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这个电影是令你惊喜还是失望?

咸鱼也有梦想的


三部曲走到终章,姜文以“这是拍给我儿子看的”为由,给了大家一个句号。

而这个句号,你要从商业院线电影的角度看,怎么看怎么别扭。


但是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姜文,想象成这是给自己11岁孩子的礼物,你也就能欣然接受《邪不压正》的童真与浪漫,这种抽离感是充满着姜文个人主义符号的。

而这种符号也正成为了如同片名一样割裂的观影反应。所以,《邪不压正》依旧是姜文个人趣味浓烈的作品,讨个好玩,如同小崔说他看完了这部电影,李天然就是他一样,充满着现实的荒诞与趣味。

所以,我个人只给这个电影7分,但是如果从“作者电影”来看,《邪不压正》似乎还是充满着值得一而再再而三玩味的东西。

正好年初看完原著《侠隐》。姜文有大院情结,对京文化有了解,但已是新中国的北京,不是旧时代的北京,有经历况味,但没有文化蕴味与延续,是比较小团体化的。

原著倒不重要了,毕竟姜文不是为了还原原著,而是为了“让儿子也爱看”。



姜文是周伯通,武功高,但不靠谱,玩心重,但也争强好胜。

李天然不就是姜文自己嘛,那份少男的纯真,还有把自己老婆拍的有多美。就像一个自恋的作品一样,但是艺术家又的确需要这样的自恋才是。


姜文的片子,未成年不宜,个人趣味很浓。

《邪不压正》更像是姜文对自己男孩童真的回望吧


香港电影


《邪不压正》真的是一部挺没有意思的电影,刚看完发了微博 ↓

回家洗澡的时候还在想,多希望回味一下,发现自己开始后悔发这条微博了。可是都洗完澡打开电脑了,竟然一点也不后悔,因为这电影真的没有什么回味的空间。

记得当年《让子弹飞》口碑和票房齐爆的时候,姜文意气风发地说了很多次“站着把钱挣了”,意思是很多导演的电影票房很好,但跪着给观众拍戏。这次在《邪不压正》里,姜文把自己都倒吊着,还把满口的牙都拔了,只是不知道这次能挣大钱么?

先说故事。前面说了不会剧透,是因为《邪不压正》真的没啥可剧透的。

故事里三派对立(日本人桥本一郎,汉奸朱乾龙,神秘力量蓝青峰,其实就是共产党),外加李天然复仇记。看起来错综复杂,线索纷乱。因为姜文一向喜欢快节奏剪辑,而且本片很多动作戏(血腥镜头很多,一定不要带小朋友去看,一定不要!),加上姜文风格的台词重复,显得镜头转换频繁,坐得靠前的话一会儿就晕了。

其实一点也不复杂,李天然复仇,个人恩怨和爱情穿插在民族大义中间,最后大仇得报,投入抗日洪流……

动作戏带着姜文迷恋的那种残暴血腥味道,设计有新意,干脆利索不拖沓。

情感戏依旧香艳,笑点密集却又简单粗暴,即使放到民国背景,也让人有些不适。

屋顶戏很多,这个角度新颖别致,让人眼前一亮,不仅画面很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转折也有帮助。

对不起,夸不下去了,我必须得说但是——所有的这些,是为情节和人物服务的。

《邪不压正》里几乎每个人物都有浓重的姜文特色,与《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一脉相承,就是由人物来推动故事,可是每个人物都像漫画里的,夸张、直楞、神经质。

大家能想象吗?虽然姜文之前的电影一向不会少了政治隐喻,有些影评煞有介事地能用一两万字分析,但在《邪不压正》里,周韵饰演的女主巧红最后可以对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说出“你应该多去打鬼子”这种台词……

那个每出一部电影,都让人一遍看不懂、两遍啧啧称奇、三遍猛掐大腿的姜文哪去了?

