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教师公务员制,统一教师服装,能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吗?

汉兴之城


不可能,也完全无必要

首先,我要说的是教师和公务员属于不同的系统,教师属于事业编制,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两者互不相通的,怎么可能直接转呢.所以不老师不可能实行公务员制的.

统一教师服装?换一个皮囊就能解决问题?你把问题想象得太简单了,没有实质的改变怎么可能提升职业自豪感呢.做这些表面工作其实不足矣增强老师的职业自豪感.我觉得没有必要统一服装,这是一种表面工作,不足矣改变,反而容易造成老师的反感.

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1.提升教师的工资待遇,切实落实中关于教师工资等同于当地公务员,这样才能从体质上提升教师的自豪感,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2.出台相应政策和法律,更好的保护老师.现在学生或者家长与老师出现冲突时,第一个保护的并不是老师,而是学生或者家长,息事宁人的意味非常明显.无论谁对谁错,老师总是处于不被保护的境地.教师的尊严无法得到保护,何来自豪感.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界定老师的职权范围,由法律来解决这些冲突,而不是学校然后教育局.

3.完善职称评审制度,无数老师抱怨评职称难,名额少.而老师工资与职称是有很大关系的,这样就导致职称不一样,做相同的工作甚至更少的工作,可能获得更多的工资.这样就不公平了,我想这也是很多老师期待改变职称评定方式的原因所在.


学霸数学


1、教师转为公务员或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教师只是参加地方事业单位招聘,为专业技术人员,属于事业编制。

根据《公务员法》相关规定,公务员为行政管理人员,属于行政编制,教师不可能直接转为公务员,如果想成为公务员,只能参加公务员考试。

此外,从近年来事业单位改革的趋势看,也不可能实行教师公务员制度。

2、部分地区教师待遇事实上已经高于公务员。

就本地来讲,教师实际工资已经很可观,而且略高于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更是无法望其项背。岗位工资+津贴、交通费、补助、职称工资等,另外针对农村教师,更设置有金额不低的农教补贴和乡镇补贴。

更有一些教师在校外开办补习班,一年光补课费轻松入账十来万,还有家长各种请客送礼。

3、教师缺乏相应监督,即使犯错处罚力度也相对温和。

现在公务员工作战战兢兢,出一点小错都可能丢了饭碗,教师呢,即使被举报补课收礼,一般也是批评教育。

所以,转为公务员也未必是好事。

4、许多公务员岗位不限制专业,竞争比例高、考试压力大。

而考录教师往往需要教师资格证、专业对口,限制很严,这样导致了许多志向于教育事业的非师范专业的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但却保护了师范生就业。

有些老师在提到和公务员对比时喜欢说,只有老师考公务员,没有公务员考老师,这句话可以休矣。

5、教师节假日多,全年休息时间长。

寒暑假、国家法定假日和双休日,教师一年有165天左右在休息,占全年天数的45%,期间带薪休假,等于变相福利,这一点是公务员和其他任何行业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6、职业自豪感和服装一点关系都没有!现在许多教师只认钱,只有满足其无止境的物质欲望才能让其有职业自豪感。近年来教育部对任教满30年的老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却有许多老教师公开称,不如发两个钱实惠!如此可见一斑!


清浅纤尘


“教师可怜得连职业自豪感都没了,亟待纳入公务员管理,统一着装!”

其实,没必要羞答答说提升待遇的事,更没必要扯上职业自豪感做掩护。

因为朋友的关系,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一个专门研究桃树育种的研究员,他的言谈真是让我重新认识了什么叫做职业自豪感。

由于经常在地里采样,他皮肤黝黑。一开始聊各种桃树果实品种,就停不下来,如数家珍津津乐道。

“哥你知道什么叫做满足吗?我把我的研究成果,跟我们研究团队讲,然后大家制定育种计划,培育出来的种子给果农,试着种,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这一年的桃子那叫一个好吃啊……又大又甜!”——我都有种羡慕他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吃到了更好吃的水果,让果农赚了更多的钱改善生活。这就是他口中的“满足”,就是真正的职业自豪感。

所以,职业自豪感来自哪里?不在于能得到什么,而在于自己本身能创造什么。

教师实行公务员制、统一着装,说白了就是提高待遇,钱多了人自然精气神就足了,别人不会再看不起了。

然而,这跟职业自豪感有什么关系?

公务员有几个真的有职业自豪感的?大部分奔着职业自豪感的人干嘛要考公务员?

