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台湾人的消息真的很闭塞吗?

wangfuan


台湾省和香港是否一个时区,这只是常识问题,就像有的人连各个省的省会都说不全,这和消息是否闭塞无关。

不过台湾人消息面的确是有选择性的闭塞,确切的说是当地会封锁和淡化一些关于大陆崛起的概念,长期给台湾人民灌输台湾如何强大的理念,以误导民众对台当局的支持与认同。不然怎么会出现茶叶蛋之类的笑话?

现在很多台湾年轻人来大陆工作、学生来大陆读书,通过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才开始慢慢了解真实的大陆,并深切感受到台湾对内地发展的消息有多封闭。

近几年来,台湾很多来过内地的人都会一番赞叹,尤其城建、高铁、移动支付、互联网以及消费能力等等。台湾某娱乐界明星在台著名娱乐节目当中直言台落后大陆至少10年。

台湾的消息封闭正是心虚的表现,一方面不愿意正视大陆的崛起和台湾的衰落,另一方面担心岛内民众对台当局的信心大幅下滑,所以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去愚弄大众。但现在是信息时代,是网络时代,台湾人来内地也变得更加频繁,台当局沿用过去这种贬低他人太高自己的手段已经难以阻止岛内民众对大陆的进一步了解和认同。


子夜的风


”其实不需要讶异,一位21岁的台湾年轻人,尤其是男生,他可能21年来都没有离开过那个岛。他所有的资讯来源,可能都是手机、网络与电视。而其实对于外界世界的无知,也并不只有台湾,即使在美国,也有德州居民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德州的。

2018年台湾的高雄是宝岛的第三大城市(原来第二大),但高雄的范围不小,城乡差距很大,仅说是一位高雄的21岁青年知识闭塞,或许并不能反应全部。另外,台湾的男生在服完兵役以前,出境是受到一些限制的,所以,他从没有离开过台湾的机率也是很有可能的。何况,时区问题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就像很多台湾人可能都不知道或理解,上海与新疆是都使用东8区的区时。

不可讳言的是,台湾的媒体尤其是电视,被严重的偏颇倾斜。所谓的世界观在台湾,只有美国观一种,最多加上部分日本观点。而台湾政坛的混乱,弄到打开电视机都是立法机构的打架、抗争新闻。而由于两岸关系的不佳,电视台基本选边站,民视、三立等电视台,只报导大陆负面的消息,自由时报等报纸与网路媒体,只要说大陆基本都没有好事,这让台湾年轻的一代,对真实的大陆是不了解的。这就是为什幺,当台湾大学生2017年到上海、杭州以后,发现大陆手机支付的灵活,反应是目瞪口呆的惊讶了!

而台湾所谓的社会新闻,只剩下行车纪录器拍下的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或都是网络爆料公社、PTT版上抄来的狗皮倒灶消息。台湾年轻人越发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主要消息来源变成了全是手机上Line或Facebook传播、分享的东西,正确与否是问题以外,更严重的是,没有内涵。

而台湾经济不佳,台湾青年的前途不明,很大一批年轻人,只求有个工作得以维生,然后追求一点点小确幸,外在的其他,都不是他们关心或在乎的!

这就是2017-2018台湾社会的部分现状!


台湾自由行


现在台湾有些人可以闭塞到这么夸张的程度吗?答案:不必惊讶,这是真的!

台湾同胞不是不想关注岛外的事,而是除了通过媒体,基本没法关注岛外的事。而台湾的大多数媒体,对大陆的报道基本是负面的。因为出于政治的需要而为,因为大陆发展太快容易导致两岸统一,这是一部分台湾人不愿意看到的。(下图:台独分子蔡英文)

台湾之前被誉为“亚洲四小龙”,其经济发展和影响力可见一斑。但是,自从独派政党执政以来,台湾经济不能说倒退,但可以说是停滞不前,20年来军人、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人员(简称军公教)没有涨过一次工资,台北市不如大陆大部分二线城市,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下图:台湾军公教争取工资大游行)

20年来,在一些媒体和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教授的负面宣传下,一部分台湾同胞总是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眼光看待大陆,另有一部分台湾同胞明知大陆发展翻天覆地,但仍然要肆意描黑大陆。有人提出令人捧腹的问题:大陆有没有高速公路?大陆是不是很多地方没有电?大陆是不是上厕所都不关门?

