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要打乌克兰?

皇甫毛毛丶


乌克兰背叛了自己曾经的兄弟俄罗斯,现在被俄罗斯收拾,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么?

2004年乌克兰发生橙色革命之后,其国内的政权就走上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道路,从过去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直接转变成为亲西方的尤先科政权。这一次巨大的政治变动,使得俄罗斯的国家利益遭受巨大伤害。

随着时间的流逝,俄乌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最终到了无法弥合的地步,这就逼迫俄罗斯不得不断然出手,来保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俄乌之间的政治、军事冲突,影响深远,较大程度的改变了俄罗斯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格局。

俄乌在苏联解体时期对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归属,并没有太多的争议。

看过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沙皇俄国时期,克里米亚半岛地区就开始处于俄罗斯的统治之下。由于这里气候温暖,地形险要,因此从沙皇俄国开始,这里就是俄罗斯最重要的黑海军港和军事要塞,同时这里也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度假胜地。

在苏联赫鲁晓夫时代,由于赫鲁晓夫是乌克兰人,克里米亚半岛被划分给乌克兰共和国,这也得到了俄罗斯的承认。在苏联解体之后,虽然乌克兰与俄罗斯分家,但是在就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权问题上,俄罗斯也基本上默认苏联时期的疆土划分方案。

俄罗斯断然出手,收回克里米亚,保住了俄罗斯在对黑海、地中海地区的影响力。

但是由于克里米亚半岛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驻扎地,周围没有其他地方适合黑海舰队转换驻地,所以即使俄乌分家,俄罗斯的黑海舰队也一直都驻扎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军港,直到颜色革命的爆发。

颜色革命使得俄罗斯对乌克兰影响力遭到了一次重创,严重的破坏了俄乌两国之间互信的基础,为了防止亲西方的乌克兰政权在稳定政局之后,清理俄罗斯势力,俄罗斯便开始先下手为强,鼓动克里米亚议会通过投票回归俄罗斯,避免了俄罗斯黑海舰队无家可归的下场。

俄罗斯在面对曾经的兄弟的背叛时,首先保护自身利益,很显然是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的,这不仅仅是给亲西方的乌克兰政权一个教训,正重要的是表明了俄罗斯在国家利益上绝不会与西方国家妥协的态度,这也有力的震慑了西方国家的进一步举动。


俄罗斯推动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独立,是对现任乌克兰政府的报复。

由于乌克兰政府的亲西方态度,使得乌克兰国内的政策与俄罗斯发生了严重的抵触,比如在乌克兰天然气危机中,乌克兰政府宁愿自己出现利益损失,也不同意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

从这一点上看,乌克兰国内的政客们为了迎合西方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已经把国家利益丢在一边,放弃了大家,只顾小家。这很显然不是一个国家领导层所应该做的事情。

因此俄罗斯对于乌克兰的愚蠢行动,自然也要给予同等的还击,随即开始鼓动乌克兰国内俄罗斯裔地区脱离乌克兰,宣布独立,这就是后来的卢甘斯克地区和顿涅茨克地区独立。

卢甘斯克地区和顿涅茨克地区的独立是俄罗斯政府对乌克兰的一次猛烈报复行动,因为这分裂了乌克兰的领土,使得现任乌克兰政府的威信遭到严重打击,也让现任乌克兰政权看到了俄罗斯的态度和意志。

在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好坏,往往都是相互关联的,这就使得国家在做出一个相关的决定时,必须要考虑到盟国、敌国对此产生的链式反应。就像乌克兰一样,虽然仅仅只是国内政权发生更迭,但是伴随着的却是其他国家与本国关系出现了重大改变。

俄罗斯对乌克兰态度的巨大转变,是我们学习和了解国际政治的一个机会,由于我们中国更好的去了解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为我们今后的相关政治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的样本。