初中有个化学老师,兢兢业业,眼镜厚度跟酒瓶子底一样,带出的学生有出息有能力,各地叱咤风云,他那自豪感真是刚刚的。

所以,职业自豪感不是别人给你的,别人给你的那是羡慕,你觉得脸上有光那是虚荣,自豪感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是培育出多少英才的骄傲。

所以,提高自豪感不是社会该做的,而是教师自己该考虑的,社会要做的是提高待遇保障,这没问题,特别是山区基层一线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那里的教师自豪感特别足,但是待遇太差了,自豪感也不能当饭吃养老婆孩子。

我们传统文化对教师的要求几乎接近于圣人,传道受业解惑,然而教师本身也是人,有七情六欲,所以追求自身利益无可厚非,没必要羞答答谈利益。赚钱教知识,不误人子弟尽职尽责,干净利落过得富足体面,有毛病吗?没毛病。

看问题换一种角度,讲观点升一个高度,墙裂后是砖,我是专门引玉的抛砖人——墙笑裂。

墙笑裂


我认为,如果国家真的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并配发统一教师制服,将大大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理由如下:

第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但长期以来,教师自感地位不高,工资偏低,职业自豪感不强。虽然国家三令五申,“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但是这项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而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由于工资收入高,又享有车补等各种补贴,自然在广大群众中地位很高。如果国家能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把公办中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序列,将大大提升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而近日出台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为这一设想提供了可能。

第二,为广大中小学教师配发统一的教师制服,也能提升教师的职业自豪感。由于教师收入不高,审美能力参差不齐,导致教师的服装搭配五花八门。有的男教师过于邋遢,有的女教师过于时尚,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虽然有的学校统一了服装,但各校款式不同。有的像服务员,有的像乘务员,以至于互相笑话,都不愿穿。如果能够统一教师服装,教师的精神面貌将为之一新。既能使教师在公众场合约束自己的言行,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甚至社会大众。重新唤醒社会对教师的尊重,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请发表你的评论。


汉兴之城




我举双手赞成统一教师服装。

教师无论从古至今还是国内外,只要是文明开化的国家就没有不重视教育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不是普通的宣传标语,而是教育的目的。

我们小时候,对老师是毕恭毕敬的,因为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还要解惑。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是家外的父母,学校是神圣的殿堂。

我们那时候生活普遍的不好,老师可以给学生进行补贴,甚至进行家访,真正的负起老师的职责。

现在随着一切物质化,一切都要跟经济效益挂钩,老师也无法逃出红尘,所以有偿补课为社会诟病,然而,我不认为是老师的错,如果是个体行为,可以说是老师的问题,如果是社会现象,就是社会的责任。

现在绝大多数老师都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但是老师的地位还是明显下降,评价不高,与我们没有把老师地位提高到应有的位置。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的意识到教育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根基时,把老师放在一个让人羡慕的位置,让政府和社会所有的人都以仰慕的眼光看待这个群体,你难道不会体会到马上就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形式是走向内容的一个通道,我们不要因为轻视老师可以让老师自励,而是付出才有爱,只有尊重才会让他们获得自尊。

希望政府真正转变职能,让老师成为令人羡慕嫉妒的职业。

我举双手赞同老师公务员化,制服专业化,尊重习惯化。


煮茶闻书香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的实行教师公务员制,统一教师服装并不一定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理由如下:

第一:公务员在当下已经失去原有的风光。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反腐态势的持续高压,权力得到不断的监督,公务员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光显。所以教师实行公务员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升了教师的地位,但是并不一定增强职业自豪感。

第二:教师事业单位制并不比公务员有多少劣势。事业单位制和公务员制是我国对公职人员的两种管理体制。在工资福利上虽有差别但不是很多。现在公务员虽然有车补,但是对于大部分农村教师来说他们还有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公务员有虽然晋升的机会比较大,前途比较光明,但是教师有寒暑假。所以,仅仅把教师公务员制并不能真正体现教师民族自豪感。

第三:教师职业自豪感的提升需要法律法规的健全。现在的家长动不动就拿《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说事,学生成了真正的座上宾。现在的教师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其实,不是不好管,教师作为成人,学生就是孩子有什么管不了的,主要的问题是现在的教师不敢管、不能管。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但是现在被部分家长逼迫的只能教书,不能育人。曾经我就听到一位家长大言不惭的对老师说,你把你的课上好就行了,我的孩子不用你管。还有一位家长说的更夸张,我的娃就是想往大里混一下,你就让混去吧。言外之意谁都明白。现在教师不再是光辉的职业,反而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哪有职业幸福可言。


第四:教师职业自豪感的提升需要提高教师收入。现在物欲横流,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已被丧失殆尽。人们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往往是以财富论英雄。如果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师收入,完善职称评审制度。让教师享受到比公务员高的工资,那么教师才能够真正拥有幸福。对于统一服装,实际上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司空见惯。

总之,教师职业自豪感的提高是多方面的,只有从本质上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未来才能真正拥有自豪。


老王的教育情缘


实行教师公务员制,统一教师服装,能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吗?

