日本侵华,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日本侵略者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虽然扶植了满族人和汉族人当领导人,但却都是傀儡政权,一切都听日本人的。

这时的中国有一半儿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若不是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中国恐怕就此真的亡国了。

最后我想明确的说,中国没有出现过亡国。


赵志军001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怪事,非得要把中国说成是曾经“亡国”才感到舒服。一副数典忘祖的奴才像!没错,对于宋朝,明朝,他们的确是亡国了。可他们的亡国,就代表了中国、中华文明亡了吗?这些人就把日本人的谎言奉为经典、真理?这不是为匪张目吗?

首先,从汉代开始,就是以华夏族为主体,加上周边的少数民族才成为“一国”的,也就是汉代的国土是包括这些地方的土地和人民的。汉武帝时,奉行的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国策。也就是说;在汉武帝的眼里,没有华夏、夷狄之分。他看中的地方,都是他的势力范围,这些土地上的人民,不论什么族,都是他的臣民。而被征服的地方,不管什么族,也认可汉武帝此说。因为你一旦不认可,可能会导致灭国、甚至灭族之灾。还有汉宣帝时期,更有“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进一步确定了大汉的立国宗旨。也就是说;匈奴你要么乖乖的承认是我的臣民,要么别站在我看得见的地方。否则,就打到你让我看不见为止。更何况,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同样是从华夏族分化出来的,同样是炎黄蚩的后裔,与当时的汉人同源。并且,以后的历代帝王,都传承了汉代的这个国策。

根据上述的历代国策,要界定蒙元的属性非常简单;首先,我们看看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国度里,是否有蒙古人这一号;据说,蒙古族是来源于匈奴,而成吉思汗生活的地方,从汉代时开始就是我们的“汉土”,上面大部分匈奴人,均已归属了汉朝。没有归属汉朝的,已经远赴欧洲了。所以,成吉思汗不可能是远赴欧洲匈奴人的后裔。这个时候的铁木真、包括他生活的地方,都是金国的。蒙古人也是金国人——金国的蒙古族而已。这就能证明,当时的蒙古人也是“中国人”的一份子。不能因为蒙古人后来的野蛮屠杀、把汉人视为第四等人,就否认他们的根是中国人的事实。难道你能说印度除了高种姓的人是印度人,低种姓的人就不是印度人吗?说到杀人,楚霸王、曹操、张献忠等等,杀的汉人还少吗?而且,元朝的立国、治国、修史、纪年等,基本上沿袭的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习惯。连明朝的开拓者朱元璋,也是接受过元朝的官衔的,承认是元朝的子民。他并没有自认为是“亡国奴”,朱元璋没有人为自己是“亡国奴”,难道你后人还要硬说他是“亡国奴”吗?而元朝被明朝取代后,也曾向明朝称臣,接受明朝的封号,承认是明朝的边番的。所以,严格来讲;蒙宋、蒙金、蒙夏等战争,是中国人的内战无疑,只是兄弟民族间,为抢夺国家的支配权的搏杀。宋的失败,是主体民族败给了少数民族而已。蒙古人杀向欧洲,也的确是“中国人——中国少数民族”杀向欧洲。不过,不是“中国政府”侵略欧洲而已。清朝也是同样的道理。

还有人说,日本如果当时侵华胜利,是不是日本人也是“中国人”?说这样的话的人,都是脑子进水了。请问,大和族历史上归属过中国的哪个朝代吗?他的土地被哪个朝代统治过?日本侵华14年中,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国什么政权吗?都没有!他们占领东北,要扶持一个满洲国。占领中东部地区后,搞了个华北五省联合政府。后来又扶持了汪精卫政府。在蒙古又扶持了一个德王。他们为什么不建立自己的政权?为什么不敢将天皇迁都中国?因为名不正,怕引起中国人更加强烈的反抗。因为他们从来就不是中国人!他们是想灭亡中国,所以在东北曾禁学中文,推行日语。可是做得到吗?蒙元禁止汉人说汉语了吗?清朝禁止汉人说汉语了吗?没有,不但没有,他们同样尊崇汉人的祖先,尤其是孔子!元朝还发展了汉文化——元曲。元、清和日本人是一回事吗?如果连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都看不到,辨不清,还有什么资格谈论历史?

说元、清朝不是中国朝代的人,不是要分裂中国、想把老祖宗两千多年的传统国策废除,不使居心不良又是什么?实在看不出是“爱国人士”!