落下m


“麻辣战争”头条号团队认为:俄罗斯打击乌克兰,目的有两个,一是强硬反击美国和北约不断东扩,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为自己尽可能地争取战略缓冲地带;二是强硬警告和乌克兰类似的国家,敢和我俄罗斯翻脸为敌,乌克兰就是榜样。

自从前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崩溃,北约和美国一副趁你病要你命的样子,公然违背当初对俄罗斯的承诺,北约不断东扩,一直逼近到俄罗斯的家门口。

乌克兰本来和俄罗斯关系密切,因为当时亲俄的总统亚努科维奇贪腐过头,引起乌克兰社会强烈不满,终于引爆颜色革命,将亚努科维奇政权推翻。

新的总统波罗申科政治上严重不成熟,在西方的支持下,面对俄罗斯这个强邻,竟然全面交恶,一边倒地倒向北约,幻想着一夜之间加入欧盟和北约。

在俄罗斯看来,这是美国和北约对俄罗斯的公然挑衅和战略挤压,如果不能很好回应,将在俄罗斯周边引起连锁反应。

因此,俄罗斯一方面兵不血刃拿下克里米亚,一方面鼓动卢甘斯克、顿涅斯克等乌克兰东部几个州的俄族人奋起反抗乌政府的镇压,成立自治政府。

而乌克兰新政府丝毫没有改掉贪腐的老毛病,西方给的援助物资第一天抵达,第二天乌克兰的黑市上就有卖的,因此这种政府的军队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先后发动的三次进攻乌东地区的大型战役,结果三战三败。

乌东武装不仅站稳脚跟,而且距离独立只有一步。

俄罗斯因此布下后手棋,只要北约敢接纳乌克兰,乌东地区就会和克里米亚一样宣布独立,并加入俄罗斯。

欢迎评论“麻辣战争”头条号观点,相互切磋思想,关注我们,给你一个思想的磨刀石。


麻辣战争


千年之前是一家

说到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爱恨情仇,还得追溯到他们身居同一屋檐之时。不过并非苏联,而是千年前的古罗斯时代。大约在10世纪前后,东斯拉夫各部落在乌克兰地区结合形成“古罗斯部族”。这正是现今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前身。

斯拉夫人的分布 其中深绿色为“东斯拉夫人”

再后来,他们东征西讨,国力日盛。并在882年迁都基辅,正式建立以东斯拉夫人为主的东欧君主制国家。开创了“基辅罗斯”大业,盛极一时。因而,在其后裔俄罗斯人的印象中,基辅就是他们的起源,是他们的根。其地位不亚于国人心中汉唐之长安、洛阳。

复原的古基辅城地图

天下大势 - 合久必分

所谓盛极而衰,历史的命运谁也逃脱不了。如同中国唐代亡于“藩镇割据”一样,“基辅罗斯”后期,地方贵族势力崛起,国家日渐分为诸多小公国,统一的基辅罗斯已然不再。就是在此情况下,俄罗斯和乌克兰也初启分居模式。

好端端的国家分成了五颜六色

就在“基辅罗斯”没落之时,他们还迎来了远道而来的蒙古人(蒙古西征)。分居后的俄罗斯,见势不妙,旋即做了蒙古人的附庸。同时积聚力量,打压其它公国。待到摆脱蒙古人之后,俄罗斯愈发的强大,渐有帝国之势。

金帐汗国时 俄罗斯人曾是蒙古人的附庸

反观乌克兰人,他们在抵抗了蒙古人、日耳曼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后,自14世纪起,还分别被立陶宛和波兰统治过,而且动不动就蜷缩在“第聂伯河畔”被人打的死去活来。

第聂伯河上的水坝,传说读过历史课本的都知道

波兰和立陶宛也是雄起过的

这不得不说是造化弄人,昔日立陶宛、波兰雄踞东欧,如今一个蜷缩在波罗的海岸边,另一个则天天担惊受怕,普京咳嗽一声也会颤抖半天。

天下大势 - 分久必合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终于在1654年,不满波兰统治的乌克兰哥萨克领袖 - 赫梅利尼茨基,同俄罗斯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寻回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