接下来说人物。

《邪不压正》的男一是彭于晏,女一是姜文的老婆周韵,反一是廖凡,女二是许晴,男二是姜文。主演里,姜文在好多片段我都觉得他要笑场了……所以除了廖凡表现正常一些之外,也就许晴能拿七分,演技多精湛不敢说,她确实也没多大发挥空间,但真的还挺豁得出去的,就是有个莫名其妙的跳楼砸死个鬼子的结局,让人无语……

彭于晏完美地完成了美颜+美好肉体的功能,对女生来说,可能为了他的肌肉和裸体就值回票价,但是看姜文的电影,谁会冲着颜和肉去呢?

彭于晏帅是帅的,身材好也是真完美,但李天然这个角色,真的是有点二次元,太过神奇。能躲子弹算传奇吧?但是从小到大只长个子和颜值不长脑子,也是辜负了男一的分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但不至于冲昏智商吧?

这么多年,这么多角色,彭于晏一直都这么拼,却总也拿不到演技类的奖项,本人真的也是要自省的。李天然的眼里真的没有戏,努力找也没有……

周韵的角色神秘感有的,但槽点是她的台词(跟史航在电影里客串的潘公公效果差不多尬),反正这么多年就是不进步,甚至连“这儿”的儿化音都发不好。比较起来,在姜文的电影里,彭于晏的台词竟然都比她好那么一点(以前他可是有台湾腔的)。

嗯,反正看《邪不压正》,我的观影瞌睡毛病再次重犯,还不止一次,一到周韵和彭于晏的感情线部分,我就会打瞌睡……

再说台词对白。

姜文的电影,从《让子弹飞》开始,民国三部曲对气氛的营造和台词有一种执拗的迷恋,这种密集、反复的台词有时会有特别好的效果,它让场面很有张力,想想《让子弹飞》里的那场鸿门宴的戏份就知道了。

《让子弹飞》这么处理,大家耳目一新,觉得特别过瘾,笑点密集到笑不过来。但三部电影了,时时处处都要带着这种标签,无论男女、主角、配角,都直着脖子这么对白,除了特别喜欢这个范儿的观众,真的觉得很烦躁。电影是做梦,是和现实有距离,是要夸张,但真的一定要这么说话吗?反正我个人感觉,他们几乎个个都有病。

《邪不压正》里姜文开车、彭于晏坐后面拿着枪指着他,俩人不断循环反复这种对白的时候,看着姜文泪流不止,电影院里一片笑声,真的感觉是大家出戏,有点尴尬。

尽管不满意的地方这么多,槽没少吐,其实我并不生气。毕竟导演里有姜文这种风格独特的存在,还是很爽的。所以出影院的时候,甚至希望这部电影票房能好一些,这样姜文可以再嘚瑟一阵,拍下一部电影他又可以任性了。

所以,这么吐槽,真显得站着说话不腰疼,欠打,毕竟现在这时代,导演拍电影除了实现自己的梦,是要给投资人挣钱的。不然动辄上亿的投资,大风从天上刮来都刮不动。

可是,如果观众想要类似的荷尔蒙满屏+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的话,大家为什么不在家里喝着啤酒、吃着花生毛豆小龙虾,把《让子弹飞》再看一遍呢?连电影票的钱都省了呢。

因为两部电影档期只差一周,很多人拿《邪不压正》跟《我不是药神》比较,这对姜文不太公平,《邪不压正》肯定不是他最好的作品,而且两部电影类型也不一样。但姜文似乎是想用更商业的作品,换来票房的回报。可是大家的吐槽和不满意越多,说明期待越大,毕竟你是姜文啊!


巩会计


昨天,姜文的民国三部曲,最后一部《邪不压正》上映,相信很多粉丝像杨角风一样,第一时间奔进电影院。可是也有很多人兴致勃勃的看完,却又一脸茫然的走出来,既然片名叫《邪不压正》,那么到底谁是邪,谁是正呢?

