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上涨?

用户名称老刘头


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上涨?



看到这个问题,就目前农产品价格而言,作为一位农民,感觉义愤填膺,火冒三丈!此题主该不是农民,2018年竟然提出这个问题,简直胡闹!列举下理由:

1、今年所有农产品价格几乎普遍下跌,试问题主:哪个农产品价格上涨到城里人不能接受?

2、养殖业而言,就生猪价格,从去年8.5元每斤的高价跌倒4.2元的亏本价,今年的猪肉价格6.5元还不如去年生猪价格,何来稳定?虽然目前生猪价格上涨,也只是从最低亏本价格上涨而已。目前在生猪价格5.6元左右,成本价格边缘!



3、对于蒜农来说,蒜薹便宜到扔到沟里,鲜蒜头成了十年来最低的价格,3~5钱一斤,蒜农每亩亏损成本1500元左右,何来上涨稳定?目前大蒜价格也就是1元左右每斤,蒜农依旧亏损成本!

4、果农的水果卖不出去,烂在地里。尤其是南方荔枝、香蕉、橘子,普通价格比去年下跌了一半,甚至十几倍,比如海南的“荔枝王”,去年至少30元每斤的收购价,今年却2元每斤,题主啊,何来农产品价格上涨稳定之说?

5、单说三大粮食作物,玉米价格七八毛钱一斤,大豆价格比去年略低,小麦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虽然价格上涨,可也没高于去年1.32元的价格,始终在1.2元左右每斤,而且每亩至少减产400斤左右,算起来还是亏本,导致农民惜卖小麦的现象。



看到这个问题,感觉有点心酸,替农民说句心里话,不再写了,写多了都是泪,都是心酸的泪!大家为农说说心里话,农产品价格上涨还用稳定吗?


宗元


农民对于农产品价格的期望其实不是无限的上涨,而是稳定。农产品价格无论是暴涨还是暴跌对于农民来说都不是好消息。如果某一个农产品价格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出现暴涨,或许已经埋下了暴跌的祸根了。只有合理稳定的价格才会使农产品的市场健康发展,农民才会安心生产。那么如何才能促使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呢?笔者认为:


一、加强信息宣传引导。

市场的供需关系是价格涨跌的天平秤,由于农民对市场的信息不了解,所以他们对整个产品市场的供需情况不了解,这是导致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能加强对农产品信息方面的宣传引导,让农民既不错失市场,又不盲目跟风,避免价格大起大落,可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物流运输支持。

物以稀为贵,很多东西都是因为物流运输难的原因,导致价格畸形虚高。本来在产地很便宜的“白菜价”价格,但到了其他地方便成了“贵族产品”,如近期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广西荔枝5毛一斤没有人要,果农怒而踩烂的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荔枝在广西、广东等主产区很便宜,但其实在很多其他地区,荔枝随便都可以卖到6——7元,贵得大众消费不起。类似荔枝的农产品悲剧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假如有一个更为方便快捷的运输物流将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产品运输出去,是不是这样的悲剧会减少很多呢?


三、扩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很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是比较单一,没有形成良好的销售渠道,农户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等,如果能将农户的销售渠道扩展了,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相信对于农产品来说价钱更加实惠,更稳定。如实行农超对接、电商销售等等各种销售渠道。


愚人跳农门


对农民而言,期盼着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样可以增加收入。但是短时间内价格"暴涨""暴跌"就要警惕,比如今年生猪、大蒜跌的厉害,玉米涨价过快等。

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正确的方向,因为它随着经济增长及物价增长相对应,但是短期涨价过快,翻倍就不太现实。

首先,从源头开始,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关系决定的,当供给量少,需求量增多价格会不断上涨。为了防止某种农产品价格可以根据情况增加供给量,因为有某类农产品储备。

比如,今年2018年玉米价格上涨快,突然,一吨突破2000元,折合一斤1元,为了稳定价格保持平稳性,临储玉米出库供应稳定了玉米价格,当前一吨1850,1900元左右。

2、调节某类农产品的种植面积。2015年大蒜价格开始飞快上涨,蒜你狠又卷土重来,然后农户纷纷扩大大蒜的种植面积,导致今年大蒜价格太便宜,农户种植亏损。如果农户能够把握价格周期,不盲目种植,大蒜今年的价格不会0.5元一斤。

3、以假信息哄抬农产品价格,这个做法是要有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

4、商户囤积农产品。

5、流通环节的增多麻烦,可以减少流通花费的时间等成本。

一般来说,价格上涨---种植面积多---产量增多----价格下降---减少种植面积。一般农产品均是这个价格波动循环♻️,所以说在稳定价格上涨,稳定价格下跌要及时调整种植面积,调配供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