例如:2013年11月,台湾“教授”高志斌(其实只是辅导讲师),在一档综艺节目里面声称“大陆消费水平是很低的,事实上他们连茶叶蛋是消费不起的”,还说“别看大陆人在台湾旅游,其实在大陆的十四亿人口,能够有在台湾观光的经济能力的不会超过五千万”,他还举例说“台湾人在深圳火车站吃方便面引发几十人围观,都表现出很想吃的样子”。(下图:台湾“教授”高志斌)

例如台湾综艺名嘴吴宗宪,在一档综艺节目里就挖苦高志斌:听说李诞最近很火,很多综艺节目请不起他,请他真的那么贵吗?难道这李诞是茶叶煮过的吗?还有一个台湾名嘴(不记得名字)说:人家在搞一带一路,你还在研究吃不吃得起茶叶蛋;人家手机都已经普及到农村每个角落,你还以为人家没电,难道手机靠打雷的时候闪电来充电啊?(下图:台湾综艺名嘴吴宗宪)

对于台湾的信息闭塞,网民也是挖苦一片。网民一:我是四川人,别说高铁,连汽车都没有见过,我上学没有车坐,一直是骑熊猫上学校!呵呵呵呵呵!网民二:估计是因为我们的台湾同胞,看了我们的冯小刚拍摄的《1942》这部电影,眼光还在停留在1942年,所以他们认为河南人,虽然还没有饿死完,但是茶叶蛋是吃不起的。(下图:吃不起方便面的深圳的酒店)

所以,题主问:“一个刚刚认识的,住在高雄的21岁的小伙问我:香港和台湾是在同一个时区吗?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傻眼了……真的有这么不关心岛外的世界的小朋友吗?”答案是:在台湾,这样的人不仅有,而且还很多!


长天含秋


首先,台湾省面积很小,只有大约3.6万平方公里,和海南省面积差不多,开车的话,一天可以转两圈了,很多从未离开过台湾的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整个世界了,很多台湾人的思考方式,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有一句古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造就了一方人的思维和视野,不止是台湾普通人,台湾的所谓精英和政客,思考问题的纵深也仅限于台澎金马,这是台湾人的客观地理条件;

其次,台湾岛长期与中国大陆分离,近代以来,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实际控制时间,可以短到忽略不计,尽管从蒋经国后期开始与大陆实行“三通”,但对于大多数台湾普通人来说,能够来大陆的还是占少数,能经常往返大陆,并能对大陆非常了解的人更少,某种意义上来说,台湾人民算是多灾多难,从倭寇的殖民统治,到两蒋时期的戒严,好不容易等到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和报禁,又出现了统独之争,一家人的思想和教育,可能都在不同的阶段,这样想一下,很多台湾人的思维也不足为怪;

另外,这与台湾岛内的宣传有很大关系,倭寇殖民时期不用说了,两蒋时期,对中国大陆极度抹黑,到了今天,台湾已实现了两次政党轮替,现在执政的民进党蔡英文当局,是个十足的理念台独分子,各种“去中”、“反中”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国民党执政时的教育是一个样子,到了民进党执政时期,又是另外一种样子,台湾人,尤其是台湾年轻人的思维混乱程度可见一斑;

加上,台湾近些年来经济不景气,普通工薪阶层长期维持在22K的薪资,许多台湾的形成了小确幸的思想,台湾岛内能大声谈统一的人比例不高,很多普通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唯恐执政当局找麻烦上门,大的政治气候,决定了普通人的思维,很多时候,台湾普通人也是无辜的;

一个人的思维与他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大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我中国大陆40年来的改革开放,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有极大改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已居世界前列,我们要感谢这一切,想想我们的邻居朝鲜,我们是非常幸福的,至于台湾省,相信不久会实现统一,那个时候,我们共享盛世中华,兄弟一家亲。


马方知


就事论事,最近确实有台湾的“立法委员”提议修改台湾的时区,以便进一步和中国大陆区隔,同时采用日本、韩国所使用的东九区。这本质上还是民进党去中国化组合拳的其中之一。之前,朝鲜也曾将自己的时区修改为8.5时区,引发了韩国的反对。两者有一定的类似之处。甚至还有台湾网友kuso说,“改了时区之后,大陆的导弹就要多花一个小时才能打到台湾,为台湾凭空争取了一个小时的反应时间。”