本文涉及部分剧透,请谨慎观看!

故事情节乍一看很老套,就是一个典型的复仇故事,李天然(彭于晏 饰)师父一家人被朱潜龙(廖凡 饰)伙同根本一郎(日本人 饰)杀害,十五年后,李天然从美国回来找他们报仇。

最后,仇报了吗?

确实报了,李天然手刃了两名凶手,祭奠了自己的师父一家。可问题就在于报仇的过程,一方面剧情过于磨磨唧唧,另一方面则是在这期间中又加进去了新仇……

我们先静下心来好好的捋一捋各个矛盾点:

先是国家与国家的矛盾:

这里一共提到了四个国家,分别是中国、日本、美国和法国。

而中国是最弱的,每一个国家的人都能在这里横行;日本是野心最大的,时刻准备着吞并中国;美国则是一副你不惹我,我不打你,你若惹我,我就打死你;法国则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在我的地盘谁也不能胡闹。

美国和法国毕竟只是配角,主角是中国和日本。

国与国的这个范围又过于庞大,于是影片把视角移到了北平,北平里的各色人等其实就代表了各个国家的立场。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叫北平,是因为一个政府不能有两个京城,已经有了南京,自然北京就要改名。那么为什么要解释这个改名问题?我猜或许导演姜文想告诉我们,一山是不容二虎的,几方争斗,只有一方能胜。

可是北平这么大,怎么让这些矛盾一一爆发呢?

那就得提到一个关键地点——蓝府。

在蓝府上演了太多的好戏,顾名思义,蓝府的主人是蓝青峰(姜文 饰)。他有十几处这样的府邸,可是影片中能住的就只有这么一处出现。蕴含什么意思呢?

其实可以理解成缩小版的中国,也就是中国虽然面积大,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能控制的就这么一处。

即使就这么一处地方,各色人等也是挨个出场,在这里上演着明争暗斗……

关键的几个人物,蓝青峰、亨德勒、李天然、朱潜龙、根本一郎、唐凤仪、关巧红都在这里一一登场。

貌似李天然是男主角,其实真正的男主角是蓝青峰!

此时的蓝青峰代表的就是国民政府,国民政府的心思最难猜,一会儿跟亨德勒商量怎么让李天然回来复仇;一会儿又跟朱潜龙祭拜明太祖皇帝,商量怎么除根本一郎和李天然;一会儿又跟根本一郎喝酒商量怎么除朱潜龙;一会儿又跟李天然商量怎么除朱潜龙和根本一郎……

这也是中国的实情,蓝青峰也不是没有努力过,把自己仅有的两个儿子派去拯救国家,结果一个死在上海,一个死在广州。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借助各方力量周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蓝青峰跟美国人关系密切,可是到了关键时刻,美国人却只想着逃离,也就是逃离中国。等到最后蓝青峰被拔光了牙齿,也表明几场抗日战役打下来,国民政府已经无力抵抗了,也没有了权势。

给蓝青峰拔牙的是朱潜龙,他的名字起的就比较有寓意,潜龙,潜伏的龙。他自称朱元璋的后代,希望趁着中国混乱,能成就自己的帝王梦。

朱潜龙代表哪方呢?

毫无疑问,就是后来的汪精卫一伙,他从骨子里其实是自卑的,不敢得罪日本人,不敢得罪美国人,也不敢得罪法国人,甚至连国民他都不敢得罪。

为了展示自己其实很伟大,他塑造了师父的雕像,每年都去祭拜;他当着记者的面枪杀罪犯,享受着人们称呼他是英雄的滋味;他当着很多人的面讨论女朋友的臀部,其实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怕女人;他当着法国人的面强调自己就是警察,却又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总总行为表明,他一直希望得到人们的认可,就像当初汪伪政府一直强调自己不是汉奸,是另外一种救国路线,而最终,也将死于尘埃。

说到这里,男性角色基本分析完毕,剩下的就是女性角色了,最让人激动的,当属唐凤仪(许晴 饰)。

杨角风真的再次震撼到了,上一次被震撼还是在《老炮》中,两次都是后面进入啊,这代表什么意思呢?