开启了兄弟携手,纵横世界300年之篇章。在之后200余年中,

与土耳其人互殴的时代,乌克兰是抵抗土耳其的要塞(乌克兰蒙语就是边境),是进军南方的基地,作用不逊于秦之函谷。

描绘《佩列亚斯拉夫和约》的油画

为了答谢乌克兰人的“仗义”,1954年赫鲁晓夫才会一句话就将“克里米亚”从俄罗斯的辖区划归乌克兰。这与今天俄乌“克里米亚问题”颇有渊源。

赫鲁晓夫和他的玉米

令世界惊羡的军工实力

苏联时代,乌克兰是“粮仓”、是煤炭中心、也是重要的军工中心。特别是在军工领域,乌克兰可谓 海、陆、空、天 样样精通。

乌克兰不仅产美女更是“欧洲粮仓”

位于黑海之畔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制造了包括“瓦良格”(辽宁舰前身)在内的所有苏联航母。

“辽宁号”的前身 - 瓦良格号即出自尼古拉耶夫船厂

东部哈尔科夫市的莫洛佐夫设计局,缔造了苏联装甲部队的辉煌。BT系列快速坦克、T-34、T-54、T-64和T-80等坦克均出自于此。

从某种程度上讲 T-64才是真正令西方害怕的坦克

位于基辅西郊的安东诺夫设计局,撑起了苏联空军运输的半壁江山。世界上最大的两种运输机安-124和安-225均出自其手。

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它背上的是苏联航天飞机

南方设计局则铸造了半数以上的“镇国长剑”(弹道导弹),是苏联抗衡美帝的利器。苏联战略导弹中,SS-4、SS-5、SS-7、SS-9,让西方胆寒数十载的SS-18“撒旦”,以及SS-19和SS-24等导弹,以及“天顶”和“旋风”火箭,全部出自南方设计局。

SS-18战略导弹,西方人眼中的“撒旦”

此外,乌克兰还有着各种高精尖工业和技术,就连苏联第一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也少不了乌克兰的贡献。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据统计,面积仅占苏联2.6%的乌克兰,却拥有苏联超过30%的军事潜力。正因如此,当分居再度开始时,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还是保持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种种关系。

反对北约 倾向俄罗斯

当“美帝小三”勾搭乌克兰,拉其“做!头!发!”被曝光。对当今的俄罗斯来说可称绝对无法容忍之痛。

除此之外

我认为最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这个!

呃,不好意思放错了。

请诸君坐稳,继续向下看!

差不多就这些了,认可的就去点个赞吧,改天我们继续开车

——————————————————————————————————————



因为美国挑起了乌克兰危机,推翻了亲俄的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这损害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1.2014年乌克兰爆发了危机,美国支持的乌克兰政府议会,推翻了亲俄罗斯的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乌克兰亲西方政府有可能会将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地区的军事基地没收。



2.而俄罗斯为了敲打乌克兰亲西方的政府,占领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同时俄罗斯又支持乌克兰东部的亲俄武装与乌克兰政府军进行对抗,让亲西方的乌克兰政府陷入两面夹击。



3.其实乌克兰危机是美国一手造成的。美国的目的是激化欧洲国家与俄罗斯的矛盾,把欧洲国家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共同阻止俄罗斯崛起。



4.因为俄罗斯在普京的带领下,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这损害了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而欧洲国家也想通过欧盟这个平台,摆脱美国对欧洲国家的控制。所以美国制造了乌克兰危机。



5.乌克兰的未来还将陷入分裂之中。由于俄罗斯也参与了乌克兰的战争,导致俄罗斯也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可怜的乌克兰人民成为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这就是国际政治的残酷。乌克兰危机只有美国才是大赢家。


杜达特洛夫斯基


俄罗斯现在也仍然在打乌克兰,这点毫无疑问。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乌克兰与俄罗斯这对表兄弟反目成仇,并且战火绵延至今不熄呢?

