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喂养、挑食、饭桌“战争”的5点讨论,养成孩子健康饮食习惯

吃,差不多是我们生活的中心。

一起去吃好吃的”,还可以成为快乐的源泉、庆祝好事发生的方式。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好好吃东西,而且食量适当,应该是很多爸爸妈妈的期望。

要是孩子从小的饮食习惯就好,至少能够帮助很多家庭,缓解一下宝宝进餐时引发的“战争”。

下面是一些帮助孩子们从生命最初几年,就开始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方法

一、爸妈先想想自己:食物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想想我们自己,从小到大的经验、民族习惯和对食物的感受。

1、我们家里吃饭时有什么习惯吗?

2、我们小时候吃饭吃得好,会被奖励吗?

3、家庭成员里,有没有人评论过你吃得多、吃得少?

4、我们小时候学到过哪些有关食物或者饮食健康的知识?

再想想我们的孩子,他们现在吃饭的时候,和我们当年相比:

1、用餐的时间和我们小时候一样吗?

2、我们的父母当年对我们的饮食习惯是怎么回应的?我们又是如何回应我们的孩子的?

3、你对现在的饮食习惯怎么看?

4、你希望孩子能了解哪些关于饮食的事情?2、3件就好。

我们思考这些,有助于我们梳理一下:哪些饮食习惯是我们今天还应该继承的,哪些饮食习惯是应该改善的。

我们也方便决定:今天我们做了父母,是应该以我们自己的父母相同的方式来行事,还是有些部分需要改进一下?

二、一种标准,并不适合所有孩子。

爸爸妈妈当然会担心孩子的饮食是不是均衡,孩子是不是吃得太多了、或者太少了……其实孩子吃多少食物,与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他们的

身高、活动水平、身体燃烧卡路里的速度等等。

所以,不需要只是因为自己孩子吃得比邻居家的孩子少,就过于担心。更重要的是按时带宝宝体检,看看医生评估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是不是健康。

三、响应式喂养(responsive feeding)

爸爸妈妈需要给孩子制定很多规则,比如怎么过马路、什么时间上床睡觉等等。

但是“该吃多少”、以及“吃什么”这些事,确实可以稍微灵活一些。

所谓“响应式喂养”,就是在用餐的时间,给孩子提供好几种适合他年龄的健康食品。然后让孩子来决定吃什么和吃多少。

换句话说:父母提供、孩子决定。

当然,使用这样的方式,有两点要注意:

1、提供多元、充足的食物选择,在这个基础上,孩子才不可能吃得太少。

2、限制甜食和油腻的食物,只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否则将影响人体的正常需求,发生吃得太多或者偏食的情形。

也就是说,与其在餐桌上盯着孩子,看他吃多了啥,没有吃啥,不如在菜端上桌子之前就安排好。让孩子只能接触到健康的、营养均衡的食物。

再小的孩子,哪怕不会说话,也能通过声音、表情、动作来发出“饿了”、“饱了”的信号。比如蹭蹭妈妈胸前的衣服,一定是饿了;把喂到嘴边的勺子推开,应该是饱了,不想吃了;等孩子大一些,能说话了,就更好办了。

响应式的喂养方式,最大的一个好处是:能让孩子自然体验到“饥饿”、“饱腹”的感觉,爸爸妈妈也尊重孩子这样的感觉,这会让孩子更理解和信任他们身体的线索。

这种意识,有助于孩子持续一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四、不愿意接受新食物怎么办?

孩子不原因接受新食物,确实挺让爸爸妈妈沮丧的。但事实是,尝试新的食物和味道的过程,并不是一种本能,而是和学一门新技能差不多,是需要练习的。

孩子学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一天之内就学会吧?那学会吃一种新食物也一样,这是一种“饮食训练”

这样的训练很需要耐心。

有研究发现,你的孩子现在喜欢吃的蔬菜和水果,都是在他尝试了至少8~9次之后,才确定下来的。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只让孩子尝试了3~5次,觉得孩子好像不喜欢,就放弃了。

所以,即便孩子们现在不爱吃,也千万别急着给孩子贴上一个“挑食”的标签,而是让孩子知道,他们正在学习接受新食物,他们是“学习者”。

这就像他们暂时没学会走、没学会跑是一样的。试着告诉他:“当你长大了一点,你就会喜欢的。”

让孩子自己也期待自己能发展出更加广泛的口味。

五、几种“越操心,孩子越吃不好”的行为,最好不要做了

1、强迫孩子吃饭

强迫,自然会让孩子感觉压力山大。而焦虑和压力是孩子食欲的抑制剂,反而会导致孩子少吃东西。

强迫还会让孩子们忽视他们自己的“饥饿感”和“饱腹感”,缺少这样的感觉,不利于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也不利于孩子发展良好的自尊心。

全家一起用餐,是为了聚在一起,说话交流,而不是一直盯着孩子到底吃不吃饭,吃了几口饭的。

2、拿“吃东西”这件事,和孩子讨价还价

比如“你再多吃一口,一会儿就让你看动画”这样的方式,从长远来看都是行不通的。

如果吃饭都能讨价还价,还能得到奖励,那孩子们很快就会有样学样,把其它事情都拿来和父母讨价还价。

3、少和孩子说“有营养,要多吃”

如果你实在担心孩子挑食,忍不住想劝孩子吃某种食物,那就少谈营养,多谈美味 。

比如,你可以说:

“吃这个,这个真的太好吃了”!

而不是说:

“吃这个,这个对身体好!”

因为我们自己就得相信:那些有营养的食物,味道也是很好的,才能让孩子对这种食物感兴趣啊。

否则,孩子就会觉得:只要是爸爸妈妈叫我吃的“对我好”的食物,味道肯定都不好!

还没吃,心里就已经抵触了。

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强调“健康”、“有营养”、“对你好”,难免有点扫兴。

吃饭时应该轻松愉快,是个享受的快乐的过程,为全家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以及愉悦的用餐环境,那些健康的饮食习惯,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一定会自然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