其实就是强调被压迫的女人,她一心想着朱潜龙能把她娶成大老婆,这样的话以后就是皇后。她所象征的意义其实就是清朝,表面上她是被朱潜龙控制,但是臀部偏偏被扣上了一个日本人的章。她想尽一切办法打美容针,也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就像清政府的残喘。

虽然她有几分高贵和无奈,可是在酒桌上,却是被各方势力在讨论臀部是谁盖章的问题。后来的她想通了,想逃离,可是已经无能为力。

她跟李天然说要去买一个小岛,随着冰川时代到来,海平面下降,小岛跟澳洲连在一起,他们就是南半球主宰。而事实是海平面并没有下降,而是一直在上升……

就像清政府,也曾幅员辽阔,也曾富甲一方,可是却被各方势力玩弄,即使逃到了东三省,也最终被茫茫人海所吞没。她从城楼上跳下砸中一个日本人的那一瞬间,也表明了她的意志。

真正的女主角是关巧红(周韵 饰),她代表谁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后来正是在她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才从水深火热中走出。

她一开始也是胆怯,是茫然的,但是她帮助李天然认清了自我,也就是帮助人民认清了自我,战胜了恐惧,这正是我们人民的真实写照。

她一开始被旧习弄成了小脚,力量比较薄弱,也正是在李天然,也就是人民的帮助下,她也变得越加强大,也明白自己的敌人到底是谁。

尤其是结尾李天然不停的在召唤关巧红,也正是人民在呼唤救星啊,后面她的仇还没报,因为她报仇的那一刻,就是新中国的诞生之日。

影片演到后面的一个镜头:

朱潜龙后来将蓝青峰押回蓝府,结果蓝府的保姆突然飞起,踢了朱潜龙一脚,朱潜龙躲过后一枪将其打死,然后问了一句:“她之前就这么勇敢吗?”

我想这个保姆才是姜文导演最终想要告诉我们的话,隐藏的含义就是,她要早这么勇敢,中国何至于到了如此地步?

那么,这个保姆代表的就是没有觉悟的国民了……

我觉得姜文绝对不是这么简单的讲一个故事,里面自然蕴含着一个谜题的,只是我现在还没有找到谜底,后面想通了,再给大家分析!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杨角风发作


​今天看了姜文導演的作品《邪不壓正》,好電影就是這樣,看完後讓你無語,不敢妄加評論,評論的越多越顯得自己很幼稚!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簡單明瞭的報仇故事,在沒有開拍之前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是能把一個如此簡單的故事拍成這樣,我認為已經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姜文導演通過這部電影成功給自己認證:我才是當下的大師級導演;你們這些有兩個小錢錢就想出去拍電影的人給我聽好了,不要給中國電影添亂;褲子脫了,我給你蓋個章認證一下才行!

進入正題

故事講的是民國十一年至民國二十六年間發生在北平的故事。開始從徐世昌下野,黎元洪復任大總統。直系軍閥為給獨載統治製造「合法」假象,到七七事變。由於故事背景的特殊時間段和特殊地點的關係,把哪個時代痛點巧妙的避開了,留給大家自己去想象,大部分場景都是在房頂上拍攝的,姜文導演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呢?我認為應該是這樣,歷史的真相留給大家去瞭解,這部電影只是一把鑰匙,看不明白的吃瓜群眾卻認為姜文導演在屋頂玩酷跑,到底是誰又傻又天真,留給自己慢慢去品味。

電影里引用了「世上最小人與女人難養也」這句話,姜文導演用這部電影給大家重新闡述一下,女人需要仰視的,必須的!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和未來,母性的偉大是不變的真理!