说实话,我对所谓的教师公务员制很不认同。为什么非要将教师公务员化?难道只有如此才能彰显教师的尊贵吗?在我看来,这并不能达到效果,相反还会有问题。

而且我不以为有什么统一服装,或是公务员编制,就能够提升荣誉感了。

首先,学校的一大问题就在于行政化较为突出。本来应该是尊重学术、尊重教学的地方,却往往成为行政、当官的地方,实际上是有害于教学和学习的。

其次,我们当前社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官本位思想。什么地方、领域、行业都是受官本位影响和左右,使得社会的创新、创业缺乏活力。如果在教育领域也如此官本位的话,那么就更让人忧虑了。

最后,学校、教师的地位和荣誉,还得要靠自己来争取。如何来争取?一要有独立之精神,二要有自由之思想。要把教学、学术放在第一位,要把社会责任、思想道德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追求功利、政绩。

当然,除了学校和教师本身之外,地方和社会的责任更大。一方面要有包容、支持之心;另一方面要给予好的办学环境,特别是在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评价等方面,要客观、真实。

在我看来,教师就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为什么非要往公务员身上靠呢?应该来说,教师要在待遇和地位方面超过公务员,才是社会的正常所在。


碧翰烽


明知道画了一个大饼,我还是来了,教师总是有梦的人,我感觉教师的春天就要来了。物资和精神双丰收,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



教师公务员制,这样的提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这就是一个大大的饼,不可能实现的。但前日,国家出台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教师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法律地位。并且再次强调:“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由此不难看出,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以时日必将得到显著提升。

教师统一服装尽管只是一种形式,但确实提升教师的精神状态。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年教师节都有一个郑重其事的仪式。校园布满鲜花,老师穿上节日的盛装,接受孩子们的祝福,接受领导的颁奖,既有精神慰藉又有物质奖励。教师的职业尊严得到极大满足,自豪感,荣誉感,神圣感,使命感不言自明,与生俱来。

教师的职业“不用扬鞭自奋蹄”,但不可否认的是,时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确实很低。固然与个别教师职业倦怠,有悖师德,甚至违法乱纪有莫大的关系,但绝大多数教师是有良知的,有奉献精神的。相信,伴随《意见》的实施,教育又一个春天正扑面而来,广大同仁准备好了吗?


俺油菜


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急需增强。原因有下:

1、身边的人不知不觉把教师等同于穷酸书生,尤其是比较忙碌的高中,教师挣着一点点的工资,起早贪黑,被人看不上。

2、教师的穿着多少都显得有些寒酸,上有老下有小,那点工资和最普通的外出打工差不多。

3、很多教师都羡慕公务员,但从来没有公务员要去当教师。

4、个别出身较好的学生完全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小小年纪就被世俗浸染。

5、尊师重教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有朋友直言不讳,我就不喜欢和你们教师打交道,迂腐。

教师怎么做:

1、自立自强,多读书多学习,做好自己专业的事。

2、不抱怨,不整天想着牢骚,于事无补。

3、那些看不起老师的人,只是你还没拿出让他信服的理由,你要自己加油!成为明星教师。

国家很重视教育,大力提倡尊师重教,我想如果每个家长能多理解老师,老师能更加努力,这种局面一定会改观。


小麦哥体育


教师的荣誉感不在于形式,教师节有了,很多教师在呼吁取消,因为只有形式,没有实惠,教师服实际各个学校也都有,只是没有全国统一的,也没有必要搞个全国统一的,至于公务员,不可能的,从行政职能角度也不可能,但是待遇可以参公,这是教师法规定的。

现在教师面临着比较微妙的境遇,第一,现在教师越来越难入行的,每个教师编值个几十万一点都不夸张,普通本科毕业,哪怕是师范毕业,实际也挺难进的,这是一个事实,也是教师荣誉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很难入行的,通常都是有优越感的。我所说的是教师编制,临时工,代课教师不在此论。

第二是现在的教师社会形象确实不怎样,这里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个原因是教师补课的问题,教师补课,现在教育部已经三令五申,但历史上形成的教师形象受损已成事实,有的教师把整个班级学生全员拉出补课,课上不讲课后讲,实际是非常小概率事件,但是却被舆论无限放大,让社会形成共识。

另一个原因是现在老师和家长关系日趋紧张,从新闻角度,老师与家长冲突时有发生,在这个问题上,老师是弱势,因为有组织的制裁,所以,老师辞职的,处理的就经常发生。

第三个原因是,接二连三的教师违法犯罪,尤其是性侵女孩子案件,对教师形象损害非常大,一条臭鱼腥一锅汤,但这怪不到舆论。

实际上,中国的教师有过一个阶段是非常有地位的时期,比如我的小时候,那时候,我们是祖国花朵,老师是辛勤园丁,教师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而这些年,这些说法,没人说了,也没人信了,慢慢的这些词汇也就成了历史名词。

教师的社会地位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从大学就应该做这些方面的努力,比如有些国家和地区,大学毕业前,是要专门择优选拔才能去做教师的,而中国的师范院校,往往好的学生不会选择教师,教师基本是第N选择,即便如此,有些老师,也会选择离职,去做其他职业,各种理由,都可以理解,说白了,教师不是这些人最理想的职业,再加上有离职的资本,所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