在目前台湾岛内的政治气氛下,一种对信息的自我筛选十分严重。以他们常用的FB而言,当你关注了如苹果、三立、自由等独派媒体后,就会给你推送越来越多与之相关的新闻讯息。其中充斥着大量的酸言酸语,以及对中国大陆不切合实际的报道。用前立委邱毅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在“自我取暖”。与其说是闭塞,不如说是自觉地接受某一类的新闻。另一方面,台湾也有许多媒体做过“台湾人缺乏国际观”的评论节目。在台湾的电视节目中,充斥着大量的政论节目和谈话类综艺节目,深度的国际类评论节目并不多。这在收视率为王,无法引进企业赞助的台湾电视圈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如《新闻龙卷风》、《关键时刻》之类的节目,虽然有国际内容,但评论多以夸张和戏谑的方式展开,不够严肃。再如《金钱爆》、《新闻深喉咙》、《两岸一定旺》、《夜问打权》等节目,在台湾所占的比例和关注度还是太少。我最喜欢的台湾财经类主持人杨世光最近也离开了东森电视台,来到上海做新节目。可以说,台湾电视评论的质量是“堪忧的”。

至于前几年流行的“茶叶蛋”、“马勒戈壁”的段子,更是信息缺乏的表现。对于对岸的进步和发展,一些人不愿了解、拒绝了解,而顽固地坚持那些他们的“政治正确”。近几天的新党青年军事件,北检的说法可谓是啼笑皆非:所谓星火燎原网、1500万的活动经费等等“指控”让人恍若隔世,今夕是何夕?

不过最近的民调显示,台湾青年人的中国人认同有上升的趋势,我想,他们看到了“一代一线”等对台利好政策的好处。很多台湾青年慢慢看到了对岸存在的发展机遇和创新环境。我相信,这个趋势会继续发展下去,两岸一定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姚锦祥YAO


我来深度解读一下这个问题,个人浅见,不值一驳。。 一,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内战,gmd退守台湾,视大陆为死敌,肯定妖魔化大陆,教育和舆论那就不用说了,而民进党要搞台独,那也要妖魔化大陆,而台湾一直以来就是这两个党在执政,因此毫无疑问两党妖魔化大陆是政治正确,要是他们客观评价大陆,就是动摇他们的执政基础,所以说他们根本没有意愿去正确审视大陆。因为大陆越发展肯定证明共产党越正确。 。 二,媒体,媒体肯定是后台的声音在说话,而台湾的政治生态决定了他们的后台只能是国,民两党,同意统一的党没有哪怕去影响媒体的资本。 三,后台,台湾从老蒋开始就是半殖民状态,他们的主子是美国,后来当台湾本土势力民进党起来之后又加了个日本,而美国日本视台湾为制约大陆发展的最大的筹码,他们肯定不希望台湾回归,因此妖魔化大陆是肯定的选项。 四,生态,我说的生态是现在的台湾还是以前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只不过换成了政阀混战,或者商阀混战,民国的基础是商人和政客,最多再加上一些我认为是所谓的民国文人,也可以叫小确幸。商人只管自己的钱袋子,政客只管自己的政治前途,而民国文人不适生产,却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整天在意淫着你侬我侬,少爷爱上丫鬟,千金爱上长工里,无法自拔。还美其名曰小确幸,他们不知道没有大国民哪有小确幸。 第一次回答,而且喝了酒,语无伦次,见谅。不过也是有感而发,我们大陆为了中国复兴,老一辈洒热血,新一辈留汗水,而对面不说帮忙,还在扯后腿,而国家好在说一国两制,还要冷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想想不甘。


君笑世人



上图曾刊载于报刊网络上,台湾抗议民众手持标语內容,真切的告诉我们,那个21岁的台湾青年的闭塞因由。

去中国化是台湾当局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數民进党尤甚,其再执政以來更加变本加厉。这些台独分子,全方位的对台灣人民进行洗脑,无休止的制造大陸負面资讯,捏造事實实行污名化大陸,阻撓兩岸的人文交流,其目的,就是唯恐台灣百姓知道大陸和港澳实行「一国兩制」的真實现况,不利其达到台灣独立的目的。