如果大家僅僅認為李天然是為了報仇這麼簡單,那就錯了,李天然的師傅到底是誰殺的,這是一個羅生門,他師兄朱潛龍說是他殺的,到底是誰殺了自己的師傅,答案是李天然自己殺死自己的師傅,十五年後回來又要殺師兄報仇,大家心裡可能有十萬個為什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如果瞭解那段歷史的話就不難理解了,因為他師傅一家要當漢奸,要拿自己的土地給日本人種鴉片,哪個時期北平地區百分之六十的土地都在種植鴉片,百分之八十的土地資源都在皇權貴族手裡,當時北平屬於日本軍管區,電影用了巧妙的設計「軍刀和大印」來提示大家,而且用給女人屁股蓋印章來嘲諷漢奸走狗們,有人說朱潛龍是朱元璋的後代,一直想反清復明,我只能說這樣認為太牽強附會,潛龍的諧音是乾隆,應該是大清餘孽更為準確,更符合歷史條件,如果能看出這部電影是替天行道,大義滅親,這樣更符合邪不壓正這個電影名字!

「裸奔」,而且是在房頂披著紅色披風裸奔,導演用這種極其荒誕的方式再次告訴大家,哪個時期人民生活在什麼醜陋的環境里,導演拍不出來,這是中華民族的恥辱。

「鐘樓以及鐘聲」,導演說這個地方是曹雪芹寫紅樓夢的地方,是真的嗎?當然不是,導演想說的是,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文藝工作者都不應該用紙醉金迷,兒女情長來引導和麻痹國人,應該時時刻刻給大家敲響警鐘,人人都應該居安思危,保衛國家和民族復興人人有責,文藝工作者要做好導向才對,時時刻刻給大家敲響警鐘才是自己應該肩負的使命!

「報仇」,導演用自己電影講述的故事驗證了,有仇必報,無需等待,什麼君子報仇 ,十年不晚!都是狗屁話,留給兒子去給自己報仇,只能證明自己是多麼的膽小懦弱!導演何嘗不是想提醒大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任不要留給下一代去完成!

「吊打和拔牙」,姜文導演最後親自上陣來完成這出戲,這就叫做以身作則,用自身的行為藝術在電影里給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口誅筆伐的文人騷客演示了一下自己的下場!

姜文導演,你就是當下當之無愧的大師!唯一大師級導演!

姜文導演就是當今電影界的一座大山!

头条有很多小号喷子,说电影怎么怎么的,能确定你去电影院看了吗?晒出电影票验证一下,难道是看不懂有被宰的感觉吗?姜文导演之前说过一句话“再也不干包饺子喂猪的事了”,这次姜文导演给你准备的很明确,那就是“刀和印章”,开发你的猪脑好好想想,现实生活中什么场景可以看到刀和印章在一起,那就是屠宰场,血淋淋的杀猪车间,把猪杀了然后在臀部盖上章,难道你真的感觉不到北平沦陷后人性的丑陋吗?人一旦失去了尊严和信仰,和臀部盖章的一块猪肉有什么区别!吃人生果的猪八戒和吃饺子的猪以及被宰的猪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温奥传媒


姜文的电影我从来不失望。

这次,55岁的姜文出乎意料地讲了一个心灵成长的故事。

影片宣传期间,他就曾多次表达过,这部新作的其中一个私心是:想拍一部两个儿子(一个12岁,一个10岁)也会喜欢的电影。

从最终的成品来看,确实,动作、跑酷,都是年轻人喜欢的元素。

除此之外,虽然这部影片也可以简单概括成「七七事变背景下的复仇故事」,但是故事的内核却是少年人的心灵成长。




这个少年人就是李天然,他等待十五年,只为手刃杀死自己师父的同门师兄朱潜龙和日本人根本一郎。

而他的身边又有些亦师亦友的伙伴,他们是:

美国人亨德勒:男性,但是他之于李天然却更像是母亲——不顾一切地保护这个孩子(不惜为此当众露屁股,斯文扫地),甚至为了他的安全,不停劝他放弃复仇,远走美国。



关巧红:看起来柔弱的女性,却给了李天然父亲般的压迫——她讽刺,她激将,只为他能够放下恐惧,突破自我,达成目标——然而影片结尾我们才知道,她对李天然说的那些话,又何尝不是在对自己说的?