傲视苍穹39


经过长期的论证,古今中外学者都一致同意历史上的中国没有真正亡过国,都是内部的改朝换代。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已。不论是以华夏族为主体的汉人政权,还是以蒙古、满族为统治阶层的元朝与清朝,都是炎黄子孙在自已的国度建立的政权。中国从曾不灭亡,因为中华文明没有中断!

提出中国或者中华文明中断,其依据大多是是对元朝和清朝曾经统治华夏为由的。毕竟元朝和清朝分别是蒙古族和满族而非汉族统治华夏,但不要忘记蒙古族和满族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只是中华文明是以汉人文化为主,我们自古以来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历史上,中华文明险被灭亡的大概只有一次,那就是被龌龊小国日本打败并亡国。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衰退以及日本侵华野心的膨胀,日本开始以军事来亡我中华,先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或直接或间接的挑衅中国:日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哪场战争不是在中国境内,损失的只有我们中国,尤其是抗日战争,中国民众开始意识到亡国灭种的危险,于是国共两党精诚合作,一致抗日,如当时中国最好领袖蒋介石说的那样,抗战后,华夏大地,天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抗日之责。

可以说,70多年前的哪场战争,打败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就会被打断,因为“非我族类,亡国则成”,外族统治华夏,文明岂不中断?


独舌视界


先说答案吧: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真正的亡国。

一次是西元1279年,代表中国道统的南宋被蒙元所灭。

一次是西元1644年至1683年间,代表中国道统的明被满清所灭。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

一个概念是,什么是中国。

另一个概念是,什么是亡国。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概念:什么是中国。

《庄子》说: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

这里的“海内”,指的就是中国。中国、海内、诸夏、华夏、中华、神州、赤县,都是同一个意思。

什么叫中国,四海之内为中国。什么是四海呢?是指四个方向的蛮夷。东夷为东海,北狄为北海,西戎为西海,南蛮为南海。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说中国人都是一家人,都是炎黄之后,所有的中国人都同属于一个大家庭,都是手足同胞。而中国人之外的人,则都是蛮夷,和我们则不是兄弟,和我们都不是一家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是一个民族概念,不是一个地理概念,也不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是说谁占据了中原地区,都是中国,也并不是说谁遵循华夏文化生活,所在之地就是中国,只有真正的华夏后裔所统御的区域,才是中国。

为明确这样一个概念,我们来做一个思维拓展,假设一个蛮族,比如说日本的和族,他们占领了中原土地,将华夏民族屠戮的只剩下一个人,然后宣布,我们民族融合了。那么,是不是日本的和族所建立的国家,也是中国呢?很显然,不是这样的。再打个比方,是不是朝鲜人,越南人,琉球人,他们奉行的文化属于华夏文化圈的一员,都可以说是中国呢?很显然,也不是这样。

那这样的国家不能称为中国,为什么蒙元和满清,一些人就认为是中国呢?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有些人要争辩了。蒙元不论,满清时期,很多大臣都是汉人,又或者,满族、蒙古族,最后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了呀。

这依然是比较浅薄的见解。一方面,国家,是属于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的,在蒙元,满清时期,统治阶层并不是炎黄民族,所以,这个国家,并不是属于炎黄子孙的中国。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统战概念,不是一个确然的民族概念。所谓的民族融合,客观来说,就是以民族之间的相互吞并,以某个民族的消亡为特征的。比如明初的色目人,就是被朱元璋的政策融合的。时至今日,中国大地上还有色目人吗?再比如说蒙人、回人,很多也是真正融合的结果。

综上所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指的就是华夏,指的是由拥有共同祖先的炎黄子孙统治的区域。如果没有了炎黄,没有了炎黄子孙,没有了华夏文明。那么中国就不能叫做中国了。

明确了上面这一点,我们来看另一个概念,什么叫亡国。

《礼记·檀弓下》:“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於斯,得国恒於斯。’”孔颖达疏:“言寡人闻前古以来,失亡其国,恒於此丧祸交代之时;得其国家,亦恒在於此交代之时。”

《史记·周本纪》:“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徵也。”

《后汉书·李固传》:“昔秦皇亡於沙丘,胡亥、赵高隐而不发,卒害扶苏,以至亡国。”

亡国,这里指的是失亡国家,失去了国家政权,国家的统治权易手。

根据以上“中国”和“亡国”的两个概念。

我们可以明确在华夏历史上,有蒙元和满清两个时期,中国是处于亡国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