本人在台湾生活的亲友、乡里不少,透过他們了解到,类似于上述青年的闭塞程度不在少数。大家要知道,相对于兩千多万人口的台湾,沒离开過台岛的占绝大多数,这些人所能得知的大陆資訊,均为台独勢力提供的別有用心把大陆污名化的訊息,他們对大陸、港澳的了解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闹出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谈。他們会问:「大陸人是不是沒学校读书?」「大陸人家里是不是沒電視、沒洗衣机、沒电话?」更甚者,认为大陸人很穷,穷到沒布衣服穿,只有紙做的。等等,不一而足。我有一个在台湾定居的亲友,一次带了一位从未离开过台灣的中年朋友,來到了澳門,一下飞机看到眼前的榮景,着实让他嚇了一跳。然后又带他去了香港,最后去了大陸,当他面对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看到大陸的繁榮現代化,惊叹不已,怎么眼前的一切,跟他在台湾所接收到的訊息大相徑庭,感叹被蒙騙的无奈,以及自己的无知,相信大陆世界的精彩,能夠使他心有所向!

话说回來,面对台灣當局、台独分子的恶行,以及多数台湾民众受蒙的愚昧,大陸当须改變思維,丟掉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早日統一台灣,搬开阻擋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最后一块绊腳石!


出神入化46


既然题主都说亲眼见到了,那答案当然就是有了。按我自己不算丰富的见闻,这类人和事其实还是蛮多的。

不过我觉得,这种情况不一定是闭塞,也不需要太过惊讶。基本上,这是一个信息结构或者知识结构的问题,就是我们关心的东西和他们关心的东西不一样。我从台湾人那里学来一个词叫“小确幸”,他们管现在的青年人叫“小确幸一代”。小确幸是指一种生活态度,就是很享受平静和安宁,很珍惜生活中平凡的瞬间,为天边的一抹云彩、为妈妈煮好的鸡蛋、为朋友给的笑容而满心欢喜,而感恩于心,等等。

年轻人都小确幸了好不好呢,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要是个个都大江大河,也未必就好。但反正就会导致这样的情况,我们会奇怪,你所谓的感动,就是那么点小事啊?他也可能觉得不明白,谁跟谁在不在同一个时区,这事重要吗?

我最早发现自己懂的东西别人不知道的时候,也是很有惊讶的感觉。但后来慢慢明白,在一种环境下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换了一种环境完全可能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明白这一点,本身就算是长了见识。所以我觉得不必立刻评价别人是闭塞,这种评价很容易会反身性地指向自己。别人可能说,原来你这么闭塞,不知道不同地方的人就是不一样的呀。

另外台湾人也是千差万别的。我认识一位在英国读博士的台湾学生,他跑到大陆来做关于城市发展方面的博士论文。他的做法是在一个城中村里租房子,整整住了一年,天天跟各种人混,把一个拆迁项目从头看到尾。我听他讲故事的时候也非常惊讶,而且惭愧,就在我身边,有这样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一般来说我也认为,大陆青年更有进取心,尤其在书本性的和带研究性的知识方面可能更宽广,很有百科全书的味道。至于实践性的知识就很难比较。只要有机会,两岸青年最好是各个方面都多多交流沟通。我们能不能形成共享的情感、视野、兴趣和知识,这个可能非常非常重要。