蓝青峰:典型的单位领导,还是那种能力hold不住要做的事的领导。你的事他也多少会考虑一下,但是还是他自己的事最重要。为了他的事能成,欺骗你、出卖你,都非常自然。

最后的结果呢?母亲死了,领导事办成了,人也是半死,孩子成长了之后才发现,其实父亲的内心也住着一个孩子。


雪宝宝爱电影


关注令狐伯光,带你了解中国影视娱乐大事!


中国第五代导演集体在艺术和商业上纠结了,《邪不压正》从很程度上讲,就是陈凯歌纠结的《赵氏孤儿》,本片可能很多影评人能写出几万字隐喻,但对于本人来讲,真的失望大于期望,无论是文艺片还是纯粹商业片,做得都不到位。


ps:本贴有一定量的剧透,没有观看过本片的观众,请慎重观看。

本人觉得,《邪不压正》如果站在商业片角度上,前面和后面部分都相当的不错,虽然也有一定问题。比如人物设定神经质一类,但问题不大。主要还是中间周韵房顶的爱情戏,拍得非常浪漫,但真的太无聊了。


《邪不压正》前面部分,一开始师父灭门戏不提(尺度很大),李天然长大过后,从美国回到北平来复仇,美国医生,日本人根本一郎,加汉奸朱潜龙,外加身份神秘姜文饰演的角色蓝青锋,外加联合各方势力的李天然。

《邪不压正》前三分之一,各方人物,势力的互动其实非常有趣,像朱潜龙像朱元璋画像简直神来之笔。李天然盗根本一郎的刀和印,把印盖到朱潜龙的女人,许晴饰演的唐凤仪的屁股上。


朱潜龙,根本一郎,蓝青锋,李天然的养父美国医生亨德勒,朱潜龙情妇唐凤仪,外加六国饭店的一票看戏的外国人。本人觉得,《邪不压正》这一段餐厅戏,当时大家相互利用,背后有各自的势力,有着各自目的,再国上政治隐喻,并不逊色《让子弹飞》鸿门宴戏多少。

《邪不压正》如果不加爱情戏,全片都是纯粹男人戏,隐喻,姜文独有血腥暴力,趣味十足的动作设计。比如开头杀害师父灭门戏,李天然回到北平的快速剪辑。各方的势力,姜文身份神秘在中间游走,相互利用,目的也不明确。本片前面的高潮戏,一定是李天然盗刀和印餐厅那一段戏,拍的非常刺激有趣。


《邪不压正》后面三分之一,当李天然身份暴露过后,桥上的枪战,李天然大战两个仇人,戏份其实都非常的有意思。本人坚持认为,《邪不压正》要是全片这个基调,分数8.5非常稳,对于观众也会亲切很多。

《邪不压正》中间戏份,李天然莫名其妙跳起来戳爆那个猪尿泡,再到认识周韵过后,中间一大段一大段房顶的爱情戏,时间又长,由于戏份没有说透。大段大段简洁又快速的台词,当中也许蕴含了导演想表达的隐喻,让本人想到2017年科幻大作《银翼杀手2049》。


尤其最后结束过后,李天然报了仇过后,关巧红在屋顶和李天然对话,自己放下心决定报仇,随后离开,电影就结束了。虽然关巧红这角色有原型和政治隐喻,但电影院的观众是不知道,只会感觉没交代清楚便结束,一如蓝青峰角色也没有交代背景,普通观众难免觉得糊涂了。


《邪不压正》的问题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讨论了,总而言之,《邪不压正》真的失望大于期望,最后票房推测也不会太高,欢迎大家关注讨论!!!