1、乌克兰俄罗斯是名符其实的表兄弟,而且俄罗斯还应该尊乌克兰为表哥,因为今天俄罗斯的前身俄罗斯大公国的创始者就是乌克兰去的。至于乌克兰是前苏联的一部分,苏联解体后双方才各自独立就是现代历史的事件了。总之,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历史、文化、经济、人文关系之密切远超普通邻国的关系。我在乌克兰深入采访时,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许多乌克兰家庭其实就是俄罗斯乌克兰的结合,夫妻一方是俄罗斯人或者乌克兰人非常常见,而乌克兰的产品多卖往俄罗斯,俄罗斯的能源超低价供给乌克兰,比如说天然气一度便宜到每家每户每个月只需要象征性地交一美元!

2、即便乌克兰从前苏联独立出来后,双方之间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然而,乌克兰的政客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只有加入欧盟与北约才能获得真正的世界与民主认同。因此,当乌克兰当下执政者决意把亲俄罗斯的政客赶下台,然后直接宣布加入北约与欧盟时,俄罗斯真是忍无可忍了,因为北约不断东扩,而乌克兰一旦被拿下,那么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就会受到直接威胁。因此,普京政府决然地夺回克里米亚半岛,并且迅速将战线推到乌克兰东部地区,以将乌克兰东部当成抵挡北约东扩的缓冲区。

3、在克里米亚危机发生之后,乌克兰政府立即允许北约进驻乌克兰境内,这包括让800名美军常驻乌克兰西部临近波兰地区,后来又拉德国等多国部队进驻乌克兰西部,甚至考虑让美国部署最先进的导弹和反导系统。这超出了俄罗斯的战略忍耐,于是决定出兵乌克兰东部。事实上,今天在乌克兰东部作战的绝大多数所谓的“乌东民兵”是俄罗斯的正规军,只是穿上了民兵的服装而已。


邱永峥


根据俄罗斯政府,尤其是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俄军在乌克兰境内并没有一兵一卒,当然,这里所说的乌克兰不包括已经被俄军占领的克里米亚。从这个说法上说,俄罗斯并没打乌克兰,当然,说法跟事实是两个问题,俄军在乌克兰境内的存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亲俄的亚努科维奇被赶下台后(此君在当上总统后暴富,贪腐甚至连当时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族人也不满,在逃亡俄罗斯后,现在明显因为失去利用价值而被冷处理,所谓尿壶是也,用得着的时候拖出来,用不着就塞床底下),新的乌克兰政府宣布不再允许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驻军,黑海舰队必须走,这直接引发了小绿人占领克里米亚,俄军行动如果是合法的化,当初的小绿人何必没有任何国籍标识?谁都知道小绿人就是俄军,俄国人还这么干,呵呵,有个成语叫掩耳盗铃,大概普京不知道。

由于美国等国的强力支持,俄罗斯已无法颠覆新的基辅政府,加上乌克兰人与俄罗斯的种种矛盾,包括俄罗斯传统的大国沙文主义、两国的历史纠纷,以及乌克兰民众对独裁统治的方案,俄罗斯试图让东乌地区独立,并入俄罗斯或者至少不被基辅政权控制,于是乎东乌战争爆发,延续至今,俄罗斯传统上就有一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倒不是因为被拿破仑和希特勒入侵,而是一种文化上的不自信,诸如当年反法战争胜利后,从巴黎回来的俄军年轻军官组织了秘密革命团体,苏联时代对西方思想的恐惧,因此,需要在自己的国土之外,建立一块战略缓冲区,对克里米亚来说,东乌就是那块缓冲区,很明显,乌克兰无力,也没胆通过军事手段夺回克里米亚,但俄罗斯担心乌克兰的民主思潮进一步传入俄罗斯国内,俄罗斯本来反对派就闹得厉害。