郭巍青


我觉得造成湾湾对于大陆认识极度缺乏的原因是来自于他们对于自己过去荣耀的过分自嗨,和大陆迅速崛起之后,超越他们的现实景况啪啪打脸,以至于打到他们难以这么迅速的接受这个事实,这个其实不奇怪的,我们总要以包容的心去理解他们,毕竟我们曾经确实落后于湾湾,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我是北方人大学学的是机械专业,05年毕业,那时候东北比较落后,那时候也没出过远门,潜意识里面就觉得南方很发达,总想去大城市见见世面,于是毕业之后就被学校分配到江苏昆山的电子厂,其实专业并不对口,只是觉得终于可以去大城市了,当时昆山百分之80以上的企业都是台资企业,当时在的工厂也是台资,管理层以上基本上都是台湾人,当时面对台湾人的时候感觉就像遇到外国人一样,首先他们讲普通话的时候就像我在港台剧里面的台词一样,很“嗲”,穿着很时尚,又很有钱,05年的时候,我当时买了个手机是索爱的W550旋盖的那种,感觉自己用的是很潮流的手机,但是看那些台湾人用的手机,很大还带天线,还是触屏的,还有好多按钮,当时就被震惊了,连连哇塞,真的好高级,而且厂里面的人见到台湾人,都是毕恭毕敬,办公室里面的妹子见到台湾人,也是高潮般的打招呼,有时候早上下了夜班出厂门口,刚好碰到台湾老板开车带着几个前台大胸妹回来,她们笑嘻嘻的从车上下来,整理一下衣服去上班,而我看了看自己的左手,低着头从她们面前经过....还有一次是下午下班,几个台湾人在办公大楼请了个厨师在帮他们烤全羊,我们排着队打卡下班,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经过的每个人在行注目礼,心里默想“好香”。不光我们厂里那样,当时大环境就是台湾人在昆山很有地位,去哪里都是毕恭毕敬的,毕竟他们看上去很有钱,很高贵。年会的时候有机会可以跟台湾人一起吃饭,聊天,他们很会搞气氛,很会把妹,很会讲故事,一个人还跟我说,跟伍佰是好朋友,经常见到明星,我们的回答都是“哇塞~哇塞~哇哇噻~”。我那时候在厂里面看中一个新来的办公室妹子,但没过多久就听说升职了,经常晚上陪台湾老板去楼上加班,那时候感觉大陆的妹子真好客啊,自己家人都不顾了。

以上这段经历就是我初入社会对台湾人的印象。大家都是中国人,家长里短的都很正常,当时我的感受是这样,我想那些台湾人回老家之后肯定也是一样,在一起唠嗑的时候也会聊起大陆的情况,他们会说大陆人很土很落后啊,用的手机都是黑白屏的,我在公司门口吃个BBQ他们都围过来可怜巴巴看着,他们是吃不起烤羊肉的,特别是那些办公室的妹子,都想跟我搞对象,我走到哪里他们一看我是台湾人都毕恭毕敬,问我些无聊的问题,真的是没怎么见过世面....

于是乎一传十十传百,他们没出过岛的盆友们就一直觉得我们很落后,但谁能想到我们的祖国在近十年发展的这么迅速,他们的认知已经追不上我们祖国发展的速度了,用于谦老师的一段经历来形容就是“游泳游的太快了,裤衩都追不上了”,他们很难接受被超越的事实,想着法儿的自我安慰,我们身边总是有一些人,就看不惯别人好,别人过的好,他就受不了,看美女开豪车,肯定是小三,看人当了管,肯定贪污了.....我们的祖国一直很谦虚,别人在说我们闲话的时候,我们在默默的努力,光知道我们崛起了,却不知道背后付出的艰辛,我们因为努力而强大是必然公式,虽然我的工资水平还在拖后腿,但是我为祖国这种闷声发大财和来者不惧的态度感到骄傲!

PS:前几天朋友托我带几个台湾来的朋友出去转转,这次是他们全程“哇塞”没吹牛逼。


有趣哇


歼20是静态模具!!!

从茶叶蛋事件,到台湾网友认为歼20是飞行模具来看!!台湾人不止对中国发展的恐慌,而媒体更是造成台湾人自闭的始作俑者!!!台湾人多数认为中国的军备发展全靠PS和模具!!!

图片中,台湾媒体把美国的F16与歼20尺寸作对比…

性能作对此,但是明明用的就是歼十的参数和歼十的图片………

更甚至台湾媒体和军迷们认为,歼20是中国军迷的PS作品,和遥控飞机!!台湾论坛里有图有样,说的头头是道…

看……还是装了南孚电池的遥控歼20.

而且歼20的首飞也被台湾军迷们形容为用绳索吊着飞行的模具!!!

越是媒体的错误报道中国的发展,越造成了台湾人民的自闭………

当然……最近一两年台湾媒体正在逐步的改变对中国的认知…哎!!对岸的兄弟们,早日回到我们的怀抱吧!!你们越来越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