令狐伯光


不失望是假的

说实话,《邪不压正》这个电影对我来说是有些失望的。因为抱的期待实在是太大了,他的预告宣传各方面都做的非常不错。所以你不由的会把它往高度的方面想。



其实也不错

电影《邪不压正》的开头很不错,非常有感染力,一眼看过去的感觉就是,这是一部有内容的好片。因为它开头的故事情节就是。日本人得不到鸦片,所以他把中国人都杀了。表现出了日本人的残暴,这个点还是比较符合的。



这个电影是不失望的。它看着非常舒服,不管是从画面来说还是从人物的演技,人设个性表现得非常鲜明,这可能就是姜文导演的特点吧。



还有一些隐藏的笑点,平平淡淡也挺有趣的,特别记得一个情节就是。根本将间谍名单给蓝先生的时候。在法国餐厅中他们吵架了!根本给的名单中只有一个朱潜龙,蓝先生一怒:废话,我不知道朱潜龙是间谍吗?这还用你告诉我呀!然后那个根本说”那你是知道了,但是这是我们的官方证明呀!这段话确实有点搞笑。



有些失望的点在于

自从在美国待了15的李天然回来之后剧情的发展就越来越乱了。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电影的画面跳来跳去,一会在屋顶,一会在餐厅的?太花了。根本记不住,唯一记得的就是李天然在屋顶上跳来跳去。



另外还有,虽然这个片子也有一些平平淡淡搞笑的点。但是却不清楚它的故事主线在哪里,是战争片呢?还是动作片?还是爱情片?很模糊,因为它的画面太跳脱了,还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释。如有为什么蓝先生筹谋了二十年。却还是什么都没有做出成绩呢?他的目的是啥?这是个迷啊,所以看着这些剧情并不能让我们秒懂,还是有一丢丢失望的。



不过总体来说还非常非常的不错,值得一看。


娱乐砖家的后院


看完之后,我想跟姜文说三句话。

第一句,好好说话。

第二句,好好说话。

第二句,还是TMD好好说话。

从《太阳照常升起》之后,姜文就不会好好说话了,各种玩高深莫测。他觉得《太阳照常升起》让他大火的原因就是高深莫测,所以他在以后的电影里,经常搞些云里雾里,让观众去猜。

他错了,《太阳照常升起》之所以当时成为经典,是因为观众觉得新鲜。但新鲜的招数玩两次就不新鲜了。

往后的几部电影,也就《让子弹飞》好些,因为至少他把话说明白了。其他则是一塌糊涂。

想看懂近些年来的姜文电影,记住一个方法。不要被台词干扰,姜文的台词都是废话;不要被彭于晏的屁股、许晴的屁股,或者周韵的美干扰,那是他用来假装自己拍的是商业电影的东西。

这些都不要看,就看人物关系。看懂了人物关系,就知道姜文在搞的什么隐喻。然后你就会嗤之以鼻,说这点屁事还遮遮掩掩。

看懂了这些,姜文身上的光环立马掉了。

也就是说,一旦好好说话,姜文的电影立马变得乏味。他知道自己的缺陷,所以使劲把自己搞得高深莫测,搞得辛辣,好像什么都敢说。

但他什么都没说,这就是为什么他爱用隐喻。别人猜出来了,“这可是你们说的啊,我可没说。”别人没看出来,“我这是包饺子喂猪。”

圆滑,这是我对现在的姜文唯一评语。他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姜文了。

他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害怕别人说出来,尤其怕影评人说。虽然为了商业宣传,他请了很多影评人参加《邪不压正》的首映,但他对影评人真正的看法是什么呢?