东乌名义上是民兵,但从其作战、战术和装备来看,明显就是俄军,很多如今在叙利亚的俄军军官,此前其实都在东乌克兰秘密参战,这一点,连俄媒都自己爆了料,大量俄军独门武器出现在东乌境内,在马航MH-17被击落后,当时就有新闻报道,东乌境内的俄军萨姆-17防空系统撤回境内,如今,荷兰等国调查后认为是俄军击落了MH-17航班,俄罗斯不承认,谁也拿他没办法,毕竟,现在的俄罗斯已经被严重制裁了,不在乎制裁再多点,只是可怜了MH-17的机上亡魂。


鹰眼防务观察


俄罗斯并没打乌克兰,而是乌克兰内部分裂,先是克里米亚先出来了,要求并入俄罗斯,俄罗斯接受了,因为这原本就是俄罗斯的领土,只是为庆贺俄乌结盟300年时,赫鲁晓夫作主送给乌克兰的。如今乌克兰要投奔西方,还要带走“娘家赔的嫁妆”,嫁妆自己要跑回来,也正合俄罗斯的心思。问题就这样发生了。

紧接着又发生了乌东部顿涅次克和卢甘斯克的问题,也是事实上的独立,俄罗斯表现还是克制的,如果这两个地方要并入……不能想了。乌克兰历史上东西部就有种族,宗教信仰上的一些差别。前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一直在乌克兰搞颜色革命,开始尤先科上台,后来亚努科维奇上台后又通过街头暴力赶走了亚努科维奇。这让支持亚努科维奇的人不能接受。

历史上的乌克兰曾分属于过波兰,但归属于俄罗斯也是很早了。问题的重点是乌克兰目前把脱俄入欧当作它的奋斗目标,这是俄罗斯所不能接受的。也许俄罗斯能接受一个骑墙的中间派乌克兰,但绝对不会接受一个与自己为敌的乌克兰。本来乌克兰是可以在俄欧之间左右逢源的,只是一部分力量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入另一方,这就不可避免要分裂了。


天太2


自苏联解体之后,北约一刻也没有停止东扩,在克林顿的忽悠下叶利钦搞的焦头烂额,战略物资国防重器以及政治经济改革都让西方国家按照忽悠法给支离破碎。等普京理顺完国内的分裂与地位稳固以防守退让一次次的妥协,在软硬兼施的小布什慢慢的把俄罗斯拖下水。这次在俄罗斯最后的底线也就是乌克兰的处理上,俄罗斯知道一切都是骗局,这才打响了北约东扩最后的保卫战!乌克兰与波兰白俄罗斯同属于斯拉夫人,但在苏维埃政权下一直没有化解历史恩怨,乌克兰作为俄罗斯与北约的最后一块战略缓冲区,并且黑海的桥头堡克里米亚也是最重要的战略要地。没有办法下,在乌克兰闹内乱俄罗斯快速出手拿下克里米亚并且宣布纳入俄罗斯方块。乌克兰的东西方划分也是由来已久的!东部依靠俄罗斯的资源与工业出口生活上比西部优越而且东北是俄罗斯民族主题。现在来看北约的目的基本达到了,虽然乌克兰没有纳入北约,但成功的肢解了乌克兰东西长期分裂,等于争取到一半的乌克兰,离俄罗斯国土又进了不少安全区,借着乌克兰美国为首的国家顺便把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一把,沉重的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并且把俄罗斯拖人局部战争消耗了俄罗斯的长期发展。对于乌克兰来说长期的不安定也是这次的真正的牺牲品牌。历史告诉我们,大国的利益驾驭一切,俄罗斯的名言是大炮范围内谈条件!乌克兰的地缘注定是一场悲剧。谢邀,大家一起来讨论吧!谢谢祝网友们周末愉快!