《邪不压正》里史航扮演了个影评人,外号什么呢?潘公公。

在那里面,史航是个絮絮叨叨,空好文艺,实则说话办事不着调的人。这就是姜文对影评人的看法。之所以叫他潘公公,大概还想说影评人没卵子。

到最后,史航扮演的角色被插死了,用刺刀竖在那里。姜文大概想说,影评人不得好死啊。

他不愿意别人对他说三道四,可他忘了一点,不想别人说,自己就别玩虚的。


林二走江湖


昨晚有惊无险地观看了《邪不压正》,大的惊喜没有,但失望到不致于。

姜文是个个人风格特别强烈的导演,只要看过他一两部作品,那种荷尔蒙、浪漫、天马行空、黑色幽默就会了然于心。喜欢他的观众都是奔这个去的,怎么会有太大的惊喜?有的只是观影过程中的会心一笑,果然是姜文。但是又怎么会失望呢?屋顶上李天然的自由奔跑(尤其是不着一物仅系薄如蝉翼的披风酷跑那一段,捂脸),绝美的北平大街,尤物凤仪,侠女巧红……任何一样就能让你值回票价。

观影心切的笔者闹了个小乌龙。傍晚急匆匆地下单买票没有仔细核对,去到影院取票时才发现买成了《我不是药神》,于是在五号厅二刷了半个小时的《药神》后悄悄地溜到六号厅……


已经有好多网友将两部电影进行比较,笔者也因为这个小乌龙有了更切实的体会,截止到昨天《药神》是上映的第九天我买票的那一场,入座场率80%左右,《邪不压正》是上映第一天这场基本满座,再结合豆瓣评分。预测《邪不压正》票房难以达到《药神》的高度。


但是,怎能以票房论英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说《药神》是相对真实的纪实文学,那么《邪不压正》就是快意恩仇的武侠小说。笔者7月5日观看《药神》后一直以来的忧思在昨晚看完《邪不压正》后总算是纾解了。所以啊因为有了姜文的脑洞才能更加显得文牧野的也难能可贵,也会因为有了程勇的笑中带泪才能更加体会到李天然的酣畅淋漓。

多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影片市场才是影迷们的福气,不是吗?

咳咳咳,你还在等什么?

买票上啊!兄弟。

(图片来自网络)


大娱乐影评


今天下午刚看完这部片,看之前期望很高,看完后有惊喜也有失望,但是失望远大于惊喜。

姜文民国三部曲中,最欣赏的是第一部《让子弹飞》,该片整体叙事流畅,一气呵成,全片充满着浓浓的荷尔蒙,而换到第二部《一步之遥》时,我只看了开头一部分,总体感觉是剧情太过拖沓,完全没有姜文以往的激情,而今天看的《邪不压正》总体感觉如下:

惊喜部分:

1、片中穿插了很多黑色幽默,尤其是彭于晏将山本一郎的章盖在许晴臀部那个话题,出现了好几个笑点,这个点子设计感觉非常好。

2、部分镜头有借鉴了昆汀的《杀死比尔》的暴力血腥处理方式,确实有些意外。


失望部分:

1、叙事节奏摇摆不定

不像以前的《让子弹飞》那样一起合成,有时节奏很紧,充满浓浓的姜文味道,有时候非常松散,感觉非常拖沓。

2、选角问题

片中男一彭于晏感觉是个严重失误,首先必须承认他非常帅,要不然被粉丝看到估计被口水淹没,但是彭一脸小鲜肉,脸型非常现代话,和片中的民国时代感觉格格不入,很容易让观众出戏。

3、故事严谨性问题

男主角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懦夫,但是整个片子感觉上男主都是一个敢想敢干,和懦夫毫不沾边的人设;

剧中两位女性角色的行为停留在空想中,完全不接地气;

严重弱智化了日本人。相信很多看过姜文以前的《鬼子来了》,里面对日本人的描述在国内实属罕见,然而这次却把日本人完全弱智化,以至于最后变成了一部抗日神剧,实在是不应该。