阿拉洋车子


这种说法不准确,俄罗斯并没有直接与乌克兰开战,乌克兰的乱战实际上是自己打自己,自苏联解体后,北约这个与苏联对峙多年的军事集团可没解体,失去了强大敌人的北约除了寂寞也没闲着,没有了障碍的北约开始了东扩,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一个又一个被拉进了北约,享受了西方的待遇,这让乌克兰內部的亲西方人士羡慕不已,在美国等国家的策划下,大批的乌克兰人拥上街头向政府施压,这批人的头目就是亚采纽克,软弱的乌克兰政府把这个亲西方斗士破格提升为总理,但民主人士并不满足,他们就是要赶亲俄的乌克兰政府下台,换成清一色的亲西方人士,总统只有跑路保命,新的政府开始了急速向西靠拢,去俄排俄达到了疯狂地步。


亲西方人士忘了一件大亊,那就是自己绑架乌克兰西投,真正的亲俄人士的感受,不幸的是东乌克兰拥有一大批亲俄民众,不但讲俄语,从生活到亲缘关系都与俄罗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怎么会上西方的战车,分歧产生矛盾,最终导制战争,俄罗斯虽然对乌克兰的倒戈不满,但乌克兰不出现内乱他们还真的无从下手,东乌克兰人没用俄罗斯出一兵一卒,自己就宣布了独立。
军工重地的东乌克兰不缺武器和军事人员
,还处在狂喜中的西乌克兰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自己的一相情愿代表不了所有的乌克兰人,乌克兰由此被撕裂,亲西方和亲俄的两大势力开始了拼杀,西方和俄罗斯反而成了看客。

乌克兰内部大打出手,西方并没有对狂热的亲西方政客给出多大帮助,一切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俄罗斯的做法却让西方和后乌克兰政府惊掉了下巴,乱战中俄罗斯不但有力的支持了东乌克兰,还出其不意收回了当年送给乌克兰的克里米亚,乌克兰不但没有分到西方的蛋糕,还偷鸡不成丢把米,西方对没有了利用价值的乌克兰选择了抛弃,乌克兰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自己国内除了丢了克里米亚,东部的战事还看不到终止的希望,而俄罗斯成了最大赢家,因为直接与乌克兰现政府作战的是乌克兰人,不是俄罗斯,所以说俄罗斯打乌克兰用词不准确。


亓官仁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矛盾很大程度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先看看这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克里米亚在1783年的时候被沙俄控制作为黑海沿岸、地中海、巴尔干地区的基地。二战期间,被德国人占领,1944年苏联军队控制了这个地区,当时把当地不少人流放到了中亚,认为他们投靠了德国纳粹。


1954年,这个地区转交给了乌克兰社会主义共和国统治。克里米亚成为旅游景点,吸引了很多俄罗斯人在这里定居。


1991年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当年被流放的人也回来了。这样就造成了这些原来的克里米亚的人和后来定居的俄罗斯人在土地权以及很多社会权利上产生了很多矛盾。


1990到2000年,在克里米亚的居民一直在争议,俄罗斯居民认为应该归属于俄罗斯,以前居住的人认为应该归属于乌克兰。

2014年乌克兰社会内部发生动荡,乌克兰总统同意反对派的提议,年底进行新的大选,但俄罗斯不同意。之后矛盾激烈,总统出逃,新的临时政府成立,但在克里米亚又发生新的社会动荡。2014年3月,俄罗斯出兵占领并控制了克里米亚,称要保护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人。

克里米亚的混乱局势,带来了一次公开的民选, 由民选决议克里米亚的归属。民选显示绝大多数人支持归为俄罗斯,但反对派认为大选被操纵了。因此双方发生巨大矛盾。

迄今位置,乌克兰一直在和主张分离的反对派作战。而俄罗斯一直在支持反对派,也因此遭到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制裁:在乌克兰制造不稳定因素。美国也给乌克兰出售反坦克导弹等武器,遭到俄罗斯强烈抗议。乌克兰一直希望能加入北约组织以得到美国和北约的保护,更加加深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